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420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应用于公安、消防、政务 和地铁的专用无线电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电调度系统,是用于专用通讯领域的指挥调度系统。主要负责对系统中 的各种电台进行语音调度,对调度的语音数据进行录音和管理。 目前实际应用中的无线电调度系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 电台传输制式有常规、模拟集群、数子集群这三类,电台系统本身存在 巨大差异;
2、 由于电台传输制式不统一,电台调度设备种类繁多,电台调度系统之间 兼容性差,几乎无法达到互通互联;
3、 电台调度设备接收并解析语音数据后,以模拟数据方式传输,模拟语音 信号容易被干扰,更不利于录音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兼容性,支持多种电台传输制式,解 析后的语音转换成数字模式,并且可以录音和管理的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 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 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电台控制器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至少一台 电台控制器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分别通过内网与査询服务部分、运维服务部 分、管理服务部分和调度服务部分连接,查询服务部分、运维服务部分、管理服 务部分和调度服务部分分别通过外网与至少一个客户端部分连接。
所述的电台控制器部分包括多种电台控制模块,以适应不同的电台型号和 电台传输制式。其功能是接收坐席控制器部分的工作指令,根据坐席控制器发送 的指令,控制电台语音数据的接收或发送、将电台发送和接收的语音数据转换成
4数字信号并存储在电台控制器内部。
所述的坐席控制器部分包括多种坐席控制器模块,以适应不同的系统操作 员。其功能是根据系统操作员的具体操作,发送工作指令给电台控制器,并将发 送和接收的语音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保存在坐席控制器内部。
所述的査询服务部分包括一个查询服务器模块、 一个数据库、 一个査询终 端。其功能是根据系统操作员的操作要求,将录音数据备份在数据库中,査询坐 席控制器和电台控制器上存储的语音数据。
所述的管理服务部分包括一个管理服务器模块和一个管理终端。其功能是 根据系统管理员的操作要求,可以管理系统中的运行的核心参数和运行状态。
所述的运维服务部分包括一个运维服务器模块和一个运维终端。其功能是 根据系统管理员的操作要求,监控系统中所有的坐席控制器和电台控制器的运行 状态;并可以将电台控制器或坐席控制器里存储的语音数据导出,把数据备份在 运维服务器上。
所述的调度服务部分包括一个调度服务器模块和一个调度终端。其功能是 根据紧急情况的要求,发送紧急调度信息。可根据操作员的要求,接管整个系统 的语音通讯功能,完成紧急调度功能。
所述的客户端部分包括多个客户端。其功能是为内网和外网提供一个信息 交互的接口,内网的査询、管理、运维、调度服务都可以在客户端实现。外网用 户可以通过客户端,从公网上直接获取这个系统中的各种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无线电调度装置,由于实现了语音数据信息数字 化,可以使语音数据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储存和管理。本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 是由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构成,可以将语音数据数字化。本系统使用百兆以太网 相互连接,并能够非常方便地以文件形式将语音数据在系统内网上传输,存储, 查询。并且也大幅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和纠错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兼容性好不同制式的电台,可以实现电台语音数据相互沟通,语音数 据数字化后,所有的信息都是接口统一的数字化数据,系统中的不同频 率不同制式的电台语音数据,都被电台控制器转换成统一数字化数据, 数字化数据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各种终端可以通过内部网络来管理
5和访问这些数据;
2、 分组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引入"分组管理"的概念,将电台控制器和坐 席控制器划分为若干组,每次无线电通讯的语音调度数据,都是以组为 单位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3、 速度快首先,系统的终端都是由计算机嵌入式组成,利用计算机的运 算能力来将音频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其次,整个系统的内网是由百兆 以太网相互连接,利用百兆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避免出现"数据拥堵" 的情况;
4、 抗干扰能力强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和辐射非常强,模拟的语音数据非常 容易被干扰,本系统为了达到抗干扰能力,利用电台控制器,将电台接 收到的语音数据立即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并配合数字纠错算法,增强系 统的容错能力;
5、 远程控制外部网络的客户端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中的查询服务部 分,既可以远程查询以前保存的录音文件,也可以实时监听目前的任意 通话f曰息;
6、 维护性强运维服务部分主要负责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假设系统中某 些部分出现问题而退出服务,运维服务器可以立即向系统操作员和系统 管理员报警,并启动自身的系统恢复机制;
7、 安全性好安全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系统中有管理服务部分,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个部分,设定其 他部分中的任意终端系统操作员的操作管理权限。这些终端包括 坐席控制操作员的权限、运维服务器操作员的权限、査询服务器 操作员的权限、调度服务器操作员的权限和客户端服务器操作员 的权限。
