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639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
技术背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移动通讯装置与现代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 且随着移动通讯装置重要性的逐渐提升,对于其输入接口的使用方便性要 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业者除了利用传统的按键输入接口外,也不断的尝 试并推出各种更为便利的输入接口。例如,现行搭配传统按键输入接口常见的游戏杆(joy-stick)输入接口,其利用一可上下左右扳动的游戏杆, 让使用者能直接输入指令,例如光标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甚至 是按压游戏杆以进行指令确认等等。通常,业界又将游戏杆输入接口称为 五向键输入接口 。请参照图l所示,已知移动通讯装置l的输入模块ll包括一游戏杆lll、 一底座112及一电路基板113,其中游戏杆111设置于底座112上,底座 112则焊接于电路基板113上。为了使用者操作方便,游戏杆lll能愈凸出 于移动通讯装置1的表面愈好。由于游戏杆111为一细长的杆体,若直接 让游戏杆111凸设于移动通讯装置1的表面,于使用时会使游戏杆111受 到较多的横向外力,使得游戏杆111容易产生断裂。因此,于已知技术中, 通常将输入模块11固设在一凹槽G内,凹槽G则位于移动通讯装置1的表 面,以避免游戏杆111因受过多的横向外力作用而造成断裂。然而,将游戏杆111固设于凹槽G内,虽可避免游戏杆111断裂的情 形发生,但同时也会造成使用者上下左右扳动游戏杆111的困难及不顺畅。 且使用者为了有效利用游戏杆111,势必需施加更多的力于游戏杆111上, 长时间使用下,则会造成使用者手指的疲劳。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在结构与使用上,显 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 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 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 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移动通讯 装置及其输入模块,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存在的 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使其易于使用且可避免受外力撞击而断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其包括 一连动机构,具有 一凸部及一第一滑块; 一输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滑块,上述第二滑块与上 述第一滑块为相对设置;以及一推压机构,具有一沟槽、 一导杆及一弹性 元件,上述沟槽与上述连动机构连动,上述导杆的一端在上述沟槽的一第 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弹性元件提供上述沟槽一回复力;其 中,当施加一外力于上述连动机构的上述凸部,上述连动机构带动上述沟 槽于一第一方向移动,使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二位 置,或者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连动机构为一体成型。 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第一滑块及上述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斜面。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输入机构具有一输入元件及一软性电路 板,其中上述软性电路板与上述输入元件电性连接。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软性电路板与 一 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第一滑块设置于上述输入机构的一底部。 前述的输入模块,其更包括一固定座,上述推压机构位于上述固定座上方,上述导杆的另一端固 定于上述固定座。前述的输入^f萬块,其中所述的导杆的上述端具有一勾部。前迷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沟槽的底面具有多数段差,上述第一位 置的段差小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段差。前述的输入模块,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的一端为固定于上述连动机 构,上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上述固定座。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其包括 一壳体和一输入模块,该输入模 块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上述壳体内,该输入模块包括 一连动机构,具有一凸部及一第一滑块; 一输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滑块,上述第二滑块与上 述第一滑块为相对设置;及一推压机构,具有一沟槽、 一导杆及一弹性元 件,上述沟槽与上述连动机构连动,上述导杆的一端在上述沟槽的一第一 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弹性元件提供上述沟槽一回复力;其中, 当施加一外力于上述连动机构的上述凸部,上述连动机构带动上述沟槽于一第一方向移动,使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一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二位置, 或者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连动机构为一体成型。 