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183发布日期:2019-05-15 23:1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中晶闸管驱动触发技术领域,具体为应用于铁路机车用的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技术,发达国家对该项目十分重视,优先加快发展,特别是对于作为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的电力半导体器件更是重点投入提前开发研制,采用电力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国策,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品种多样化,同时也急需大功率及超大功率的晶闸管类器件及其功率单元来满足高压直流输电、电化学冶金、发电机励磁和电气传动的需要。

因此,做为高压大功率晶闸管所必需的驱动器,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性,同时也要具备更高的高低压电气隔离性能及可靠的驱动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解决了做为高压大功率晶闸管所必需的驱动器,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性,同时也要具备更高的高低压电气隔离性能及可靠的驱动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包括放置盒、输入处理电路板、脉冲变压器T1以及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所述输入处理电路板安置于放置盒内下壁面,且上壁面安装有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以及去磁电路结构,所述脉冲变压器T1安置于放置盒内下壁面,且位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一侧,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安置于放置盒内下壁面,且位于脉冲变压器T1一侧,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上壁面安装有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

所述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电阻R1、电容C1以及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一电阻R1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所述电容C1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第一电阻R1一侧,所述第二电阻R2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电容C1一侧;

所述去磁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快速二极管D1、稳压管Z1以及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快速二极管D1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第二电阻R2一侧,所述稳压管Z1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第一快速二极管D1一侧,所述第三电阻R3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稳压管Z1一侧;

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二快速二极管D2以及第三快速二极管D3;

所述第二快速二极管D2安置于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上壁面,所述第三快速二极管D3安置于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上壁面,且位于第二快速二极管D2一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外壁面安装有防水层:该防水层用于防水。

优选的,所述脉冲变压器T1采用环形变压器,且具有8.3KV以上的介电强度。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采用阻燃ABS材质:该材质阻燃,用于保护电路。

优选的,所述去磁电路结构、脉冲变压器T1、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并联连接后与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相串联。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连接后与第二电阻R2相串联组成。

有益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设计合理,可实现将控制系统输出的矩形脉冲信号变换成高压大功率晶闸管触发所需的具有一定触发电流幅值、宽度、电流上升率及功率的强触发脉冲信号电流上升率从而提高了晶闸管阀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解决了做为高压大功率晶闸管所必需的驱动器,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性,同时也要具备更高的高低压电气隔离性能及可靠的驱动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盒;2-输入处理电路板;3-脉冲变压器T1;4-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5-第一电阻R1;6-电容C1;7-第二电阻R2;8-第一快速二极管D1;9-稳压管Z1;10-第三电阻R3;11-第二快速二极管D2;12-第三快速二极管D3;13-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强触发装置,包括放置盒1、输入处理电路板2、脉冲变压器T13以及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4,所述输入处理电路板2安置于放置盒1内下壁面,且上壁面安装有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以及去磁电路结构,所述脉冲变压器T13安置于放置盒1内下壁面,且位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一侧,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4安置于放置盒1内下壁面,且位于脉冲变压器T13一侧,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4上壁面安装有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所述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电阻R15、电容C16以及第二电阻R27;所述第一电阻R15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所述电容C16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且位于第一电阻R15一侧,所述第二电阻R27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且位于电容C16一侧;所述去磁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快速二极管D18、稳压管Z19以及第三电阻R310;所述第一快速二极管D18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且位于第二电阻R27一侧,所述稳压管Z19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且位于第一快速二极管D18一侧,所述第三电阻R310安置于输入处理电路板2上壁面,且位于稳压管Z19一侧;所述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二快速二极管D211以及第三快速二极管D312;所述第二快速二极管D211安置于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4上壁面,所述第三快速二极管D312安置于输出电流整形电路板4上壁面,且位于第二快速二极管D211一侧,所述放置盒1外壁面安装有防水层13:该防水层13用于防水;所述脉冲变压器T13采用环形变压器,且具有8.3KV以上的介电强度;所述放置盒1采用阻燃ABS材质:该材质阻燃,用于保护电路;所述去磁电路结构、脉冲变压器T13、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并联连接后与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相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5与电容C16并联连接后与第二电阻R27相串联组成。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下列为本案中所提及的部分电气件的具体结构以及作用:

脉冲变压器T1:采用徐州一凡电源公司生产的环形变压器。

第一电阻R1:采用TELESKY旗舰店生产的金属膜电阻。

电容C1:采用TELESKY旗舰店生产的直插电解电容器。

第二电阻R2:采用TELESKY旗舰店生产的金属膜电阻。

第一快速二极管D1:采用翼盟旗舰店生产的超快恢复二极管。

稳压管Z1:采用TELESKY旗舰店生产的的稳压管。

第三电阻R3:采用TELESKY旗舰店生产的金属膜电阻。

第二快速二极管D2:采用翼盟旗舰店生产的超快恢复二极管。

第三快速二极管D3:采用翼盟旗舰店生产的超快恢复二极管。

下列为本案中的放置盒以及防水层的形状以及材质的说明;

放置盒:采用阻燃ABS材质的长方形盒体。

防水层:采用PVC材质的长方形板体。

实施例:如图2所示,去磁电路2、脉冲变压器T1 3、输出电流整形电路3并联连接后与强触发形成电路1相串联,强触发整形电路1是由第一电阻R1 5、电容C1 6并联连接后与第二电阻R2 7相串联组成,根据不同型号晶闸管触发的要求,调整第一电阻R1 5和第二电阻R2 7的阻值和功率参数,即可实现对不同晶闸管最优的强触发,去磁电路2由第一快速二极管D1 8、稳压管Z1 9串联连接后与第三电阻R3 10相并联组成,输出电流整形电路3由跨接于信号源G、K之间的第三快速二极管D3 12与跨接于脉冲变压器T1 3及第三快速二极管D3 12之间的第二快速二极管D2 11串联组成,工作时,标准输入脉冲信号从S、E端输入,对电容C1 6进行充电,它通过的回路为电容C1 6-第二电阻R2 7-脉冲变压器T1 3原边绕组,使得脉冲变压器T1 3副边得到一个幅值比较大、前沿陡峭的尖峰电流;当电容C1 6充满电后,标准信号通过的回路为第一电阻R1 5-第二电阻R2 7-脉冲变压器T1 3原边绕组,使得脉冲变压器T1 3副边得到幅值小一些的平台电流,脉冲变压器T1 3副边得到的脉冲信号通过第二快速二极管D2 11、第三快速二极管D3 12整形后输出;第一快速二极管D1 8和稳压管Z1 9使脉冲变压器T1 3获得一个反向电压,以对其磁芯进行去磁化;第三电阻R3 10可对本回路高次谐波所产生的寄生振荡进行吸收阻尼。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放置盒1外壁面安装有防水层13:该防水层13用于防水。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脉冲变压器T13采用环形变压器,且具有8.3KV以上的介电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放置盒1采用阻燃ABS材质:该材质阻燃,用于保护电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去磁电路结构、脉冲变压器T13、输出电流整形电路结构并联连接后与强触发形成电路结构相串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电阻R15与电容C16并联连接后与第二电阻R27相串联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