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0512发布日期:2021-02-02 12:5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路施工质量监控一直是保障公路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如今科技发展的今天,垃圾工程的新闻仍然时常发生,监控、监管不到位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市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随着公路施工监控系统的推广,提高了公路施工质量监控效率,大大改善了工程质量,避免了人为的主动性,但是,信息的传输准确性很容易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干扰,降低信号质量,大大增加信道干扰,导致信号跳频,信息传输卡顿现象,尤其是大型施工设备工作时附近的传感器信息采集,受到的影响更大,大大阻碍了公路施工监控系统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能够对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中监控信息采集模块输出信号采样校准。
[0004]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包括信号采样模块、去噪稳波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对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中监控信息采集模块输出信号采样,信号采样模块连接去噪稳波模块,去噪稳波模块输出信号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至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内;
[0005]
所述去噪稳波模块包括运放器ar3,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和信号采样模块输出端口,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3的输出端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可控硅q4的控制极,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可控硅q4的正极和电阻r5的输出端,可控硅q4的负极接可控硅q5的正极和运放器ar5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5的反相输入端接运放器ar5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ar4的输出端接运放器ar6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5的控制极,运放器ar6的反相输入端接可控硅d5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6的输出端接信号发射器e1。
[0006]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7]
1.运用运放器ar1和电容c1对信号噪声检测,然后运放器ar1比较信号,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外接电源+5v,经电阻r2分压后与采样信号比较,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3和电容c2组成的去噪电路进一步对信号去噪,利用电容c2降低运放器ar3正反馈信号的噪声比,同时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限幅电路防止正反馈信号过大,限制尖峰信号,
运放器ar2起到比例功放的作用,对信号去噪后同时需要稳定信号频率,运用电感l2、电容c3并联,滤除信号中的异常高、低频分量;
[0008]
2.采用运放器ar1、运放器ar2串联比较的方式,利用可控硅d4的导通电压检测运放器ar3输出信号和运放器ar2输出信号电位差,也即是检测去噪电路中的异常信号,经运放器ar5缓冲信号后输入运放器ar4反相输入端内,实现运放器ar4比较调节信号左右,也即是比较消除信号杂波第一步,然后可控硅d5检测运放器ar5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9分压后的信号,同理反馈异常信号至运放器ar6反相输入端,进一步微调信号波形,提高消除信号波形的精度,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能够根据采样信号实时进行频率调控,从而解决克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的传输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的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1]
实施例一,一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包括信号采样模块、去噪稳波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对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中监控信息采集模块输出信号采样,信号采样模块连接去噪稳波模块,去噪稳波模块输出信号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至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内;
[0012]
为了解决克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的传输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干扰问题,尤其是大型施工设备工作时附近的传感器信息采集传输的信道干扰,必须要实时进行频率调控,及时调换信道从而避免噪声干扰,而前提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实时接收准确的采样信号,为了防止采样信号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污染”,先运用型号为dam-3056ah的信号采样器j1准确采样,然后运用运放器ar1和电容c1对信号噪声检测,运用电容c1为去耦电容,降低运放器ar1同相输入端的噪声,然后运放器ar1比较信号,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外接电源+5v,经电阻r2分压后与采样信号比较,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3和电容c2组成的去噪电路进一步对信号去噪,利用电容c2降低运放器ar3正反馈信号的噪声比,同时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限幅电路防止正反馈信号过大,同时限制尖峰信号,运放器ar2起到比例功放的作用,对信号去噪后同时需要稳定信号频率,运用电感l2、电容c3并联,滤除信号中的异常高、低频分量,最后调节信号波形,消除信号中的杂波,为了准确消除信号杂波,采用运放器ar1、运放器ar2串联比较的方式,同时运用运放器ar2放大电容c1去噪后的信号为可控硅q1正极提供基础电位,然后利用可控硅d4的导通电压检测运放器ar3输出信号和运放器ar2输出信号电位差,也即是检测去噪电路中的异常信号,经运放器ar5缓冲信号后输入运放器ar4反相输入端内,实现运放器ar4比较调节信号左右,也即是比较消除信号杂波第一步,然后可控硅d5检测运放器ar5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9分压后的信号,同理反馈异常信号至运放器ar6反相输入端,进一步微调信号波形,提高消除信号波形的精度,最后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至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内,公路施
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能够根据采样信号实时进行频率调控;
[0013]
所述去噪稳波模块具体结构,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和信号采样模块输出端口,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3的输出端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可控硅q4的控制极,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可控硅q4的正极和电阻r5的输出端,可控硅q4的负极接可控硅q5的正极和运放器ar5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5的反相输入端接运放器ar5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ar4的输出端接运放器ar6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5的控制极,运放器ar6的反相输入端接可控硅d5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6的输出端接信号发射器e1。
[0014]
所述信号采样模块选用型号为dam-3056ah的信号采样器j1,信号采样器j1的电源端接电源+5v,信号采样器j1的接地端接地,信号采样器j1的的输出端接稳压管d1的负极和电阻r1的一端,稳压管d1的正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阻r3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2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以及去噪稳波模块信号输入端口,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5v。
[0015]
本发明具体使用时,为了解决克服公路施工监控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的传输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干扰问题,尤其是大型施工设备工作时附近的传感器信息采集传输的信道干扰,必须要实时进行频率调控,及时调换信道从而避免噪声干扰,而前提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实时接收准确的采样信号,为了防止采样信号受到施工现场设备的噪声“污染”,先运用型号为dam-3056ah的信号采样器j1准确采样,然后运用运放器ar1和电容c1对信号噪声检测,运用电容c1为去耦电容,降低运放器ar1同相输入端的噪声,然后运放器ar1比较信号,运放器ar1反相输入端外接电源+5v,经电阻r2分压后与采样信号比较,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3和电容c2组成的去噪电路进一步对信号去噪,利用电容c2降低运放器ar3正反馈信号的噪声比,同时运用二极管d2、二极管d3组成限幅电路防止正反馈信号过大,同时限制尖峰信号,运放器ar2起到比例功放的作用,对信号去噪后同时需要稳定信号频率,运用电感l2、电容c3并联,滤除信号中的异常高、低频分量,最后调节信号波形,消除信号中的杂波,为了准确消除信号杂波,采用运放器ar1、运放器ar2串联比较的方式,提高消除信号波形的精度,最后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至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内,公路施工监控信息调节装置终端能够根据采样信号实时进行频率调控。
[0016]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