一种多环境下使用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683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环境下使用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下使用的PLC控制柜。



背景技术:

PLC控制柜可完成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完美的网络功能,其性能稳定、可扩展、抗干扰强,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食品、制药、电力、冶金、油气、化工、造纸、市政、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然而,PLC控制柜使用的环境温度与元件的使用温度有关,通常应该在5℃~40℃的范围内,如PLC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使CPU出现死机现象,并且影响 PLC的使用寿命;如PLC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会出现停止工作的现象。同时,为了保证PLC的绝缘特性,通常必须在相对湿度为35%~85%的范围内使用,如在夏季梅雨天气,由于湿度大容易出现短路或死机的现象;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暖气时通时断时,有时会因急剧的温度变化而造成结露,导致短路而引起误动作。

鉴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有必要对现有控制柜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安装方便快捷、散热效果好,且能够在高温、低温、潮湿等多种环境下安全使用的PLC控制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柜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两侧的侧板、安装在框架上的前门和后门、安装在框架底部的固定底座、安装在框架上的盖板、安装在框架内的两个安装板、设置在框架内的PLC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备用加热器、除湿模块;其中,所述前门、后门与框架活动连接,在所述前门、后门上均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在所述前门、后门上还设有门横梁、照明灯和位移传感器;所述门横梁上设有文件夹;所述照明灯与PLC模块电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与PLC模块电连接,用于感应前门或后门是否打开,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PLC模块,由PLC模块控制照明灯的开关;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底座配线孔盖板,所述底座配线孔盖板上设有进线孔,受控设备的控制信号线穿过底座配线孔盖板与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在冷却风扇的外侧设有风扇罩;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与前门、后门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电器元件;所述进风口恰好设置在两个安装板的中间位置,通过冷却风扇实现对两个安装板上的电器元件降温;所述PLC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除湿模块、备用加热器及冷却风扇均与PLC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PLC控制柜内的温度,并将探测信号发送给PLC模块,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冷却扇转动,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备用加热器加热;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探测PLC控制柜内的湿度,并将探测信号发送给PLC模块,当湿度高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除湿模块进行除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还设有防振橡胶垫,使其能够在震感小的地方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内设有两个安装板,将前门、后门均设置成可打开式,这样在电器元件布置时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将电器元件分开放置,然后在两个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吹风进行降温,能够提高对安装板上电器元件的冷却速度。

(2)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同时设置备用加热器,当在北方寒冷地区暖气断气时,可临时启动备用加热器对控制柜进行加热,防止在零下30-40℃时部分电器元件停止工作,影响对现场设备的监控。

(3)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内设置湿度传感器,当夏季梅雨天气控制柜内湿度过大时,启动除湿模块进行除湿,防止柜内湿度大出现短路或死机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内的前、后门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和照明灯;当开启前、后门时,PLC模块自动识别,控制照明灯开启,便于在夜间对控制柜进行查看和维修;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查看和检修记录随时登记在前、后门文件夹内的登记簿上,便于后续人员查看。

(5)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柜还可以在固定底座下设有防振橡胶垫,这样能够保证即便在吉林省松原市等偶尔有震感的地区也均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的主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E-E的剖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I-I的剖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J-J的剖视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G-G的剖视图。

图 7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框架1、侧板2、前门3、后门4、固定底座5、盖板6、安装板7、PLC模块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备用加热器11、除湿模块12、出风口13、过滤网14、门横梁15、照明灯16、位移传感器17、文件夹18、底座配线孔盖板19、冷却风扇20、风扇罩21、进线孔1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明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C控制柜包括:框架1、安装在框架两侧的侧板2、安装在框架上的前门3和后门4、安装在框架底部的固定底座5、安装在框架上的盖板6、安装在框架内的两个安装板7、设置在框架内的PLC模块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备用加热器11、除湿模块12;其中,所述前门3、后门4与框架1活动连接,可以通过折页安装在框架上;在所述前门3、后门4上均设有出风口13;所述出风口13上设有过滤网14;在所述前门、后门上还设有门横梁15、照明灯16和位移传感器17;所述门横梁15上设有文件夹18,便于存放检修记录、登记簿等文件;所述照明灯16与PLC模块8电连接,用于打开前门或后门时提供光亮,方便检修控制柜内电器元件;所述位移传感器17设置在前门、后门门把手的位置,与PLC模块8电连接,用于感应前门或后门是否打开,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PLC模块,由PLC模块控制照明灯16的开关;所述固定底座5的底部设有防振橡胶垫,固定底座5上设有底座配线孔盖板19,所述底座配线孔盖板19上设有进线孔191,受控设备的控制信号线穿过底座配线孔盖板19与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连接,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所述盖板6上设有进风口(未标记);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冷却风扇20,在冷却风扇的外侧设有风扇罩21; 所述的两个安装板7分别与前门3、后门4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电器元件,电子元件可以通过打开前门放置在与前门相对的安装板7上;还可以打开后门,放置在与后门相对的安装板7上,元件布置时,最好把易发热的元件布置在控制柜上部,这样利于散热;所述进风口恰好设置在两个安装板7的中间位置,通过冷却风扇20实现对两个安装板上的电器元件降温,防止电器元件工作过程中PLC控制柜内温度过高,影响元件使用寿命;所述PLC模块8与电源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备用加热器11、除湿模块12及冷却风扇20均与PLC模块8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9用于探测PLC控制柜内的温度,并将探测信号发送给PLC模块,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冷却风扇20转动,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备用加热器11加热;所述湿度传感器10用于探测PLC控制柜内的湿度,并将探测信号发送给PLC模块,当湿度高于设定温度时,PLC模块控制除湿模块12进行除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