(2) 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网络,内网和外网不直接连接,外网的 客户端既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内部网络的数据,内部网络又不会受 到外部网络的干扰和影响;
8、 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调度服务部分具有一定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调度服务部分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权限,自由操控系统中的任意终端,当遭遇突发紧急情况后,调度服务部分可间接干预或直接接管整个调度系 统,统一地对系统中的所有电台进行管理。

图1为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电台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3为坐席控制器嵌入式控制模块结构框图; 图4为査询服务部分103的结构框图; 图5为运维服务部分104的结构框图; 图6为管理服务部分结构框图; 图7为调度服务部分结构框图; 图8为客户端部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数字化无线电调度系统结构原理图,其包括电台控制
器部分101、坐席控制器部分102、查询服务器部分103、运维服务器部分104、 管理服务器部分105、调度服务器部分106、客户端部分107。
所述的电台控制器部分101,其包括64个电台控制器,每一个电台控制器 控制一个电台。电台控制器模块特性是电台控制器兼容常规、模拟集群、数子集 群这三种电台制式,电台控制器的控制部分使用嵌入式控制模块,利用其低功耗 和体积小的优势来完成各项功能。其功能包括
1. 负责将采集到的模拟语音数据转换成为数字语音数据;
2. 控制电台的接收和发送状态;
3. 接收坐席控制器的命令,切换工作组;
4. 存储语音数据在本机上,以供日后査询;
5. 通过网络接收和发送数字化语音数据。
如图2所示,为电台控制器结构框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台101 — 1和
嵌入式控制模块101—2组成,电台101 _1外购,嵌入式控制模块101—2自主 研发。所述的电台101 — 1,是无线电通讯中专用的电台设备,可以是常规、模拟 集群、数子集群这三类电台中的任意一类。
所述的嵌入式控制模块101—2由中央处理单元101—A、串口通讯控制单元 101—B、语音处理单元101—C、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1—D和文件存储单元101 一E组成,电台101 _1分别与串口通讯控制单元101—B和语音处理单元101 — C连接,串口通讯控制单元IOI—B、语音处理单元101—C分别通过中央处理单 元101 — A与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1—D和文件存储单元101—E连接。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101—A,采用s3c2410芯片,主要负责整个模块的数 据处理和运算。该芯片功耗低,处理运算能力强,芯片资源丰富,包含串口、网 络控制器、数字化音频处理总线等。
所述的串口通讯控制单元101—B是一串口收发控制端口,采用MAX232 芯片,其主要负责转发中央处理单元101—A和电台lOl — l之间的串口通讯信 号的收发控制。
所述的语音处理单元101—C是一个语音数据转换芯片,采用AD1341专用 音频芯片实现。其主要负责将从电台接收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 把中央处理单元101—A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
所述的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1—D采用以太网控制芯片DM9000—E实现。 主要负责系统的网络控制信号收发控制。本单元只和内部网络进行连接,所以电 台控制器只接收来自内部网络的终端的控制命令。
所述的文件存储单元101—E采用硬盘实现。数字化音频信号经过中央处理 单元101—A处理后,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本单元里。
坐席控制器部分102,其包括16个坐席控制器,系统操作员可以操作坐席 控制器,和64台电台控制器中的任意一台组成通话组。通话的语音数据通过内 网传输。坐席控制器的特性是系统调度能力强,由于可以频繁的切换工作组,系 统操作员可以利用1台坐席控制器和多个电台控制器进行配组,发送语音调度信 息。坐席控制器的控制部分釆用自主研发的嵌入式系统完成。其功能包括
1. 发送控制命令给电台控制器,指挥任意一部电台成为一个通话组,或者 指挥任意一部正在通话的电台退出通话组。
2. 保存通话的语音数据,并把数据按照不同的通话组归档,备份在查询服
8务部分103的数据服务器上。 3.通过网络接收和发送数字化语音数据。
如图3所示,为坐席控制器嵌入式控制模块结构框图,主要由以下几个单 元组成中央处理单元102—A、人机交互单元102—B、语音处理单元102_C、 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2—D以及文件存储单元102—E,中央处理单元102—A分 别与人机交互单元102_B、语音处理单元102—C、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2—D 和文件存储单元102—E连接。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102—A,采用AT9261芯片,该芯片处理能力强,集 成度高,功耗低,速度快。该芯片集成液晶屏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适合与人 机交互单元102—B进行数据交互;该芯片还集成了 IIS数字音频总线,可直接 连接语音处理单元102—C。
所述的人机交互单元102—B,采用12英寸液晶屏和12英寸触摸屏实现。 其主要负责采集系统操作员的调度操作指令,并将系统信息实时显示在液晶屏 上。液晶屏和触摸屏相互配合,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加直接高效。
