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调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660发布日期:2018-12-11 21: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调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调光系统。



背景技术:

在行车时,为了更好减少外部光线强弱变化给行车带来的影响,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可以在侧挡风玻璃上粘贴一张调光膜,调光膜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以控制透光率。

如果行车时为了隐私或舒适,调光膜调节在透光率比较低的情况下,驶乘人员对车辆周围是缺乏了解的;特别是熄火停车时,调光膜会在熄火的瞬间达到隐私状态(透光率最差),驶乘人员这个时候观察车辆周围环境会造成困难,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下车,对驶乘人员以及车辆周围正常行驶或停放的车辆及人员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调光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熄火停车时,调光膜会在熄火的瞬间达到隐私状态,导致车内人员无法观察车辆外围环境,进而导致在这样的状态下车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调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检测器、延时电路、调光控制器、调光膜;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电源(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的熄火信号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当检测到所述ACC的熄火信号时,所述调光膜默认处于透明状态;

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

所述调光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隐私状态,所述隐私状态为所述调光膜功耗为零的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的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后控制所述调光控制器检测所述调光膜是否为透明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调光膜不为所述透明状态,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调光控制器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所述透明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所述延时电路连接;

若检测到所述调光膜为所述透明状态或者在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所述透明状态之后,所述中央处理器向所述延时电路发送反馈信号;

所述延时电路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输出所述第二触发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红外方式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周围光线强度的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方式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调光控制器相连的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调光控制器是否发生故障,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或所述调光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输出故障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检测器相连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号时,输出报警提示。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检测器相连的强制透明装置,所述强制透明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号时,强制调整所述调光膜为透明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联网模组,所述联网模组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方式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单片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微处理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调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检测器、延时电路、调光控制器、调光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电源ACC的熄火信号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调光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隐私状态,所述隐私状态为所述调光膜功耗为零的状态;如此,当第一检测器检测到车辆熄火时,会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延时电路,延时电路会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输出第二触发信号,这样第二触发信号就是延时后的信号了;那么调光控制器在接收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调光膜的状态为隐私状态,这样相当于是在车辆熄火后,调光控制器延时了一段时间控制调光膜的状态为隐私状态,即车辆熄火时,调光膜的状态依然是透明状态,待车内人员安全下车时,调光控制器才将调光膜的状态调整为隐私状态,确保了车乘人员在下车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调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延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检测器;2-延时电路;3-调光控制器;4-调光膜;5-中央处理器;6-遥控器;7-联网模组;8-第二检测器;9-报警器;10-强制透明装置;11-电源;12-汽车原系统通讯接口;21-控制电路;22-延时脉冲电路;23-驱动脉冲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熄火停车时,调光膜会在熄火的瞬间达到隐私状态,导致车内人员无法观察车辆外围环境,进而导致在这样的状态下车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调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电源ACC的熄火信号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调光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隐私状态,所述隐私状态为所述调光膜功耗为零的状态。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调光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第一检测器1、延时电路2、调光控制器3、调光膜4;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1与所述延时电路2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1用于检测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电源ACC的状态,比如检测ACC的熄火信号,并在检测到ACC的熄火信号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可以控制所述调光控制器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隐私状态,其可以为具有单个脉冲或者具有多个脉冲等形式的控制信号,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具体波形,实际可以根据所述调光控制器3的受控方式进行设置。这里,检测到车辆ACC熄火时,调光膜4是默认处于所述透明状态的。

延时电路2与所述调光控制器3连接,延时电路2用于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调光控制器3用于在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调光膜4的透光率调整为零,即将调光膜4调整为隐私状态,所述隐私状态也是所述调光膜功耗为零的状态。为了确保车内人员全部安全下车,本实施例中将预设的延时处理的时间设置为10~30s。

具体地,参见图2,第一检测器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及稳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容C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车辆ACC相连。在检测时,ACC的工作信号输入至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若第一检测器1输出端(OUT)输出的电平信号为第一电平信号时(比如高电平),则说明ACC处于工作状态;若第一检测器1输出的电平信号为第二电平信号时(比如低电平),则说明ACC处于熄火状态。

