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76123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日益流行,手机添加认证功能已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仅仅依靠手机自身所带的密码和SIM卡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手机安全性的要求。正是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存在安全上的隐患,所以不少手机厂商在集成各种功能的同时,也在手机安全性上大做文章。手机指纹识别技术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机主须预先记录自己的指纹,然后利用手机进行支付前将手指放在上金属片作身份确认,交易才能成功。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是当前被普遍采用的一种图像传感器,是利用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进行光电转换,将图像转换为数字数据,在CMOS传感器中,每个象素都会邻接一个放大器及A/D转换电路,用类似内存电路的方式将数据输出。由于CMOS传感器采用一般半导体电路最常用的CMOS工艺,可以轻易地将周边电路(如AGC、CDS、Timing generator、或DSP等)集成到传感器芯片中,因此可以节省外围芯片的成本;CMOS传感器的图像采集方式为主动式,感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电荷会直接由晶体管放大输出,综上所述,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点。因此,CMOS传感器作为视网膜感应识别器,能更好地采集、处理视网膜图像,从而在视网膜图像的识别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视网膜扫描技术是最古老的生物识别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研究就得出了人类眼球后部血管分布唯一性的理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孪生子,这种血管分布也是具有唯一性的,除了患有眼疾或者严重的脑外伤外,视网膜的结构形式在人的一生当中都相当稳定。因此,利用视网膜来加强移动终端交易的安全性也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另外,尽管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指纹也不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或身体健康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应考虑一些意外问题的出现,如果手指受伤,无法进行识别,如何进行支付呢?此时有没有替代的功能?正如防盗门一样,它是用来防盗的,但如果没有钥匙,它也会将用户锁在门外。相对指纹来说,视网膜更不容易导致损伤,更加稳定安全。视网膜是一些位于眼球后部十分细小的神经(一英寸的1/50),它是人眼感受光线并将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重要器官,它同胶片的功能有些类似,用于生物识别的血管分布在神经视网膜周围,即视网膜四层细胞的最远处。视网膜扫描设备要获得视网膜图像,使用者的眼睛与录入设备的距离应在半英寸之内,并且在录入设备读取图象时,眼睛必须处于静止状态,使用者的眼睛在注视一个旋转的绿灯时,录入设备从视网膜上可以获得400个特征点,同指纹录入比较,指纹只能提供30到40个特征点用来录入,创建模板和完成确认。如在中国专利申请(99124680.2)的说明书中介绍了视网膜图像识别技术。由此可见,视网膜扫描技术的录入设备的认假率低于0.0001%(一百万分之一),当然其它一些生物扫描录入技术也能达到0.0001%的认假率(FAR),并且拒假率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FAR拒假率是指系统不正确地拒绝一个已经获得权限的用户。对无法录入率,还无法获得可靠的统计数字,因为想获得无法录入的人数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从经验来看,估计无法录入率可能在5-10%左右。相对于在手机中设定开机密码和SIM卡锁,甚至手机指纹别技术来说,确保手机在进行支付时更安全,它具有传统的手机安全系统无法比似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用于解决移动终端被任意盗打、开启以及丢失而带来的信息丢失的问题,以提高移动终端安全系统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电路结构及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又包括一视网膜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感应、输出视网膜信息;一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视网膜信息的视网膜数据库,内置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及一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于所述存储器,用于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视网膜信息。
上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启模式包括视网膜开启模式。
上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视网膜数据库连接的扫描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确认模块。
上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上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视网膜传感器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系统的识别方法,适用于包含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电路结构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方法包括设置一视网膜传感器的步骤,用于感应、输出视网膜信息;设置一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视网膜信息的视网膜数据库的步骤,用于存放视网膜信息;及设置一数据处理的步骤,用于处理所述视网膜信息。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以视网膜开启模式开启。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在所述移动终端拨打电话之前,还包括一扫描视网膜进行用户身份确认的步骤。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对所述视网膜信息进行扫描、存储、分析、确认处理的步骤。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还包括一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启过程,该过程又包括步骤100,设定移动终端的开启模式为视网膜模式,打开所述电源;步骤110,所述中央处理器驱动微处理器,所述视网膜传感器受所述微处理器驱动开始工作;步骤120,扫描视网膜信息,并搜索所述视网膜数据库;
步骤130,根据搜索结果,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判断视网膜信息是否与所述视网膜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相匹配,若匹配,则执行步骤140,若不匹配,则出现错误提示信息;步骤140,所述移动终端开启。
上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中,还包括一所述移动终端新用户的添加过程,该过程又包括步骤200,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开启状态;步骤210,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扫描新用户的视网膜,获取视网膜信息;步骤220,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视网膜信息存储到所述视网膜数据库;及步骤230,完成移动终端的新用户添加。
本发明对移动终端功能进行了视网膜技术方面的扩展,使移动终端拥有比传统的终端更加安全稳定的保护措施。能防止电话被盗打,和因手机丢失而带来的信息丢失;并防止丢失的手机被别人使用,大大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系统的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整合视网膜识别系统后的硬件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开机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添加新用户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0 电路结构 11 存储器12 视网膜识别感应器 13 中央处理器14 辅助装置 15 微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整合视网膜识别系统后的硬件结构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有效方案,来加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具体来说明包括(1),在移动终端手机上加装CMOS传感器(CMOS Sensor)为视网膜识别感应器,作手机的保密系统开启装置。
