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框体及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1267发布日期:2020-11-13 16: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电气设备框体及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定于安装轨道的电气设备框体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中将构成外轮廓的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安装轨道而进行设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造,即,电气设备框体的一对凸部各自具有卡止爪,一方的凸部的卡止爪能够滑动,卡止爪彼此的间隔可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在一对凸部彼此之间配置安装轨道,向使卡止爪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向使一方的卡止爪滑动而将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轨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04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一方的卡止爪后退而卡止爪彼此的间隔变宽,则电气设备框体会从安装轨道脱落。如果增大使卡止爪滑动所需的力,则能够不易使卡止爪后退,但在向安装轨道对电气设备框体进行装卸时需要对卡止爪施加强的力,操作性受损。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防止了从安装轨道的脱落的电气设备框体。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气设备框体,具有:主体,其设置有凸部和钩引导部,该凸部从背面凸出,该钩引导部在与凸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对具有凸侧面和凹侧面、在两端设置有凸缘部的帽型的剖面形状的安装轨道进行配置;第1钩,其能够滑动地设置于钩引导部,在一端部凸出至安装空间的凸出位置和一端部埋入至钩引导部的退避位置之间滑动移动;以及第2钩,其具有凸起,在凸起凸出至安装空间的锁定位置和凸起没有凸出至安装空间的解锁位置之间能够旋转地设置。凸部具有伸出至安装空间的返回部。返回部对安装轨道的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的端面及凸侧面进行约束。主体的背面对安装轨道的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的凹侧面及安装轨道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的凹侧面进行约束。配置于凸出位置的第1钩的一端部,对安装轨道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的凸侧面进行约束。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第2钩的凸起,对安装轨道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的端面进行约束。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具有能够防止从安装轨道的脱落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电气设备的斜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进行固定的安装轨道的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向安装轨道上配置前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的状态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及电气设备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电气设备的斜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此外,图1将电气设备框体100和安装轨道4彼此独立地图示出。具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的电气设备101能够例示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张力控制器、开闭器及断路器,但并不限定于这些。电气设备框体100在主体3的背面具有钩引导部31和凸部32。下面,将钩引导部31和凸部32之间的空间称为安装空间33。电气设备框体100固定于在安装空间33配置的安装轨道4。

图3是表示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进行固定的安装轨道的构造的图。安装轨道4是具有凸侧面和凹侧面,在两端部设置有凸缘部43的帽型的剖面形状。安装轨道4的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具有:作为凹侧面的约束面4a、作为端面的约束面4b和作为凸侧面的约束面4c。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具有:作为凹侧面的约束面4d、作为端面的约束面4e和作为凸侧面的约束面4f。安装轨道4能够例示出被称为din轨道的依照德国工业标准(deutscheindustrienormenausschuss)的轨道,但并不限定于din轨道。安装轨道4在冠部40形成有长孔41,安装轨道4由穿过长孔41的轨道安装螺钉42设置于设置部位。安装轨道4的设置部位能够例示出强电盘50,但并不限定于此。安装轨道4的两端部的凸缘部43各自从3个方向被约束,由此主体3固定于安装轨道4。关于电气设备框体100向安装轨道4的安装在后面记述。安装轨道4的宽度是指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b和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e之间的宽度。

钩引导部31具有凸出至主体3的背面侧,穿过安装空间33的槽。在钩引导部31的穿过安装空间33的槽设置有第1钩1。第1钩1能够滑动地设置于钩引导部31,能够变更向安装空间33的凸出量。钩引导部31对第1钩1的滑动移动进行引导。在图2中将第1钩1的滑动方向通过箭头a示出。第1钩1在一端部11具有约束面1c。第1钩1在一端部11形成有凹部12。第1钩1在另一端部14形成有操作部13,该操作部13在用户进行滑动操作时被施加力。第1钩1具有悬臂梁棒状的闩锁杆15。

主体3在与安装空间33相面对的部分形成有孔34。在孔34的缘形成有止动器35。主体3在第1钩1的设置部分具有闩锁凸起36。主体3的凸部32形成有向安装空间33伸出的返回部321。返回部321具有:约束面3b,其从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上升;以及约束面3c,其从约束面3b起与约束面3a平行延伸。

闩锁凸起36是沿第1钩1的滑动方向在一端部361和另一端部362之间成为最大高度的形状。在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与闩锁凸起36抵接时,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沿闩锁凸起36的斜面,在第1钩1的一端部11侧或另一端部14侧被预紧。因此,如果在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与闩锁凸起36抵接的状态下将第1钩1放开,则第1钩1配置于闩锁凸起36与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相比位于第1钩1的另一端部14侧的凸出位置、及闩锁凸起36与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相比位于第1钩1的一端部11侧的退避位置的任意位置。即,闩锁凸起36及闩锁杆15具有使处于凸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的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或退避位置的机构。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时,一端部11凸出至安装空间33。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时,一端部11埋入至钩引导部31。即,第1钩1在凸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滑动移动。在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越过闩锁凸起36时,产生咔哒的感觉,因此用户能够基于触觉而识别到通过滑动操作将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或退避位置。

