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采疲劳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849发布日期:2019-09-20 22: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数采疲劳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柜,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数采疲劳控制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采疲劳控制柜的数字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往往需要连接不同的信号线实现对不同信号源的侦测,而信号线与数字采集模块的接口一般是通过螺纹连接,信号线的更换需要旋转插拔接口,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采疲劳控制柜,能够通过转动转换转盘,使不同信号线对应的转换触点组与两个固定触点配合导通,从而无需转动螺纹操作就能够快速实现不同信号线与数字采集模块信号输入端的连接导通,从而能够方便数字采集模块快速切换信号源,方便数字采集模块快速对不同信号源侦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数采疲劳控制柜,正负极分别连接两个固定触点,固定触点位于控制柜本体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外部安装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所述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包括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控制柜本体焊接,轴承的内圈连接固定轴,固定轴能够在轴承上自由旋转,固定轴的一端连接转换转盘,转换转盘的一侧连接数组转换触点组,数组转换触点组位于固定轴的侧周,每组转换触点组包括两个转换触点,每组转换触点组的两个转换触点能够同时与两个固定触点贴合,转换转盘的另一侧连接数个信号线,每一个信号线的正负极导线分别与一组转换触点组的两个转换触点连接导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外侧连接U形弹簧板,U形弹簧板为倒置的U形板状结构,U形弹簧板的一侧连接电木盘,电木盘上连接两个固定触点。

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控制柜本体焊接连接,轴承的内圈不与控制柜本体的表面配合,轴承的内圈与固定轴焊接连接,转换转盘和固定轴能够利用轴承在控制柜本体的外侧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本体的外部增加了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转换转盘,使不同信号线对应的转换触点组与两个固定触点配合导通,从而无需转动螺纹操作就能够快速实现不同信号线与数字采集模块信号输入端的连接导通,从而能够方便数字采集模块快速切换信号源,方便数字采集模块快速对不同信号源侦测。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既能够方便转换转盘和固定轴与控制柜本体的外部实现配合,同时能够方便转换转盘和固定轴自由旋转,方便不同转换触点组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转盘只在一圈范围内旋转切换,不会使信号线过度拧结。所述固定触点和转换触点的表面均具有锯齿面,固定触点与控制柜本体之间具有弹性支撑结构,即为U形弹簧板,当固定触点和转换触点的锯齿面配合后,U形弹簧板能够带动固定触点的锯齿面与转换触点的锯齿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固定触点和转换触点之间轻易滑脱。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控制柜本体 2数字采集模块 3转换转盘 4轴承 5固定轴 6转换触点 7固定触点 8电木盘 9U形弹簧板 10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数采疲劳控制柜,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柜本体1,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安装数字采集模块2,数字采集模块2的信号输入端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两个固定触点7,固定触点7位于控制柜本体1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外部安装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所述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包括轴承4,轴承4的外圈与控制柜本体1焊接,轴承4的内圈连接固定轴5,固定轴5能够在轴承4上自由旋转,固定轴5的一端连接转换转盘3,转换转盘3的一侧连接数组转换触点组,数组转换触点组位于固定轴5的侧周,每组转换触点组包括两个转换触点6,每组转换触点组的两个转换触点6能够同时与两个固定触点7贴合,转换转盘3的另一侧连接数个信号线10,每一个信号线10的正负极导线分别与一组转换触点组的两个转换触点6连接导通。

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本体1的外部增加了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转盘式信号线转换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转换转盘3,使不同信号线10对应的转换触点组与两个固定触点7配合导通,从而无需转动螺纹操作就能够快速实现不同信号线10与数字采集模块2信号输入端的连接导通,从而能够方便数字采集模块2快速切换信号源,方便数字采集模块2快速对不同信号源侦测。本实用新型的轴承4既能够方便转换转盘3和固定轴5与控制柜本体1的外部实现配合,同时能够方便转换转盘3和固定轴5自由旋转,方便不同转换触点组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转盘3只在一圈范围内旋转切换,不会使信号线10过度拧结。所述固定触点7和转换触点6的表面均具有锯齿面,固定触点7与控制柜本体1之间具有弹性支撑结构,即为U形弹簧板9,当固定触点7和转换触点6的锯齿面配合后,U形弹簧板9能够带动固定触点7的锯齿面与转换触点6的锯齿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固定触点7和转换触点6之间轻易滑脱。

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外侧连接U形弹簧板9,U形弹簧板9为倒置的U形板状结构,U形弹簧板9的一侧连接电木盘8,电木盘8上连接两个固定触点7。 当固定触点7和转换触点6的锯齿面配合后,U形弹簧板9处于压缩状态,U形弹簧板9能够带动固定触点7的锯齿面与转换触点6的锯齿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固定触点7和转换触点6之间轻易滑脱。

所述轴承4的外圈与控制柜本体1焊接连接,轴承4的内圈不与控制柜本体1的表面配合,轴承4的内圈与固定轴5焊接连接,转换转盘3和固定轴5能够利用轴承4在控制柜本体1的外侧自由转动。

具体实现时,轴承4和控制柜本体1的焊点具有一定的厚度,使轴承4的内圈不与控制柜本体1的表面配合,从而方便转换转盘3和固定轴5能够在轴承4上自由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