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持续散热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787发布日期:2019-06-11 22:58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持续散热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持续散热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主的通讯工具几乎人手一部,为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带来极大的方便,但随着人们信息量和通话时长的增大,现有智能手机仅靠机身外壳来进行散热,连续使用时间较长后机身温度升高,导致手机出现各种卡顿,严重者会自动开启锁核模式,或出现主板、芯片损坏,甚至会出现手机爆炸的发生,中低端手机尤为明显。因此急需一款针对手机进行散热的手机壳,国家专利局公布的<申请>CN201721504756.5、<公开号>CN207518673U,2018年06月19日授权<发明名称>一种水冷式手机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手机壳通过蠕动泵将储水瓶中的冷却液体通过橡胶软管输送到手机壳内部设置的循环水管进而对手机机身进行散热;但是由于循环水管是由空心铜管按一定间距缠绕而成,空心铜管与手机机身的接触面积较小,对手机机身进行热传递效果一般,且对手机散热仅仅是通过循环置换储水瓶中的冷却液体,待液体温度升高后,散热装置则无效果。

因此,我们急需一款既可通过手机壳大面积对手机进行热传递又可持续对手机壳进行散热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持续散热手机壳,包括散热装置、循环软管和手机壳,散热装置包括水冷装置,水冷装置与循环软管的一端相连接,循环软管另一端与手机壳相连接;水冷装置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中部,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风冷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的风冷装置设置在散热装置的前端面且与水冷装置一侧相连接;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在散热装置的后端面且与水冷装置另一侧相连接;风冷装置或水冷装置分别与供电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电源、USB供电插口、电源充电口和供电开关;电源与USB供电插口和供电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电源与电源充电口相连接;所述的USB供电插口、供电开关和电源充电口分别设置在供电装置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冷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水泵开关和输水管;所述的水箱为水冷装置的主体,水箱采用金属制作,水箱设置在散热装置的中部,水箱的前部设有风冷装置;水箱右侧部设有水泵,水泵和水箱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接,从水箱中吸取冷却液体;水箱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软管与手机壳相连接;所述的水箱右侧上部还设有水泵开关,水泵开关、水泵和供电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冷装置包括小电机、散热风扇、散热网和热敏电阻开关;所述的散热网呈矩形,竖向设置在水箱侧部上;散热网的中部设有小电机,小电机的上部与散热风扇相连接;小电机、热敏电阻开关和所述的供电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接;热敏电阻开关贴合于水箱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功能口、金属导热板、储水循环槽、注水插口和隔液片;手机壳上设有手机功能口,手机功能口根据不同型号的手机进行设置;手机壳内部设有储水循环槽,储水循环槽中间设有隔液片,隔液片上部设有开口,使隔液片两侧的储水循环槽相互导通;储水循环槽下部设有注水插口,注水插口与循环软管相连接;储水循环槽的上部金属导热板,金属导热板与手机壳镶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水插口设有两个连接口,分别与隔液片两侧的储水循环槽相导通;注水插口下部还与连接头一端相连接,连接头另一端与循环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网可以采用铜或铝或者石墨纸。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敏电阻开关根据水箱外部的温度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当水箱的外部温度等于或高于35℃时,热敏电阻开关接通电路,当水箱的外部温度低于35℃时,热敏电阻开关保持电路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头前后俩端分别设有针型插管;针型插管分别设有两根;所述的针型插管一端与循环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注水插口相连接;所述的注水插口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当针型插管拔出时自动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箱内装有的冷却液体包括蒸馏水或汽车防冻液。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款式新颖、操作方便,通过手机壳将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水循环进行转移,并通过散热片疏散热量,另一部分通过散热风扇带动空气流通进行散热增加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冷装置 101.小电机 102.散热风扇 103.散热网 104.热敏电阻开关 2.水冷装置 201.水箱 202.水泵 203.水泵开关 204.输水管 3.供电装置 301.电源 302.USB供电插口 303.电源充电口 304.供电开关 4.手机壳 401.手机功能口 402.金属导热板 403.储水循环槽 404.注水插口 405.隔液片 5.连接头 6.循环软管 7.散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持续散热手机壳,包括散热装置7、循环软管6和手机壳4,散热装置7包括水冷装置2,水冷装置2与循环软管6的一端相连接,循环软管6另一端与手机壳4相连接;水冷装置2设置在散热装置7的中部;散热装置7还包括风冷装置1和供电装置3;风冷装置1设置在散热装置7的前端面,且与水冷装置2一侧相连接;供电装置3设置在散热装置7的后端面,且与水冷装置另一侧相连接;风冷装置1或水冷装置2分别与供电装置3通过导线相连接。

