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6700发布日期:2022-07-15 23:0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实用新型要求于2020年12月2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10-2020-018387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3.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其中动力部件无需诸如螺栓之类的零件而容易地固定并且散热组件结构有效地消散动力部件产生的热量。


背景技术:

4.在作为生态友好型车辆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中,由于电是动力源,各种电气和电子零件,例如电动机、逆变器、转换器、电池、车载充电器(on board charger,obc),被包含于其中并且电力控制是最重要的。
5.由于许多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被用于电气控制,并且大多数零件是消耗电力并产生大量热量的开关元件,因此散热结构很重要。
6.对于发热零件中的动力部件,例如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或二极管,由于散热性能和封装尺寸根据组装方法而受到影响,在确定设计概念时,散热结构是一个重要因素。
7.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动力部件平行于pcb而设置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视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动力部件垂直于pcb而设置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2a和图2b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侧面剖视结构图。
8.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动力部件平行于pcb设置的情况下,即在与pcb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虽然可以实现有效散热的结构,但是产品的尺寸将被增大,并且与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动力部件垂直于pcb设置的结构相比,金属pcb、螺栓(每个零件一个)、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tim)之类元件被额外需要并且成为成本增加的一个因素。
9.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动力部件垂直于pcb设置的情况下,与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动力部件平行于pcb设置的结构相比,该结构散热时可能易损坏,特别地,在使用夹具进行组装的情况下,夹具发生塑性变形,将动力部件挤压在pcb上的力变得不足,因此可能会出现动力部件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概述以简化形式对选取的概念进行介绍,这些概念将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概述并非旨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11.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包括:壳体,其具有开放的上部;动力部件,其具有一个由所述壳体支撑的表面;印刷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动力部
件上方并电连接至所述动力部件;以及盖构件,其覆盖所述壳体的上部并联接至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挤压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以将所述动力部件固定地挤压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构件之间。
12.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构件均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及与所述动力部件的两个表面接触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构件可以用于在两个方向上消散所述动力部件产生的热量。
13.所述散热组件结构可以包括:支撑突起,其从所述壳体突出;以及挤压突起,其从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突出且在朝向所述支撑突起的方向上挤压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其中,所述动力部件的一个表面可与所述支撑突起接触并由所述支撑突起支撑。
14.第一斜面可以形成于所述支撑突起的上部,所述动力部件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并由所述第一斜面倾斜地支撑,第二斜面可以形成于所述挤压突起上且与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接触;以及所述动力部件可以由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一斜面的方向固定地挤压。
15.散热板可以被设置在所述挤压突起与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之间。
16.所述散热板可以具有弹力;以及所述散热板可以被所述挤压突起压缩。
17.绝缘片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动力部件的一个表面之间。
18.在另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包括:壳体,其具有开放的上部;动力部件,其具有一个由所述壳体支撑的表面;印刷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动力部件上方并电连接至所述动力部件;盖构件,其覆盖所述壳体的上部并联接至所述壳体;以及散热板,其被设置在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挤压所述散热板,以将所述动力部件固定地挤压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板之间。
19.在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附接到所述散热板的一个表面的状态下,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可以被组装。
20.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构件均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及设置在所述动力部件的两个表面上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构件可以用于在两个方向上消散所述动力部件产生的热量。
21.散热组件结构可以包括:支撑突起,其从所述壳体突出;第一斜面,其可以形成于所述支撑突起的上部;所述动力部件的一个表面可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并由所述第一斜面倾斜地支撑;所述散热板的一个表面可与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接触;所述散热板的另一表面可与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接触;以及第三斜面,其可以形成于所述散热板的与所述动力部件的另一表面附接的一个表面上,以倾斜地设置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第三斜面附接。
22.在所述盖构件被组装的情况下,所述盖构件的内表面可以与所述散热板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可以固定地挤压所述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在朝向所述第一斜面的方向上倾斜地联接到所述散热板的一个表面。
23.所述散热板可以具有弹力并被外力压缩。
24.绝缘片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动力部件的一个表面之间。
25.其他特征和方面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26.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动力部件平行于印刷电路板(pcb)而设置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视图。
27.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动力部件垂直于pcb而设置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视图。
28.图3是示出了图2a和图2b的传统散热组件结构的侧面剖视结构图。
29.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30.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内表面的透视图。
31.图6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透视图。
32.图7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分解透视图。
33.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34.图9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透视图。
35.图10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分解透视图。
36.在附图和详细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或另有提供,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的是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附图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起见,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37.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了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之后,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效替代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本文描述的运行次序仅仅是示例,并不限于本文阐述的那些,而是可以在理解了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之后显而易见地改变,除非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运行。此外,为了更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已知特征的描述。
