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34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控制和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各种家用智能设备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灯光控制开关还是红外报警器,都仅仅能实现较少的功能,缺少多功能整合的设备,同时缺少智能化的管理。目前大部分灯光控制装置,仅仅是使用无线遥控或者使用手机远程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单一控制灯光开启与关闭,无法达到只能开关灯光等目的,也无法对非法入侵进行监测。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重点解决智能灯光控制与安防报警,将二者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该装置是在现有灯光控制装置内,集成红外和Wi-Fi模块,实现灯光的远程智能控制、物体入侵检测,以及灯光和物体检测的联动。具体功能包括装置通过Wi-Fi模块链接互联网,支持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灯光的开和关,以及定时开关。红外探测发现物体入侵后,向手机发送报警信号,同时通过设置联动,控制灯光的开关和闪烁,达到警示作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包括:前面板、主控电路板和后壳,

所述的前面板采用玻璃面板,前面板正面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功能区域,上侧功能区域包含:撤防、智能联动开关、布防三部分功能区域;下侧功能区域为灯光控制按键;

所述的主控电路板包括有CPU、JTAG、触控按键、灯光状态指示灯、复位模块、RTC、FLASH、红外检测模块、继电器、电源输出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WiFi模块,CPU分别与灯光状态指示灯、RTC、FLASH、红外检测模块、电源转换模块、WiFi模块电连接,电源输入模块与电源转换模块组成电能输入模块,JTAG与CPU通过JTAG接口电连接,触控按键与CPU通过IC电连接,复位模块与CPU复位输入端进行电连接,Flash模块通过高速总线与CPU进行电连接,继电器与220V交流输出端组成电能输出模块。

所述的红外检测模块由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当有人靠近时,红外热释电模块将输出高电平,通过信号处理单元整理后送CPU进行处理。

所述的复位模块内部包含看门狗电路。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由于是由前面板、主控电路板、后壳组成,前面板使用触摸按键技术,并在面板上设置“布防”、“撤防”、“智能联动”、“灯光开关”,主板内部集成多种功能单元;该装置通过内部集成的WiFi进行远程控制以及报警信息上传;内部具有红外检测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对移动物体进行检测,并设置有多种工作模式;该装置可以设置为布防、撤防、智能联动等模式,当产生报警信息时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通知使用者,并可以通过预设场景对灯光进行点亮等智能控制;触控按键与传统机械开关相比较,使用寿命长,安全稳定,并具备一定的防水滴溅等功能,在手上沾水等情况下也可以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具备远程控制功能,该装置内置WiFi模块,可以使用手机端对该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可以通过场景预设完成一键开关所有灯光等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移动物体检测功能,当有移动物体出现在检测范围内时,该装置可以准确检测物体入侵行为,并产生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手机客户端,并可以设置智能联动功能,当设置为智能联动模式时,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灯光,无需手动控制灯光状态切换。本实用新型具有报警信息存储功能,所有产生的报警信息都会存储在该装置内部,可供使用者需求随时调用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该灯光控制器与家庭机械86墙壁开关外形尺寸一致,通过简单施工,即可替换老式机械86开关。本实用新型入网便捷:该灯光控制器使用Wi-Fi接入网络,只要家庭有无线路由器并已经联网,通过简单的设置即可接入网络。本实用新型当有人接近时自动开启灯光照明,该装置支持远程控制,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并能够在布防状态下监测是否发生非法入侵,触发报警信息后将会向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的后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密闭环境下的主控电路板散热与防火要求,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制造,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的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以不违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探测和灯光控制装置,包括:前面板、主控电路板和后壳。如图1所示,所述的前面板采用玻璃面板,使用精准的触控技术完成对灯光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正面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功能区域,上侧功能区域包含:撤防1、智能联动开关2、布防3三部分功能区域;下侧功能区域为灯光控制按键4,用于本地对灯光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所述主控电路板主要由CPU9、JTAG6、触控按键7、LED8、复位模块10、RTC11、FLASH12、红外检测模块13、继电器14、电源输出模块15、电源输入模块16、电源转换模块17、WiFi模块18组成;

