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5351发布日期:2020-05-08 14:2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当出现故障时往往需要长按复位键来实现复位操作,随着目前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若针对每个功能模块均设置相应的复位键显然占用过多主板资源,因此通常通过单个复位键来实现多功能的复位切换,但现有的多功能复位切换均通过mcu或者切换芯片等来实现,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其与主控电源和时钟电源连接,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主控电源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时钟电源连接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主控电源供电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时钟电源供电且主控电源不供电时导通;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复位指令,当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主控复位端,当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时钟复位端。

可选地,所述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按键,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均连接主控电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主控复位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时钟电源、第二开关模块和复位按键的一端,所述复位按键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主控电源,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时钟电源,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时钟复位端。

可选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mos管的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按键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时钟电源,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按键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静电防护的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与复位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与复位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包括tvs管,所述tvs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按键的一端,所述tvs管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容,所述电容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按键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装置,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与主控电源和时钟电源连接,其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主控电源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时钟电源连接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主控电源供电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时钟电源供电且主控电源不供电时导通;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复位指令,当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主控复位端,当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时钟复位端,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采用高成本的mcu或者专门的切换芯片,通过基础的开关模块电路即可实现双功能的复位切换控制,有效降低了复位控制切换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与与主控电源和时钟电源连接,其包括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和复位模块30,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与主控电源以及复位模块30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与时钟电源连接以及复位模块3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用于在主控电源供电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用于在时钟电源供电且主控电源不供电时导通;所述复位模块3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复位指令,当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主控复位端,当第二开关模块20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时钟复位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0和第二开关模块20在不同电源的供电状态下进行导通切换,使得复位模块30接收到的复位指令可以输出至相应的复位端,进而实现双功能的复位切换控制,具体在主控电源供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且第二开关模块20关闭,因此此时复位模块30接收到的复位指令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输出至主控复位端,实现主控模块的复位;而在主控电源不供电且时钟电源供电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导通且第二开关模块20关闭,因此此时复位模块30接收到的复位指令通过损失第二开关模块20课输出至时钟复位端,实现rtc模块的复位,实现了无需mcu或专用切换芯片的复位切换控制,成功降低了双功能复位的成本。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复位模块30包括复位按键sw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包括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二mos管m2的栅极均连接主控电源,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主控复位端;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时钟电源、第二开关模块20和复位按键sw1的一端,所述复位按键sw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主控电源,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均为n沟道mos管。具体当主控电源+3valw供电时,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均导通,此时无论时钟电源+v3.3a_rtc是否供电,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均被第三mos管m3关闭,因此当主控电源+3valw供电时,在复位按键sw1被按下时,复位指令将连接到主控复位端cpu_reset_n,实现通过复位按键sw1控制主控模块的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0包括第四mos管m4,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连接时钟电源,所述第四mos管m4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连接时钟复位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mos管m4为n沟道mos管。当主控电源+3valw不供电且时钟电源+v3.3a_rtc供电时,此时第四mos管m4处于导通状态,而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复位按键sw1被按下时,复位指令将连接到时钟复位端rtc_reset_n,实现通过复位按键sw1控制rtc模块的复位。

具体来说,只需要通过改变两个电源端的供电状态,即可控制两个开关模块的导通关闭状态,进而实现复位指令传输通道的切换,具体实施时,可保持时钟电源+v3.3a_rtc一直供电,只需切换主控电源+3valw的供电状态即可实现切换,即当时钟电源+v3.3a_rtc供电,主控电源+3valw不供电时,第四mos管m4处于导通状态,而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均处于关闭状态,复位按键sw1被按下时,复位指令只会连接到时钟复位端rtc_reset_n,触发rtc模块复位,特别地,所述第二mos管m2可起到防止误触发的作用,使得只有在复位按键sw1被按下时才会触发rtc模块复位,因为当第二mos管m2不存在时,主控电源+3valw不供电时,第一mos管m1的漏极为低电平,此时会通过第一mos管m1本体内的寄生二极管作用将第一mos管m1的源极下拉为低电平,即等同于复位按键sw1被按下,使得当复位按键sw1没有被按下时也进行rtc复位,因此通过第二mos管m2可有效避免这种误复位的情况,提高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当时钟电源+v3.3a_rtc供电,主控电源+3valw也供电时,首先第三mos管m3导通,其源极和漏极直接的通道打开,将第四mos管m4的栅极拉为低电平,使得第四mos管m4处于关闭截止状态,而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同样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在复位按键sw1被按下时,复位指令只会连接到主控复位端cpu_reset_n,触发主控模块复位。因此通过简单地切换主控电源供电状态的切换即可令复位按键sw1对不同模块进行复位,实现简单、低成本的复位切换控制。

优选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漏极和第四mos管m4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和第四mos管m4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按键sw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时钟电源,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按键sw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确保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可靠稳定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静电防护的保护模块40,所述保护模块40与复位模块30连接,具体地,所述保护模块40包括tvs管esd1,所述tvs管esd1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按键sw1的一端,所述tvs管esd1的另一端接地,通过所述tvs管esd1保护电路不受静电干扰,确保信号可以稳定地进行传输。

更进一步地,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50,所述滤波模块50与复位模块30连接,具体地,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按键sw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通过所述电容c1实现滤波处理,降低电路在工作时的纹波干扰,提高其切换控制准确性。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装置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由于上文已对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功能复位切换控制电路包括与主控电源和时钟电源连接,其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主控电源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时钟电源连接以及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主控电源供电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时钟电源供电且主控电源不供电时导通;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复位指令,当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主控复位端,当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将所述复位指令输出至时钟复位端,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采用高成本的mcu或者专门的切换芯片,通过基础的开关模块电路即可实现双功能的复位切换控制,有效降低了复位控制切换的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