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及应用该散热出风机构的负载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210发布日期:2019-01-14 19:1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及应用该散热出风机构的负载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负载柜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及应用该散热出风机构的负载柜。



背景技术:

负载柜在工作时其内部的电阻单元会发热,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风机将负载柜内部的电阻单元的热量吹走,从而对负载柜进行散热。风机的进出风量对电阻单元的热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负载柜的出风口需设在合适的位置,在一些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场地狭小的地方,由于热量是向上散发的,负载柜出风口设在负载柜侧壁的话热量会不能及时散发,故负载柜出风口通常朝上设在顶部。

负载柜基本是在户外使用的,因此设在负载柜顶部的出风口需要具有防雨功能,传统实现防雨功能的方法是在负载柜顶部的出风口处设置一个门板,当负载柜工作时人工打开门板,负载柜停止工作后人工关闭门板,这样经常需要人爬到负载柜顶部去打开或关闭门板,操作很不方便。

目前通常是在负载柜顶部的出风口处设置一个类似于百叶窗的散热出风机构,该散热出风机构的叶片关闭时,雨水落在叶片上不会进入负载柜,但这样落在叶片上的雨水可能会形成积水,一旦叶片打开积水就会落入负载柜内部。目前的负载柜通常在散热出风机构上方增设其他防积水结构,如防雨导风罩,该防雨导风罩折弯,使得导风口不朝上,从而避免雨水落在散热出风机构上方导致积水,但增设防雨导风罩的负载柜整体占用空间大,质量重,运输与安装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其具备防雨功能且自身不会积水,而且安装该散热出风机构的负载柜无需增设其他防积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包括朝上出风的出风口,在出风口处排列有可转动开闭的多个叶片,排列的多个叶片在闭合状态下,从始端到末端一直都是一个叶片的末端叠在下一个叶片的始端上,且每个叶片自身从始端到末端高度下降;设有排水结构,其包括接水端和排水端,所述接水端对准排列的多个叶片里面最末端的叶片闭合状态下的末端接水,所述排水端将水排出。

优选地,设有承托结构来承托排列的多个叶片里面最末端的叶片闭合状态下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承托结构是前侧横挡板。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对应排列的多个叶片最末端的那侧设有侧板,所述排水结构是开设在该侧板上的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叶片与出风口左边缘之间的缝隙下方设有排水槽,且/或叶片与出风口右边缘之间的缝隙下方设有排水槽。

优选地,所述排水槽从远离上述排水结构的一端到靠近上述排水结构的一端高度下降。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挡片,其用于限制叶片打开的程度。

优选地,还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挡在排列的多个叶片里面最始端的叶片闭合状态下的始端上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载柜,包括电阻单元和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口对准电阻单元,还包括上述的散热出风机构,所述散热出风机构设在负载柜的顶部,所述散热出风机构的出风口对准电阻单元。

优选地,还包括主控制器、报警装置和光电开关,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光电开关、风机和报警装置,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是否有来自光电开关的光电流来判断叶片的开闭状态,并根据风机的启闭状态和叶片的开闭状态来判断叶片是否开闭异常,具体地:若主控制器检测到风机停止,但主控制器判断有叶片打开,则主控制器判断风机停止时叶片关闭异常;若主控制器检测到风机开启,但主控制器判断叶片全部关闭,则主控制器判断风机开启时叶片打开异常;

若叶片打开异常或关闭异常则主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个叶片从始端到末端一直都是一个叶片的末端叠在下一个叶片的始端上,且每个叶片自身末端低于始端,全部叶片在闭合状态下会形成一个倾向前侧板的斜面或阶梯面,即该斜面或阶梯面靠近排水结构的一端低于远离排水结构的一端,这样雨水落在该斜面或阶梯面上会自动流向排水结构,再从排水结构的排水端排出,从而避免散热出风机构上方积水,如此则安装该散热出风机构的负载柜无需增设其他防积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散热出风机构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散热出风机构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散热出风机构去掉叶片后的俯视图;

图6是散热出风机构去掉叶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散热出风机构安装在负载柜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带光电开关的散热出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带光电开关的散热出风机构安装在负载柜顶部后的负载柜内部电路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2-叶片;3-出风口;4-前侧板;5-后侧板;6-左侧板;7-右侧板;8-转轴孔;9-转轴;10-限位挡片;11-前侧横挡板;12-后侧横挡板;13-上排水孔;14-前排水槽;15-后排水槽;16-左排水槽;17-右排水槽;18-下排水孔;19-电阻单元;20-风机;21-光电开关;22-主控制器;23-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散热出风机构打开后如图1所示,散热出风机构包括框体1、叶片2和出风口3,框体1由前侧板4、后侧板5、左侧板6和右侧板7围成,出风口3位于框体1内。叶片2有五个,这五个叶片2依次可转动地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之间,具体的安装结构如下:左侧板6和右侧板7上各设有五个转轴孔8(由于角度问题,右侧板7上的转轴孔没有示出),两侧板6、7上的转轴孔8相互对准,同一个叶片2的转轴9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板6和右侧板7上相互对准的两个转轴孔8中,这样叶片2就可以绕其转轴9转动。左侧板6和右侧板7上各设有五个限位档片10(由于角度问题,右侧板7上的限位档片没有示出),两侧板6、7上的限位挡片10相互对准,在叶片2打开时限位挡片10对叶片2起到限位作用,使叶片2不会转动过度。