所述的语音处理单元102—C是一个语音数据转换芯片,采用AD1341专用 音频芯片实现。其主要负责将从电台接收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 把中央处理单元102—A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
所述的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2—D采用以太网控制芯片DM9000—E实现。 主要负责接收和发送系统的网络控制信号;并将数字化音频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和 备份到査询服务部分103上。本单元只和内部网络进行连接,所以坐席控制器只 接收来自内部网络的终端的控制命令,也只能将数字化音频数据文件传输到内部 网络的査询服务部分103中的数据库里。
所述的文件存储单元102—E采用硬盘实现。数字化音频信号经过中央处理 单元101—A处理后,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本单元里。
如图4所示,为査询服务部分103的结构框图,所述的査询服务部分103 由查询服务器103—A、查询服务终端103—B、数据库103 — C、连接内部网络 的网卡103—D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3—E组成,査询服务器103_A分别与査 询服务终端103—B、数据库103—C、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3—D和连接互联 网的网卡103—E连接,査询服务终端、査询服务器和数据库利用台式机电脑和
9专用软件实现,其中台式机电脑外购,专用软件自行研发编写,两块网卡,分别 实现对内网和互联网的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如下
1. 第一块网卡和内网连接,从内网接收坐席控制器部分102上载的数字 化语音数据;
2. 第二块网卡负责和互联网连接,其带网络防火墙功能,负责接收来自 互联网上的客户端的査询指令;
3. 两块网卡实现了内网和互联网并不直接连接,互联网的数据干扰和恶 意攻击都不会直接影响到内网;
4. 将坐席控制器部分102上载的数据按组和时间归档,并存储在数据库 中,进行数据整理和备份,供査询使用;
5. 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查询终端,调出数据库中的任意一份音频数据存 档文件;
所述的査询服务器103—A主要负责处理系统管理员的査询操作,检索数据 库,并将査询的结果送到内部网络或者外部网络的指定终端。由于连接内部网络 的网卡103_D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3—E都是单独与本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的,所以相互不干扰。
所述的査询服务终端103—B是一个台式计算机的显示界面。通过这个终 端,系统管理员可以输入需要查询的数字化语音信息;并显示査询结果。
所述的数据库103 — C是本系统中唯一的一个数据库。为了确保此数据库的 数据稳定性,采用世界知名的商用数据库SQLSEVER2000实现。主要负责整个 系统中数据文件备份,保存和维护。
所述的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3—D,是一块以太网网卡。主要负责和内部 网络数据的交换,接收内网中其他终端发送来的査询信息,将本地的查询结果通 过内部网络发送到其他终端。
所述的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3—E,是一块以太网网卡,集成防火墙,可以 阻挡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主要负责和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接收处于互联网上 的客户端部分107的査询信息,将本地的査询结果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客户端部分 107上。
如图5所示,为运维服务部分结构框图,采用一台台式计算机实现,所述
10的运维服务部分104由运维服务终端104_A、运维服务器104—B、连接内部网 络的网卡104—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4—D组成,运维服务终端104—A分 别与运维服务器104—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4—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4 一D连接。
运维服务终端和运维服务器,通过台式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实现。运维服务部 分实时监控系统中的每一部分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控的结果及时实现在运维服务 器终端上,供系统管理员监控和管理。此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监控和维护端,系统 管理员可以通过此部分,对系统中任何部分进行监控。两块网卡,分别实现对内 网和互联网的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如下
1. 第一块网卡和内网连接,监控内网里的电台控制器部分101、坐席控制 器部分102、査询服务部分103、管理服务部分105和调度服务部分106 的全部终端的运行情况;
2. 第二块网卡负责和互联网连接,其带网络防火墙功能,负责接收来自互 联网上的客户端的査询指令;
3. 两块网卡实现了内网和互联网并不直接连接,互联网的数据干扰和恶意 攻击都不会直接影响到内网;
4. 当终端出现问题,运维服务器首先报警,通知系统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 然后启动系统纠错机制。如果问题不严重,不需要人为干预,系统可自
己恢复;如果问题严重,导致系统工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机维护;
所述的运维服务器104_A主要负责处理系统管理员的运用和维护操作,监 控整个系统中任意部分的。由于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4 — 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 卡104—D都是单独与本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所以相互不干扰。
