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770发布日期:2020-05-12 19:3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其核心组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了各大电池pack生产商和汽车主机厂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电池组需要有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当电池处于过低的温度区间时,不仅放电能力大幅下降,低温充电时更有可能产生隔膜穿刺,从而引发短路甚至起火,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需要采用加热组件进行预热,通过较小的电池本身能量消耗进行加热,其中紧贴于电池组外壳的电热膜加热方式具有加热迅速、体积重量轻巧、成本低廉的优势,因此迅速成为了主流方案。其中,普遍采用的是pi(聚酰亚胺)膜夹层金属箔片(铜箔、合金箔等)的方案,该方案具有工艺成熟、阻值稳定可控的优势,但由于其工艺材料特性,金属箔与pi膜不能可靠结合,热接触面积较小,为了达到目标温度,其本身需要较高的温度来实现温差换热,因此加热效率较低,发热响应速度也较慢,换热效率相对较低,更致命的是当热失控时由于金属箔的熔点很高(>1000℃)即使在pi膜已经因过热而绝缘损坏时也不能有效熔断,从而引发击穿放电和短路起火等一系列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能够实现迅速加热,降低体积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换热效率,保证过热时自动熔断,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分布有导电印刷线路,所述导电印刷线路的两端具有引线端子,用于与外界电路连接并对所述组件进行加热,所述导电印刷线路中包括树脂和金属粉体,所述导电印刷线路还覆盖有正面保护膜。

优选的,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中,所述基体为pet薄膜或pi薄膜。

优选的,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中,所述导电印刷线路的厚度为5微米至100微米。

优选的,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中,所述正面保护膜为pet薄膜或pi薄膜。

优选的,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中,所述基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双面胶。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其基体上分布有导电印刷线路,该导电印刷线路的两端具有引线端子,用于与外界电路连接并对该组件进行加热,该导电印刷线路中包括树脂和金属粉体,所述导电印刷线路还覆盖有正面保护膜,这种导电印刷线路能够实现迅速加热,降低体积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过热时自动熔断,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能够实现迅速加热,降低体积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换热效率,保证过热时自动熔断,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俯视剖面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侧视剖面图,可见该印刷式加热器组件包括基体1,该基体1的材质只要能够耐高温即可,并不限定具体材质,该基体1上分布有导电印刷线路2,导电印刷线路2的两端具有引线端子3,用于与外界电路连接并对组件进行加热,可以采用低温固化工艺固化后的低温金属填充浆料进行丝网漏印,制作出这种导电印刷线路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铜箔,导电印刷线路2中包括树脂和金属粉体,这是一种现有的材料混合物,可以采用低温固化导电浆料制成,这种低温固化导电浆料是金属粉、树脂和溶剂的混合物,该溶剂可以为二甲基乙酰胺、二元酸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其自由组合的混合物,烘干时,溶剂被加热挥发,树脂交联固化,金属粉颗粒互相接触搭接形成导电网络,由于这种导电印刷线路是通过印刷方式设置在基材上的,通过浆料与基体的润湿烘干,因此能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两者之间结合非常紧密,能获得更好的热传导性能,提高传热效率与电热转换效率,由于低温浆料的材料特性,通过树脂粘接导电金属粉体实现电连接,当热失控时树脂会因过热而自动失效,金属粉体之间的电连接也同步失效形成开路,自动切断电路避免基材绝缘失效,从而避免因过热而线路不能有效熔断而引发的击穿放电、短路起火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而且这种导电印刷线路2还覆盖有正面保护膜4,这样能够避免导电印刷线路接触到外界发生危险。

上述导电印刷线路作为一种电阻,是用作加热器组件的,适用于需要进行直接快速加热的场合,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系统,使用时,加热组件紧贴于锂电池的外壳,在电池组处于低温状态时由电池组供电为其提供额外的热能使电池组快速升温至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替代了原有的“铜箔+pi“的加热组件方案,避免了原有方案在过热时不能自行熔断而带来的短路、起火风险。而且,由于其基材与设置的导电印刷线路具备柔性,因此可以跟随在被加热表面实现曲面、转角、包覆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装,其应用领域包括并不限于加热毯、电热衣、管道加热、座椅加热、玻璃除雾防冻、地板采暖、墙面采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电池组件加热等场合,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电池组件加热领域。具体使用时,将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紧贴于被加热物体的表面,通过组件的引线端子3施加电压,印刷导电线路2通电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基体1传递到被加热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加热被加热物体的目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实施例,其基体上分布有导电印刷线路,该导电印刷线路的两端具有引线端子,用于与外界电路连接并对该组件进行加热,该导电印刷线路中包括树脂和金属粉体,导电印刷线路还覆盖有正面保护膜,这种导电印刷线路能够实现迅速加热,降低体积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换热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过热时自动熔断,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体1可选为pet薄膜或pi薄膜,其中pet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i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还可以设置导电印刷线路的厚度为5微米至100微米,这样既可满足导电载流能力的需要,又能兼顾成本控制需求。

另外,上述正面保护膜4也可以选择为pet薄膜或pi薄膜,在上述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基体1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有双面胶5,这样就能够更方便的将印刷式加热器组件粘接与被加热物体上,而且更加牢固,受热效果更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