这里,参见图1,系统还包括:中央处理器5,中央处理器5与调光控制器3连接。中央处理器5可以包括:单片机、CPLD、ARM或DSP等,优先选择功耗较低的器件。

但考虑到车辆熄火时所述调光膜4可能正好处于所述隐私状态,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例,第一检测器1也可以与中央处理器5连接,当第一检测器1与中央处理器5相连时,第一检测器1检测到车辆熄火后,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后,也可以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5,中央处理器5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后控制调光控制器3检测所述调光膜是否为透明状态,即中央处理器5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后,产生一控制信号,由该控制信号去触发调光控制器3检测所述调光膜4是否为透明状态;若调光控制器3检测到调光膜4不为透明状态,中央处理器5向调光控制器3发送调整信号,控制所述调光控制器3会根据预设的调整时间将所述调光膜4调整为透明状态。这里的预设的调整时间可以为1s。这里,调光控制器3是通过检测调光膜4的透光率来在检测调光膜4是否为透明状态的,当透光率达到预设的透光率参照值时,即确定调光膜4为透明状态;当透光率没有达到预设的透光率参照值时,即确定调光膜4没有处于透明状态。

进一步,延时电路2也可以与中央处理器5连接,若调光控制器3检测到调光膜4为透明状态,或者在将所述调光膜4调整为所述透明状态之后,中央处理器5向所述延时电路2发送反馈信号;延时电路2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输出第二触发信号,以能将调光膜4的透明状态保持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即在延时时间内,调光膜4会一直保持透明状态。

进一步地,参见图,3,延时电路2包括:控制电路31、延时脉冲电路32及驱动脉冲电路33。驱动脉冲电路33连接在控制电路31及延时脉冲电路32之间,控制电路31用于控制延时脉冲电路32生成延时信号,延时脉冲电路32用于生成并发送第二触发信号。本实施例中的延时电路2可以包括:555延时电路或者单稳延时电路。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光传感器,光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5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方式连接。第一网络连接方式可以包括: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那么相应地,光传感器可以为有线传感器,也可以为无线传感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光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周围光线强度并根据光线强度产生光强信号,将光强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5,中央处理器5会判断此时的光强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光强值,若不满足,则向调光控制器3发送透光率调整信号,调光控制器3则根据透光率调整信号对视调光膜4的透光率进行调整。

这里,继续参见图1,系统还包括:遥控器6;遥控器6与中央处理器5可通过红外方式连接,当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或乘车人员透过玻璃不能很清楚的观看周围情况时,用户可通过遥控器6向调光控制器3发送调整信号,调光控制器3根据该调整信号调整调整调光膜4的透光率。

当然,系统还可以包括联网模组7,联网模组7与中央处理器5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方式连接。第二网络连接方式可以包括:移动互联网或WIFI网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对调光控制器3进行控制,从而调整调光膜4的透光率。

若在行车过程中,该系统失效,考虑到行车安全性,参见图1,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器8、报警器9及强制透明装置10;

第二检测器8分别与中央处理器5、调光控制器3相连,第二检测器8还与报警器9、强制透明装置10相连,强制透明装置10还与调光膜4的光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相连。

第二检测器8用于检测中央处理器5、调光控制器3是否发生故障,并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或所述调光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输出故障信号,并将故障信号发送至报警器9和强制透明装置10中。

报警器9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号时,输出报警提示信号。强制透明装置10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号时,按照预设的透光率参照值强制调整所述调光膜4的透光率,使得调光膜4为透明状态,这样在车载调光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确保行车安全。

这里,第二检测器8的第一检测器1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强制透明装置10可以由一些控制器实现,比如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等。

这里,参见图1,系统还包括:电源11,电源11可以使用汽车电瓶或ACC电源,9至50伏宽电压输入,主要输出的电压包括12V、5V、3.3V、1.8V,供各部分部件的电路使用;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汽车原系统通讯接口12,汽车原系统通讯接口12与中央处理器5电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器5主要通过CAN总线与汽车原系统进行通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调光系统能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调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检测器、延时电路、调光控制器、调光膜;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电源ACC的熄火信号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调光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所述调光膜调整为隐私状态,所述隐私状态为所述调光膜功耗为零的状态;如此,当第一检测器检测到车辆熄火时,会将第一触发信号发送至延时电路,延时电路会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输出第二触发信号,这样第二触发信号就是延时后的信号了;那么调光控制器在接收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调光膜的状态为隐私状态,这样相当于是在车辆熄火后,调光控制器延时了一段时间控制调光膜的状态为隐私状态,即车辆熄火时,调光膜的状态依然是透明状态,待车内人员安全下车时,调光控制器才将调光膜的状态调整为隐私状态,确保了车乘人员在下车时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