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的铲板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947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土机的铲板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推土机上的铲板(blade)支承结构,其中,可以调整铲板的至少一俯仰角度和一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按照惯例,推土机的推土板(下文称铲板)是设置在其前部,铲板的背面由铲板升降框架的前部支承着,而铲板支承框架可在垂向摆动。
近年来,为了提高推土机的工作性能,已经在采用在铲板升降框架的前部设置有一个万向接头的铲板支承结构,并且铲板的背面由该万向接头支承而能在三个轴线方向自由转动。因此,可以对铲板施加一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angled stateangle)、一左右垂向倾斜角度(tilt angle)和一俯仰角度(pitch angle)。
关于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是把在从上往下看铲板和推土机时铲板的空间方位垂直于推土机的向前运动方向的状态称为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为0°度的状态。还有,把使铲板绕着通过一万向接头的一中心并对应于一转动中心的一条垂线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偏斜一个任选的角度而得到的一角度,也就是,使铲板从角度为0°的状态偏斜一个任选的角度所得到的角度,称为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给铲板施加了一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的状态称为一左右水平偏摆状态,以及,把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施加于铲板的转动控制称为一左右水平偏摆控制。
关于左右垂向倾斜角度,是把在从铲板的背面看铲板时铲板的一下端边缘或一上端边缘处于水平的状态称为一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的状态。还有,把使铲板绕着通过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的、设置在推土机的一向前运动方向的、并对应于一转动轴线的一条轴线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任选的角度而得到的一角度,也就是,在把铲板从0角度转动一任选的角度时所得到的相对于一水平线的一角度,称为左右垂向倾斜角度。把对铲板施加左右垂向倾斜角度的一状态称为一倾斜状态,以及把对铲板施加左右垂向倾斜角度的一转动控制称为一左右垂向倾斜控制。
俯仰角度是指在从侧面看铲板和推土机时铲板的一边缘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以及,把对铲板施加俯仰角度以把铲板从一预设定的角度位置调整到一正俯仰位置或一负俯仰位置的一转动控制称为一俯仰控制。
为了进行上述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左右垂向倾斜控制和俯仰控制,迄今已经提出了用于进行推土机的铲板支承结构的俯仰控制的各种结构。作为用于进行俯仰控制的结构,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铲板的俯仰指示装置(参照专利文件1),一推土机组合件(bulldozer assembly),它包括角度、倾斜和俯仰控制机构(参照专利文件2)等。
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俯仰指示装置设置有图6中所示的构造。铲板30的一背面借助于设置在一铲板升降框架10的一前端部分的一万向接头31可转动地支承在三个轴线的方向,这三个轴线包括用于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一转动轴线、用于左右垂向倾斜控制的一转动轴线和用于俯仰控制的一转动轴线。该铲板升降框架10借助于一液压缸21设置成能够沿一垂向自由摆动。
托架65设置在铲板30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大约中间部分的背面,并且是连接于一对用于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液压缸22。可以通过使一对液压缸22伸长和缩短来控制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
一个用于实现上下倾斜的液压缸托架74设置在从铲板升降框架10竖立起来的一支承柱部分11上。液压缸托架7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铲板30的背面,其另一端连接于一个用于左右垂向倾斜控制的液压缸(未示)。通过把用于左右垂向倾斜控制的液压缸伸长和缩短,可使铲板30绕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转动,从而能够控制铲板30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
一个可以以松紧螺套方式伸长和缩短的俯仰支承连杆60安装在支承柱部分11和铲板30的上端部分之间。该俯仰支承连杆60设置有一螺旋轴61,其一端部成形有右旋螺纹,而其另一端部成形有左旋螺纹,还有两个叉臂62和63,它们分别啮合于螺旋轴61的两个端部。根据螺旋轴61的转动方向,叉臂62和叉臂63可以互相接近或互相远离。
叉臂62的一端部可转动地啮合于设置在铲板30的上端部分的一柱头32。还有,叉臂63的一端部可转动地啮合于设置在支承柱部分11上的一柱头12。
可以通过转动螺旋轴61来调整叉臂62和叉臂63之间的间隔,借以可使柱头32的转动中心P1相对于推土机的向前运动方向沿纵向移动。可以通过柱头32的转动中心P1的纵向移动来控制铲板30的俯仰角度。于是,可以进行铲板30的俯仰控制,如该图中的箭头P所示。
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推土机部件具有图7和8中所示的构造。图8表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M-M剖取的剖面图。在这一情况中,与图6中所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6中相同的构件,并且以下的说明中将省略关于这些构件的说明。还有,在这一申请的说明书中,用同样的标号标示与现有技术的构件相同的构件。
