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0140发布日期:2018-11-07 09:4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及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针对于电子设备,不断开发和完善各种功能以满足人们所需。例如现在的手机,只有电话、短信的功能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此增加了摄像、qq、微信、等功能。而由此与带来了耗电、发热等问题。如摄像头发热,一来会对摄像头的功能产生影响,二来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包括:

摄像头;

中框,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主体部包括发热区和散热区,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的发热区中,并至少部分侧面凸出所述主体部,所述散热区的温度低于所述发热区的温度;

热管,一端在所述发热区中与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主体部凸出的至少一侧面导热连接,另一端自导热连接的所述侧面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弯折后延伸到所述散热区中。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前文所述的散热组件。

本申请通过热管将摄像头产生的热量引导到中框的散热区上。由于散热区的温度通常较低,由此通过热管的热传导特性可以将摄像头产生的热量引导到该低温的区域,并通过该低温的将热量向四周扩散,进行有效地散除。

另一方面,热管在发热区中与摄像头相对主体部凸出的至少一侧面导热连接,由此可增加接触面,热管可获取更多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1-a2虚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摄像头位置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1-a2虚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散热组件11、显示屏12以及电池13。

散热组件11包括摄像头111、中框112以及热管113。

其中,中框112的材质可包括金属、玻璃以及塑胶等。金属材质可包括铜、铝、银等以及至少两种的合金。由于金属的硬度和导热性等均较佳,因此本实施例的中框112的材质优选为金属。

中框112包括侧壁1121和主体部1122。主体部1122可为四边形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23和第二侧面1124。侧壁1121为四个,自主体部1122的四条边分别向垂直于主体部1122的方向延伸。具体的,四个侧壁1121自主体部1122的第一侧面1123的四条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且首尾相交。四个侧壁1121以及主体部1122的第一侧面1123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其中,第一侧面1123包括发热区域1125和散热区域1126。

本实施例的主体部1122的四边形结构的四条边可以是直角连接,也可以是弧形过渡连接。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112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等。

摄像头111设置在主体部1122的第一侧面1123的发热区域1125。具体而言,主体部1122在对应发热区域1125中开设了一通孔1111,摄像头111设置在该通孔1111中。

摄像头111为一六面体结构,包括六个侧面。六个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底面1112和顶面1113以及设置在底面1112和顶面1113之间的侧面1114。在摄像头111装配到通孔1111后,其底面1112靠近中框112第二侧1124,且底面1112可以与中框第二侧1124的外表面齐平设置。

顶面1113以及侧面1114的部分相对于主体部1122的第一侧的表面凸出。并且在顶面1113上设置有镜头的安装位置1115。

如图1和图3所示,发热区域1125靠近相交的两个侧壁1126和1127。即摄像头111靠近中框112的侧壁1126和1127而设置。侧壁1126和1127分别为图1和图3所示的左侧壁和上侧壁。也就是说摄像头111设置在中框112的左上方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11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图4所示,摄像头111仅靠近上侧壁1126设置,且设置在上侧壁1126对应的中部位置。或者设置在上侧壁1126远离左侧壁1127的一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摄像头111与靠近的侧壁之间进一步设置隔热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侧壁1126和1127在对应摄像头111的位置进行挖空处理形成凹槽1128。散热组件11还包括隔热件14,设置于凹槽1128。隔热件14的材质可采用塑胶,其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侧壁1126和1127一体成型。由此可保证侧壁1126和1127的强度。当然,侧壁1126和1127以及隔热件14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元件,隔热件14通过嵌套或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凹槽1128中。

隔热件14的厚度可等于凹槽1128的深度。隔热件14的长度可与凹槽1128的长度相等。摄像头111的长度可等于隔热件14的长度,由此可将摄像头111与其位置对应的侧壁1126和1127进行热隔离。防止摄像头111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其附近的中框中,从而防止电子设备10在摄像头111的位置的局部受热过量,影响摄像头的性能以及用户的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件14的厚度还可以大于凹槽1128的深度。隔热件14的长度还可以大于摄像头111的长度。可进一步提高侧壁1126和1127的强度以及对摄像头111的热隔离效果。

应理解,在摄像头111设置在其他位置时,其与隔热件之间的关系类似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电池13设置在主体部1122的第一侧面1123的散热区域1126。其中,散热区域1126通常是远离发热区域1125设置。例如图1和3所示,发热区域1125设置在中框112左上方的位置,散热区域1126设置在中框的112中部及下部位置。电池13通常在充电的时候产生较大的热量,在供电使用过程中的热量相对较小。因此,在摄像头111使用的状态下,通常,发热区域1125的热量比散热区域1126的热量高。