所述的运维服务终端104—B是一个台式计算机的显示界面。每一个部分中 的任何一个终端,运行状态都可以实时的显示在这个终端上。系统管理员可以通 过这个终端,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4—C,是一块以太网网卡。主要负责和内部 网络数据的交换,通过网络监控内部网的任意终端的运行状态。
所述的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4—D,是一块以太网网卡,集成防火墙,可以 阻挡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主要负责和互联网数据的交换,通过互联网监控客户端部分107的运行状态。
如图6所示,为管理服务部分结构框图,所述的管理服务部分105由管理服 务终端105—A,管理服务器105—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5—C和连接互联 网的网卡105—D组成,管理服务终端105—A分别与管理服务器105—B、连接 内部网络的网卡105_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5—D连接。
管理服务终端和管理服务器,通过台式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实现。管理服务 部分可以对系统中的任意终端的使用者分配权限,不同的终端用户具有不同的权 限。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又保证了系统的健壮性。两块网卡,分别实 现对内网和互联网的数据交换。其主要功能如下
1. 第一块网卡和内网连接,可以通过内网,配置和管理电台控制器部分 101、坐席'控制器部分102、査询服务部分103、管理服务部分105和调 度服务部分106的全部终端的权限。
2. 第二块网卡负责和互联网连接,其带网络防火墙功能,通过互联网对外 网上的客户端部分107进行权限配置。
3. 两块网卡实现了内网和互联网并不直接连接,互联网的数据干扰和恶意 攻击都不会直接影响到内网。
4. 权限分层后,整个系统既可以达到数据共享,又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安 全性和健壮性。
5.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修改该部分的部分配置,及时调整 系统中的终端的操作权限。
6. 如果管理服务部分由于未知原因而崩溃或损坏,系统将自动启动应急方 案。所有的终端将继续按照默认配置运行,虽然这个部分退出工作对整 个系统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所述的管理服务器105—A主要负责处理系统管理员的管理授权操作。系统 中的任意部分,本身具有一定的默认权限,但是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某些部分 需要默认权限以外的权限,必须首先经过本部分授权,才可获得此权限。由于连 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5_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5—D都是单独与本服务器进 行数据交互的,所以相互不干扰;外网的病毒和恶意攻击也无法影响内网。
所述的运维服务终端105—B是一个台式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个终端,对系统中的任意终端进行授权。
所述的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5—C,是一块以太网网卡。主要负责与内部 网络数据进行交换,通过内部网络向系统中的任意终端授权。
所述的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5—D,是一块以太网网卡,集成防火墙,可以
阻挡网络病毒和恶意攻击。主要负责和互联网数据的交换,通过互联网对客户端
部分107进行授权。
如图7所示,为调度服务部分结构框图,采用一台台式计算机实现,所述的 调度服务部分106由管理服务终端106—A、管理服务器106_B、连接内部网络 的网卡106_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D组成,管理服务终端106_A分别 与管理服务器106—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6—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 D连接。
管理服务终端和管理服务器,通过台式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实现。调度服务 部分用于应对突发情况,如果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或者类似的紧急情况,需要统 一调度和统一管理,此部分可以立即接管整个系统的语音通讯功能,完成紧急调 度功能。此时,电台控制器部分101的全部电台控制器都和调度服务部分106 组成一个通话组,屏蔽坐席控制器102的全部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
1. 第一块网卡和内网连接,可以通过内网,遭遇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发 送应急命令,接管整个系统的语音调度功能;
2. 第二块网卡负责和互联网连接,其带网络防火墙功能,客户端部分107 通过互联网可以监听紧急情况下的调度操作,达到远程监控紧急调度的 功能;
3. 两块网卡实现了内网和互联网并不直接连接,互联网的数据干扰和恶意 攻击都不会直接影响到内网。
4. 此部分接管语音调度功能后,可以统一管理整个调度系统,防止调度过 程中的重复操作和冲突操作,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协调性。
所述的调度服务器106—A主要负责处理系统管理员的对系统进行调度监 控。此部分是一个调度监控中心,此服务器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中的任意调度信 息。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此服务器可以接管整个内部网络的所有调度,对系统中 的所有调度系统进行统一操作和调度。处于互联网的客户端部分,不能直接参与
13紧急调度,但是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 — D,登录本服务器,实时监控 紧急调度信息。