如图8中所示,可转动地支承着铲板30的背面部分的中心的一万向接头31设置在铲板升降框架10的一支承柱部分11的中段。一托架33设置在铲板30的下部的中心,以及,一俯仰支承连杆80的一端部接合于在托架33上的一转动轴线。
俯仰支承连杆80的另一端部接合于一销轴保持托架82,其中,用螺栓85可调整到支承柱部分11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放在销轴保持托架82和支承柱部分11之间的一垫板83的厚度来调整销轴保持托架82到支承柱部分11的安装位置。
通过把有不同厚度H1和H2的垫板83和84放在支承柱部分11和销轴保持托架82之间,可以调整俯仰支承连杆80到铲板30的一侧的突出量,借以可控制铲板30的俯仰角度。
在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所述的、用于进行俯仰控制的结构中,它们的构造是做成这样的,在图6中的俯仰支承连杆60或图8中的俯仰支承连杆80的前端部分的转动中心P1可相对于推土机的向前运动方向沿纵向移动。通过使转动中心P1的纵向移动可控制铲板30的俯仰角度。但是,在这种为了控制铲板30的俯仰角度而使转动中心P1沿纵向移动的构造中,可能会发生以下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是,执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转动轴线PA是把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连接于转动中心P1所得到的一条线,如图6和8中所示。但是,按照为了控制铲板30的俯仰角度而使转动中心P1沿纵向移动,执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的转动轴线PA就变成处在一种倾斜于地面的状态,而不可能维持其相对于地面是垂向的。
因此,在对铲板30进行了俯仰左右水平偏摆控制之后执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转动轴线PA是倾斜于地面的,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是把这一倾斜的转动轴线PA设定为转动轴线来执行。因此,在平行于地面的表面内不可能进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
还有,在对铲板30进行了俯仰左右水平偏摆控制之后就不可能在平行于地面的表面内进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因此,如果在推土机的向前运动中,例如在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地面工作时,对铲板30施加了左右水平偏摆控制,那么,铲板30的下边缘线就变成处于一种不平行于地面的状态。所以,必须同时采用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来校正,才能使铲板30的下边缘线保持处于平行于地面的状态。由于这种俯仰控制结构具有上述工作性能较差的情况,所以会发生一些问题,诸如可能降低地面平整工作的精度,并降低工作效率。
这些问题的发生是由于为了按照俯仰控制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而改变了转动轴线PA的空间方位。还有,在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液压缸的一端部的一转动中心T1(见图6和8)不是设置在转动轴线PA上的情况中,在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铲板30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将会同时被改变。因此,必须在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同时进行左右垂向倾斜控制。
上述专利文件1是美国专利6,247,540,专利文件2是美国专利5,447,2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铲板支承结构,其中,用于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转动轴线PA的空间方位即使在进行俯仰控制时也是不改变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4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每个方面来达到。
换言之,按照本发明的一主要方面,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提供了一种用于推土机的、能够调整铲板的至少俯仰角度和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的铲板支承结构,它包括一万向接头,它设置在一铲板升降框架(blade lifting frame)的前部并可转动地支承着铲板以及支承着铲板的一背面;一俯仰支承连杆(pitch supportlink),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承于铲板升降框架,而其另一端连接于铲板背面的一托架侧;以及,一俯仰接头(pitching joint),它把俯仰支承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铲板背面的托架,其中,该俯仰接头具有能够调整其一转动中心和铲板的背面之间的一间隔的机构;以及,在铲板的一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时,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和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总是处在同一条垂线上。
还有,按照本发明的一主要方面,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俯仰接头的俯仰轴线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偏心盘,以及,在铲板背面的托架上成形有一可配合于该偏心盘的外圆周表面的一装配孔,作为一能够调整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铲板的背面之间的间隔的机构。
还有,按照本发明的一主要方面,如权利要求3和4中所述,偏心盘和俯仰接头的俯仰轴被构造成可整体转动或可相对转动。
