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金手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6191发布日期:2020-03-27 14:5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蜂窝式金手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式金手指结构。



背景技术:

金手指是电路元件上的导电结构,通过插接方式来进行电导通。目前某些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金手指采用的是一种蜂窝结构,也就是说其导电部分会被加工成具有长六边形结构的蜂窝状格栅结构。但是在客户组装过程中,这种金手指很容易被拉断,研究发现拉断主要发生在过渡区的转折位置。因为转折位置通常留有尖角,在应力集中的时候,尖角部分就容易被扯断。因此有必要改进结构来避免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金手指结构,能够让蜂窝式金手指在插接时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蜂窝式金手指结构,包括若干粗直段,每个粗直段分出两个细直段,所述粗直段和所述细直段之间通过衔接部连接,所述衔接部在粗直段与细直段的过渡轮廓光滑。

具体的,所述衔接部在细直段与细直段的过渡轮廓光滑。

具体的,所述衔接部的最细宽度等于细直段的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滑的过渡轮廓,消除了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薄弱区,提升了结构强度,明显降低了金手指断裂而造成的客诉。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蜂窝式金手指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蜂窝式金手指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粗直段,

2-衔接部,2’-衔接部;

3-细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窝式金手指结构,包括若干粗直段1,每个粗直段1分出两个细直段3,粗直段1和细直段3之间通过衔接部2’连接,衔接部2’在粗直段1与细直段3的过渡轮廓光滑。以往蜂窝式金手指的主要断裂位置发生在粗直段1与细直段3的过渡位置,因此衔接部2’首先要确保这个区域没有容易断裂的薄弱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滑的过渡轮廓,消除了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薄弱区,提升了结构强度,明显降低了金手指断裂而造成的客诉。

如图2所示,衔接部2’在细直段3与细直段3的过渡轮廓光滑。这种结构能够避免蜂窝式金手指在拔出时裂开,也提升了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衔接部2’的最细宽度等于细直段3的宽度。在衔接部2’与细直段3的厚度一致的情况下,宽度与强度是正比关系,衔接部2’的宽度不小于细直段3的宽度,所以衔接部2’本身就不会变成应力集中的易拉断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