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发射源及远红外电热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8935发布日期:2020-07-29 03:2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发射源及远红外电热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发射源和远红外治疗电热贴片。



背景技术:

受慢性疼痛所苦的人通常会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然而,仅能暂时缓解疼痛。止痛药亦可能具有不希望的副作用。

有些人寻求替代治疗法,如:传统中医(tcm)和/或物理治疗法。其中一种替代治疗选项为远红外线辐射治疗。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在4μm~1000μm范围的光线称为远红外。远红外线与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它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使深层的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是一种二维层状、单原子厚度的碳单质,由sp2杂化的碳原子在二维平面上有序排列而成。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烯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和热学性能,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导电性能比普通导电介质高出80%。石墨烯发热膜是百分之百的碳,产生的远红外辐射有良好的医疗理疗作用。石墨烯远红外线波长为6~14μm,在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内,石墨烯加热膜发热的红外线谱图和人体的红外线谱图有着相似的谱图特征。石墨烯远红外的能量峰值在9μm左右,更能引起人体共振,在科学界被称为“生命之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远红外电热贴片。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发射源2,所述远红外发射源2包括石墨烯电热膜和温度探测器4,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石墨烯和设置在石墨烯表面的电极,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探头连接所述石墨烯电热膜。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发射源2,其中,所述温度探测器4包括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所述电极包括第一极9和第二极10;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一接线脚与所述电极的第一极9相连,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二接线脚与所述电极不相连,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探头接触所述石墨烯电热膜。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发射源2,其中,所述远红外发射源2包括导线8,所述导线8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一接线脚和/或所述电极的第一极9,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二接线脚,所述第三导线连接所述电极的第二极10。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发射源2,其中,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一接线脚设置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二接线脚设置第二导电端子12,所述电极的第一极9和所述温度探测器4共用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电极的第二极10设置第三导电端子13,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12,所述第三导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端子13。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电热贴片,所述远红外电热贴片包括导热绝缘层3,上述的远红外发射源2和粘结层5,所述远红外发射源2位于所述导热绝缘层3内部,所述远红外发射源2包括导线8,所述导线8穿过导热绝缘层3,所述粘结层5位于电热贴片的底面。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电热贴片,其中,所述导线8与导热绝缘层3的连接部位设置加固部件。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电热贴片,其中,所述加固部件包括位于导线8一侧的加固套6和/或位于导热绝缘层3一侧的加厚部7,所述加厚部7与所述导热绝缘层3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电热贴片,其中,所述电热贴片为扇环结构,电热贴片的外周形成斜坡。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电热贴片,其中,所述导热绝缘层3选自透明硅凝胶,所述粘结层5选自水凝胶。

优选地,上述的远红外电热贴片,其中,所述导热绝缘层3的外部设置保护层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将温度探测器和石墨烯电热膜连接,直接测定石墨烯电热膜的温度,对贴片温度的控制更加准确。

2)本实用新型将导线穿过绝缘层连接到远红外发射源,通过绝缘层一方面可以防水,可水洗后反复使用,另一方面可保护远红外发射源。

3)本实用新型透光性和导热性良好,对热源的远红外线的遮挡较轻。

4)本实用新型在导线连接位置进行了加固设计,使用牢固。

5)本实用新型透软亲肤,与皮肤各部位的贴合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远红外电热贴片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远红外发射源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层,2-远红外发射源,3-硅凝胶,4-温度探测器,5-水凝胶粘结层,6-加固套,7-加厚部,8-导线,9-电极的第一极,10-电极的第二极,11-第一导电端子,12-第二导电端子,13-第三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未特别指明时,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相对重要性。

术语“石墨烯”或“单层石墨烯”指的是仅一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包括掺杂或不掺杂的石墨烯。

硅凝胶是加成型硅胶的一种,是一种硬度超软硅胶,环保,无毒无味,是一种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加成型硅橡胶。因为固化后像果冻一样柔软,所以也称果冻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探测准确的远红外发射源。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红外发射源包括石墨烯电热膜和温度探测器,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石墨烯和设置在石墨烯表面的电极,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探头连接所述石墨烯电热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当远红外发射源连通电源后,各个部件将区分正负极,其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部位成为正极,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部位成为负极。所述温度探测器的负极接线脚设置负极端子,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正极接线脚设置第一正极端子,所述电极的负极和所述温度探测器共用一个负极端子,所述电极的正极设置第二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连接负极导线,正极端子连接正极导线。端子为导体,将导线、温度探测器和石墨烯电热膜固定在一起,既保证了膜片的供电、又满足温度探测器电信号的传输,同时又解决了温度探测器的固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导热效率高且远红外辐射效果良好的电热远红外贴片。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贴片包括透光度良好且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层,固定在贴片内部的远红外发射源,远红外发射源和保护层内采用导光与导热性良好的绝缘材质填充,贴片的底面设置的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的保护层为无色塑料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的远红外发射源为透明石墨烯电热膜;透明石墨烯电热膜通过在石墨烯薄膜表面设置电极,并覆盖保护层制得。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的绝缘材质为透明硅凝胶。硅凝胶强度能够满足多次弯折拉扯的使用场景中,能有效地保护内部的电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粘结层使用水凝胶层,水凝胶粘性好亲肤性强,可清洗后重复使用,固定在人体皮肤对人体无害。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透明石墨烯电热膜上连接导线,并从绝缘层引出。为了保证出线端的稳固,对导线的出线位置进行了加固设计,在导线的上设置了加固套,在绝缘层的相应位置上进行加厚。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发射源及远红外电热贴片,这些实施例只是示范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红外电热贴片为扇环结构,电热贴片的外周形成斜坡。电热贴片包括保护层1、远红外发射源2、导热绝缘的硅凝胶3以及水凝胶粘结层5。保护层1位于电热贴片的外表面,用于保护硅凝胶3。远红外发射源2位于硅凝胶3内部,所述远红外发射源2包括导线8,所述导线8从硅凝胶3的一端穿出,所述水凝胶粘结层5位于电热贴片的底面。所述导线8与硅凝胶3的连接部位设置加固套6,硅凝胶3与导线8连接的一侧设置加厚部7。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红外发射源2包括石墨烯电热膜和温度探测器4,所述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和设置在石墨烯表面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第一极9和第二极10,所述温度探测器4具有探头、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探头接触所述石墨烯电热膜。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一接线脚设置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二接线脚设置第二导电端子12,所述电极的第一极9和所述温度探测器4的第一接线脚共用第一导电端子11,所述电极的第二极10设置第三导电端子13。第一导电端子11、第二导电端子12和第三导线端子13分别与导线连接(图中未绘制导线),从而在使用时连通电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