热管113设置在中框112上,且一端在发热区1125中与摄像头111相对主体部1122凸出的侧面1114导热连接,另一端自该导热连接的侧面1114向主体部1122的方向弯折后延伸到散热区1126中。

热管113利用相变原理和毛细作用,使得它本身的热传递效率比同样材质的金属高出几百倍到数千倍。热管113是一根真空的铜管,里面所注的工作液体是热传递的媒介。工作液体可为纯净水。热管壁上有吸液芯结构。依靠吸液芯产生的毛细力,使冷凝液体从冷凝端回到蒸发端。

因为热管113内部抽成真空以后,在封口之前再注入液体,所以,热管113内部的压力是由工作液体蒸发后的蒸汽压力决定的。只要加热热管113表面,工作液体就会蒸发。蒸发端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稍稍高于热管的其它部分,因此,热管113内产生了压力差,促使蒸汽流向热管内较冷的一端。当蒸汽在热管壁上冷凝的时候,蒸汽放出汽化潜热,从而将热传向了冷凝端。之后,热管的吸液芯结构使冷凝后液体再回到蒸发端。只要有热源加热,这一过程就会循环进行。

在摄像头111使用的状态下,发热区域1125的热量较高。发热区域1125的热管113温度升高,工作液体蒸发,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高于热管113的其它部分。热管113内产生了压力差,促使蒸汽流向热管内远离摄像头111的一端。当蒸汽在热管壁上冷凝的时候,蒸汽放出汽化潜热,从而将热传向了散热区1126,使得热量可以在远离发热区域1125的散热区1126中进行散除。

本实施例中,中框112的主体部1122上设置有凹槽1129。凹槽1129自发热区域1125的外边缘延伸到散热区1126。

热管113包括第一管段1131和第二管段1132。第一管段1131与摄像头1132相对主体部1122凸出的侧面1144导热连接,第二管段1132自侧面1144向主体部1122的方向弯折后内嵌于主体部1122的凹槽1129中。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的摄像头位置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第一管段1131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具体是通过铜箔16将第一管段1131与侧面114粘合。第二管段1132在第一侧面1131与主体部1122相交处弯折90度后以平行于主体部1122的方向设置在凹槽1129中。

热管113的厚度可等于凹槽1129的厚度。因此,热管113的第二管段1132的外表面相对于侧壁1127齐平。

在其他实施例中,热管113的厚度可大于凹槽1129的厚度。热管13的第二管段1132的外表面相对于侧壁1127凸出。

散热组件11进一步包括隔热件14,隔热件14设置在散热区1126中。且隔热件14设置在电池13和热管113之间,覆盖热管113。且隔热件14的尺寸可等于或大于电池13位置对应的热管113的尺寸。用于阻止热管113的热量传递到电池13中而使电池13发热。隔热件14采用的材质可为塑胶、隔热泡棉等。

显示屏12设置在设置在中框112的第二侧面1124的一侧。显示屏12的底材可为玻璃。也可以为其他材质。

散热组件11进一步包括散热件115,散热件115设置在显示屏12和中框112的第二侧面1124之间,可将中框112中的热量进一步通过散热件115传递到显示屏12上,通过显示屏12进行辅助散热。若显示屏12的底材为玻璃材质,其也具备较佳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电子设备10的散热能力。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11的底面1112可与散热件115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摄像头111的底面1112与散热件115间隔设置。

散热件115可采用石墨或金属等散热较佳的材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20与前文所述的电子设备1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20的热管213的第一管段2131进一步自侧面2114向顶面2113弯折后与顶面2113导热连接。

摄像头211在顶面2113的位置进一步设置有镜头的放置区域2115。因此设置在顶面2113中的第一管段2131并未覆盖该放置区域2115。

进一步的,铜箔26也可进一步设置在顶面2113上,以将顶面2113上的第一管段2131粘合到顶面2113上。

本实施例的增加了热管213与摄像头211的接触面积,便于对摄像头211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及散热。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30与前文所述的电子设备1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30的热管313将摄像头311产生的热量传输到sim卡33设置的位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散热区3126用于设置sim卡33。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热管还可以将摄像头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其他区域。只要其比摄像头的设置区域温度低即可。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包括散热组件41、显示屏42以及电池(图未示)。

散热组件41包括摄像头411、中框412和热管413。

中框412包括侧壁4121和主体部4122。主体部4122可为四边形结构,侧壁4121为四个,自主体部4122的四条边分别向垂直于主体部4122的方向延伸。四个侧壁41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首尾相交。四个侧壁4121以及主体部4122的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其中,主体部4122包括用于设置摄像头411的发热区域4125和用于设置电池的散热区域4126。

本实施例的主体部4122的四边形结构的四条边可以是直角连接,也可以是弧形过渡连接。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412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等。

