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6910发布日期:2018-10-16 21:09阅读:1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器件的功率越来越高,传统风冷机箱以及传导液冷机箱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热流密度插件模块的工作要求,面对机载雷达严苛的空间和重量要求,在高集成化布局的结构内实现高效散热的需求日渐突出,为提高冷却性能,穿透式液冷机箱被研究和开发出来,与风冷和传导液冷机箱相比,穿透式液冷机箱内部插件模块集成了液冷冷板和自密封液冷接头,冷却液流经液冷冷板将插件热量带走,随着穿透式液冷机箱的应用,可以实现快速盲插的自密封液冷接头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现有自密封液冷接头底部采用六边形底座结构,采用套筒工具进行拆装维修。套筒工具直径大于六边形底座,因此结构应用中需要留出套筒所占用的空间。为减小装配所需要的空间,满足小型化要求,提出本项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液冷接头所需拆装空间较大问题,解决狭小空间下的液冷接头的装拆问题,增加液冷接头的应用范围,改善液冷接头的安装和维护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包括螺纹,底座,通液头,螺纹拧入螺纹孔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针式套筒,在底座外径周边有凹槽,插针式套筒穿过通液头,插针式套筒上的插针与底座的半圆形凹槽相匹配,旋转插针式工具,进行拆卸液冷接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减小了液冷接头装配和拆卸所需空间,解决了机载等对空间要求严苛的布局中液冷接头的装拆问题,增加了液冷接头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液冷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冷接头应用实例。

具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常用液冷接头的示意图,包括螺纹1,底座2,通液头3,内六角套筒4。需要将螺纹1拧入螺纹孔内部,采用内六角套筒4穿过通夜头3,套在六边形底座2上,螺纹1进入螺纹孔后进行旋转拆卸液冷接头。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包括螺纹1,底座2,通液头3,插针式套筒7。需要将螺纹1拧入螺纹孔内部,在底座2外径周边有凹槽5,插针式套筒4穿过通液头3,插针式套筒7上的插针6与底座2的半圆形凹槽5相相配合,旋转插针式工具,进行拆卸液冷接头。

如图3所示,其中11为液冷模块,12为本发明所述的插针式液冷接头。锁紧型插针液冷接头12装配在液冷模块11后,插针式液冷接头12外径离液冷模块11最小距离为0.75mm,如果采用原内六角底座安装结构将无足够的空间进行拆卸。而本发明采用的液冷接头,利用插针式套筒进行拆卸插针式液冷接头2,利用插针式套筒不占用液冷接头外部空间,可以顺利进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插针式液冷接头,包括螺纹(1),底座(2),通液头(3)、插针式套筒(7),螺纹(1)拧入螺纹孔内部,在底座(2)外径周边有凹槽(5),插针式套筒(7)穿过通液头(3),插针式套筒(7)上的插针(6)与底座(2)的半圆形凹槽(5)相匹配。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减小了液冷接头装配和拆卸所需空间,解决了机载等对空间要求严苛的布局中液冷接头的装拆问题,增加了液冷接头的使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娟;刘家华;王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7.06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