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8304发布日期:2019-01-22 23: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头,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



背景技术:

贴片头是SMT(表面组装技术)加工中所用到的贴片机的关键部位,它拾取元器件后能在矫正系统的控制下自动校正位置,并将元器件准确的贴放到指定位置。贴片头的发证是贴片机进步的标志,贴片头已由早期的单头,机械对中发展到多头光学对中,极大的提升了加工的效率。

现有技术的贴片头每个吸嘴组件都加一个单独的动力并通过程序来控制,整个装置显得尤为复杂,特别是要实现等距调节时得通过程序一个一个调节,操作性不够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包括背板组件,所述背板连接有动力源组件,所述背板组件设有主动轴,所述动力源组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的输出端向下连接有上主动带轮,所述上主动带轮向下连接有下主动带轮,所述上主动带轮的齿数是下主动带轮齿数的两倍,所述背板组件设有与上主动带轮相匹配的上从动带轮,所述上主动带轮与上从动带轮通过上同步带连接,所述背板组件设有与下主动带轮相匹配的下从动带轮,所述下主动带轮与下从动带轮通过下同步带连接,所述上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一吸嘴组件,上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五吸嘴组件,所述下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二吸嘴组件,下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四吸嘴组件,所述上同步带第一面与下同步带第一面同侧设置,所述背板组件的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三吸嘴组件,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和第四吸嘴组件位于第三吸嘴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吸嘴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五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吸嘴组件的外侧,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动力源组件工作带动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以第三吸嘴组件为中心向两侧等距扩展。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同步带上方设有上滑轨,所述上滑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与第五吸嘴组件、第四吸嘴组件、第二吸嘴组件和第一吸嘴组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五上滑块、第四上滑块、第二上滑块和第一上滑块,所述下同步带下方设有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与第五上滑块、第四上滑块、第二上滑块和第一上滑块位置相对应的第五下滑块、第四下滑块、第二下滑块和第一下滑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五吸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五上滑块和第五下滑块,所述第四吸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四上滑块和第四下滑块,所述第二吸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上滑块和第二下滑块,所述第一吸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上滑块和第一下滑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板组件向上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相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板组件向下连接有相机组件,以识别元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源组件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轴相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主动带轮与下主动带轮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和第五吸嘴组件通过同步带齿形压板与上同步带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和第四吸嘴组件通过同步带齿形压板与下同步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上主动带轮的齿数是下主动带轮齿数的两倍,实现上同步带的转速是下同步带的转速速度的两倍,上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一吸嘴组件,上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五吸嘴组件,下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二吸嘴组件,下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四吸嘴组件,上同步带第一面与下同步带第一面同侧设置,背板组件的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三吸嘴组件,第二吸嘴组件和第四吸嘴组件位于第三吸嘴组件的两侧,第一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吸嘴组件的外侧,第五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吸嘴组件的外侧,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动力源组件工作带动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以第三吸嘴组件为中心向两侧实现等距扩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板组件的传动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控制组件 200 动力源组件

