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4591发布日期:2020-08-11 22:2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冷藏保鲜冷藏是现代化水果蔬菜贮藏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采用高于水果蔬菜组织冻结点的较低实现水果蔬菜的保鲜,低温冷藏可降低水果蔬菜的呼吸代谢、病原菌的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达到阻止组织衰老、处长果实贮藏期的目的。

参照图1,现有的冷藏方法是冷库储藏果蔬,通过冷凝器6将冷库中的温度降低,达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从而保证果蔬的新鲜,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周年进行贮藏,以保证果品的周年供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冷凝器6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并且在高温的环境中,过量的热量会使得冷却工作的压力过大从而更加的耗能,影响冷凝器6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其目的是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减少冷凝器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耗能,提高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包括给冷凝器降温的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一端设有通风管,沿风流动的方向所述通风管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冷凝器发热位置,所述通风管两端各设有至少一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方设有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设在风机上的通风管使得风被约束在通风管中,更加集中地吹向冷凝器,减少风的扩散,从而增强工作效率,减少能耗,通风管的进风口大于出风口的设置让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的流速更快,从而加速带走冷凝器上所散发的热量,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风口和通风管之间设有折叠管,所述支撑架下端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下方设有滚轮,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竖直向下的电动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伸缩杆收缩,滚轮接触地面,在折叠管的伸缩范围内能够让通风管移动,使出风口对准需要冷凝器上需要冷却的部位,选好位置后,电动伸缩杆伸长,改变通风管的高度,进一步对准,使得冷却过程更加精确有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动伸缩杆下方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下方设有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支撑整个装置,缓冲垫保护电动伸缩杆,以免电动伸缩杆因为承受冲击压力而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风口外侧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中转动连接有若干风叶,所述风叶在同一竖直面且竖直面垂直于风流动的方向,所述连接通道下方设有连接块,所述风叶下方固定有转动风叶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转动杆上设有齿轮,所有所述齿轮同时连接有一根齿条,所述齿条另一侧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穿过有丝杠,所述丝杠与齿条平行,所述丝杠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移动块沿丝杠平移,移动块上的齿条随之平移,齿条带动与之啮合的所有齿轮同时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风叶转动,风叶转动产生的角度使得从通风管出来的风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改变风叶的角度从而改变风的方向,如此能够在通风管不移动的情况下冷却更大的范围,并且还不会使得风太过扩散而减低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两端设有限定块,所述移动块位于两个限定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的移动范围被限制使得风叶转动的角度同样被限制,如此风叶能在合理的角度内进行调整,依次保证较高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的一端设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在一端转动丝杠,并且能够使用手柄随意调整风叶的角度,使风吹向想要风冷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与连接块转动连接处设有用于压紧锁紧丝杠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栓,螺栓底部底部抵接丝杠并压紧,将丝杠锁紧,避免因风力过大而导致风也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在通风管的外壁上圆周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位置的固定杆放置在支撑架上,能够给改变风叶的角度,使得原本左右吹动的风向可以变更为上下吹动,能够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减少冷凝器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耗能,提高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2.能够控住通风管位置和风向,从而精准对冷凝器的高温部位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连接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不同角度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11、折叠管;12、墙体;2、通风管;21、进风口;22、出风口;23、固定杆;3、支撑架;31、固定块;32、支撑杆;33、加固板;34、滚轮;35、电动伸缩杆;351、缓冲垫;352、支撑块;4、连接通道;41、风叶;42、转动杆;421、齿轮;5、连接块;51、齿条;52、移动块;53、丝杠;531、手柄;532、限定块;54、螺栓;6、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给冷凝器降温的冷却装置,包括给冷凝器6降温的风机1,风机1一侧在墙体12之外用来抽取外界的空气,风机1另一侧的排风口则将抽来的风排出,在风机1的排风口一端固定有通风管2,沿风流动的方向,通风管2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大于出风口22,出风口22朝向冷凝器6发热位置,通风管2两端各固定有一对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固定杆23。一对固定杆23分别位于通风管2的两侧,在通风管2另一端的一对固定杆23与之相同,固定杆23下方设有支撑架3。加设在风机1上的通风管2使得风被约束在通风管2中,更加集中地吹向冷凝器6,减少风的扩散,从而增强工作效率,减少能耗,通风管2的进风口21大于出风口22的设置让从出风口22出来的风的流速更快,从而加速带走冷凝器6上所散发的热量,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