按照本发明,俯仰接头是由俯仰支承连杆支承,并且,可通过调整俯仰接头和铲板背面之间的间隔进行铲板的俯仰控制。因此,在铲板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时,进行铲板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并把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连接起来的转动轴线,即使对铲板施加俯仰控制,也总是处于同一条垂线上。
因此,即使在进行了铲板的左右垂向倾斜控制之后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铲板也总是能绕同一条垂线转动,并且,可以一边转动铲板一边保持铲板的下边缘平行于地面的状态。
用于调整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铲板背面之间的间隔的机构可成形在俯仰接头与铲板背面的托架之间或成形在铲板背面的托架上。这种调整机构可用已知的、能够调整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的调整机构例如一松紧螺套形式的机构来构成,或者用偏心盘和具有可配合于偏心盘的装配孔的铲板背面托架的组合来构成,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
在采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调整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铲板背面之间的间隔的机构的情况中,可以用下述方式调整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铲板背面之间的间隔。
换言之,偏心盘可从固定于俯仰接头的俯仰轴的偏心盘装配于铲板背面的托架的装配孔的一状态绕俯仰接头的俯仰轴的中心转动。因此,可以改变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和偏心盘的偏心中心之间的一纵向距离,即,相对于推土机的向前运动方向的一纵向距离。
还有,俯仰接头可由具有一固定长度的俯仰支承连杆来支承,借以可确保防止俯仰接头沿纵向移动。在这时,偏心盘可依靠俯仰接头的俯仰轴沿纵向移动,并且装配于偏心盘的铲板背面的托架随铲板一起沿纵向移动。
因此,可以调整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和铲板背面之间的间隔,而又不使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沿纵向移动,从而对铲板施加俯仰控制。
另外,在铲板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时,在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把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连接于可转动地支承着铲板的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的转动轴线总是形成一条垂线。所以,即使在进行俯仰控制之后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铲板的一倾斜方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可以对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和偏心盘进行相关的构造,使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可随偏心盘一起绕俯仰接头的俯仰轴轴线转动。这时,可以按照一整体模铸成形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和偏心盘以形成这种构造。
还有,这种构造也可以这样来制造,即,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和偏心盘由多个独立体成形,把俯仰接头的俯仰轴的端部成形为例如一六边形横断面形状,而在偏心盘上成形一装配孔,并让该孔装配于该俯仰轴的端部,该端部具有该六边形断面形状并具有成形在一六边形断面形状里的一内圆周表面,再把俯仰接头的俯仰轴的这个端部装配到那个装配孔中。或者,可以用焊接之类的工艺把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固定于偏心盘。
另外,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以这样来制造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和偏心盘的相关结构,即,把偏心盘做成可绕俯仰接头的俯仰轴转动。这样的结构可通过把独立于俯仰接头的俯仰轴而成形的偏心盘沿轴向地固定于俯仰接头的俯仰轴来形成。因此,可以独立地进行偏心盘的转动和俯仰轴的转动,并且偏心盘和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可相对转动。在以上任一种构造中,都可以通过转动偏心盘来对铲板施加俯仰控制。


图1是表示一种铲板支承结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那种铲板支承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铲板支承结构(实施例)中的、用于进行俯仰控制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进行铲板(实施例)的俯仰控制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的解释性视图;
图5是进行铲板(现有技术的)的一俯仰控制和一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的解释性视图;图6是表示一铲板支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一铲板支承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图8是沿着图7(第二实施例)中的线M-M剖取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 推土机10 铲板升降框架11 支承柱部分12 柱头13 通孔30 铲板31 万向接头32 柱头40 俯仰接头41 俯仰轴41a 第一轴部分41b 第二轴部分42,42’偏心盘42a 突缘部分43 标记44 突柱部分45 摩擦板48 托架48a,48a’装配孔48a,48b’板部分48c 标记50 俯仰支承连杆