38.本文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描述的示例。相反,提供本文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示出实现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这些在理解了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
39.本文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而不是对示例的限制的目的。单数形式“一种”、“一个”和“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应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零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零件和/或其组合。
40.此外,在零件的描述中,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零件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元件与另一构成元件区分开的目的,并且构成元件的性质、次序或顺序不受术语的限制。当一个构成元件被描述为“连接”、“联接”或“附接”到另一构成元件时,应当理解,一个构成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附接到
另一构成元件,并且中间构成元件也可以“连接”、“联接”或“附接”到这些构成元件。
41.当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构成元件,并将省略与其相关的重复描述。在示例描述中,当认为对众所周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会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歧义解释时,将省略对这些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
42.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剖视结构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盖构件的内表面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分解透视图。
43.如图4至图7所述,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包括壳体10、动力部件20、印刷电路板(pcb)30、盖构件40和散热板50。
44.壳体10形成为使得其上部是开放的。
45.支撑突起11形成为从壳体10的上表面突出。
46.第一斜面12形成于支撑突起11的上部。
47.动力部件20是产生热量的零件,并且形成为基本六面体形状,动力部件20的一个表面与壳体10接触并由壳体10支撑。
48.更具体地,动力部件20的一个表面与第一斜面12接触并由第一斜面12支撑,第一斜面12倾斜地形成于支撑突起11上,因此动力部件20被倾斜地设置。
49.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片60被设置在第一斜面12与动力部件20的一个表面之间。
50.pcb 30在平行于动力部件20的方向上被设置在动力部件20上方并且电连接到动力部件20。
5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动力部件20被设置在垂直于pcb 30或相对于pcb30倾斜的方向上,产品的整体尺寸可以减小。
52.盖构件40覆盖壳体10的上部并且联接到壳体10。
53.盖构件40的内表面在朝向壳体10的方向上挤压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使得动力部件20被固定地挤压在壳体10与盖构件40之间
54.为此,如图4和图5所示,挤压突起41形成为从盖构件40的内表面突出。
55.在盖构件40与壳体10组装的情况下,挤压突起41在朝向支撑突起11的方向上挤压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
56.因此,动力部件20在倾斜状态下被固定地挤压在挤压突起41与支撑突起11之间。
57.为了在倾斜状态下稳定地固定动力部件20,与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接触的第二斜面42可以形成于挤压突起41上。
58.因此,在动力部件20倾斜设置的状态下,动力部件20的一个表面与支撑突起11的第一斜面12接触,其另一表面与挤压突起41的第二斜面42接触,并由挤压突起41的第二斜面42支撑。
59.此外,动力部件20在第一斜面12由形成于支撑突起11上的第二斜面42形成的方向上被固定地挤压。
60.散热板50设置在形成于盖构件40的内表面上的挤压突起41与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之间。
61.由于散热板50具有弹力,所以在盖构件40被组装的情况下,散热板50被挤压突起
41压缩。
62.因此,在盖构件40与壳体10组装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形成于盖构件40的内表面上的挤压突起41在朝向壳体10的支撑突起11的方向上挤压散热板50,使得动力部件20被固定地挤压在壳体10与散热板50之间。
6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斜面12和第二斜面42分别形成于挤压突起41和支撑突起11上,所以在动力部件20倾斜设置的状态下,动力部件20被稳定且固定地挤压在其上而不滑动。
64.此外,壳体10和盖构件40均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散热。
65.因此,动力部件20产生的热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上通过与动力部件20的两个表面接触的壳体10和盖构件40消散,从而可以提升动力部件20的散热性能。
66.在本实用新型中,如上所述,在盖构件40与壳体10组装的情况下,因为动力部件20由于内部结构而被固定地挤压,所以不需要用于固定动力部件20的单独零件。
67.此外,由于使用散热板50的弹力,考虑到永久压缩减少率,动力部件20以挤压量固定,所以可以容易地保持弹力。
68.此外,由于壳体10和盖构件40各自由金属材料形成,热量通过该金属材料消散,所以从动力部件20的两个表面产生的热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消散,使得散热性能可以提升。
69.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剖视结构图,图9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的产品的分解透视图。
70.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包括壳体10、动力部件20、pcb 30、盖构件40和散热板50。
71.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构件40和散热板50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盖构件40和散热板50,所以将主要描述盖构件40和散热板50。
72.在倾斜状态下,动力部件20与形成于支撑突起11上的第一斜面12接触并由第一斜面12支撑。
73.散热板50的一个表面与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散热板50的另一表面与盖构件40的内表面接触。
74.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散热板50的一个表面形成为粘合表面,所以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附接到散热板50的该一个表面。
75.在盖构件40被组装之前,动力部件20被附接到散热板50的一个表面。
76.第三斜面51形成于散热板50的与动力部件20的另一表面附接的一个表面上。
77.因此,附接到第三斜面51的动力部件20被倾斜设置。
78.由于这样的结构,在盖构件40被组装的情况下,盖构件40的内表面与散热板50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在朝向第一斜面12的方向上挤压与散热板50的一个表面倾斜联接的动力部件20。
79.因此,动力部件20在倾斜状态下被固定地挤压在壳体10与散热板50之间。
80.由于其他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他内容将被省略。
81.根据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8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盖构件与壳体组装的情况下,因为动力部件由于内部结构而被固定地挤压,所以不需要用于固定动力部件的单独零件(如螺栓),因此可以简化组装工艺。
83.由于动力部件相对于pcb垂直或倾斜地设置,所以可以减小动力部件安装在pcb上的产品的整体尺寸。
84.此外,由于使用散热板的弹力,考虑到永久压缩减少率,动力部件以挤压量固定,所以容易保持弹力。
85.此外,由于壳体和盖构件各自由金属材料制成,热量通过金属材料消散,所以从动力部件的两个表面产生的热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消散,从而可以提高散热性能和耐用寿命,并且由于散热性能高不需要单独的冷却结构,因此可以减小产品的整体尺寸。
8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实施。
87.如上所述,提供了一种动力部件的散热组件结构,其中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动力部件的整体尺寸可以被减小,该动力部件可以容易地被固定而无需组装零件(如单独的螺栓),并且动力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容易消散。
88.虽然本实用新型包括具体示例,但是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技术方案及其等效替代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示例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文描述的示例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中的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视为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设备或电路中的零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由其他零件或它们的等效替代来替换或补充,则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
89.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详细描述限定,而是由技术方案及其等效替代来限定,并且在技术方案及其等效替代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