支撑架3包括卡接在固定杆23下方的固定块31,固定块31呈u形,固定杆23被卡接在u形固定块31中间,四个固定块31下分别固定有四根支撑杆32,四个支撑杆32下端之间固定有用于稳固支撑杆32的加固板3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支撑架3通过将固定杆23卡接架起从而支撑起通风管2,风机1启动,将外界的风抽来,再从通风管2将风吹到冷凝器6的发热位置进行冷却,通过通风管2对风的约束从而对发热部位集中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实施例2:参照图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风机1的排风口和通风管2之间设有折叠管11,折叠管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排风口和通风管2的进风口21上,支撑架3下端的加固板33下方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四个滚轮34,同时在支撑架3下方固定有四个竖直向下的电动伸缩杆35,电动伸缩杆35设置在滚轮34的一侧,电动伸缩杆35下方固定有缓冲垫351,缓冲垫351下方固定有支撑块352,滚轮34的最低点在电动伸缩杆35的伸缩范围中,即电动伸缩杆35伸长,支撑块352接触地面,滚轮34离开地面,电动伸缩杆35收缩,滚轮34接触地面,支撑块352脱离地面。

电动伸缩杆35收缩,滚轮34接触地面,推动滚轮34能够让通风管2在折叠管11的伸缩范围内移动,使出风口22对准需要冷凝器6上需要冷却的部位,选好位置后,电动伸缩杆35伸长,支撑块352接触地面,滚轮34离开地面,改变通风管2的高度,进一步对准,使得冷却过程更加精确更有效率,另外缓冲垫351保护电动伸缩杆35,以免电动伸缩杆35因为承受冲击压力而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实施例3:参照图5和图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通风管2出风的一端固定有连接通道4,连接通道4中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风叶41,所有风叶41在同一竖直面且竖直面垂直于风流动的方向,连接通道4下方固定有连接块5,每个风叶41下方均固定有转动风叶41的转动杆42,转动杆42穿过连接通道4下端并与连接通道4转动连接块5,转动杆42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块5上,转动杆42上固定有齿轮421,所有齿轮421同时连接有一根齿条51,齿条51另一侧固定有移动块52,移动块52中间穿过有丝杠53,丝杠53与齿条51平行,丝杠53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参照图5和图6,丝杠53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压紧锁紧丝杠53的螺栓54。参照图5和图8,转动螺栓54,使得螺栓54底部离开丝杠53,转动丝杠53,移动块52沿丝杠53平移,移动块52上的齿条51随之平移,齿条51带动与之啮合的所有齿轮421同时转动,齿轮421转动,带动转动杆42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42带动风叶41转动,风叶41转动产生的角度使得从通风管2出来的风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改变风叶41的角度从而改变风的方向,如此能够在通风管2不移动的情况下冷却更大的范围,并且还不会使得风太过扩散而减低冷却效率,在确定风叶41转动的角度后,转动螺栓54锁紧丝杠53,螺栓54底部抵接并压紧丝杠53,防止角度偏转。

参照图7,在丝杠53的两端固定有限定块532,移动块52在两块限定块532之间,移动块52的移动范围被限制使得风叶41转动的角度同样被限制,如此风叶41能在合理的角度内进行调整,依次保证较高的冷却效率。

参照图6,丝杠53的一端固定有手柄531,方便在一端转动丝杠53,并且能够使用手柄531随意调整风叶41的角度,使风吹向想要风冷却的位置。

参照图5,在一对固定杆23所在的通风管2的圆周上固定有一共四对相同的固定杆23,四对固定杆23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在通风管2的另一端的固定杆23有同样的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沿轴径的一对固定杆23放置在支撑架3上,能够给改变风叶41的角度,使得原本左右吹动的风向可以变更为上下吹动,能够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整,从而对冷凝器6的多方位吹风冷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风从通风管2出来后进入连接通道4,从风叶41之间的间隔吹向冷却位置,转动螺栓54,随后转动手柄531,从而改边风叶41的转动角度,进一步改变风的方向,能够对冷却位置更加精准的调控,在确定风向后,转动螺栓54,锁紧丝杠53,更进一步,更换支撑架3上被卡接的固定杆23,通过不同位置的固定杆23能够让风叶41发生转动,使得原本左右吹动的风向可以变更为上下吹动,能够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