如图9所示,发热区域4125靠近相交的两个侧壁4126和4127。即摄像头411靠近中框412的侧壁4126和4127而设置。侧壁4126和4127分别为图9所示的左侧壁和上侧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摄像头411设置在中框412的左上方位置。摄像头411与靠近的两个侧壁4126和4127之间进一步设置隔热件(图未示出)。

具体而言,侧壁4126和4127在对应摄像头411的位置进行挖空处理形成凹槽4128。隔热件设置于凹槽4128。隔热件的材质可采用塑胶,其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侧壁4126和4127一体成型。由此可保证侧壁4126和4127的强度。也可以通过嵌套或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凹槽4128中。

隔热件与凹槽4128以及摄像头411的关系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文所述的中框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摄像头411设置在主体部4122上。本实施例还在主体部4122的发热区域4125的位置设置凹槽4124。凹槽4124与侧壁4126和4127上的凹槽4128连通。进一步在凹槽4124上设置隔热件45,该隔热件45可与凹槽4128上的隔热件一体成型。

摄像头411设置在凹槽4124的隔热件45上,由此可进一步阻止摄像头411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发热区域4215的主体部4122上。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包括散热组件51、显示屏(图未示)以及电池53。

散热组件51包括摄像头511、中框512以及热管513。

中框512包括侧壁5121和主体部5122。主体部5122可为四边形结构,侧壁5121为四个,自主体部5122的四条边分别向垂直于主体部5122的方向延伸。四个侧壁51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首尾相交。四个侧壁5121以及主体部5122的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其中,主体部5122包括用于设置摄像头511的发热区域5125和用于设置电池53的散热区域5123。

热管513将摄像头511产生的热量引导到设置电池53的散热区域5123。具体设置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主体部5122的四边形结构的四条边可以是直角连接,也可以是弧形过渡连接。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512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等。

如图10所示,发热区域5125靠近相交的两个侧壁5126和5127。即摄像头511靠近中框512的侧壁5126和5127而设置。侧壁5126和5127分别为图10所示的左侧壁和上侧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摄像头511设置在中框512的左上方位置。摄像头511与靠近的侧壁之间设置隔热件。

具体而言,侧壁5126和5127在对应摄像头511的位置进行挖空处理形成凹槽5128。散热组件51进一步包括隔热件54,设置于凹槽5128。隔热件54的材质可采用塑胶,其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侧壁5126和5127一体成型。由此可保证侧壁5126和5127的强度。也可以通过嵌套或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凹槽5128中。

与前文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隔热件54进一步包括两段子隔热件541和542,两段子隔热件541和542间隔的设置在侧壁和摄像头511之间。如图10所示,子隔热件541设置在侧壁5126与摄像头511之间。子隔热件542设置在侧壁5127与摄像头511之间。

子隔热件541和542的设置可与前文所述的隔热件14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设置间隔的子隔热件541和542,可在保证隔热的情况下减少隔热件的材质,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子隔热件,其间隔设置在凹槽5128中。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包括散热组件61、显示屏(图未示)以及电池63。

散热组件61包括摄像头611、中框612以及热管613。

中框612包括侧壁6121和主体部6122。主体部6122可为四边形结构,侧壁6121为四个,自主体部6122的四条边分别向垂直于主体部6122的方向延伸。四个侧壁61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首尾相交。四个侧壁6121以及主体部6122的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其中,主体部6122包括用于设置摄像头611的发热区域6124和用于设置电池63的散热区域6123。热管613自发热区域6124延伸到散热区域6123,以将发热区域6124的摄像头611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区域613中。具体可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主体部6122的四边形结构的四条边可以是直角连接,也可以是弧形过渡连接。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612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等。

如图11所示,发热区域6124靠近相交的两个侧壁6126和6127。即摄像头611靠近中框612的侧壁6126和6127而设置。侧壁6126和6127分别为图9所示的左侧壁和上侧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摄像头611设置在中框612的左上方位置。摄像头611与靠近的两个侧壁6126和6127之间进一步设置隔热件64。

具体而言,侧壁6126和6127在对应摄像头611的位置进行挖空处理形成凹槽6128。散热组件61进一步包括隔热件64,设置于凹槽6128。隔热件64的材质可采用塑胶,其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侧壁6126和6127一体成型。由此可保证侧壁6126和6127的强度。也可以通过嵌套或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凹槽6128中。

与前文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隔热件64仅设置在侧壁6126和6127的交接处。即设置在中框612的左上角处。

隔热件64的设置可与前文所述的隔热件14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在侧壁6126和6127的交接处设置隔热件64,可在保证隔热的情况下减少隔热件的材质,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