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放卷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1824发布日期:2020-04-03 15:4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放卷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放卷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柔性印刷电路板,简称为柔性电路板,由于其具有节省空间、重量小及灵活性高的诸多优点,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柔性电路板一般卷成筒状结构进行存放和运输,当需要在柔性电路板上进行生产加工处理时,为了便于操作,通过放卷机构将呈筒状结构的柔性电路板卷出,使得柔性电路板展开,以供生产加工装置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收卷机构将对柔性电路板再次收卷成一卷。

现有收放卷装置为了给加工装置提供生产空间,通常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的距离较远,柔性印刷电路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下垂,且柔性印刷电路板在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地支撑,柔性电路板拉伸的幅度较大,容易出现翘曲等质量问题,使得表面不平整、变形量较大,导致位置偏差较大。同时,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与加工装置相对独立,相对位置调节的操作性较差,使得加工对位困难较大,导致加工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放卷装置及生产线,用于保证表面的平整性,减少柔性电路板的变形量,从而提高成品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放卷装置,其包括:

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绕设工件的一端,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工件的放卷;

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用于绕设工件的另一端,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工件的收卷;

整形机构,其位于所述收卷机构和所述放卷机构之间,所述工件被配置为能够贯穿于所述整形机构,所述整形机构用于对所述工件的承载和整形处理,以压平所述工件。

作为优选,所述整形机构包括:

整形载台和下压板,所述整形载台和所述下压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工件;

下压驱动源,其设置于所述整形载台上,所述下压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下压板,所述下压驱动源驱动所述下压板移动,以将所述工件压平在所述整形载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整形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平台,所述升降驱动平台连接于所述整形载台,所述升降驱动平台能够驱动所述整形载台移动,以调节所述整形载台相对于所述放卷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

作为优选,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所述放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及所述整形机构;

移动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工作台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整形机构两侧的位置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调节驱动源和连接于所述放卷调节驱动源输出端的放卷支架,所述放卷调节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放卷支架沿预设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机构还包括:

放卷驱动源和放卷辊,所述放卷驱动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放卷辊,所述放卷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放卷辊转动;

放卷张紧辊,其转动设置于放卷支架上,所述工件分别绕设于所述放卷辊和所述放卷张紧辊,所述放卷张紧辊用于所述工件的张紧。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调节驱动源和连接于所述收卷调节驱动源输出端的收卷支架,所述收卷调节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收卷支架沿预设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

收卷驱动源和收卷辊,所述收卷驱动源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收卷辊,所述收卷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收卷辊转动;

收卷张紧辊,其转动设置于收卷支架上,所述工件分别绕设于所述收卷辊和所述收卷张紧辊,所述收卷张紧辊用于所述工件的张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加工装置及上述的收放卷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位于的收放卷装置的上方,所述加工装置用于对所述工件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放卷装置,将工件的一端绕设在放卷机构上,并将工件的另一端贯穿于整形机构后缠绕在收卷机构上,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同时工作,随着放卷机构将工件放卷并展开,在整形机构对工件进行整形处理后,再由收卷机构将工件卷起,从而实现工件的输送。

通过设置整形机构,工件能够贯穿于整形机构,当放卷机构和收卷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整形机构位于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之间,整形机构起到了对工件承载的作用,以对工件进行有效地支撑,减少工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后拉伸的情况,从而减少工件的拉伸变形量。由于工件自身的加工制造和输送距离均会产生的偏差,通过设置整形机构能够对工件进行整形,以压平工件,起到对工件整形的作用,减少工件翘曲等表面质量问题,保证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从而保证工件和加工装置之间的对位准确性,从而提高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该生产线通过加工装置和收放卷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工件加工的对位精度,从而保证工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放卷装置中升降驱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放卷装置中升降驱动平台隐去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放卷机构;2、收卷机构;3、整形机构;4、移动机构;5、位置检测机构;

11、放卷支架;12、放卷辊;13、放卷张紧辊;14、放卷支撑辊;

21、收卷支架;22、收卷辊;23、收卷张紧辊;24、收卷支撑辊;

31、整形载台;32、下压板;33、升降驱动平台;

331、移动驱动件;332、移动件;333、升降台;334、移动滑块;335、移动导轨;336、升降导轨;337、升降滑块;338、导向组件;339、基座;340、保护罩;