CPU9主要用于整体系统任务处理,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和控制;JTAG6用于系统调试与程序烧写,触控按键7用于对灯光状态切换 ,用于灯光开启或关闭;灯光状态指示灯LED8用于显示当前灯光开启和关闭状态;复位模块10用于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内置看门狗电路,保证系统出现宕机时重启系统;RTC11为系统提供本地时间,保持与服务器时间同步;FLASH存储器12用于存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参数,以及报警信息等;CPU9分别与灯光状态指示灯8、RTC11、FLASH12、红外检测模块13、电源转换模块17、WiFi模块18电连接,电源输入模块16与电源转换模块17组成电能输入模块,JTAG6与CPU通过JTAG接口电连接,触控按键7与CPU通过触摸按键专用芯片IC电连接,复位模块10与CPU复位输入端进行电连接。Flash12模块通过高速总线与CPU进行电连接,继电器14与220V交流输出端15组成电能输出模块。

红外检测模块13该模块使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当有人靠近时,红外热释电模块将输出高电平,通过信号处理单元整理后送CPU进行处理,该模块本身不发出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小,具有很好的隐蔽性;继电器14、电源输出模块15用于220V交流电输出,用于灯光供电;电源输入模块16与220V交流电供电线对接,用于自身供电与灯光供电输出;电源转换模块17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为主控板提供电能;WiFi模块18用于使用WiFi协议注册到互联网,通过该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的后壳:该部分用于保护主控板在安装运输使用过程中不被外力干扰和破坏,防止漏电以及触电事故发生,该后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密闭环境下的主控电路板散热与防火要求,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制造,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当本装置在上电后通过电源转换模块17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为主板供电,CPU9将对各个外围设备进行初始化并进行相关参数配置,初始化完成后CPU9将会控制WiFi模块连接到局域网,并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用于收发控制命令与上报本地状态信息。当有人移动到监测范围内时,红外热释电模块将会输出高电平,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后,将信号发送到CPU,CPU经过解析后上报服务器,在布防状态下时还将会对手机客户端推送报警信息。JTAG6与CPU通过JTAG接口相连,用于主机程序调试和程序下载。触控按键7与CPU通过触摸按键IC相连,实时监测玻璃面上对应位置的电容变化,当某一位置被按下后,实时将监测结果送CPU进行相应处理。LED8用于显示当前灯光状态,当灯光状态发生切换时,LED将通过亮灭显示开关状态。复位模块10内部包含看门狗电路,复位模块与CPU复位输入端进行连接,防止系统出现不可知错误,当系统出现宕机等问题时,复位电路可以第一时间将系统重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Flash12模块通过高速总线与CPU进行连接,flash内保存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以及相关配置信息,当系统掉电后再次上电时保证系统恢复到上次停电前的运行状态。继电器14与220V交流输出端15组成电能输出模块,在该装置安装完毕后,为灯光系统提供220V交流电能,通过该模块控制灯光系统的状态切换。

该装置安装时只需要正常布线即可,与常见86盒兼容,不需要布置信号线,因此安装方便,安装完后,首次使用时需要用过手机端对该装置进行配置,录入WiFi信息及密码等以后系统将自动连接的预设网络。该装置面板上设置有相关功能操作按键,可以对红外监测单元进行设置为“布防”状态与“撤防”状态,当处于布防状态时,会对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移动物体后会向手机端推送报警信息,通知业主该区域被入侵,当处于撤防状态时,系统不再产生报警信息,面板上设置有“智能联动”功能键,该功能在监测到有移动物体时可以开启灯光,当处于布防状态下时,对入侵人员造成一定威慑,当处于撤防状态时,使用者经过该区域时自动开启灯光照明,实现灯光智能控制。当使用者身在异地时,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对灯光进行远程控制,例如上班以后发现家中灯光未关闭,可以通过手机端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对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