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的状态下,返回部321和第1钩1的一端部11的间隔比安装轨道4的宽度窄。

第2钩2以在主体3的内部设置的支点37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设置。第2钩2在与支点37相比的一端22侧形成有凸起21。凸起21具有约束面2d。在凸起21形成有止动器211。第2钩2在与支点37相比的另一端23侧具有操作部24。操作部24凸出至主体3的外部。通过对操作部24施加力,从而第2钩2以支点37为中心进行旋转。通过使第2钩2旋转,从而能够使第2钩2的凸起21穿过主体3的孔34而相对于安装空间33进出。即,第2钩2在凸起21凸出至安装空间33的锁定位置和凸起21没有凸出至安装空间33的解锁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此外,也可以设置将第2钩2在锁定位置侧预紧的弹性部件。

对将电气设备框体100向安装轨道4固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向安装轨道上配置前的状态的图。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

图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因此不使电气设备框体100倾斜,就能够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通过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从而返回部321的约束面3b、3c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b及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凸侧面即约束面4c进行约束,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凹侧面即约束面4a进行约束。

如果对操作部13施加力而向安装空间33的凸出量增大的方向使第1钩1滑动,则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越过闩锁凸起36的顶峰,成为闩锁凸起36与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相比位于第1钩1的另一端部14侧的状态。于是,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在第1钩1的一端部11侧被预紧,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因此,第1钩1的一端部11所具有的约束面1c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凸侧面即约束面4f进行约束,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凹侧面即约束面4d进行约束。

并且,通过对操作部24施加力,从而使第2钩2旋转而配置于锁定位置。止动器35和止动器211卡合,由此第2钩2以凸起21从孔34凸出至安装空间33的姿态被固定。由此,第2钩2的凸起21所具有的约束面2d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e进行约束。

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被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和第2钩2的约束面2d约束,由此主体3与安装轨道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防止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脱落。此外,也可以在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及第2钩2的约束面2d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将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拆下时,通过对操作部24施加力,从而使第2钩2旋转而配置于解锁位置。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第2钩2由止动器35、211进行固定,但通过施加超过止动器35、211的制动力的力,从而能够使其旋转。凸起21从孔34埋入至主体3,由此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e的约束被解除。

将使第1钩1移动至退避位置的方向的力施加至操作部13。如果第1钩1滑动而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越过闩锁凸起36的顶峰,则闩锁杆15的前端部151在第1钩1的另一端部14侧被预紧。因此,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由此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d、4f的约束被解除。接下来,通过使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分离,从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的约束被解除。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在将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且将第2钩2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与安装轨道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固定于安装轨道4后不可能脱落。

在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固定于安装轨道4的状态下,能够以支点37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2钩2的凸起21所具有的约束面2d对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e进行约束。因此,即使对固定于安装轨道4的电气设备框体100施加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也不会对第2钩2的约束面2d施加使第2钩2旋转的方向的力。由此,即使对固定于安装轨道4的电气设备框体100施加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第2钩2仍配置于锁定位置。在第2钩2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不会从安装轨道4施加至第1钩1。即,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即使在固定于安装轨道4时被施加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也会维持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且第2钩2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此外,返回部和钩引导部的间隔比安装轨道的宽度窄的电气设备框体被防止从安装轨道脱落,但在安装空间中配置安装轨道时必须相对于安装轨道倾斜。如果在安装空间中配置安装轨道时使电气设备框体倾斜,则电气设备框体和安装面有可能发生干涉,因此电气设备框体相对于安装轨道的倾斜度存在上限。如果电气设备框体变大,则即使相对于安装轨道的倾斜度小,也会与安装面发生干涉。因此,在安装空间中配置安装轨道时需要使电气设备框体倾斜的电气设备框体在大小上产生限制。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因此在向安装轨道4上配置时无需倾斜。因此,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在大小上不受限制。

实施方式2.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对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第1钩1在第2钩2侧具有第1倾斜面1a和第2倾斜面1b,第1倾斜面1a和第2倾斜面1b相对。第2倾斜面1b与第1倾斜面1a相比靠近一端部11而设置。

第2钩2具有:第1凸轮面2a,其在向安装空间33的凸出量增大的方向第1钩1滑动时与第1倾斜面1a抵接,朝向锁定位置使第2钩2旋转;以及第2凸轮面2b,其在向安装空间33的凸出量减少的方向第1钩1滑动时与第2倾斜面1b抵接,朝向解锁位置使第2钩2旋转。第1凸轮面2a与支点37相比设置于一端22侧。第2凸轮面2b与支点37相比设置于另一端23侧。第1凸轮面2a设置于凸起2e,第2凸轮面2b设置于凸起2f。此外,第1凸轮面2a和第2凸轮面2b形成为相同的凸起。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第2钩2不具有操作部,整体配置于主体3的内部。

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时,第1凸轮面2a与第1倾斜面1a抵接而使第2钩2朝向锁定位置旋转。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时,第2凸轮面2b与第2倾斜面1b抵接而使第2钩2朝向解锁位置旋转。