300 第一吸嘴组件 400 第二吸嘴组件

500 第三吸嘴组件 600 第四吸嘴组件

700 第五吸嘴组件 800 相机组件

900 背板组件 901 主动轴

902 上主动带轮 903 下主动带轮

904 上从动带轮 905 下从动带轮

906 上同步带 907 下同步带

908 上滑轨 909 下滑轨

910 第五上滑块 911 第四上滑块

912 第二上滑块 913 第一上滑块

914 第五下滑块 915 第四下滑块

916 第二下滑块 917 第一下滑块

318 安装板 301 Z轴电机安装座

302 吸嘴座 303 滚珠花键轴承座

304 Z轴电机 305 Z轴主动轮

306 Z轴从动轮 307 Z轴同步带

308 吸嘴杆支座 309 滚珠花键组件

310 真空管接头 311 吸嘴

312 角度调整电机 313 角度调整主动轮

314 角度调整从动轮 315 角度调整同步带

316 弹簧 317 弹簧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包括背板组件900,背板连接有动力源组件200,背板组件900设有主动轴901,动力源组件200与主动轴901连接,主动轴901的输出端向下连接有上主动带轮902,上主动带轮902向下连接有下主动带轮903,上主动带轮902的齿数是下主动带轮903齿数的两倍,背板组件900设有与上主动带轮902相匹配的上从动带轮904,上主动带轮902与上从动带轮904通过上同步带906连接,背板组件900设有与下主动带轮903相匹配的下从动带轮905,下主动带轮903与下从动带轮905通过下同步带907连接,上同步带906第一面连接有第一吸嘴组件300,上同步带906第二面连接有第五吸嘴组件700,下同步带907第一面连接有第二吸嘴组件400,下同步带907第二面连接有第四吸嘴组件600,上同步带906第一面与下同步带907第一面同侧设置,背板组件900的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三吸嘴组件500,第二吸嘴组件400和第四吸嘴组件600位于第三吸嘴组件500的两侧,第一吸嘴组件300位于第二吸嘴组件400的外侧,第五吸嘴组件700位于第三吸嘴组件500的外侧,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动力源组件200工作带动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以第三吸嘴组件500为中心向两侧等距扩展。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动力源组件200在背板组件900的协助下实现吸嘴组件的左右移动,扩大吸嘴的工作范围,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达到吸取提升元件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上主动带轮902的齿数是下主动带轮903齿数的两倍,因此上同步带906的转速是下同步带907的转速速度的两倍,因上同步带906第一面连接有第一吸嘴组件300,上同步带906第二面连接有第五吸嘴组件700,下同步带907第一面连接有第二吸嘴组件400,下同步带907第二面连接有第四吸嘴组件600,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在导轨滑块的导向作用下,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会以第三吸嘴组件500为中心均匀的向两侧展开,并能确保相邻的吸嘴组件之间的间距是一致的。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上同步带906上方设有上滑轨908,上滑轨908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与第五吸嘴组件700、第四吸嘴组件600、第二吸嘴组件400和第一吸嘴组件300位置相对应的第五上滑块910、第四上滑块911、第二上滑块912和第一上滑块913,下同步带907下方设有下滑轨909,下滑轨909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与第五上滑块910、第四上滑块911、第二上滑块912和第一上滑块9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五下滑块914、第四下滑块915、第二下滑块916和第一下滑块917。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第五吸嘴组件700连接于第五上滑块910和第五下滑块914,第四吸嘴组件600连接于第四上滑块911和第四下滑块915,第二吸嘴组件400连接于第二上滑块912和第二下滑块916,第一吸嘴组件300连接于第一上滑块913和第一下滑块917。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在导轨滑块的导向作用下,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会以第三吸嘴组件500为中心均匀的向两侧展开,并能确保相邻的吸嘴组件之间的间距是一致的,再配合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的吸取提升放置元件的功能,可以实现将元件盒放置紧密的元件展开后贴在对应的地方。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背板组件900向上设有控制组件100,控制组件100与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700相连接,控制组件100用于控制吸嘴组件是否产生吸力。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控制组件100为控制器,控制吸嘴组件吸附与否,控制器工作时吸嘴组件进行吸附。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背板组件900向下连接有相机组件800,以识别元件。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动力源组件200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轴901相连接,主动轴901安装于轴承座,动力源组件200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给主动轴901提供转矩和转速。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上主动带轮902与下主动带轮903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与主动轴901保持同步转动,配合对应的从动带轮实现上下同步带907的运转。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第一吸嘴组件300和第五吸嘴组件700通过同步带齿形压板与上同步带906连接。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第二吸嘴组件400和第四吸嘴组件600通过同步带齿形压板与下同步带907连接。