51 轴承构件60 俯仰支承连杆61 螺旋轴62,63 叉臂70 俯仰支承连杆72 俯仰接头80 俯仰支撑连杆82 销轴保持托架B1 转动中心GL 地面PA 转动轴线P1 转动中心S1,S2 轴线T1 转动中心Y 垂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推土机上的铲板支承结构。本发明的铲板支承结构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而是可以采用能够调整俯仰接头和铲板的背面之间的间隔的各种结构。
而且,万向接头、俯仰接头和用于左右垂向倾斜控制的托架的结构设置关系不限于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结构设置关系,而是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设置关系,只要它能够实现本发明即可。
在这一情况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扩展方面,对本发明的构件,只要其功能与在也能说明现有技术的图6和8中所采用的构件的功能相同,就给予与之相同的标号,并且对这些构件不再加以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铲板支承结构的一推土机1的侧视图。一铲板升降框架10设置在该推土机1的前侧,并且,可以用一液压缸21使这个铲板升降框架10在一垂直平面里摆动和转动。
如图1和2中所示,设置在铲板升降框架10的前部的一万向接头31可转动地支承着一铲板30的背面。一俯仰接头40设置在一俯仰支承连杆50的一端部。该俯仰支承连杆50的另一端部松动配合地插进成形在从铲板升降框架10竖立起来的一支承柱部分11上的一通孔13,并且是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固定于该支承柱部分11的托架52。
如图2中所示,俯仰接头40是连接于设置在铲板30的背面的一托架48。可对铲板30施加一左右垂向倾斜角度的一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液压缸23被构造成它的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铲板30的背面,而其另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设置在支承柱部分11上的一托架27。
可对铲板30施加有一角度的状态角度的一对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液压缸22被构造成它的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铲板升降框架10,而它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设置在铲板30的背面的一对托架25。
在铲板30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时,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和托架27的转动中心T1都是处在一条垂线Y上。
通过交替地使那对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液压缸22伸长和缩短,可使铲板30在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围绕由连接于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和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的一转动轴线PA构成的转动中心线转动。因此,可以进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通过使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液压缸23伸长和缩短,可使铲板30在图2中箭头T所示的方向围绕由通过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并正交于垂线Y的轴线Z构成的转动中心线转动。因此,可进行铲板30的左右垂向倾斜控制。
可以通过调整俯仰接头40与铲板30的背面之间的间隔进行铲板30的俯仰控制。换言之,可通过调整俯仰接头40与铲板30的背面之间的间隔使铲板30在图2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围绕由通过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并正交于轴线Z的轴线X构成的转动中心线转动。下面将参照图3说明铲板30的俯仰控制。
图3表示出两个状态,其一是一对偏心盘42和42’、一俯仰轴41和用于固定偏心盘42的一摩擦板45在装配到一铲板48前的状态,其二是它们已经装配并固定于一铲板48b的状态,这是为了便于理解铲板30的俯仰控制的一结构配置。
轴线X、垂线Y(转动轴线PA)和轴线Z形成三个轴线,它们在由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构成的相交点互相正交。在进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转动轴线PA重合于在铲板30的倾斜角为0°时的垂线Y。在对铲板30施加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时,转动轴线PA在图2中箭头T所示的方向围绕由轴线Z构成的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并且在包括垂线Y的一平面内倾斜。
还有,通过调整俯仰接头40与铲板30的背面之间的间隔可以进行铲板30的俯仰控制。因此,如果不进行左右垂向倾斜控制,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总是在垂线Y上,而与铲板30的俯仰角度无关。
换言之,如果不进行左右垂向倾斜控制,铲板30总是能够在左右水平偏摆控制中围绕由垂线Y构成的转动中心线转动,即使在对铲板30施加了俯仰控制之后也是如此。
下面,参照图3说明用于进行俯仰控制的结构配置。俯仰接头40的俯仰轴41是由一第一球头轴部分41a和从该第一球头轴部分41a的两端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柱状轴部分41b和41b’构成。第一球头轴部分41a接合于一两件拼合式轴承构件51,而该轴承构件51固定于俯仰支承连杆50的一前端。
两件拼合式轴承构件51的内球面是成形为与第一球头轴部分41a的外球面互补的形状,因而能够可转动地支承第一球头轴部分41a。可以用一螺栓53把两件拼合式轴承构件51紧固成一体。
