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297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有关于一种具有较佳印刷电路板配置设计的 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l,其显示已知的可携式电子装置l,包括音箱IO、印刷电路板20以及镜头 模块30。镜头模块30包括一镜头31、 一电路板32以及一柔性电路板33。镜头31设于 电路板32之上,柔性电路板33连接电路板32。印刷电路板20上设有一镜头模块连接器 21。柔性电路板33连接镜头模块连接器21。
在已知技术中,为维持音箱10的完整性以确保扬声效果,音箱10与印刷电路板20 的接触部分留有大量的空白区域。此空白区域尤其不宜设置高度较高的元件,例如全球定 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SM)连接器,否则会造成音箱10破孔而降低扬声 效果。同时,此空白区域亦不宜设置会影响无线信号传输的电子元件,因为对应音箱10 的位置常常是天线的设置位置。因此,造成印刷电路板20上的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 印刷电路板、 一扬声器以及一镜头模块。壳体包括一音箱框格以及一连续壁,上述连续壁 环绕上述音箱框格,上述连续壁包括一凹口。印刷电路板包括一音箱区域以及一镜头模块 连接器,其中,上述音箱区域对应上述音箱框格,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设于上述音箱区域。 扬声器设于上述音箱框格之中。镜头模块包括一镜头、 一电路板以及一柔性电路板。上述 镜头设于上述电路板之上,上述电路板经过上述凹口延伸进入上述音箱框格。柔性电路板 连接上述电路板,于上述音箱框格中延伸,并连接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应用本发明,由于将镜头模块连接器设于音箱区域之中,因此让 出了更多的印刷电路板空间,以供置放其它的电子元件,尤其是高度较高的元件,例如,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SM)连接器。如此,可更有效利用印刷电路板空间,并灵活电子元件的配置方式。此外,镜头模块连接器所产生的电磁波极低,因此 不会有影响天线信号传输的疑虑。


图1显示已知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图2a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以及 图2b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a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2b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 前视图。参照第2a以及2b图,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10、 一印刷 电路板120、一扬声器130、一镜头模块140、一泡棉材料150、一弹簧探针连接器(pogopin connector) 160以及一镜头模块连接器170。
壳体110包括一音箱框格111、 一镜头容置框格112以及一连续壁113,上述连续壁 113环绕上述音箱框格111,上述一音箱框格111邻接上述镜头容置框格112,上述连续 壁113包括一凹口 114。
印刷电路板120包括一音箱区域121以及一镜头容置区域122,其中,上述音箱区域 121对应上述音箱框格111,上述镜头容置区域122对应上述镜头容置框格112,上述镜 头模块连接器170设于上述音箱区域121。
扬声器130设于上述音箱框格111之中。弹簧探针连接器(pogo pin connector) 160 耦接上述扬声器130以及上述印刷电路板120。
镜头模块140设于上述镜头容置框格112之中,包括一镜头141、 一电路板142以及 一柔性电路板143。镜头141设于上述电路板142之上,上述电路板142经过上述凹口 114, 从上述镜头容置框格112延伸进入上述音箱框格111。柔性电路板143连接上述电路板 142,于上述音箱框格lll中延伸,并连接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170。
泡棉材料150夹设于上述连续壁113与上述印刷电路板120之间。上述连续壁113 为隔音墙。
凹口 114的形状配合电路板142的形状,藉此紧密接触电路板142。透过泡棉材料150 压覆连续壁113以及电路板142,可维持音箱框格111的完整性以确保扬声效果。 弹簧探针连接器160耦接上述扬声器130。音箱框格111呈L形,包括一第一区段1111以及一第二区段1U2,上述第一区段1111 的延伸方向(y,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长轴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区段1112的延伸方向(x,可 携式电子装置的短轴方向)。扬声器130位于上述第一区段1111之中,上述镜头模块连接 器170位于上述第二区段1112之中。柔性电路板14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述可携式电子 装置的长轴方向y。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以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其它可 携式电子装置。印刷电路板142上可更设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SM)连接器。
应用本发明,由于将镜头模块连接器170设于音箱区域121之中,因此让出了更多的 印刷电路板空间,以供置放其它的电子元件,尤其是高度较高的元件,例如,全球定位系 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SM)连接器。如此,可更有效利用印刷电路板空间,并 灵活电子元件的配置方式。此外,镜头模块连接器170所产生的电磁波极低,因此不会有 影响天线信号传输的疑虑。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壳体,包括一音箱框格、一镜头容置框格以及一连续壁,上述连续壁环绕上述音箱框格,上述音箱框格邻接上述镜头容置框格,上述连续壁包括一凹口;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包括一音箱区域、一镜头容置区域以及一镜头模块连接器;其中,上述音箱区域对应上述音箱框格,上述镜头容置区域对应上述镜头容置框格,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设于上述音箱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更包括 一镜头模块,设于上述镜头容置框格之中,包括-一镜头;一电路板,上述镜头设于上述电路板之上,上述电路板经过上述凹口,从上述 镜头容置框格延伸进入上述音箱框格;以及一柔性电路板,连接上述电路板,于上述音箱框格中延伸,并连接上述镜头模 块连接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更包括一泡棉材料,夹设于 上述连续壁与上述印刷电路板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连接 器(GPS connector),设于上述印刷电路板之上。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音箱框格呈L形。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音箱框格包括一 第一区段以及一第二区段,上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 一扬声器位于上述第 一区段之中,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位于上述第二区段之中。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延 伸方向平行于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长轴方向。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连续壁为隔音墙。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 为手机。
11.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壳体,包括一音箱框格以及一连续壁,上述连续壁环绕上述音箱框格,上述连续壁 包括一凹口;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包括一音箱区域以及一镜头模块连接器;其中,上述音箱区域对应上述音箱框格,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设于上述音箱区域。 柔性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更包括一镜头模块,包括一镜头;一电路板,上述镜头设于上述电路板之上,上述电路板经过上述凹口延伸进入上述音箱框格;以及一柔性电路板,连接上述电路板,于上述音箱框格中延伸,并连接上述镜头模 块连接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更包括一泡棉材料,夹 设于上述连续壁与上述印刷电路板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 连接器(GPS connector),设于上述印刷电路板之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音箱框格呈L形。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音箱框格包括 一第一区段以及一第二区段,上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 一扬声器位于上述 第一区段之中,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位于上述第二区段之中。
18.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柔性电路板的 延伸方向平行于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长轴方向。
19.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连续壁为隔音+也 工囬o
20.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可携式电 子装置为手机。
全文摘要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印刷电路板、一扬声器以及一镜头模块。壳体包括一音箱框格以及一连续壁,上述连续壁环绕上述音箱框格,上述连续壁包括一凹口。印刷电路板包括一音箱区域以及一镜头模块连接器,其中,上述音箱区域对应上述音箱框格,上述镜头模块连接器设于上述音箱区域。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494670SQ20081000515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胜源, 洪健铭, 苏文晖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