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消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10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静电消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静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厂加工中,为了出去工件表面的静电,防止灰尘粘附,通常用除静电枪除去静电。除静电枪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团,被压缩气吹出,可以将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高速的压缩气还可将物体上面的顽固积尘吹走。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47983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静电枪支架,属于工装;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支承静电枪的支架。它包括固定在底座(5)上的立柱(4)、通过第一锁紧螺钉(8)固定在该立柱上的连接块(1)、通过第二锁紧螺钉(10)固定在该连接块上的销轴(9)、与该销轴连为一体的滑套(3)、通过第三锁紧螺钉(6)固定在该滑套中的支承杆(2)、固定在该支承杆上的夹套(7)。本实用新型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等优点;是一种与静电枪配套使用的工装。

在除静电的过程中,通常将除静电枪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然后用除静电枪除去工件表面的静电,由于需要加工的工件多种多样,长度、宽度、高度均不尽相同,故而如何让支架可以调节,以调节除静电枪的多种位置,让除静电枪找一个合适的除静电的位置时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消除设备,具有能够让除静电枪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以除静电枪进行调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静电消除设备,包括除静电枪、位于地面上的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并用于夹持除静电枪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套设在支撑柱上部的固定套和套设在固定套内的支杆,所述支架与除静电枪均有多个;所述支杆与除静电枪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包括左连接套和右连接套,所述左连接套靠近右连接套的一侧固设有连接圆片,所述右连接套靠近左连接套的一侧开设有圆柱形的内腔,所述连接圆片转动连接在内腔内;所述支杆位于左连接套上,所述左连接套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末端抵在右连接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不工作时丝杆的末端抵在右连接套上,左连接套与右连接套不会发生相对的滑动。支杆固定着除静电枪对输送过来的工件进行除静电,当需要对不同的工件除静电时,经丝杆拧松,转动左连接套,同时让支杆转动带动除静电枪进行旋转,让除静电枪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方便去除静电,找到之后再将丝杆拧紧,将左连接套与右连接套固定,实现对除静电枪的调节。

较佳的,所述丝杆的外侧固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把手来拧动丝杆进行转动,更加省力。

较佳的,所述支杆对应除静电枪的位置处铰接有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之间固设有拉紧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夹住除静电枪,通过拉紧弹簧拉动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将除静电枪拉紧,需要拿下除静电枪之后,拉开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即可。

较佳的,所述支杆上固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所述左连接套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丝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通过转动螺丝帽,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支杆移动,实现除静电枪在支杆方向上的移动,实现除静电枪的前后位置的调节。

较佳的,所述左连接套上固设有套在支杆上的连接半环,所述连接半环上设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一端与连接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半环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支杆移动之后,拧紧夹紧杆能够将支板固定,拧松夹紧杆,支杆又能够移动。

较佳的,所述固定套的上部固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内插设有除尘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套环上的除尘刷能够刷除静电枪与支架上的灰尘,防止两者的灰尘落到工件上。

较佳的,所述支撑柱上固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所述右连接套内对应第二齿条的位置处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右连接套内,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右连接套上部固设有套在支撑柱上的夹紧半环和固紧杆,所述固紧杆的一端与夹紧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紧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半环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第二齿条,能够带动固定套在支撑柱上上下移动,进而调节除静电枪的上下位置,通过拧紧固定杆,能够将夹紧半环夹紧进而将固定套固定。

较佳的,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支撑柱底部的滑动套,所述支撑柱插设在滑动套内,所述滑动套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的底部与支撑柱的外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夹紧螺栓拧松,支撑柱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除静电枪能够绕着支撑柱进行转动,除静电枪的可调自由度更高。

较佳的,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滑动套下方的于工件进料方向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开设有倒T形的滑槽,所述滑动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倒置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滑移连接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加工不同的工件,相邻两个工件之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拧松紧固螺栓上的螺母,支撑柱能够通过紧固螺栓在支撑杆上滑移,这样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为另一种工件的间距。

较佳的,所述支架还包括设于支撑板下方的轴线与支撑板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多个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移板的上部均与支撑板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板在滑移板上滑动,能够较大幅度地调整除静电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加工不同的两种工件,并且这两种工件尺寸差别较大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左连接套能够与右连接套发生相互转动,通过拧紧丝杆又能够将左连接套与右连接套固定,这样通过支杆的转动调节除静电枪;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来拧松丝杆,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齿轮实现在支杆方向上的前后调节,除静电枪可调节的自由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静电消除装置运行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凸显固定套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左连接套与右连接套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凸显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21、支撑板;211、滑移块;212、滑槽;22、支撑柱;221、第二齿条;23、固定套;231、左连接套;2311、连接圆片;2312、连接半环;2313、夹紧杆;2314、第一齿轮;2315、螺丝帽;232、右连接套;2321、第二齿轮;2322、升降帽;2323、夹紧半环;2324、固紧杆;2325、内腔;233、丝杆;234、把手;235、套环;236、除尘刷;24、支杆;241、第一齿条;242、左固定板;243、右固定板;245、拉紧弹簧;25、滑移板;251、滑移槽;26、滑移套;261、夹紧螺栓;262、紧固螺栓;3、除静电枪;4、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静电消除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支架2和除静电枪3。底座1放置在地面上并平行于工件4传输方向设置,支架2位于底座1的一侧,除静电枪3设于支架2的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柱22、固定套23和支杆24。支撑杆水平设置并平行于工件4(参考图1)的传输方向设置;底座1的侧壁上固设有两个水平设置并与滑移板25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滑移板25;滑移板25位于支撑板21的下方,滑移板25的上方开设有沿着滑移板25轴线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槽251,支撑板21对应滑移槽251的位置处固设有滑移块211,滑移块211滑移连接在滑移槽251内。