3381、导向座;3382、导向滑块;3383、导向导轨;

41、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用于电路板等板状材料的加工制造,因此以下工件具体为电路板、印刷板或软板。该生产线包括加工装置和收放卷装置,收放卷装置用于工件的放卷和收卷,从而实现工件的输送。加工装置位于的收放卷装置的上方,加工装置主要采用软板工艺,用于对工件进行曝光或钻孔等加工处理。该生产线通过加工装置和收放卷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工件加工的对位精度,从而保证工件的合格率。

如图1所示,该收放卷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移动机构4、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整形机构3、位置检测机构5及控制机构,移动机构4设置在机架上,移动机构4上设置有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及整形机构3,移动机构4起到了支撑承载和作用。放卷机构1用于绕设工件的一端,放卷机构1用于工件的放卷,收卷机构2用于绕设工件的另一端,收卷机构2用于工件的收卷,使得工件的两端分别绕设在放卷机构1和收卷机构2上。整形机构3位于收卷机构2和放卷机构1之间,工件被配置为能够贯穿于整形机构3,整形机构3用于对工件的承载和整形处理。控制机构分别电连接用于移动机构4、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整形机构3及位置检测机构5,位置检测机构5分别设置于整形机构3两侧,位置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将检测到的工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机构。其中位置检测机构5具体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收放卷装置,将工件的一端绕设在放卷机构1上,并将工件的另一端贯穿于整形机构3后缠绕在收卷机构2上,放卷机构1和收卷机构2同时工作,随着放卷机构1将工件放卷并展开,在整形机构3对工件进行整形处理后,再由收卷机构2将工件卷起,从而实现工件的输送。

通过设置整形机构3,工件能够贯穿于整形机构3,当放卷机构1和收卷机构2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整形机构3位于收卷机构2和放卷机构1之间,整形机构3起到了对工件承载的作用,以对工件进行有效地支撑,减少工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后拉伸的情况,从而减少工件的拉伸变形量。由于工件自身的加工制造和输送距离均会产生的偏差,通过设置整形机构3能够对工件进行整形,以压平工件,起到对工件整形的作用,减少工件翘曲等表面质量问题,保证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从而保证工件和加工装置之间的对位准确性,从而提高成品质量。

如图1所示,上述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和工作台41,工作台41为凸形结构,在工作台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放卷机构1和收卷机构2,在工作台4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整形机构3,工作台41起到了对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及整形机构3支撑的作用。移动驱动源具体为移动直线电机或移动气缸等,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工作台41,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工作台41沿预设水平方向移动。其中预设水平方向为沿工作台41的宽度方向。

采用这种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加工装置进行加工过程中,工作台41并非固定设置,而是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及整形机构3的整体移动,以调节工件和加工装置之间的位置,起到位置调节的作用,从而保证精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由于工作台41的尺寸较大,为了保证工作台4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图中未示出),在工作台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在工作台41的移动过程中,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了移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当在工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位置检测机构5检测工件在整形机构3的上游位置处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会影响工件的加工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所示,上述放卷机构1包括放卷支架11、放卷驱动源(图中未示出)、放卷辊12、放卷张紧辊13、放卷支撑辊14以及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的放卷调节驱动源(图中未示出),放卷调节驱动源设置在工作台41上,放卷调节驱动源具体为移动直线电机或移动气缸等,放卷调节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放卷支架11,放卷调节驱动源能够驱动放卷支架11沿预设水平方向移动。此时,预设水平方向也可以认为是沿放卷辊12的轴线方向。

如果工件的位置出现偏移时,位置检测机构5将检测到的工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放卷调节驱动源驱动放卷支架11并带动放卷驱动源和放卷辊12移动,以实现对工件在放卷工位的位置调节。控制机构可以为单片机等,控制机构的类型以及控制机构与其他零部件具体电连接关系为本领域较成熟技术,本申请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放卷支架11为l形结构,放卷支架11起到了中间支撑的作用,放卷驱动源设置在放卷支架11上,放卷驱动源具体为旋转电机,放卷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放卷辊12,工件的一端的绕设在放卷辊12上,放卷驱动源能够驱动放卷辊12转动,以将缠绕在放卷辊12上的工件展开。

