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S应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681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AIS应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AIS应答器。



背景技术: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系统,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由舰船飞机之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成,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应答器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于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

AIS应答器安装在船舶上,由于海上的水汽比较重,水汽会对AIS应答器产生干扰,过重的水汽还会影响到AIS应答器中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IS应答器,通过加热从而减少水汽对AIS应答器的干扰,同时减少了内部元气与水汽的接触,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AIS应答器,包括应答器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应答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应答器本体中的湿度物理量并将湿度物理量转换为湿度检测信号的湿度检测装置,所述应答器本体上设置有供湿度检测装置安装的安装盖,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的第一比较装置、用于给第一比较装置提供第一基准信号的第一基准装置、耦接于第一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以实现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

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信号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对应答器本体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方案,当应答器本体中的湿度变大时,一旦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信号时,就会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对第一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对应答器本体的温度进行加热,进而对应答器本体中的水汽进行加热蒸发,减少了水汽对电路板的影响,减少了对电路的干扰,提高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湿度检测装置还耦接有将湿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信号放大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对湿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更好的与其他信号进行比较,放大后的信号比较起来更加方便,更加直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第一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的第一开关电路、耦接于第一开关电路以接收第一开关信号并输出第一延时信号的第一延时电路、耦接于第一延时电路以接收第一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加热装置的第一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当第一开关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就会导通,同时配合第一延时装置的设置,对当前的湿度信号进行持续性的接收,当到达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导通,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第一触发电路的触发速度快,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的第二比较装置、用于给第二比较装置提供第二基准信号的第二基准装置、耦接于第二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以实现指示的分级指示装置,且第一基准信号大于第二基准信号;

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二基准信号时,所述分级指示装置以实现分级指示。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比较装置的设置,对小于第一基准信号的湿度,可以进行分段的指示,根据不同湿度,就会指示出不同数量的灯,指示更加直观同时同电路元器件自身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第二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开关信号的第二开关电路、耦接于第二开关电路以接收第二开关信号并输出第二延时信号的第二延时电路、耦接于第二延时电路以接收第二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加热装置的第二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当第二开关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就会导通,同时配合第二延时装置的设置,对当前的湿度信号进行持续的接收,才能进行导通,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第二触发电路的触发速度快,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三比较信号的第三比较装置、用于给第三比较装置提供第三基准信号的第三基准装置、耦接于第三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三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三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三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三控制信号以实现加热的第二加热装置,且所述第一基准信号小于第三基准信号;

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三基准信号时,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启动对应答器本体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基准信号小于第三基准信号,即湿度变大时,通过第二加热装置进行升温,辅助第一加热装置同时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热量,进而加快蒸发的速度,减少了水汽与电路板的影响,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第三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三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开关信号的第三开关电路、耦接于第三开关电路以接收第三开关信号并输出第三延时信号的第三延时电路、耦接于第三延时电路以接收第三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三加热装置的第三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第三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当第三开关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就会导通,同时配合第三延时装置的设置,对当前的湿度信号进行持续的接收,才能进行导通,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第三触发电路的触发速度快,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第一基准装置且用于调整第一基准信号的第一调整装置、耦接于第二基准装置且用于调整第二基准信号的第二调整装置,耦接于第三基准装置且用于调整第三基准信号的第三调整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调整装置、第二调整装置、第三调整装置可以对第一调整信号、第二调整信号、第三调整信号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卡接片,所述应答器本体上设置有供卡接片插入旋转以实现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与外界互相连通的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卡接片的设置,配合卡接槽的使用,使安装盖可以对湿度检测装置进行保护,提高了湿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孔的设置,提高了湿度检测装置与外界之间连通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盖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路,且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指示锁紧方向的指示块。

采用上述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提高了对安装盖的摩擦力,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安装时不容易打滑,配合指示块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指示块了解到旋转的方向,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加热从而减少水汽对AIS应答器的干扰,同时减少了内部元气与水汽的接触,提高了使用寿命;

2、提高了对安装盖的装配效率,减少外界与湿度检测装置的接触,提高了对湿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AIS应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IS应答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湿度检测装置、信号放大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第二比较装置、第二基准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分级指示装置、第二调整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第一比较装置、第一基准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调整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7为第三比较装置、第三基准装置、第三控制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调整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应答器本体;2、湿度检测装置;3、安装盖;4、第一比较装置;5、第一基准装置;6、第一控制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8、信号放大装置;9、第一开关电路;10、第一延时电路;11、第一触发电路;12、第二比较装置;13、第二基准装置;14、第二控制装置;15、分级指示装置;16、第二开关电路;17、第二延时电路;18、第二触发电路;19、第三比较装置;20、第三基准装置;21、第三控制装置;22、第二加热装置;23、第三开关电路;24、第三延时电路;25、第三触发电路;26、第一调整装置;27、第二调整装置;28、第三调整装置;29、卡接片;30、卡接槽;31、通孔;32、防滑纹路;33、指示块;34、底座;3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AIS应答器,包括应答器本体1,应答器本体1包括底座34与端盖35。

