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3679发布日期:2018-11-07 21:5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线路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它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与硬板相比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柔性线路板的功能可区分为四种,分别为引线路(Lead Line)、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连接器(Connector)以及多功能整合系统(Integration of Function),柔性线路板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材(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铜箔(电解ED、压延RA等)、绝缘层(覆盖膜或者绝缘油墨)、补强(电磁膜、PI、钢片、胶纸等)。一般为基材、铜箔、绝缘层、补强依次叠构,通过胶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大的提高了覆盖膜贴合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的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平台,所述覆盖膜在所述贴合平台上贴合至基材形成半成品,所述贴合平台的旁侧设有用于运送所述半成品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设有预压机构,所述预压机构包括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半成品于所述上辊轮和所述下辊轮之间通过进行预压,所述预压机构的后端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用于接所述述半成品的接板框。

进一步,所述贴合平台上设有假贴机,所述假贴机上的治具装有多个销钉,以定位贴合所述覆盖膜和所述基材。

进一步,所述贴合平台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立柱支撑,所述第一立柱通过可上下升缩的调节机构调节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于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电器控制箱,以控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倾斜的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立柱支撑,所述第二立柱通过可上下升缩的调节机构调节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上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装设于所述弧形槽内,可在所述弧形槽内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架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所述上辊轮上设有气压控制器,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于电器控制箱,通过所述气压控制器来调节所述上辊轮对所述下辊轮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上辊轮或/和所述下辊轮包括位于中心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包裹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外包裹硅胶。

进一步,所述硅胶表面安装有测温计探针,以进行温度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贴合平台上将覆盖膜贴合至基材上,然后将半成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被带着运动,运动至预压机构时由上辊轮和下辊轮之间通过从而实现预压,预压后的半成品放置第二传送带上被带动,最后进入接板框。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现最大510mm*410mm的覆盖膜贴合,多个贴合平台同时操作,互不影响,覆盖膜贴合、预压工作一次性完成,通过传送带将板件统一归集,极大的提高了覆盖膜贴合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的侧视图,箭头表示半成品板件运送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半成品板件运送方向;

图中,1—贴合平台、2—第一传送带、3—第一支架、4—第一立柱、5—电器控制箱、6—预压机构、7—上辊轮、8—下辊轮、9—气压控制器、10—第二传送带、11—第二支架、12—第二立柱、13—扇形板、14—弧形槽、15—接板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覆盖膜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平台1,覆盖膜在贴合平台1上贴合至基材形成半成品,贴合平台1的旁侧设有用于运送半成品的第一传送带2,将贴合完成的半成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2上。第一传送带2的末端设有预压机构6,预压机构6包括上辊轮7和下辊轮8,半成品于上辊轮7和下辊轮8之间通过进行预压,预压机构的后端设有第二传送带10,第二传送带10的末端设有用于接述半成品的接板框15。

如图1及图2,贴合平台1设有多个,位于第一传送带2传送方形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平台1设有六个,第一传送带2的两侧分别设置三个。贴合平台1上设有假贴机,假贴机由控制系统、盖板、载板、治具、其他骨架结构组成,治具里面安装有若干销钉,实现基材和覆盖膜定位贴合,保证贴合精度。本实用新型假贴机可以一次性叠合五片柔性线路板基材及正反面覆盖膜,完成五片柔性线路板覆盖膜的贴合。贴合平台1台面尺寸为560mm*470mm,可实现最大510mm*410mm的覆盖膜贴合。

如图1,第一传送带2设置于第一支架3上,第一支架3通过第一立柱4支撑,第一立柱4通过可上下升缩的调节机构调节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长度4400mm,宽度为680mm,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支架3和第一立柱4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第一传送带2连接于电机,电机连接于电器控制箱5,以控制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2的运动。电器控制箱5包括电器开关、线路及电机控速系统,可以调节第一传送带2的启停及运动速度。

如图1,预压机构6包括上辊轮7和下辊轮8,上辊轮7上设有气压控制器9,气压控制器9连接于电器控制箱5,通过气压控制器9来调节上辊轮7对下辊轮8的压力。上辊轮7或/和下辊轮8包括位于中心的传动轴,传动轴外包裹一层加热层,加热层外包裹一层硅胶,硅胶表面安装有测温计探针,以进行温度监控。

如图1,第二传送带10设置于设置于倾斜的第二支架11上,第二支架11通过第二立柱12支撑,第二立柱12通过可上下升缩的调节机构调节高度。第二支架11上固定有扇形板13,扇形板13上设有弧形槽14,第二立柱12的顶端装设于弧形槽14内,可在弧形槽14内滑动,以调节第二支架11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10长度为1000mm,宽度680mm,高度和倾斜角度根据需要调节。

使用时,在贴合平台1上将覆盖膜贴合至基材上,然后将半成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2被带着运动,运动至预压机构6时由上辊轮7和下辊轮8之间通过从而实现预压,预压后的半成品放置第二传送带10上被带动,最后进入接板框15。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现最大510mm*410mm的覆盖膜贴合,多个贴合平台1同时操作,互不影响,覆盖膜贴合、预压工作一次性完成,通过传送带将板件统一归集,极大的提高了覆盖膜贴合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柔性线路板制造企业普偏通过加大排版尺寸,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覆盖膜贴合装置迎合市场需要,为柔性线路板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快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