在放卷支架11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放卷张紧辊13,从放卷辊12上放卷展开的工件绕设在放卷张紧辊13上,放卷张紧辊13起到了对工件张紧的作用,使得工件达到一定的张力要求。在放卷支架11上,通过主轴转动设置有放卷支撑辊14,放卷支撑辊14位于放卷张紧辊13的上方,使得工件在绕设放卷张紧辊13后,缠绕在放卷支撑辊14上,然后在进入整形机构3内。

可以预计的是,在工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位置检测机构5检测工件在整形机构3的下游位置处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会影响工件的加工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上述收卷机构2包括收卷调节驱动源(图中未示出)、收卷支架21、收卷驱动源(图中未示出)、收卷辊22、收卷张紧辊23及收卷支撑辊24,收卷调节驱动源设置在工作台41上,收卷调节驱动源具体为移动直线电机或移动气缸等,收卷调节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收卷支架21,收卷调节驱动源能够驱动收卷支架21沿预设水平方向移动。此时,预设水平方向也可以认为是沿收卷辊22的轴线方向。

如果工件的位置出现偏移时,位置检测机构5将检测到的工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收卷调节驱动源驱动收卷支架21并带动收卷驱动源和收卷辊22移动,以实现对工件在收卷工位的位置调节,从而保证工件收卷的整齐程度。

收卷支架21为l形结构,收卷支架21起到了中间支撑的作用,收卷驱动源设置在收卷支架21上,收卷驱动源具体为旋转电机,在收卷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收卷辊22,工件的一端的绕设在收卷辊22上,收卷驱动源能够驱动收卷辊22转动,以将缠绕在收卷辊22上的工件收卷。

在收卷支架21通过主轴转动设置有收卷支撑辊24,在旋转支架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收卷张紧辊23收卷支架21辊位于收卷张紧辊23的上方,使得从整形机构3穿出的工件先绕设在收卷支撑辊24上,然后经过收卷张紧辊23后,再绕设在收卷辊22上。通过将工件绕设在收卷张紧辊23上,收卷张紧辊23起到了对工件张紧的作用,使得工件达到一定的张力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整形机构3包括整形载台31、下压板32、下压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及升降驱动平台33,升降驱动平台33连接于整形载台31,升降驱动平台33能够驱动整形载台31移动,以调节整形载台31相对于放卷机构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整形载台31和下压板32之间用于放置工件,使得整形载台31用于承载工件,起到了对工件支撑的作用,减少工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后拉伸的情况,从而减少工件的变形量。

下压驱动源具体为下压气缸,下压驱动源设置于整形载台31上,下压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下压板32,下压驱动源驱动下压板32移动,以将工件压平在整形载台31上,其中整形载台31靠近下压板32的一面和下压板32靠近整形载台31的一面均具有良好的平面度,实现对工件的整形处理,保证工件的平整性和张力均匀性。

其中升降驱动平台33通过升降气缸或油缸直接驱动,从而实现升降过程。由于升降驱动平台33需要承受整形载台31、下压板32、下压驱动源及工件的重量,使得升降驱动平台33需要承受较重的载荷,为了能够在负载较重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升降过程的精度。

具体地,如图2-3所示,该升降驱动平台33具体包括基座339、保护罩340、移动驱动件331、移动件332及升降台333,基座339设置在工作台41上,基座339为长方体结构,基座339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保护罩340罩设在基座339上,保护罩340用于容纳移动驱动件331、移动件332,保护罩340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外界污染进入移动驱动件331、移动件332的内部,且避免操作人员出现因机械损伤而引起的工伤,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起到了防护作用。

如图3所示,移动驱动件331具体为旋转电机,移动驱动件331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丝杠,移动丝杠穿设有移动螺母,移动螺母设置在移动件332的底部,使得移动驱动件331的输出端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于移动件332,在移动件332上设置有移动斜面,升降台333上设置有升降斜面,移动斜面和升降斜面均相对于移动驱动件331倾斜设置并相互贴合,移动驱动件331能够驱动移动件332移动,使得升降斜面抵接于移动斜面并能够相对其滑动,以带动升降台333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整形载台31设置在升降台333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驱动平台33,通过移动件332的移动斜面和升降台333的升降斜面相互导向滑动作用,将移动驱动件331的水平移动进行方向转换,实现升降台333沿竖直方向的移动。采用这种方式,与升降气缸直接驱动升降台333的方式相比,升降台333在竖直移动过程中,升降台333的升降斜面与移动件332的移动斜面相互接触,移动件332起到了对升降台333的支撑作用,使得升降台333即使在称重负荷较大时,也能够平稳移动,减少了升降台333的顶面平面度较低的情况,保证升降台333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平衡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升降台333移动的精度。