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滑块及上述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斜面o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入机构具有一输入元件及一软性 电路板,其中上述软性电路板与上述输入元件电性连接。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软性电路板与一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滑块设置于上述输入机构的一 底部。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更包括一固定座,上述推压机构位于上述固定座上方,上述导杆的另一端固 定于上述固定座。 '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杆的上述端具有一勾部。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沟槽呈一心型。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沟槽的底面具有多数段差,上述第 一位置的段差小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段差。前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的一端为固定于上述连动 机构,上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上述固定座。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至少具有下列 优点本发明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于使用者欲使用时,藉由 使用者施加一外力于连动机构的凸部,使推厚机构产生运动并带动连动机 构移动,抬升输入机构而使输入元件高于移动通讯装置的壳体表面。而当 使用者不需使用本发明的输入模块时,则使用者同样施加外力于连动机构 的凸部,而推压机构同样会产生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移动,使输入机构下 降而使输入元件收回移动通讯装置的壳体表面。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可藉由让输入机构进行上升动 作,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进而减少使用者长时间操作的疲劳感。 且当使用者不使用时,亦可让输入机构下降,避免输入机构因其它外力碰 撞而断裂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发明新颖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易于使用且可 避免受外力撞击而断裂。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一种已知的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的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第一位置的俯视图,图4B为本 发明的输入^t块的导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沿图2中直线A-A'的剖面图。图5A为本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右侧轨道的俯-观图,图5B为本 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右侧轨道时图2中沿直线A-A'的剖面图。图6A为本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第二位置的俯视图,图6B为本 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第二位置时图2中的沿直线A-A'的剖面图。图7A为本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左侧轨道的俯视图,图7B为本 发明的输入模块的导杆位于左侧轨道时图2中的沿直线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 入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2的输入模块21 包括一连动机构211、 一输入机构212及一推压才几构213。连动机构211具有一凸部211a及一第一滑块211b,两者为一体成型, 而笫一滑块211b具有一斜面Sl。输入机构212具有一第二滑块212a,第二滑块212a具有一斜面S2, 且连动机构211的第一滑块211b设置于输入机构212的底部,而第一滑块 211b的斜面Sl与第二滑块212a的斜面S2相对设置。另外,输入机构212 更可包括有一输入元件212b及一软性电路板212c,输入元件212b可为一 游戏杆本体,其可利用例如表面黏着方式与软性电路板212c电性连接,而 软性电路板212c则可利用如焊接的方式与移动通讯装置2的一电路基板22电性连接。推压机构213具有一沟槽213a、 一导杆213b及一弹性元件213c。其 中,沟槽213a的形状以一心形为例,沟槽213a的底面具有多数段差,而 沟槽213a更与连动机构211连动。导杆213b的一端具有一勾部h,且勾部 h是在沟槽213a中一第一位置P1及一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其中第一位置P1的沟槽213a底面段差小于第二位置P2的沟槽213a底面段差。另夕卜, 弹性元件213c则可为一扭力弹簧,并提供沟槽213a —回复力。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21更可包括一固定座214,推压机构213位于 固定座214上方,导杆213b的另一端则固定于固定座214,固定座214并 不随着沟槽213a移动,所以导杆213b的另一端也不随着沟槽213a移动。 另外,弹性元件213c的一端Cl固定在连动机构211,并与连动机构211连 动,弹性元件213c的另一端C2则固定于固定座214,且不随着连动机构 211移动。接着,请参照图2及图4A至图7B所示,以说明输入模块21的作动过程。请同时参照图2、图4A及图4B所示,其中,图4A为输入模块21的俯 视图,图4B为图2中输入模块21沿直线A-A'的剖视图, 一开始输入机构 212尚未被抬升时,推压机构213的导杆213b是位于沟槽213a的顶端Tl 的第一位置Pl,此时连动机构211的第一滑块211b的斜面Sl与输入机构 212的第二滑块212a的斜面S2,两者的接触面积较小或者尚未接触。