图1和图2中,左端为始端,右端为末端。本实施例中,把最靠近后侧板5的叶片2称为第一叶片,第二靠近后侧板5的叶片2称为第二叶片,……,离后侧板5最远(即最靠近前侧板4)的叶片2称为第五叶片。第五叶片的转轴9低于第四叶片的转轴9,第四叶片的转轴9低于第三叶片的转轴9,……,第二叶片的转轴9低于第一叶片的转轴9,两两相邻的转轴9之间的高度差为h(本实施例中,h优选为5cm),则第一叶片的转轴9和第五叶片的转轴9的高度差为4h;前侧板4朝向散热出风机构内部的一侧设有前侧横挡板11,该前侧横挡板11低于第五叶片的转轴9(本实施例中,前侧横挡板11和第五叶片的转轴9的高度差也为h,图2中没有标出),后侧板5朝向散热出风机构内部的一侧设有后侧横挡板12作为挡雨结构,该后侧横挡板12高于第一叶片的转轴9(本实施例中,后侧横挡板12和第一叶片的转轴9的高度差也为h,图2中没有标出)。全部叶片2落下后如图3所示,前侧板4上设有多个上排水孔13,上排水孔13接水端朝向前侧横挡板11,排水端朝向散热出风机构外部。如图4所示第五叶片的末端落在前侧横挡板11上,第四叶片的末端落在第五叶片的始端上,……,第一叶片的末端落在第四叶片的始端上,第五叶片的始端顶在后侧横挡板12的下方,后侧横挡板12起到挡雨的作用。由于五个叶片2的转轴9高度从始端到末端逐渐降低,每个叶片2在落下后自身的末端会低于始端,这样全部叶片2整体会形成一个倾向前侧板4的斜面或阶梯面,即该斜面或阶梯面靠近前侧板4的一端高度低于靠近后侧板5的一端,雨水落在该斜面或阶梯面上会自动流向前侧板4。前侧板4的上排水孔13对准前侧横挡板11的上方,即对准叶片2形成的斜面或阶梯面,这样雨水沿该斜面或阶梯面流向前侧板4后会从前侧板4的上排水孔13排出,从而避免散热出风机构上方积水。

本实施例中,因为叶片2会反复地打开和关闭,所以各个叶片2与左侧板6之间、各个叶片2与右侧板7之间留有细小的空隙以便叶片2活动,但这样雨水就会从该空隙渗进散热出风机构的内部。为避免散热出风机构的内部积水,本实施例的散热出风机构在框体1和出风口3之间设有排水槽——散热出风机构去掉叶片2后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前侧板4和出风口3之间的排水槽为前排水槽14,后侧板5和出风口3之间的排水槽为后排水槽15,左侧板6和出风口3之间的排水槽为左排水槽16,右侧板7和出风口3之间的排水槽为右排水槽17,雨水从叶片2与左侧板6之间的空隙渗进散热出风机构的内部后会落在左排水槽16中,从叶片2与右侧板7之间的空隙渗进散热出风机构的内部后会落在右排水槽17中。从图2和图4可以看出,左排水槽16靠近前侧板4的一端高度低于靠近后侧板5的一端,这样雨水落在左排水槽16后会流向前排水槽14,同样地,右排水槽17靠近前侧板4的一端高度低于靠近后侧板5的一端,雨水落在右排水槽17后会流向前排水槽14。如图6所示,前侧板4设有多个下排水孔18,下排水孔18对准前排水槽14,这样雨水流到前排水槽14后会从前侧板4的下排水孔18排出,从而避免散热出风机构内部积水。

散热出风机构安装在负载柜顶部后如图7所示,图7中标记a为闭合状态下的散热出风机构,标记b为打开状态下的散热出风机构,负载柜内部设有两个电阻单元19和位于电阻单元下方的两个风机20,以散热出风机构b为例:散热出风机构b的出风口对准其中一个电阻单元19,风机20吹风口对准该电阻单元19,进风口靠近负载柜的侧壁开口(由于角度问题,负载柜的侧壁开口没有示出)。风机20启动后气流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风机20把负载柜外部的气流吹到电阻单元19上,气流吹过电阻单元19后从散热出风机构b的出风口吹出,把散热出风机构的叶片吹开后吹到负载柜外部,从而实现对电阻单元19进行散热降温。风机20一直启动则叶片一直保持打开状态进行排风,风机停止则没有气流吹到叶片,叶片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下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另一种散热出风机构如图8所示,该散热出风机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的散热出风机构的顶部设有光电开关21,其用于检测叶片2的开闭状态,散热出风机构安装在负载柜上后,光电开关21与负载柜的主控制器22连接,连接后负载柜的内部电路连接框图如图9所示,主控制器22分别连接光电开关21、风机20和报警装置23。叶片2打开后会阻挡在光电开关21的前方,这样光电开关21发出的光线就会被叶片2反射回到光电开关的收光器中,收光器因光电效应而产生光电流输入至主控制器22中,因此有光电流输入主控制器22意味着叶片2打开。

如果主控制器22检测到风机20停止,且没有光电流输入主控制器22,则主控制器22判断风机20停止时叶片2正常关闭,主控制器22控制报警装置23不发出警报;如果主控制器22检测到风机20停止,但有光电流输入主控制器22,则主控制器22判断风机停止时叶片2不能正常关闭,主控制器22控制报警装置23发出警报;如果主控制器22检测到风机20开启,但没有光电流输入主控制器22,则主控制器22判断风机20开启时叶片2全部不能正常打开,主控制器22控制报警装置23发出警报;如果主控制器22检测到风机20开启,且有光电流输入主控制器22,则主控制器22判断风机20开启时全部或部分叶片2能正常打开,主控制器22控制报警装置23不发出警报(只要有叶片2打开就能排出气流,因此风机20开启时只要有叶片2打开主控制器22就控制报警装置23不发出警报)。

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可以是蜂鸣器、闪光灯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