为了保证移动件332在水平移过程中的平稳性,如图3所示,在基座339上设置有移动滑块334,在移动件332的底部对应移动滑块334设置有移动导轨335,移动导轨335与移动滑块334滑动配合,起到了导向作用,从而保证了移动件332在水平移动过程中的平衡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移动件332的平衡性,移动件33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移动件332分别对称位于升降台333的两侧。在两个移动件332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与丝杠螺母相连接,使得横梁连接于移动驱动件331的输出端,从而实现移动驱动件331能够同时驱动两个移动件332的移动。采用两个移动件332分别位于升降台333的两侧,实现对升降台333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减少了升降台333位置晃动或者偏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升降台333的移动稳定性。

为了保证升降台333在竖直移过程中的平稳性,如图3所示,在移动件332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导轨336,在升降台333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滑块337,升降滑块337与升降导轨336滑动配合,起到了导向作用,从而保证了升降台333在竖直移过程中的平衡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移动滑块334和与其相对应的升降滑块337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移动导轨335和与其相对应的升降导轨336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使得随着移动件332的移动,能够将移动件332的水平移动精确转换为升降台333的竖直移动。同时,升降台333的四角位置都得到了支撑,当升降台333的顶面受到与其相接触的整形载台31的作用力时,升降台333将受到的压力通过升降滑块337、升降导轨336、移动件332、移动滑块334和移动导轨335传递给基座339,保证了升降台333顶面的平面度,从而实现了整形载台31的表面平整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升降台333移动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该升降驱动平台33还包括导向组件338,由于在基座339上远离移动驱动件331的一端更容易出现位置偏移,将导向组件338设置在升降台333远离移动驱动件331的一侧,导向组件338用于升降台333的导向,以保证升降台333的移动的准确性。

具体地,导向组件338包括导向座3381和导向滑块3382,导向座3381设置在基座339上,在导向座3381内设置有导向导轨3383,在升降台333上对应导向导轨3383设置有导向滑块3382,在升降台333的移动过程中,导向滑块3382能够沿导向导轨3383滑动,通过导向滑块3382与导向导轨3383滑动配合,起到了导向作用,从而保证升降台333在竖直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收放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工件的一端绕设在放卷辊12上之后,将工件依次绕设放卷张紧辊13和放卷支撑辊14上,然后再进入整形载台31和下压板32之间,从整形机构3穿出的工件先绕设在收卷支撑辊24上,然后经过收卷张紧辊23后,再绕设在收卷辊22上;

移动驱动件331能够驱动移动件332移动,使得升降斜面抵接于移动斜面并能够相对其滑动,以带动升降台333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将整形载台31和下压板32沿竖直方向移动至预设工作高度,使整形载台31与放卷支撑辊14尽量保持同一高度

移动驱动件331的输出端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于移动件332,在移动导轨335与移动滑块334滑动配合作用下,移动驱动件331能够驱动移动件332沿水平方向移动,随着移动件332的移动,在升降滑块337与升降导轨336滑动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升降台333带动整形载台31沿竖直方向移动至预设工作高度,此时放卷张紧辊13和收卷张紧辊23达到预设工作张力要求;

移动驱动源能够驱动工作台41沿水平方向移动,实现放卷机构1、收卷机构2及整形机构3的整体移动,以调节工件和加工装置之间的位置,起到位置调节的作用,然后下压驱动源驱动下压板32移动,以将工件压平在整形载台31上,实现对工件的整形处理;

在工件的这一段加工完成之后,下压驱动源复位,使得下压板32松开该段工件,放卷驱动源和收卷驱动源同时工作,使得工件进行移动,

当在工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件的位置出现偏移时,位置检测机构5将检测到的工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放卷调节驱动源驱动放卷支架11并带动放卷驱动源和放卷辊12移动,以实现对工件在放卷工位的位置调节;

如果位置检测机构5检测工件在整形机构3的下游位置处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位置检测机构5将检测到的工件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收卷调节驱动源驱动收卷支架21并带动收卷驱动源和收卷辊22移动,以实现对工件在收卷工位的位置调节;

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整卷工件的加工。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