对将电气设备框体100向安装轨道4固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第2凸轮面2b与第2倾斜面1b抵接而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时,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因此不使电气设备框体100倾斜,就能够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通过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从而返回部321的约束面3b、3c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b及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凸侧面即约束面4c进行约束,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凹侧面即约束面4a进行约束。

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且第2钩2配置于锁定位置,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被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和第2钩2的约束面2d约束,由此电气设备框体100在与安装轨道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防止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脱落。此外,也可以在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及第2钩2的约束面2d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之间设置有间隙。

图8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的状态的图。如果对操作部13施加力、使第1钩1滑动而配置于凸出位置,则第1倾斜面1a和第1凸轮面2a抵接、第2钩2旋转而配置于锁定位置。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的状态下,返回部321和第1钩1的一端部11的间隔比安装轨道4的宽度窄,因此安装轨道4被第1钩1的一端部11和主体3夹着。因此,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d、4e、4f由主体3的约束面3a、第1钩1的约束面1c及第2钩2的约束面2d约束。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同样地,即使在固定于安装轨道4时被施加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也维持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且第2钩2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在将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拆下时,对操作部13施加力、使第1钩1滑动而配置于退避位置。由此,第2凸轮面2b与第2倾斜面1b抵接、使第2钩2旋转而配置于解锁位置。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并且第2钩2从孔34埋入至主体3,由此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d、4e、4f开放。接下来,通过将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分离,从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开放。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与使第1钩1滑动的操作联动地使第2钩2旋转,因此用户无需进行使第2钩2旋转的操作。

实施方式3.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的向安装轨道的固定部分的剖视图。对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在主体3设置有钩部9。钩部9是相当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的第2钩2的部分。即,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中,第2钩与主体3成为一体。钩部9是在一端部具有凸起99的板簧状,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时,由第1钩1的凸起16推起。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时,钩部9配置于凸起99凸出至安装空间33的锁定位置。钩部9在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时,配置于凸起99没有凸出至安装空间33的解锁位置。钩部9在没有从第1钩1施加力时配置于锁定位置,因此能够视作在锁定位置侧被预紧。在凸起99所具有的约束面9a设置有倒角面9b。

对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向安装轨道固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配置于安装轨道上的状态的图。钩部9配置于由在退避位置配置的第1钩1的凸起16推起的解锁位置,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返回部321和钩引导部31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安装轨道4的宽度,因此不使电气设备框体100倾斜,就能够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通过在安装轨道4上配置电气设备框体100,从而返回部321的约束面3b、3c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b及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凸侧面即约束面4c进行约束,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对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凹侧面即约束面4a进行约束。

图1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的状态的图。如果对操作部13施加力、使第1钩1滑动而配置于凸出位置,则第1钩1的凸起16进入至钩部9的退避部91,第1钩1不将钩部9推起,钩部9配置于锁定位置。此外,在退避部91和凸起16之间可以存在间隙。在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的状态下,返回部321和第1钩1的一端部11的间隔比安装轨道4的宽度窄,因此安装轨道4被第1钩1的一端部11和主体3夹着。因此,第1钩1的一端部11所具有的约束面1c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凸侧面即约束面4f进行约束,主体3的背面即约束面3a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凹侧面即约束面4d进行约束,钩部9的凸起99所具有的约束面9a对安装轨道4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凸缘部43的端面即约束面4e进行约束。

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被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和钩部9的约束面9a约束,由此电气设备框体100与安装轨道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因此,防止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脱落。此外,也可以在主体3的约束面3a、3b、3c、第1钩1的约束面1c及钩部9的约束面9a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4d、4e、4f之间设置有间隙。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同样地,即使在固定于安装轨道4时被施加安装轨道4的宽度方向的力,也维持第1钩1配置于凸出位置且钩部9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

在将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拆下时,对操作部13施加力、使第1钩1滑动而配置于退避位置。由此,第1钩1的凸起16将钩部9推起,钩部9配置于解锁位置,钩部9和凹部12的卡合被解除。此外,在约束面9a设置有倒角面9b,因此钩部9不会妨碍使第1钩1滑动的操作。第1钩1配置于退避位置,并且钩部9配置于解锁位置,由此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d、4e、4f被放开。接下来,通过将电气设备框体100从安装轨道4分离,从而安装轨道4的约束面4a、4b、4c开放。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框体100是钩部9与主体3成为一体,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另外,无需在主体3的内部的空间配置第2钩,因此能够防止电气设备框体100的大小增大。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第1钩,1a第1倾斜面,1b第2倾斜面,1c、2d、3a、3b、3c、4a、4b、4c、4d、4e、4f、9a约束面,2第2钩,2a第1凸轮面,2b第2凸轮面,2e、2f、16、21、99凸起,3主体,4安装轨道,9钩部,9b倒角面,11、361一端部,12凹部,13、24操作部,14、362另一端部,15闩锁杆,22一端,23另一端,31钩引导部,32凸部,33安装空间,34孔,35、211止动器,36闩锁凸起,37支点,40冠部,41长孔,42轨道安装螺钉,43凸缘部,50强电盘,91退避部,100电气设备框体,101电气设备,151前端部,321返回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