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2320发布日期:2020-09-23 01:5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上设有电子模块,该电子模块容纳于壳体内,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在相关技术下,该电子模块安装有散热片,并通过散热片散热,然而该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较低,导致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多个散热翅片,容纳于所述外壳内,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各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均呈锯齿状;及导热管,安装所述外壳,并穿设于各所述散热翅片,并与各所述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沿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依次穿设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所述导热管用于供冷水流动;所述导热管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处于同一侧。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上设有第一传导段和第二传导段,该第二传导段与所述第一传导段均与所述散热翅片相接触;所述第二传导段与所述第一传导段处于所述散热翅片的两侧,并相互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导段与所述第一传导段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热管的壁厚为1mm至10mm,所述散热翅片的壁厚为1mm至8mm。

可选的,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具有间隙,并围合形成供所述电子模块散热的散热空间。

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散热孔,该散热孔朝向所述散热翅片。

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设有u型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效散热装置中,多个散热翅片容纳于所述外壳内,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导热管安装所述外壳,并穿设于各所述散热翅片,并与各所述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以便于各所述散热翅片散发经导热管所传导的冷能,从而降低电子模块的周边环境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另外,各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均呈锯齿状,提高所述散热翅片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高效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高效散热装置;

1、外壳;11、安装部;111、u型槽;

2、散热翅片;

3、导热管;31、第一传导段;32、第二传导段。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电子设备上设有电子模块,该电子模块容纳于壳体内,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在相关技术下,该电子模块安装有散热片,并通过散热片散热,然而该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较低,导致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装置100,该高效散热装置100用于面向电子模块,以便于电子模块散热,可选的,高效散热装置100可以安装于待固定物上,也可以安装于电子模块上。

高效散热装置100包括外壳1、多个散热翅片2和导热管3,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容纳于所述外壳1内,并供所述导热管3穿设,以便于与所述导热管3进行热传导,从而降低电子模块的周边环境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其中,所述导热管3所吸收的冷能经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向外释放,改善电子模块的周边环境,降低电子模块的使用温度,从而保证电子模块在合理的使用温度下正常运行,降低温度对电子模块的损伤。

外壳1上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纳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和所述导热管3。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部11,该安装部11设有u型槽111,通过u型槽111调整外壳1的位置,从而使得容纳有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和所述导热管3的容纳腔与电子模块相对,进一步地降低电子模块的周边环境的温度。

具体的,容纳腔的外轮廓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外壳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该散热孔朝向所述散热翅片2,以便于所述散热翅片2向外散热。具体的,散热孔的外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此处不做限定。

散热孔供空气流动,以便于热能经散热孔被空气所带走,从而便于所述散热翅片2向外散热,另外,通过散热孔提高所述散热翅片2与空气的流通率。

参阅图1和图2,所述散热翅片2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容纳于所述外壳1内,并沿所述外壳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其中,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相互间隔布置,以便于空气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的间隔中流动,并且便于所述散热翅片2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具有间隙,并围合形成供所述电子模块散热的散热空间,以便于空气流动,从而加速空气的流动率,进而提高电子模块的散热效率。通过间隙以便于所述散热翅片2分别向两侧散热,增加所述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

各所述散热翅片2沿所述外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均呈锯齿状,从而增加所述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以便于提高所述散热翅片2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另外,各所述散热翅片2沿所述外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均呈波浪状,从而增加所述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以便于提高所述散热翅片2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各所述散热翅片2的形状并没有具体限定。

所述散热翅片2的壁厚为1mm至8mm,并不限于此。其中,所述散热翅片2的壁厚越厚,其强度越高,防止所述散热翅片2在安装过程中受损和提高其使用寿命。

参阅图1和图2,所述导热管3安装所述外壳1,并穿设于各所述散热翅片2,并与各所述散热翅片2进行热交换。所述导热管3沿所述外壳1的宽度方向依次穿设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所述导热管3用于供冷水流动,并利用冷水的冷能,从而便于所述散热翅片2向外输出冷能。

其中,冷水在所述导热管3中流动,并沿着所述导热管3穿插于各所述散热翅片2,而所述导热管3与各所述散热翅片2接触以进行热交换,因此,冷水的冷能经所述导热管3传导至各所述散热翅片2上,各所述散热翅片2向外扩散,以向外传递冷水的冷能。

另外,冷水可以在所述导热管3上形成循环流动,该冷水的冷能能够充分地被所述导热管3利用,并且水在所述导热管3上流动也能够带动所述导热管3的热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冷能的输出。

所述导热管3上的冷媒介质并不局限于冷水,其中,冷水较为容易取得和成本较低。所述导热管3上的冷媒介质也可以是冷却液。

所述导热管3上设有所述第一传导段31和所述第二传导段32,该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均与所述散热翅片2相接触;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处于所述散热翅片2的两侧,并相互连通,使得所述导热管3依次穿设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并延长所述导热管3的长度和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所述第一传导段31和所述第二传导段32属于所述导热管3的管道段,所述第一传导段31和所述第二传导段32间隔地设置,并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传导段31和所述第二传导段32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交叉布置,充分利用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能够均匀地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在所述外壳1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延长所述导热管3的长度和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另外,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充分利用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能够均匀地进行热交换。

所述导热管3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处于同一侧,以便于所述导热管3向外对接,从而便于散热装置的安装,也便于形成所述导热管3的水循环,若冷水可以在所述导热管3上形成循环流动,该冷水的冷能能够充分地被所述导热管3利用,并且水在所述导热管3上流动也能够带动所述导热管3的热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冷能的输出。

所述导热管3的材质为铜,并不限于此。由于所述导热管3的材质为铜,使得所述导热管3具有良好的热交换能力,并且在工艺上较为容易实现,以便于提高所述导热管3的生产效率。

所述导热管3的壁厚为1mm至10mm,并不限于此。其中,所述导热管3的壁厚越厚,其强度越高,防止所述导热管3在安装过程中受损和提高其使用寿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效散热装置中,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容纳于所述外壳1内,并沿所述外壳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所述导热管3安装所述外壳1,并穿设于各所述散热翅片2,并与各所述散热翅片2进行热交换,以便于各所述散热翅片2散发经所述导热管3所传导的冷能,从而降低电子模块的周边环境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另外,各所述散热翅片2沿所述外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均呈锯齿状,提高所述散热翅片2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另外,所述导热管3上设有所述第一传导段31和所述第二传导段32,该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均与所述散热翅片2相接触;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处于所述散热翅片2的两侧,并相互连通,使得所述导热管3依次穿设多个所述散热翅片2,并延长所述导热管3的长度和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

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在所述外壳1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延长所述导热管3的长度和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电子模块的使用寿命较低,另外,所述第二传导段32与所述第一传导段31充分利用所述散热翅片2上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散热翅片2上能够均匀地进行热交换。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