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1652发布日期:2020-06-20 16:2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渗析电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渗析过程是电化学过程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结合;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离子迁移过程中,若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若离子交换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同,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实现溶液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等目的。电渗析电源有工艺简单、除盐率高、制水成本低、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等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水的除盐,具体应用如下: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可将含盐量高达60克/升的苦咸水淡化成饮用水,解决沙漠地区的饮用水源;制取软水,可供低压锅炉给水,不需要食盐再生,还可节煤20%左右。

现有的电渗析电源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能量在不断交换所以会产生热量,在产热的过程中,倘若温度过高,会损坏机器中的一些零部件,而电渗析电源中却不含有温度过高的过载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渗析电源在内部温度过高时容易损坏设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该装置所应用于的电渗析电源包括工作电路和降温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电杆,导电杆的一端端部转动设置在电渗析电源的机架上且该端与工作电路和降温电路的一端均连通,导电杆的另一端端部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分别与工作电路的另一端或降温电路的另一端连通且这两个点接触点对称设置,机架上还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处于对称关系的高温切换器和低温切换器,高温切换器包括高温筒和活动设置在高温筒内的高温顶出杆,高温筒的底部密封且其底部与高温顶出杆的底部形成密闭的第一容腔,第一容腔内设有温控介质,低温切换器包括低温筒和活动设置在低温筒内的低温顶出杆,低温顶出杆的底部设有密封盘,该密封盘与顶出杆的外周壁以及高温筒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也设有温控介质,机架上还设有相互之间对称的限位块件,导电杆翻转到两端极限位置时分别搭设在限位块件上。切换原理采用的是温控介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平时,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内的温控介质处于收缩的状态,导电杆处于与工作电路连通的状态,当温度过高时,第一容腔内的温控介质膨胀,使高温顶出杆弹出,然后顶到导电杆使其获得一定动量进而翻转到另一侧,同时第二容腔内的温控介质也进行膨胀,使低温杆缩回,导电杆翻转到与降温电路连通,降温电路顾名思义连通以后各个大功率高效的风冷以及水冷部件进行运作,提供降温效果,当温度降低到预设值之下时,第二容腔中的温度介质收缩,然后外界空气将低温顶出杆向内顶而顶出,最终实现将导电杆顶回工作电路的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中,所述的限位块件内设有磁性块,导电杆采用吸磁性材质制成。当导电杆被顶出翻转并与原先的限位块件分离后,在顶出杆的给予的动量作用下进行翻转的幅度也许不够大,所以为了提供固定,本设计采用了磁性块来将顶出杆进行可靠的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中,所述的高温顶出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通过第一弹簧设有第一弹性头,低温顶出杆的端部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通过第二弹簧设有第二弹性头。采用该设计是为了使顶出杆与导电杆接触的位置由硬质变成软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作冷却切换装置能在电渗析电源内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工作电路,并自动启动降温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工作冷却切换装置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中,1、工作电路;2、降温电路;3、导电杆;4、高温筒;5、高温顶出杆;6、第一容腔;7、低温筒;8、低温顶出杆;9、第二容腔;10、限位块件;11、第一弹性头;12、第二弹性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工作冷却切换装置所应用于的电渗析电源包括工作电路1和降温电路2,它包括导电杆3,导电杆3的一端端部转动设置在电渗析电源的机架上且该端与工作电路1和降温电路2的一端均连通,导电杆3的另一端端部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分别与工作电路1的另一端或降温电路2的另一端连通且这两个点接触点对称设置,机架上还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处于对称关系的高温切换器和低温切换器,高温切换器包括高温筒4和活动设置在高温筒4内的高温顶出杆5,高温筒4的底部密封且其底部与高温顶出杆5的底部形成密闭的第一容腔6,第一容腔6内设有温控介质,低温切换器包括低温筒7和活动设置在低温筒7内的低温顶出杆8,低温顶出杆8的底部设有密封盘,该密封盘与顶出杆的外周壁以及高温筒4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容腔9,第二容腔9内也设有温控介质,机架上还设有相互之间对称的限位块件10,导电杆3翻转到两端极限位置时分别搭设在限位块件10上。切换原理采用的是温控介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平时,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9内的温控介质处于收缩的状态,导电杆3处于与工作电路1连通的状态,当温度过高时,第一容腔6内的温控介质膨胀,使高温顶出杆5弹出,然后顶到导电杆3使其获得一定动量进而翻转到另一侧,同时第二容腔9内的温控介质也进行膨胀,使低温杆缩回,导电杆3翻转到与降温电路2连通,降温电路2顾名思义连通以后各个大功率高效的风冷以及水冷部件进行运作,提供降温效果,当温度降低到预设值之下时,第二容腔9中的温度介质收缩,然后外界空气将低温顶出杆8向内顶而顶出,最终实现将导电杆3顶回工作电路1的状态。

限位块件10内设有磁性块,导电杆3采用吸磁性材质制成,当导电杆3被顶出翻转并与原先的限位块件10分离后,在顶出杆的给予的动量作用下进行翻转的幅度也许不够大,所以为了提供固定,本设计采用了磁性块来将顶出杆进行可靠的固定。高温顶出杆5的端部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通过第一弹簧设有第一弹性头11,低温顶出杆8的端部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通过第二弹簧设有第二弹性头12,采用该设计是为了使顶出杆与导电杆3接触的位置由硬质变成软质接触。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该装置所应用于的电渗析电源包括工作电路(1)和降温电路(2),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电杆(3),导电杆(3)的一端端部转动设置在电渗析电源的机架上且该端与工作电路(1)和降温电路(2)的一端均连通,导电杆(3)的另一端端部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分别与工作电路(1)的另一端或降温电路(2)的另一端连通且这两个点接触点对称设置,机架上还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处于对称关系的高温切换器和低温切换器,高温切换器包括高温筒(4)和活动设置在高温筒(4)内的高温顶出杆(5),高温筒(4)的底部密封且其底部与高温顶出杆(5)的底部形成密闭的第一容腔(6),第一容腔(6)内设有温控介质,低温切换器包括低温筒(7)和活动设置在低温筒(7)内的低温顶出杆(8),低温顶出杆(8)的底部设有密封盘,该密封盘与顶出杆的外周壁以及高温筒(4)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容腔(9),第二容腔(9)内也设有温控介质,机架上还设有相互之间对称的限位块件(10),导电杆(3)翻转到两端极限位置时分别搭设在限位块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件(10)内设有磁性块,导电杆(3)采用吸磁性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顶出杆(5)的端部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通过第一弹簧设有第一弹性头(11),低温顶出杆(8)的端部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通过第二弹簧设有第二弹性头(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渗析电源的工作冷却切换装置,属于电渗析电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渗析电源在内部温度过高时容易损坏设备的问题。本工作冷却切换装置装置所应用于的电渗析电源包括工作电路和降温电路,它包括导电杆,导电杆的一端端部转动设置在电渗析电源的机架上且该端与工作电路和降温电路的一端均连通,导电杆的另一端端部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分别与工作电路的另一端或降温电路的另一端连通且这两个点接触点对称设置,机架上还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处于对称关系的高温切换器和低温切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作冷却切换装置能在电渗析电源内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工作电路,并自动启动降温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跃阳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