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3040发布日期:2018-08-10 21:2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频感应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技术目前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且低耗环保。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金属材料的热加工、热处理、热装配及焊接、熔炼等工艺中。它不但可以对工件整体加热,还能对工件局部的针对性加热;可实现工件的深层透热,也可只对其表面、表层集中加热;不但可对金属材料直接加热,也可对非金属材料进行间接式加热。等等。因此,感应加热技术必将越来越应用广泛。

我国感应加热在工业上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机床制造、纺织机制造、汽车、拖拉机工业等部门应用最早,当时的感应加热技术,绝大部分来自前苏联,少部分来自捷克、比利时等国家。50年代末,我国已自制出电子管式高频电源与机械式中频发电机,感应熔炼、感应透热、淬火、介质加热等各种设备与工艺相继在工业上得到应用。60年代后,各个部门、企业在自力更生精神鼓舞下,研制出晶闸管中频电源,改进了电子管式高频电源,并设计、制造了各种型式的淬火机床,其典型结构已汇编入原机械部第六设计院的淬火机床图集,共计55种。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出国考察、进口设备、引进技术等多种渠道,工业发达国家的现代感应加热技术逐渐进入了我国工业的各个部门,使感应加热这一节能、高效、自动化、高重现性、环保的技术更有效地得到利用。

目前,感应加热电源在中频频段主要采用晶闸管,超音频频段主要采用igbt,而在高频频段,由于sit存在高导通损耗等缺热电源通常飞功热风率较大,对功率器件、无源器件、电缆、布线、接地和屏蔽等均有许多特殊要求。因此,实现感应加热电源高频地方加热电源的发展。

从电路的角度来考虑感应加热电源的大容量化,可将大容量化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器件的串、并联;另一类是多桥或多台电源的串、并联。在器件的串、并联方式中,必须认真处理串联器件的均压问题和并联器件的均流问题,由于器件制造工艺和参数的离散性,限制了器件的串、并联数目,且串、并联数越多,装置的可靠性越差。多台电源的串、并联技术是在器件串、并联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再容量化的有效手段,借助于可靠的电源串、并联技术,在单机容量适当的情况下,可简单地通过串、并联运行方式得到大容量装置,每台单机只是装置的一个单元。

感应加热电源逆变器主要有并联逆变器和串联逆变器,串联逆变器输出可等效为一低阻抗的电压源,当两电压源并联时,相互间的幅值、相位和频率不同或波动时将导致很大的环流,以至逆变器件的电流产生严重不均,因此,串联逆变器存在并机扩容困难;而对看佛ijwhnkigdfbn的并联逆变器,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大电抗器可充当各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电流缓冲环节,使得输入端的ag/dg或dg/dg环节有足够的时间来纠正直流电流的偏差,达到多机并联扩容,晶体管化超音频、高频电流多采用并联逆变器结构,并联逆变器易于模块化、大容量化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对象各式各样,而电源逆变器与负载是一有机的整体,一般采用匹配变压器连接电源和负载感应器,高频、超音频电源地方文化覅答复您爱dnf阿克角色方脑壳用的匹配变压器从磁性材料到绕组结构正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同时,从电路拓扑上可以用三无源元件代替二无源元件,以取消变压器,实现高效、低成本匹配。

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时也用于整体淬火和回火。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苏联先后开始应用感应加热方法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随着工业的发展,感应加热热处理技术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将工件放入感应器(线圈)内,当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即可实现表面淬火。

根据交变电流的频率高低,可将感应加热热处理分为超高频、高频、超音频、中频、工频5类。①超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高达27兆赫,加热层极薄,仅约0.15毫米,可用于圆盘锯等形状复杂工件的薄层表面淬火。②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通常为200~30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0.5~2毫米,可用于齿轮、汽缸套、凸轮、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③超音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0~30千赫,用超音频感应电流对小模数齿轮加热,加热层大致沿齿廓分布,粹火后使用性能较好。④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5~1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2~8毫米,多用于大模数齿轮、直径较大的轴类和冷轧辊等工件的表面淬火。⑤工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为50~60赫,加热层深度为10~15毫米,可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是利用导体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系统的构成感应加热系统由高频电源(高频发生器)、导线、变压器、感应器组成,频感应加热设备在我省已得到广泛应用,设各频率范围在20}}-450khz,高频功率最大可达400kw。我省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应用于金属热处理、淬火、透热、熔炼、钎焊、直缝钢管焊接、电真空器件去气加热、半导体材料炼制、塑料热合、烘烤和提纯等。现在我省使用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都是以大功率真空管(发射电子管)为核心构成单级自激振荡器,把高压直流电能量转换成高频交流电能量,它们的电子管板极转换效率一般在75环左右,设备的整机总效率一般在50绒以下,水和电能的消耗非常大。自70年代中期后,对高频设备也进行了。

高频感应机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高频感应机结构复杂,使用时候容易发生倾斜,导致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解决了现有的高频感应机结构复杂,使用时候容易发生倾斜,导致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一侧与控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和固定板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拉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轴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柄表面胶有防滑的橡胶垫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高频感应机,通过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一侧与控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可以有效的进行加热,并且能够进行夹紧物品,防止偏移,提升了工作效率。

(2)、该新能源高频感应机,通过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能够有效的进行高度的调节,减少了时间的浪费,使用较为方便,同时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控制板、3-横板、4-线圈、5-螺纹杆、6-套管、7-底板、8-固定板、9-拉杆、10-弹簧、11-挤压板、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中轴、15-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控制板2是通过太阳能提供电能,控制板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圈4,线圈4的一侧与控制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且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6,套管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底板7,底板7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贯穿有拉杆9,拉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挤压板11的一侧和固定板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拉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0,螺纹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2,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3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14,中轴14的一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中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5,箱体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在两个挤压板11之间,使得弹簧10的作用力对物品进行挤压,然后转动转柄15,使得转柄15通过中轴1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转动,使得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使得螺纹杆5带动套管6上升,使得底板7带动物品上升,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