如图3所示,底座34上设置有湿度检测装置2,湿度检测装置2通过安装盖3进行固定,安装盖3上环形设置有卡接片29,卡接片29设置有3块,且底座34上设置有供卡接片29插入并旋转以实现卡接的卡接槽30。

如图3所示,安装盖3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路32,且安装盖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界互相连通的通孔31,且安装盖3的顶端设置有指示块33,指示块33呈箭头形设置,且用于指示旋转以实现锁定的方向。

如图4所示,湿度检测装置2包括电阻RS、电阻R1、电阻R2,电阻RS为正系数的湿敏电阻且型号为HR31型。信号放大装置8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Q4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

如图4所示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S的一端连接,电阻RS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地GND、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4所示当湿度变大时,电阻RS的电阻值变大,从而使湿度检测信号变大;当湿度变小时,电阻RS的电阻值变小,从而使湿度检测信号变小。

如图5所示,第二调整装置27为电位器RW1,第二基准装置13为电阻R3,第二比较装置12为比较器N1,比较器N1的型号为LM324,第二控制装置14包括第二开关电路16、第二延时电路17、第二触发电路18,第二开关电路16为三极管Q1,三极管Q1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第二延时电路17为时间继电器KT1,第二触发电路18为继电器KM1,分级指示装置15包括电阻R6、三极管Q4、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滑动变阻器RP1,三极管Q4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

如图5所示,电容C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N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位器RW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位器RW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比较器N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时间继电器KT1的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1的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地GND、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发光二极管LED4的阴极、发光二极管LED5的阴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发光二极管LED5的阳极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调整装置26为电位器RW2,第一基准装置5为电阻R4,第一比较装置4为比较器N2,比较器N2的型号为LM324,第一控制装置6包括第一开关电路9、第一延时电路10、第一触发电路11,第一开关电路9为三极管Q2,三极管Q2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第一延时电路10为时间继电器KT2,第一触发电路11为继电器KM2,第一加热装置7包括电阻R7、三极管Q5、电热丝RD1,三极管Q5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

如图6所示,电容C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N2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位器RW2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位器RW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比较器N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时间继电器KT2的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热丝RD1的一端连接,电热丝RD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三调整装置28为电位器RW3,第三基准装置20为电阻R5,第三比较装置19为比较器N3,比较器N3的型号为LM324,第三控制装置21包括第三开关电路23、第三延时电路24、第三触发电路25,第三开关电路23为三极管Q3,三极管Q3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第三延时电路24为时间继电器KT3,第三触发电路25为继电器KM3,第二加热装置22包括电阻R8、三极管Q6、电热丝RD2,三极管Q6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

如图7所示,电容C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N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5的一端、电位器RW3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位器RW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比较器N3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时间继电器KT3的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3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3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3-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3-1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电热丝RD2的一端连接,电热丝RD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一基准装置5提供的第一基准信号小于第二基准装置13提供的第二基准信号,第一基准装置5提供的第一基准信号大于第三基准装置20提供的第三基准信号。

如图4-7所示,当湿度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基准信号、第二基准信号、第三基准信号时,比较器N1、比较器N2、比较器N3均输出低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1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断开,继电器KM1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断开,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均不工作。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2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断开,继电器KM2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断开,三极管Q5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电热丝RD1不工作。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3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断开,继电器KM3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断开,三极管Q6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电热丝RD2不工作。

如图4-7所示,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信号却小于第二基准信号、第三基准信号时,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比较器N2、比较器N3均输出低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1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闭合,继电器KM1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根据电压大小进行导通,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P1可以对导通的数值进行调整。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2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断开,继电器KM2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断开,三极管Q5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电热丝RD1不工作。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3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断开,继电器KM3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3-1断开,三极管Q6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电热丝RD2不工作。

如图4-7所示,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信号、第二基准信号却小于第三基准信号时,比较器N1、比较器N2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比较器N3输出低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1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闭合,继电器KM1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根据电压大小进行导通,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P1可以对导通的数值进行调整。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2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闭合,继电器KM2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闭合,三极管Q5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电热丝RD1开始加热工作。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时间继电器KT3不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断开,继电器KM3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3-1断开,三极管Q6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电热丝RD2不工作。

如图4-7所示,当湿度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基准信号、第二基准信号、第三基准信号时,比较器N1、比较器N2、比较器N3均输出高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1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闭合,继电器KM1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根据电压大小进行导通,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P1可以对导通的数值进行调整。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2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2-1闭合,继电器KM2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闭合,三极管Q5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电热丝RD1开始加热工作。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时间继电器KT3导通,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3-1闭合,继电器KM3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3-1闭合,三极管Q6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电热丝RD2开始加热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