请同时参照闺2、图5A及图5B所示,其中,图5A为输入;f莫块21的俯 视图,图5B为图2中输入模块21沿直线A-A'的剖视图,当施加一外力F1 于连动机构211的凸部211a后,连动机构211会带动沟槽213a往一第一 方向Dl移动,再加上第一位置Pl的沟槽底面段差小于第二位置P2的沟槽 底面段差,因此导杆213b的勾部h则可经由沟槽213a的右侧轨道T2,自 第一位置P1逐渐地相对移动至沟槽213a的底端T3的第二位置P2。同时, 第一滑块211b的斜面Sl与第二滑块212a的斜面S2接触面积也逐渐变大, 使输入机构212也跟着抬升。接着,请同时参照图2、图6A及图6B所示,其中,图6B所示图2中 输入模块21沿直线A-A'的剖视图,图6A所示的输入模块21的俯视图,当 导杆213b移动至第二位置P2后,第一滑块211b的斜面Sl与第二滑块212a 的斜面S2接触面积为最大,进而使输入机构212抬升至一预定高度。且由 于弹性元件213c受挤压后具有一回复力F2,而回复力F2方向为与第一方 向Dl相反的一第二方向D2,因此,弹性元件213c的回复力F2会使得蓬动 机构211与固定座214相对远离,即于固定座214不动的情形下,回复力 F2带动沟槽213a往第二方向D2移动。但由于导杆213b的勾部(图中未表 示)会顶合于沟槽213a的底端T3的第二位置P2,再加上第二位置P2比右 侧轨道T2的任一位置的高度都低,进而使导杆213b的勾部(图中未表示) 暂时停留于第二位置P2,并使输入机构212的位置抬升至预定高度,以利 使用者进行指令的输入。最后,请同时参照图2、图7A及图7B所示,其中,图7A所示为输入 模块21的俯视图,图7B所示为图2中输入模块21沿直线A-A'的剖视图, 当使用者使用输入机构212完毕后,可再施加一外力F3于连动机构211的 凸部211a,以使输入机构212下降。同样的,连动机构211会带动沟槽213a 往第一方向Dl移动,使得导杆213b则会离开沟槽213a的底端T3的第二 位置P2,且由于沟槽213a的右侧轨道T2、底端T3、左侧轨道T4底面依序 具有由高至低的段差(也就是说在沟槽213a底面中,右侧轨道T2较高, 底端T3次高,左,轨道T4较低)。因此,导杆213b离开沟槽213a的底端 T3后,会滑向左侧轨道T4。同时弹性元件213c的回复力F2则带动沟槽213a 往第二方向D2移动,而导杆213b则顺着左侧轨道T4逐渐的移动至沟槽213a 的顶端Tl的第一位置Pl。而连动机构211的第一滑块211b的斜面Sl与输 入机构212的第二滑块212a的斜面S2则逐渐回复至较小的接触面积,甚 至不接触,输入机构212则下降回复至尚未被抬升的位置。上述作动过程为 一循环过程,使用者只需重复按压以施加外力于凸部 211a,即可重复地使输入机构212进行抬升及下降的动作。另外,由于沟 槽213a的右侧轨道T2、底端T3、左侧轨道T.4底面依序具有由高至低的段 差,因此,若导杆213b的移动方向相反,则导杆213b无法跨过段差至第 二位置P2产生卡合固定效果,因此导杆213b的移动方向顺序为固定。需 注意者,由于沟槽213a的结构设计及形状可有许多不同的变化态样,于此 并不限定,只要是沟槽213a内具有段差结构,以形成一可循环式的行程者, 均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接着,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2,移动通 讯装置2包括一输入模块21及一壳体23。输入模块21的至少一部分为设 置于壳体23内,输入模块21包括一连动机构211、 一输入机构212及一推 压机构213。连动机构211具有一凸部211a及一第一滑块211b。输入机构 212具有一第二滑块212a,第二滑块212a与第一滑块211b为相对设置。 推压^/L构213具有一沟槽213a、 一导杆213b及一弹性元件213c,沟槽213a 与连动机构211连动,导杆213b的一端在沟槽213a的一第一位置Pl及一 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弹性元件213c提供沟槽一回复力F2。壳体23的材质例如为塑料、金属或合金。而输入模块21的结构与作 动方式已于前实施例中详述,于此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移动通 讯装置2更可包括一电路基板22,电路基板22和输入机构212中的软性电 路板212c为电性连接,以将使用者利用输入机构212所输入的指令可经由 软性电路板212c以传递至电路基板22。请参照图5A至图7B所示,当施加一外力F1、 F3于连动^/L构211的凸 部211a,连动机构211带动沟槽213a于一第一方向Dl移动时,可使导杆213b由第一位置Pl相对移动至第二位置P2,使推压机构213产生运动并 带动连动机构211移动,抬升输入机构212而使输入元件212b高于移动通 讯装置2的壳体23表面。或者,连动机构211带动沟槽213a于一第一方 向D1移动时,导杆213b可由第二位置P2相对移动至第一位置Pl,推压机 构213产生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211移动,使输入机构212下降而使输入 元件212b收回移动通讯装置2的壳体23表面。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于使用 者欲使用时,藉由使用者施加一外力于连动机构的凸部,使推压机构产生 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移动,抬升输入机构高于移动通讯装置的壳体表面。 而当使用者不需使用本发明的输入机构时,则使用者同样施加外力于连动 机构的凸部,而推压机构同样会产生运动并带动连动机构移动,使输入机 构下降收回移动通讯装置的壳体表面。与已知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不仅可藉由让输入机构进行上升动作,增加使用者使 用时的便利性,进而减少使用者长时间操作的疲劳感。且当使用者不丧用 时,亦可让输入机构下降,避免输入机构因其它外力碰撞而断裂的情况发 生。