供电装置3包括电源301、USB供电插口302、电源充电口303和供电开关304;电源301与USB供电插口302和供电开关304通过导线相连接,电源301与电源充电口303相连接;USB供电插口302、供电开关304和电源充电口303分别设置在供电装置3的上部。

水冷装置2包括水箱201、水泵202、水泵开关203和输水管204;水箱201为水冷装置2的主体,水箱201采用金属制作,水箱201内装有的冷却液体包括蒸馏水或汽车防冻液;水箱201设置在散热装置7的中部,水箱201的前部设有风冷装置1;水箱201右侧部设有水泵202,水泵202和水箱201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202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204与水箱201的出水口相连接,从水箱201中吸取冷却液体;水箱201进水口与水泵202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软管6与手机壳4相连接;水箱201右侧上部还设有水泵开关203,水泵开关203、水泵202和供电装置3通过导线相连接。

风冷装置1包括小电机101、散热风扇102、散热网103和热敏电阻开关104;散热网103呈矩形,竖向设置在水箱201侧部上;散热网103可以采用铜或铝或者石墨纸;散热网103的中部设有小电机101,小电机101的上部与散热风扇102相连接;小电机101、热敏电阻开关104和供电装置3通过导线相连接;热敏电阻开关104贴合于水箱201侧部,热敏电阻开关104根据水箱201外部的温度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当水箱201的外部温度等于或高于35℃时,热敏电阻开关104接通电路,当水箱201的外部温度低于35℃时,热敏电阻开关104保持电路断开。

手机壳4包括手机功能口401、金属导热板402、储水循环槽403、注水插口404和隔液片405;手机壳4上设有手机功能口401,手机功能口401根据不同型号的手机进行设置;手机壳4内部设有储水循环槽403,储水循环槽403中间设有隔液片405,隔液片405上部设有开口,使隔液片405两侧的储水循环槽403相互导通;储水循环槽403的上部金属导热板402,金属导热板402与手机壳4镶嵌连接;储水循环槽403下部设有注水插口404,用于与循环软管6相连接;注水插口404设有两个连接口,分别与隔液片405两侧的储水循环槽403相导通;注水插口404下部还与连接头5一端相连接,连接头5另一端与循环软管6相连接,连接头5前后俩端分别设有针型插管501;针型插管501分别设有两根;针型插管501一端与循环软管6连接,另一端与注水插口404相连接;注水插口404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当针型插管501拔出时自动封闭。

使用时,手机壳4可直接卡在用户手机上进行使用;使用散热装置7的功能前先按照连接关系进行组装,首先将循环软管6的一端通过连接头5与手机壳4上的注水插口404相连接,再将循环软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水箱201的进水口与水泵202的出水口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再然后将散热装置7上的水箱201装满,便可进行使用;当用户玩手机感觉手机过热时,打开水泵开关203,水泵202开始从水箱201吸取冷却液体并顺着水泵202出口、循环软管6和注水插口404的一侧输送至储水循环槽403内部的,进入储水循环槽403内的冷却液体通过金属导热板402将手机上传导的热量进行冷却,然后再顺着储水循环槽403下部的注水插口404另一侧再经循环软管6和水箱201的进口流回到水箱201完成水的冷却循环。当用户不使用散热功能时,将循环软管6和连接头5上的针型插管501从注水插口404上拔出,由于注水插口404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当针型插管501拔出时自动封闭,用户便可将手机壳4当保护壳使用。

当水箱201内的水温度随着热传递逐渐升高时,水冷装置2的冷却效果明显降低,当水箱201内的水温度高于或等于35℃时,热敏电阻开关104接通风冷装置1,小电机101带动散热风扇102开始转动对散热网103进行风冷散热,水箱201不断地对散热网103进行热传递,散热风扇102持续不断地对散热网103进行风冷散热,由此便可通过风冷装置1和水冷装置2持续不断地使手机壳4进行散热。

当用户手机电量不足时,还可通过供电装置3的USB供电插口302进行充电续航,并通过供电开关304控制是否进行充电,当供电装置3的电源301电量不足时可通过电源充电口303进行电量储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款式新颖、操作方便,通过手机壳将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水循环进行转移,并通过散热片疏散热量,另一部分通过散热风扇带动空气流通进行散热增加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