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265发布日期:2019-08-03 16:0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机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取得了长久的发展,尤其以现代逆变技术(如变频电源、逆变电源)在航空航天、电力、工业等领域发展猛烈。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大功率电源普遍产生热量大,散热困难;第二,大功率电源一般固定于专门的电源房间或专用集装箱内,产生的热量聚集于密闭空间内难以排出,导致室内温度过高。

因此,发明一种电源机箱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机箱结构,通过设有散热片、进风管和滑板,散热片安装在电源两侧,增强电源的散热性能,提高电源的散热效率,壳体两侧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可上下调节,可强制引导风流对壳体内特定元器件强制散热,使散热更加快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机箱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内部设置有进风扇,所述保护壳顶部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设置有螺杆,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顶部设置有副风道,所述副风道顶部设置有主风道。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轴连接处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杆与转动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壳体铰接,所述进风管贯穿壳体,所述进风管与壳体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由弹性面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滑板与保护壳滑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滑板,所述螺杆与滑板连接处设置有螺槽,所述螺杆与滑杆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引风板,所述副风道内部设置有排气扇,所述副风道顶部设置有气体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副风道与壳体连通,所述副风道与主风道连通,所述主风道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护壳表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散热片、进风管和滑板,散热片安装在电源两侧,增强电源的散热性能,提高电源的散热效率,壳体两侧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可上下调节,可强制引导风流对壳体内特定元器件强制散热,使散热更加快速,滑板内部设置有进风扇,减速电机通过螺杆带动进风扇上下滑动,从而将冷空气由进风管吹入到壳体内部,散热效果显著,本装置,散热性能强,结构紧凑,解决了很多使用空调等其他降温方式给密闭空间降温也无法解决电源过热的问题;

2、通过设有副风道和主风道,壳体顶部设置有引风板,可以将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聚集,然后通过副风道向主风道进行定向流通散热,既将壳体内部热量排出,又能确保热量排出到壳体所在的外空间,不至于使热量存在于壳体放置空间内,确保电源使用环境温度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和进风管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和滑板结构侧视图。

图中:1壳体、2电源、3散热片、4进风管、5转动轴、6保护壳、7滑板、8进风扇、9减速电机、10螺杆、11排风口、12副风道、13主风道、14固定杆、15转臂、16卡块、17卡槽、18连接罩、19引风板、20排气扇、21气体单向阀、2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源机箱结构,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2,所述电源2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片3,增强电源2的散热性能,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保护壳6,所述保护壳6内部设置有滑板7,所述滑板7内部设置有进风扇8,从而将冷空气由进风管4吹入到壳体1内部,所述保护壳6顶部设置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输出轴设置有螺杆10,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口11顶部设置有副风道12,所述副风道12顶部设置有主风道1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轴5一端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与转动轴5连接处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杆14与转动轴5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4另一端设置有转臂15,所述转臂15内侧设置有卡块16,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与卡块16卡接,从而将进风管4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轴5与壳体1铰接,所述进风管4贯穿壳体1,所述进风管4与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罩18,所述连接罩18由弹性面料制成;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板7与保护壳6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0贯穿滑板7,所述螺杆10与滑板7连接处设置有螺槽,所述螺杆10与滑杆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减速电机9通过螺杆10带动滑板7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引风板19,使热量可快速的进入到排风口11内,所述副风道12内部设置有排气扇20,所述副风道12顶部设置有气体单向阀21,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风道12与壳体1连通,所述副风道12与主风道13连通,所述主风道13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护壳6表面设置有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散热片3安装在电源2两侧,增强电源2的散热性能,壳体1两侧安装有进风管4,进风管4与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罩18,进风管4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壳体1铰接,转动轴5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与转动轴5滑动连接,固定杆14另一侧设置有转臂15,转臂15内部设置有卡块16与壳体1表面设置的卡槽17相卡接,转动转臂15,可调节进风管4进风角度,推动转臂15,使转臂15将固定杆14滑入转动轴5中,使卡块16与卡槽17卡接,从而将进风管4固定,滑板7与保护壳6滑动连接,滑板7内部设置有进风扇8,螺杆10贯穿滑板7,螺杆10与滑板7为螺纹连接,减速电机9通过螺杆10带动滑板7上下滑动,从而使滑板7带动进风扇8上下滑动,从而将冷空气由进风管4吹入到壳体1内部;

参照说明书附图1,壳体1顶部设置有排风口11,排风口11顶部连接有副风道12,副风道12与顶部的主风道13连通,本装置整体形成了一个气流冷热循环,冷空气-吸收热量-热空气-进入风道-排出,使热量不会积压于壳体电源2内部,也不会外溢于电源2的放置空间内,确保了电源2工作现场环境温度,副风道12顶部设置有气体单向阀21,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