这样支撑板21能够滑移板25上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工件4的方向进行移动,除静电枪3能够跟随着支撑板21进行移动,这样支撑板21能够移动的幅度较大,故而除静电枪3能够对尺寸差别较大的两种或者多种工件4进行除静电。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柱22共有四根并均匀竖直设于支撑板21上。每根支撑柱22与支撑板21之间均设有滑移套26,支撑柱22插设于滑移套26内。滑移套2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夹紧螺栓261,夹紧螺栓261的底部位于滑移套26内并与支撑柱22的外侧壁紧贴。拧紧夹紧螺栓261,将支撑柱22在滑移套26内固定;拧松夹紧螺栓261,支撑柱22能够在滑移套26内转动,进而调整除静电枪3(参考图1)在支撑柱22的轴向位置,以便除静电枪3找到合适的工作位置。

滑移套26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四个倒置的紧固螺栓262,支撑板21对应紧固螺栓262的位置处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两个呈倒T形的滑槽212,紧固螺栓262两两一组并且其头部设于滑槽212内。拧紧紧固螺栓262上的螺母,将支撑柱22固定在支撑板21上;拧松紧固螺栓262上的螺母,能带动支撑柱22沿支撑板21的轴线方向进行滑移。

如果要加工不同的工件4(参考图1),由于工件4的尺寸不尽相同,那么传送过来的相邻两个工件4之间的距离也不尽相同,通过调整相邻两个支撑柱22之间的间距,直到两个支撑柱22之间的距离与这时传送过来的两个工件4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保证四个支撑柱22上的除静电枪3能够同时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固定套23水平设于支撑柱22的上部,固定套23的轴线方向与固定柱垂直,固定套23包括左连接套231与右连接套232。支撑柱22的外环面上固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221,右连接套232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齿轮2321,第二齿轮2321与第二齿条221相互啮合。第二齿轮2321的一侧固设有穿插出右连接套232设置的升降帽2322。

右连接套232的一侧固设有套设在支撑柱22上的夹紧半环2323,夹紧半环2323呈不封闭的环状,夹紧半环2323的另一侧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紧杆2324。固紧杆2324的一端与夹紧半环2323的一端转动连接,固紧杆2324的另一端与夹紧半环232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拧紧固紧杆2324,将右连接套232固定在支撑柱22上,进而将除静电枪3位置固定;拧松固紧杆2324,转动升降帽2322,通过第二齿轮2321与第二齿条221的啮合带动右连接套232在支撑柱22上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除静电枪3进行上下移动,调整除静电枪3的上下位置。

如图4所示,左连接套231对应右连接套232的一侧固设有连接圆片2311,右连接套232对应连接圆片2311的位置处开设有圆柱形的内腔2325,连接圆片2311位于右连接套232内并转动连接在内腔2325内。

如图2和图3所示,左连接套231的上部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杆233,丝杆233的底部右连接片的侧壁紧贴,丝杆233的外侧固设有把手234,正向转动把手234,能带动丝杆233的底部在右连接套232上顶紧,进而通过与连接圆片2311的配合将左连接套231与右连接套232固定;反向转动把手234,左连接套231能够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除静电枪3(参考图1)在与固定柱垂直的方向上转动,从而调整除静电枪3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圆周位置,除静电枪3的自由度更高。

左连接套231的外侧固设有套环235,套环235内插设有除尘刷236,通过除尘刷236不定期刷去支架2(参考图1)和除静电枪3上的灰尘,防止支架2和除静电枪3上的灰尘落到工件4(参考图1)上。

支杆24水平设置,除静电枪3设于支杆24上,左连接套231对应支杆24的位置处固设有连接半环2312,支杆24插设在连接半环2312内,连接半环2312为不封闭的环。连接半环2312的外侧设有两个夹紧杆2313,夹紧杆2313的一端与连接半环2312的一端转动连接,夹紧杆2313的另一端与连接半环23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支杆24的外环面上固设有沿其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齿条241,左连接套23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齿轮2314,第一齿轮2314与第一齿条241相互啮合,第一齿轮2314的外环面上固设有穿插出左连接套231设置的螺丝帽2315。

拧紧夹紧杆2313将连接半环2312夹紧在支杆24上;拧松夹紧杆2313,转动螺丝帽2315,通过第一齿轮2314与第一齿条241的配合能带动支杆24在连接半环2312内滑移,进而调整除静电枪3在支杆24的轴线方向上的前后位置,由于支杆24能够跟随着左连接套231紧进行转动,除静电枪3更加自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对工件4除静电。

如图5所示,支杆24靠近工件4(参考图1)的一端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左固定板242和右固定板243,左固定板242与右固定板243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的拉紧弹簧245,除静电枪3的底部位于左固定板242与右固定板243之间,并通过拉紧弹簧245将左固定板242和右固定板243拉紧实现对除静电枪3的固定,需要将除静电枪3拿下时,将左固定板242与右固定板243拉开即可,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