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壳体及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6922发布日期:2018-09-28 21: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壳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控制器壳体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作为电子产品的控制中心,对协调整个电子产品工作尤为重要,控制器壳体用于放置控制器的电路板,是固定和保护控制器电路板功能正常的必备结构。对于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控制器,由于其工作温度和振动强度均较低,一般采用卡扣式的结构将分离的两个半壳体固定起来完成控制器壳体的组装。

传统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及能够与第一半壳扣合设置的第二半壳,其中,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独立设置,当进行控制器壳体组装时,需要采用工装和定位治具对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定位,然后通过卡扣扣合。

然而,由于控制器壳体主要由两个分离式半壳体扣合组装而成,在进行控制器壳体组装时,需要额外的工装治具进行两个半壳体之间的对准,导致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壳体,该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控制器壳体的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及能够与所述第一半壳扣合的第二半壳,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卡扣,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半壳、所述第二半壳和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扣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限位凸起及能够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的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孔,所述安装耳和所述限位凸起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侧壁,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侧壁。

优选地,所述卡扣、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壳侧壁的两端。

优选地,还包括用分别用于压紧电路板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且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与电路板上导线和元器件隔离,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上与所述第二半壳内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上与所述第一半壳内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优选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方向上投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的投影之间的间距大于零。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壳厚度和所述第二半壳厚度均大于所述连接件厚度,所述连接件厚度为0.01mm~3mm。

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及安装在所述控制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控制器壳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及用于锁紧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卡扣,其中,第一半壳能够与第二半壳扣合,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且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和连接件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器壳体中,由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连接件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即在注塑生产中可以使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一次成型,采用单一包装进行储存和运输,避免生产时需要额外的工装治具进行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对准的情况,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壳体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控制器壳体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三维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外观图。

其中图1-5中:1-第一半壳、11-安装耳、12-第一限位柱、2-第二半壳、21-限位凸起、22-第二限位柱、3-连接件、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壳体,该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控制器壳体的控制器。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第一半壳1、第二半壳2及用于锁紧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的卡扣,其中,第一半壳1能够与第二半壳2扣合,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通过连接件3可转动连接,且第一半壳1、第二半壳2和连接件3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在使用时,将电路板放置在第一半壳1或第二半壳2内,绕着连接件3转动第一半壳1或第二半壳2,通过卡扣将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锁紧。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壳体中,由于第一半壳1、第二半壳2及连接件3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即在注塑生产中可以使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一次成型,采用单一包装进行储存和运输,组装时,避免生产时需要额外的工装治具进行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之间对准的情况,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器壳体的组装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一体成型,不需要额外的工装治具,降低了控制器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该控制器壳体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的卡扣,具体的,卡扣可以通过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与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连接。为了提高控制器壳体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卡扣、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具体的,卡扣可以设置在与连接件3相对的一侧。

优选的,卡扣包括限位凸起21及能够与限位凸起21卡接的安装耳11,安装耳11和限位凸起21一者设置在第一半壳1侧壁,另一者设置在第二半壳2侧壁,具体的,优选,限位凸起21外凸于第一半壳1或第二半壳2壁面0.1mm~2mm。具体的,安装耳11上设有与限位凸起21适配的限位孔,优选,限位孔与限位凸起21过盈配合,以提高整体扣合后的连接强度。

为了提高控制器壳体的使用安全性,优选,卡扣至少为两个。具体的,限位凸起21或安装耳可以沿第一半壳1侧壁周向等间距分布。

优选,卡扣为多个,多个卡扣分布在第一半壳1上与连接件3相邻两侧的侧壁,如图1或图3所示,多个限位凸起21或安装耳11对称分布在第一半壳1相对两侧,其中,第一半壳1每侧限位凸起21或安装耳11的个数及排布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使用者双手按压第一半壳1相对两侧,便可实现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扣合,操作简单。

进一步,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半壳1侧壁的两端。由于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一条边之间,且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半壳1侧壁的两端,提高了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的连接强度,有效地延长了控制器壳体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控制器壳体还包括分别用于压紧电路板4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22,且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22均与电路板4上导线和元器件隔离,即与电路板4接触的位置无走线或元器件布置。具体的,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22的个数和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第一限位柱12设置在第一半壳1上与第二半壳2内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上,第二限位柱22设置在第二半壳2上与第一半壳1内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在进行控制器组装时,以第一半壳1扣合后作为上方为例,首先将电路板4安放在第二半壳2的腔体内,其中,第二限位柱22对电路板4起到支撑作用。接着翻转第一半壳1,即再从外侧按压第一半壳1,使第一半壳1以连接件3所在的边转动,直到与第二半壳2互相接触,具体可以通过按压使得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通过卡扣扣合。

优选的,如图4所示,沿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上投影,第一限位柱12的投影与第二限位柱22的投影之间的间距大于零。即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22在第一半壳1与第二半壳2扣合后非正对布置,第一限位柱12受到卡扣传递来的作用力,其端面挤压在电路板4的一侧表面上,通过电路板4本身的柔性与另一侧表面上设置的第二限位柱22在竖直方向过盈配合,实现电路板4的固定。

为了便于控制器壳体扣合,优选,第一半壳1厚度和第二半壳2厚度均大于连接件3厚度,即连接件3为相比第一半壳1厚度和第二半壳2厚度更薄的塑料构成的薄壁结构,其厚度在0.01mm~3mm之间,优选的,连接件3的厚度为0.2mm~1mm。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及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的电路板4,其中,控制器壳体为上述任一种控制器壳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