(2),视网膜数据库,功能包括扫描、储存、分析、确认指纹样本四个工序。
(3),机主须预先记录自己的视网膜信息。一种情况是,在打电话前,将扫描视网膜作身份确认,若能完成身份确认,则可成功拨出电话。另一种情况是,即使电话被盗,由于数据库内没有记录新用户的视网膜资料,无论手机处于开启还是关闭状态,所以新用户都无法使用。因此,在手机中存储有用户视网膜信息及设定视网膜开启模式下,手机即使丢失,也不能被成功盗打电话,查看、浏览及删除手机中存储的任何信息,提高了手机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视网膜识别硬件系统由电路结构10、存储器11、视网膜识别感应器12、中央处理器13、辅助装置14、微处理器15等,其中,视网膜识别感应器12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存储器11包括FLASH(闪存)、RAM(随机存储器)和SIM(手机卡),辅助装置14包括LCD(液晶显示屏)、键盘、数据等。其中,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视网膜数据库和处理视网膜信息的数据处理模块都存储在FLASH中。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开机工作流程示意图。该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200,首先,设定移动终端的开启模式为视网膜模式,开启电源,中央处理器驱动微处理器,进而驱动传感器;步骤210,进行扫描视网膜信息,搜索视网膜数据库;步骤220,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匹配对比处理,判断视网膜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否是与该扫描信息匹配的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230,如果不能匹配,则提示错误,终端开启失败,继续执行步骤220;步骤230,开启终端。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添加新用户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在移动终端内部增加了扫描、储存、分析、确认视网膜信息的软件模块。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的FLASH中建立一个视网膜数据库,一种情况是,开机时,驱动传感器扫描视网膜,接收到数据后,程序将接收到的数据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对比;另一种情况是执行图3中所示的步骤,步骤300,首先使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步骤310,增加新的终端用户;步骤320,扫描要增加终端用户的视网膜;及步骤330,将扫描所得视网膜信息存储到视网膜数据库,完成终端用户的添加过程。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本发明对移动终端功能进行了视网膜技术方面的扩展,使移动终端拥有更加安全稳定的保护措施。能防止电话被盗打,和因作为移动终端的手机丢失而带来的信息丢失;并防止丢失的手机被别人使用,大大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系统的性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电路结构及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又包括一视网膜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感应、输出视网膜信息;一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视网膜信息的视网膜数据库,内置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及一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于所述存储器,用于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视网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启模式包括视网膜开启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视网膜数据库连接的扫描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确认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传感器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6.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适用于包含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电路结构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方法包括设置一视网膜传感器的步骤,用于感应、输出视网膜信息;设置一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视网膜信息的视网膜数据库的步骤,用于存放视网膜信息;及设置一数据处理的步骤,用于处理所述视网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以视网膜开启模式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拨打电话之前,还包括一扫描视网膜进行用户身份确认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对所述视网膜信息进行扫描、存储、分析、确认处理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所述移动终端的开启过程,该过程又包括步骤100,设定移动终端的开启模式为视网膜模式,打开所述电源;步骤110,所述中央处理器驱动微处理器,所述视网膜传感器受所述微处理器驱动开始工作;步骤120,扫描视网膜信息,并搜索所述视网膜数据库;步骤130,根据搜索结果,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判断视网膜信息是否与所述视网膜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相匹配,若匹配,则执行步骤140,若不匹配,则出现错误提示信息;步骤140,所述移动终端开启。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所述移动终端新用户的添加过程,该过程又包括步骤200,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开启状态;步骤210,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扫描新用户的视网膜,获取视网膜信息;步骤220,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视网膜信息存储到所述视网膜数据库;及步骤230,完成移动终端的新用户添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识别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该移动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电路结构及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又包括一视网膜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感应、输出视网膜信息;一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视网膜信息的视网膜数据库,内置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及一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于所述存储器,用于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视网膜信息。本发明对移动终端功能进行了视网膜技术方面的扩展,使移动终端拥有比传统的终端更加安全稳定的保护措施。能防止电话被盗打,和因手机丢失而带来的信息丢失;并防止丢失的手机被别人使用,大大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系统性能。
文档编号H04Q7/32GK1862561SQ20051001172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3日
发明者苏伟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