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通信机房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8961发布日期:2023-08-31 22: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通信机房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信息通信机房可调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小的几十平米,一般放置二三十个机柜,大的上万平米放置上千个机柜,甚至更多,机房里面通常放置各种服务器和小型机,例如ibm小型机,hp小型机,sun小型机,等等,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静电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非专业项目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服务器运行着很多业务,例如移动的彩信、短消息,通话业务等。机房很重要,没有了机房,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

2、现有技术中,如日本专利号为:jp2017003130a的【課題】空調機器を増設することなくサーバー室の排熱を行う、サーバー室排熱拡散システム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業務·研究フロアに隣接するサーバー室の排熱拡散システムであって、サーバーからの排熱を集熱し、前記業務·研究フロアに空気とともに搬送するための集熱ファンと、前記排熱を前記業務フロアに拡散するための拡散流路と、前記業務·研究フロアの空気を前記サーバー室に導入するリターン流路と、からなることを特徴とする、サーバー室排熱拡散システム。

3、摘要翻译: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机房热扩散系统。本发明涉及到邻近商业和研究地板,从服务器加热的冷凝器排气的热的热扩散系统服务器室,热量收集风扇与空气传送到工作和研究地板,排气用于扩散热量到工作地面的扩散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和研究地板的空气引入到服务器机房,在于它由,服务器机房热扩散系统的返回流动路径中。

4、但现有技术中,虽然上述专利具有如上的技术优势,但是劣势在于,机房的散热形式单一,单个散热防止只适用于小体量散热和短时间散热,受限于散热形式,设备很难长时间对大体量机房进行产时间散热,并且在散热的过程中,散热的速度也无法自由控制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息通信机房可调式散热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装置,所述流动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交换装置,所述交换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蒸发装置,所述机体底部的壁中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外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薄板,涡扇沿着空心管的内壁转动,利用负压差,外界冷空气从进气槽进入空心管的内部,随后通过通孔排出至底板的底部,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随着冷空气向两侧流动;

2、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顶部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管,气流吹动活动板转动,活动板迫使橡胶条远离机体的内壁,冷空气沿着机体的内壁向上流动,在此过程中,机体内部电子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被冷空气带走,热气从散热槽排出。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装置位于机体左侧的外部,所述交换装置的下表面与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蒸发装置的外表面与机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蒸发装置的上表面与交换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对称开设在机体的壁中,所述机体的外表面与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薄板沿着挡板的外表面线性排列,在热气流动的过程中,热气向上与挡板的下表面接触,热量通过固体传导至金属薄板的内部,随后发散至外界环境,设备完成气冷。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外罩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外罩右侧的外表面与机体左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注射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罩的内表面与导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的顶端与外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位于注射管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循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环绕在机体的外部,所述导管的顶端与交换装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转轴带动蜗杆转动,外罩内部的冷却液从注射管注入循环管的内部,冷却液沿着循环管的内表面环形流动至回流管的内部,随后二次注入外罩的内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流动装置包括涡扇,所述涡扇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壁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阀门开启导管与外罩内部的连通,外罩内部的冷却液向上注入交换装置的内部,由于连接管将各循环管连接,循环管环绕在机体的外部,使得机体与外界之间形成一层防护层。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涡扇的外表面与机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空心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条的外表面与机体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降低外界热量向机体回流传导的速度,防止热气排出至机体后,大量回流,影响正常的散热。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交换装置包括储蓄池,所述储蓄池的内部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孔管,并且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与散热效率成正比,通过调节转轴的转速,控制冷却液的流速,设备可实现自由散热,灵活性较高。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蓄池左侧的内表面与导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多孔管的下表面与储蓄池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多孔管的内部与循环管的内部相连通,循环管将冷却液注入多孔管的内部,导管将冷却液注入储蓄池的内部,储蓄池的下表面与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且散热板位于机体的内部。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蒸发装置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散热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壁中开设有矩形槽,机体内部残留的热量在上浮的过程中,与散热板接触,热量通过固体传导至外管的内部,循环管将外管内部和多孔管外部的空间注满冷却液,且冷却液在管道内部循环流动,储蓄池的内部也注满冷却液,通过流体循环,将热量发散至储蓄池的内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杆的两端与机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散热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与储蓄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此过程中,收集池的内部装有蒸发溶液,金属杆保持收集池悬空,蒸发溶液受热气化,小液滴向上附着在散热板、导流板和拦截板的外部,随后热量向上传导,液滴放热液化,液滴沿着导流板底部的斜面向下滴落至收集池的内部,热量和液滴上浮时,通过矩形槽排出,拦截板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延缓蒸汽上浮速度,提高换热时间。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发明通过设置流动装置,当设备使用时,涡扇沿着空心管的内壁转动,利用负压差,外界冷空气从进气槽进入空心管的内部,随后通过通孔排出至底板的底部,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随着冷空气向两侧流动,气流吹动活动板转动,活动板迫使橡胶条远离机体的内壁,冷空气沿着机体的内壁向上流动,在此过程中,机体内部电子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量被冷空气带走,热气从散热槽排出,在热气流动的过程中,热气向上与挡板的下表面接触,热量通过固体传导至金属薄板的内部,随后发散至外界环境,设备完成气冷。

13、2.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装置,当设备使用时,转轴带动蜗杆转动,外罩内部的冷却液从注射管注入循环管的内部,冷却液沿着循环管的内表面环形流动至回流管的内部,随后二次注入外罩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阀门开启导管与外罩内部的连通,外罩内部的冷却液向上注入交换装置的内部,由于连接管将各循环管连接,循环管环绕在机体的外部,使得机体与外界之间形成一层防护层,降低外界热量向机体回流传导的速度,防止热气排出至机体后,大量回流,影响正常的散热,并且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与散热效率成正比,通过调节转轴的转速,控制冷却液的流速,设备可实现自由散热,灵活性较高。

14、3.本发明通过设置交换装置和蒸发装置,当设备使用时,循环管将冷却液注入多孔管的内部,导管将冷却液注入储蓄池的内部,储蓄池的下表面与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且散热板位于机体的内部,机体内部残留的热量在上浮的过程中,与散热板接触,热量通过固体传导至外管的内部,循环管将外管内部和多孔管外部的空间注满冷却液,且冷却液在管道内部循环流动,储蓄池的内部也注满冷却液,通过流体循环,将热量发散至储蓄池的内部,在此过程中,收集池的内部装有蒸发溶液,金属杆保持收集池悬空,蒸发溶液受热气化,小液滴向上附着在散热板、导流板和拦截板的外部,随后热量向上传导,液滴放热液化,液滴沿着导流板底部的斜面向下滴落至收集池的内部,热量和液滴上浮时,通过矩形槽排出,拦截板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延缓蒸汽上浮速度,提高换热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