第二柱状轴部分41b和41b’的轴线S1和偏心盘42和42’的轴线S2分别轴向地连接于第二柱状轴部分41b和41b’,并处于间隔为E的状态。偏心盘42和42’装配于分别成形在托架48的平板部分48b和48b’上的装配孔48a和48a’里。
托架48设置在铲板30的背面。一突缘部分42a成形在那对偏心盘42和42’中的偏心盘42上,一缺口部分42b成形在突缘部分42a的一部分上。
可通过把偏心盘42装配于成形在平板部分48b上的装配孔48a,再把突缘部分42a安装于平板部分48b的上表面那一侧,然后再把分开的摩擦板45设置在平板部分48b的下表面那一侧,并且用一螺栓46紧固突缘部分42a和摩擦板45,就可把偏心盘42固定于平板部分48b。
可把设置在那对偏心盘42和42’的、在图3中的下侧的偏心盘42’装配于阶梯装配孔48a’,而该阶梯装配孔成形在设置在托架48的下侧的平板部分48b’上。或者,可把可以安装在平板部分48b’上的突缘部分成形在偏心盘42’的下侧。
在上述结构配置中,针对把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构造成能够相对转动的这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把这种结构配置成为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能够整体地转动。在这种情况中,在把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成形为一体,或者,把第二轴部分41b和这一偏心盘之间的装配部分的配合形状成形为多边形或类似的形状的任何情况下,都可把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做成为能整体转动。
另外,在把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把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整个俯仰轴41或其一部分一起铸造或锻造成形的任何情况下,都可把这种结构配置做成使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能整体地转动。
多个标记43成形在偏心盘42的缺口部分42b的一圆周边缘,并且可通过把成形在平板部分48b上的一标记48c对准于标记43,来调整偏心盘42绕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轴线S1的转动量。
这时,由于具有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俯仰轴41是由固定于俯仰支承连杆50的轴承构件51支承和约束,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轴线S1的一位置是不会移动的。
多个突柱部分44固定于偏心盘42,以及可以用一个诸如管状零件91之类的转动工具(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接触突柱部分44并对偏心盘42施加一转矩,可使偏心盘42绕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轴线S1转动。可以根据标记48c和标记43之间的对准来调整通过转动偏心盘42能够得到的转动量。
在转动偏心盘42时,可通过松开上述螺栓46解除摩擦板45的紧固状态。在转动偏心盘42之后,通过拧紧螺栓46,就由偏心盘42的突缘部分42a和摩擦板45把偏心盘42固定于平板部分48b。
用与偏心盘42相同的方式,用可使偏心盘42’转动但没有表示出来的突柱部分和标记也可以使偏心盘42’绕由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轴线S1构成的转动中心转动。
在把这种结构配置做成为可使那对偏心盘42和42’和俯仰轴41整体转动的情况中,可以依靠偏心盘42的转动来整体地转动偏心盘42’。
由于那对偏心盘42和42’可绕第二柱状轴部分41b的轴线S1转动,所以可使偏心盘42和42’在纵向运动,如图3中的箭头P2所示。因此,通过把装配孔48a和48a’分别装配于偏心盘42和42’,可使托架48前后运动,如图3中的箭头P2所示。这使得可以进行铲板30的俯仰控制,如图2中的箭头P所示。
依靠俯仰接头40中的上述结构配置,可在位于俯仰支承连杆50的前端部分的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保持在上述垂线Y上的状态来进行铲板30的俯仰控制。因此,能够对铲板30施加绕垂线Y转动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而与铲板30的俯仰控制状态无关。
在对铲板30施加俯仰控制的情况中,严格地看,托架48的平板部分48b和48b’是沿着图3中的箭头P2所示的圆弧轨迹运动,并且这个圆弧轨迹不一定重合于围绕图2中所示的轴线X的圆弧。所以,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相对于垂线Y产生了小量的位移。但是,由于位移量不是很大,实际上,即使像上述那样把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考虑为保持在垂线Y上,也不会有问题。
因此,可以一边保持铲板30的下端边缘平行于地面的状态,一边进行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控制。下面还将参照图4和5对这此作进一步说明。
图4是在用本发明的有这种构造的铲板支承结构进行了俯仰控制之后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情况的解释性视图。图5是在用这种铲板支承结构通过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调整俯仰支承连杆70的长度进行了俯仰控制之后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情况的解释性视图。在这种情况中,图4和5都是对铲板30不施加左右垂向倾斜控制的状态的解释性视图。
图4A表示出通过转动上述的偏心盘而对铲板30施加俯仰控制的状态。用实线表示的状态是进行俯仰控制之前的状态,而用虚线表示的状态是已把铲板30俯仰控制到后侧的状态。如上所述,即使依靠本发明的铲板支承结构进行俯仰控制,在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连接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和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的转动轴线PA也不会偏离垂线Y。