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筒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动机构,具有一凸部及一第一滑块;一输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滑块,上述第二滑块与上述第一滑块为相对设置;以及一推压机构,具有一沟槽、一导杆及一弹性元件,上述沟槽与上述连动机构连动,上述导杆的一端在上述沟槽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弹性元件提供上述沟槽一回复力;其中,当施加一外力于上述连动机构的上述凸部,上述连动机构带动上述沟槽于一第一方向移动,使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一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二位置,或者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一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连动机构 为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滑块 及上述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输入机构 具有一输入元件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上述软性电路板与上述输入元件电 性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软性电路 板与 一 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滑块 设置于上述输入机构的 一底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固定座,上述推压机构位于上述固定座上方,上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导杆的上 述端具有一勾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沟槽的底 面具有多数段差,上述第一位置的段差小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段差。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弹性元 件的一端为固定于上述连动机构,上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上述固 定座。
11、 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以及一输入模块,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上述壳体内,该输入模块包括一连动机构,具有一凸部及一第一滑块;一输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滑块,上述第二滑块与上述第一滑块为 相对设置;及一推压机构,具有一沟槽、 一导杆及一弹性元件,上述沟槽与上 述连动机构连动,上述导杆的一端在上述沟槽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 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弹性元件提供上述沟槽一回复力;其中,当施加一外力于上述连动机构的上述凸部,上述连动机构 带动上述沟槽于一第一方向移动,使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一位置相对移 动至上述第二位置,或者上述导杆由上述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上述第 一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连 动机构为一体成型。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 一滑块及上述第二滑块分别具有一斜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输 入机构具有 一输入元件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上述软性电路板与上述输入 元件电性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软 性电路板与 一 电^各基板电性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 一滑块设置于上述输入机构的 一底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固定座,上述推压机构位于上述固定座上方,上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于上述固定座。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导 杆的上述端具有一勾部。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罩,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沟 槽呈一心型。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沟 槽的底面具有多数段差,上述第一位置的段差小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段差。
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弹 性元件的一端为固定于上述连动机构,上述弹性元件的另 一端则固定于上 述固定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该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模块包括一连动机构、一输入机构及一推压机构。连动机构具有一凸部及一第一滑块。输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为相对设置。推压机构具有一沟槽、一导杆及一弹性元件,沟槽与连动机构连动,导杆的一端在沟槽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弹性元件提供沟槽一回复力。当施加一外力于连动机构的凸部,连动机构带动沟槽于一第一方向移动,使导杆由第一位置相对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者导杆由第二位置相对移动至第一位置。本发明亦揭露一种移动通讯装置。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其输入模块易于使用且可避免受外力撞击而断裂。
文档编号H04M1/23GK101335782SQ20071012270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杨胜宇, 林彦至, 童子贤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