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结构均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吸嘴组件300来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1到图2所示,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在相机组件800和控制组件100的协助下去元件盒内取料,然后吸嘴上升,若需要调整角度,则对应的吸嘴角度调整转动,然后横向移动动力源组件200配合背板组件900,实现第一至五吸嘴组件等距扩展至实际需求,然后在Z轴下移进行元件贴装。该方案效率高,且安全可靠,各个吸嘴组件在展开过程中不会出现无序跑动而相撞的现象。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第一吸嘴组件300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Z轴电机安装座301、吸嘴座302和滚珠花键轴承座303,Z轴电机安装座301设有Z轴电机304,Z轴电机304的输出轴连接有Z轴主动轮305,吸嘴座302设有Z轴从动轮306,Z轴主动轮305与Z轴从动轮306通过Z轴同步带307连接,Z轴同步带307连接有吸嘴杆支座308,吸嘴杆支座308向下连接有滚珠花键组件309,滚珠花键组件309安装于滚珠花键轴承座303,滚珠花键组件309向上一端连接有真空管接头310,向下一端连接有真空吸嘴311,Z轴同步带307移动带动真空吸嘴311于Z轴方向上下移动;还包括角度调整电机312,角度调整电机312的输出轴连接有角度调整主动轮313,靠近真空吸嘴311一侧的滚珠花键组件309设有角度调整从动轮314,角度调整主动轮313与角度调整从动轮314通过角度调整同步带315连接,角度调整同步带315转动带动滚珠花键组件309绕Z轴转动。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Z轴电机304横向设置,Z轴电机304通电转动,通过Z轴电机304的输出轴带动Z轴主动轮305转动,Z轴主动轮305转动带动Z轴同步带307转动,从而带动吸嘴杆支座308上下移动,吸嘴杆支座308上下移动带动吸嘴311上下移动,通过控制Z轴电机304正反转来调整吸嘴311进行上升或下降,以实现吸嘴311在Z轴方向的上下移动。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角度调整电机312通电转动,通过角度调整电机312的输出轴带动角度调整主动轮313转动,角度调整主动轮313带动角度调整同步带315转动,带动滚珠花键组件309绕Z轴转动,以调整吸嘴311Z轴方向的转动。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吸嘴杆支座308竖直设置,吸嘴杆支座308通过同步带齿形压板与Z轴同步带307单边固定连接,这样吸嘴杆支座308就能跟随Z轴同步带307同步移动,从而带动吸嘴311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滚珠花键组件309包括花键轴,花键轴为中通结构,花键轴向上一端连接真空管接头310,向下一端连接真空吸嘴311。真空通过真空管接头310进入,经过滚珠花键组件309到达真空吸嘴311,其中滚珠花键组件309中的花键轴是中通的,通过转接零件实现与真空管结构的相同,以实现吸嘴311的吸附功能。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花键轴与吸嘴杆支座308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滚珠花键组件309的外侧套设有一弹簧316,弹簧316一端止抵滚珠花键轴承座303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有弹簧隔套317,弹簧316与隔套317配合形成Z轴方向防撞保护机制的机械防撞部件,防止吸嘴杆支座308移动超出极限位置造成结构损伤。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角度调整电机312通过安装板318与吸嘴座302连接。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Z轴电机安装座301、滚珠花键轴承座303与吸嘴座302可拆连接,Z轴电机安装座301设于吸嘴座302的上方,这种可拆的方式极大改进了吸嘴组件300支撑部件的结构工艺性,加工变形小,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和加工费用,组装后提高了运转精度。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Z轴主动轮305通过锁紧螺丝与Z轴电机304的输出轴相连接。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吸嘴杆支座308上方设有光电开关和传感器感应片,光电开关与传感器感应片形成Z轴方向防撞保护机制的软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对吸嘴杆支座308移动的位置进行感应,当吸嘴杆支座308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光电开关工作,防止吸嘴杆支座308进一步移动。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吸嘴组件300通过Z轴电机304带动Z轴同步带307转动,进一步带动吸嘴杆支座308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吸嘴311在Z轴方向的上下移动,通过角度调整电机带动角度调整同步带315转动,进一步带动滚珠花键组件309转动,从而实现吸嘴在Z轴方向的转动,中通花键轴向上连接真空气管接头,向下连接气嘴311,当真空通过气管接头进入时实现吸嘴311吸附,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可靠性与稳定性高。

具体地,如图3到图4所示,通过Z轴电机带动Z轴同步带转动,进一步带动吸嘴杆支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吸嘴在Z轴方向的上下移动,通过角度调整电机带动角度调整同步带转动,进一步带动滚珠花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吸嘴在Z轴方向的转动,滚珠花键组件向上连接真空气管接头,向下连接气嘴,当真空通过气管接头进入时吸嘴实现吸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等距展开式贴片头上主动带轮的齿数是下主动带轮齿数的两倍,实现上同步带的转速是下同步带的转速速度的两倍,上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一吸嘴组件,上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五吸嘴组件,下同步带第一面连接有第二吸嘴组件,下同步带第二面连接有第四吸嘴组件,上同步带第一面与下同步带第一面同侧设置,背板组件的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三吸嘴组件,第二吸嘴组件和第四吸嘴组件位于第三吸嘴组件的两侧,第一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吸嘴组件的外侧,第五吸嘴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吸嘴组件的外侧,第一至五吸嘴组件并拢,动力源组件工作带动第一至第五吸嘴组件以第三吸嘴组件为中心向两侧实现等距扩展。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