图5A表示出通过转动设置在俯仰支承连杆70上的松紧螺套71对铲板30施加俯仰控制的情况。用实线表示的状态是进行俯仰控制之前的状态,而用虚线表示的状态是已把铲板30俯仰控制到后侧的状态。可通过缩短松紧螺套71来使俯仰支承连杆70的长度变短,而把俯仰接头72移动到后侧。因此,在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连接万向接头31的转动中心B1和俯仰接头40的转动中心P1的转动轴线PA处于被偏离了垂线Y的状态而倾斜于后侧。
图4B是在接着对铲板30施加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铲板30的一对角侧视图,对其施加的俯仰控制如图4A中的虚线所示,而图4C是铲板30的正视图。以同样的方式,图5B是在接着对铲板30施加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铲板30的一对角侧视图,对其施加的俯仰控制如图5A中的虚线所示,而图5C是铲板30的正视图。
图4B和4C以及图5B和5C中,虚线表示的状态和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分别表示铲板30被从虚线所表示的、被进行了图4A和5A中表示的俯仰控制的状态转动了不同角度的状态。如图4B和4C中所示,即使通过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把铲板30设定在不同的左右水平偏摆状态,铲板30的下端边缘也可保持在平行于地面的状态。
对比之下,如图5B和5C中所示,铲板30的下端边缘是从被进行俯仰控制的状态到了处在倾斜于地面的状态,铲板30的下端边缘的一个端部由于从这一状态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而在高度D范围内上下移动。
因此,必须在进行了左右水平偏摆控制之后进行左右垂向倾斜控制,以使铲板30的下端边缘变成平行于地面GL。还有,每当改变了铲板30的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时,就需要进行左右垂向倾斜控制,借以使铲板30的下端边缘变成处在平行于地面GL的状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对铲板30施加左右水平偏摆控制,而同时保持铲板30的下端边缘平行于地面,不管铲板30的俯仰控制状态如何。所以,能够提高推土机在平整地面工作中的工作精度,并提高其工作性能。
在这种情况中,以上是针对手动地转动偏心盘和用固定于托架的摩擦板转动偏心盘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构造,而是可以构造成用驱动装置,例如调整螺杆、液压缸之类的装置来转动和定位偏心盘。
还有,如上所述,在这一实施例中,也可把可转动地支承着左右垂向倾斜控制液压缸23的一个端部的托架27的转动中心T1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垂线Y上。因此,转动中心T1的位置在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不会移动,使在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时铲板30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不会改变。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可以应用在依靠绕至少两个轴线的转动来进行转动控制的结构中,以及应用在为了进行绕一轴线的转动而要求围绕其转动的另一轴线保持不动的装置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推土机的能够调整一铲板的至少一俯仰角度和一左右水平偏摆状态角度的铲板支承结构,该铲板支承结构包括一万向接头,它设置在一铲板升降框架的一前部并可转动地支承着所述铲板以及支承着所述铲板的一背面;一俯仰支承连杆,其一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铲板升降框架,而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铲板的背面的一托架;以及一俯仰接头,它把所述俯仰支承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铲板的背面的所述托架,其中,所述俯仰接头具有能够调整所述俯仰接头的一转动中心与所述铲板的背面之间的一间隔的一机构;以及在所述铲板的左右垂向倾斜角度为0°时,所述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和所述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总是处在同一条垂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能够调整所述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与所述铲板的背面之间的间隔的机构,所述俯仰接头的一俯仰轴线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偏心盘,并且,在所述铲板背面的托架上成形有一可配合于所述偏心盘的一外圆周表面的装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于所述铲板的背面上的托架的所述偏心盘和所述俯仰接头的一俯仰轴是被整体模铸的,因而所述偏心盘和所述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可相对于所述铲板的背面上的托架整体地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板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可转动地支承于装配于在所述铲板的背面上的托架的偏心盘,因而所述偏心盘和所述俯仰接头的俯仰轴可以相对转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一推土机的铲板支承结构中,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一转动轴线可以做成为总是处于垂向的一转动轴线。一俯仰接头设置在有一预定长度的一俯仰支承连杆的一前端部分,一偏心盘接合于一俯仰轴,以及,这个偏心盘装配于成形在一铲板背面的一托架上的一装配孔。在时,由可转动地支承着铲板背面的一万向接头的转动中心和俯仰接头的转动中心构成进行左右水平偏摆控制的转动轴线,该转动轴线是在垂直于地面的一垂线上。
文档编号H04Q7/20GK1894472SQ2004800370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0日
发明者R·K·多姆特, J·斯皮特尔, 迎野雅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