所述的调度服务终端106—B是一个台式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如果出现
紧急情况,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个终端,统一控制和调度整个系统。
所述的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6_C,是一块以太网网卡。主要负责与内部 网络数据进行交换,通过内部网络向系统中的所有终端发送紧急调度指令。
所述的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D,是一块以太网网卡,集成防火墙。处于 外网的客户端可以通过此部分,登录调度服务器,远程监控调度信息;但无法通 过此部分参与紧急调度。
如8所示,为客户端部分结构框图,所述的客户端部分107包括8个客户端, 客户端是由嵌入式系统实现,低功耗,可移动,易于操作。每一个客户端由中央 处理单元107—A、人机交互单元107—B、语音处理单元107—C和网络收发控 制单元107 —D组成,中央处理单元107—A分别与人机交互单元107_B、语音 处理单元107—C和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7_D连接。
系统操作员可通过可移动的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本系统中的査询 服务部分103、运维服务部分104、管理服务部分105和调度服务部分106这四 个服务部分,从而达到对整个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维护和查询。由于所述的四 个服务部分均有两块网卡,所以客户端互联网的访问,也不会对整个系统的内部 网络造成干扰。由于此部分可移动,并且连接互联网后就可远程维护整个系统, 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其主要功能包括-
1. 终端数量固定,而且每一个终端都必须经过管理服务器部分105授权, 以防止系统受到干扰和攻击。
2. 此部分由于使用之前已经过系统的管理部分105授权,权限事先明确。 运维、调度、管理和査询都可以被事先授权,所以这部分终端的操作灵 活性最高,只要经过事先授权,都可以进行操作。
3. 此部分由嵌入式系统实现,并且可以移动、功耗低。操作人员携带本部 分到远端使用。即使远离系统的所在地区,如果有互联网环境,系统操 作员仍然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和监控整个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操 作性。
14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107—A,采用AT9261芯片,该芯片处理能力强,集 成度高,功耗低,速度快。该芯片集成液晶屏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适合与人 机交互单元107_B进行数据交互;该芯片还集成了 IIS数字音频总线,可直接 连接语音处理单元107—C。
所述的人机交互单元107—B,采用5.4英寸液晶屏和按键实现。客户端部 分具有手持设备的特性,便于移动。
所述的语音处理单元107—C是一个语音数据转换芯片,采用AD1341专用 音频芯片实现。其主要负责将从电台接收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 把中央处理单元107—A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
所述的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7—D釆用以太网控制芯片DM9000—E实现。 此芯片是10M和100M网络自适应型以太网控制芯片,所以可以适用于各种互 联网环境,减少互联网环境对此终端的约束和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电台控制器(101)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102),至少一台电台控制器(101)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102)分别通过内网与查询服务部分(103)、运维服务部分(104)、管理服务部分(105)和调度服务部分(106)连接,查询服务部分(103)、运维服务部分(104)、管理服务部分(105)和调度服务部分(106)分别通过外网与至少一个客户端部分(107)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台控制器(101)由电台(IOI — I)和嵌入式控制模块(101—2)组成, 其中嵌入式控制模块(101—2)由中央处理单元(101—A)、串口通讯控制 单元(101—B)、语音处理单元(101—C)、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1—D)和 文件存储单元(101 —E)组成,电台(101 _ 1)分别与串口通讯控制单元(101 —B)和语音处理单元(IOI—C)连接,串口通讯控制单元(101—B)、语音 处理单元(101—C)分别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01—A)与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1—D)和文件存储单元(101—E)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坐席控制器(102)由中央处理单元(102—A)、人机交互单元(102—B)、 语音处理单元U02—C)、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2—D)和文件存储单元(102 一E)组成,中央处理单元(102—A)分别与人机交互单元(102—B)、语音 处理单元U02 — C)、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2 — D)和文件存储单元(102 一E)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查询服务部分(103)由査询服务器(103—A)、査询服务终端(103—B)、 数据库(103_C)、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3—D)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3 一E)组成,査询服务器(103—A)分别与査询服务终端(103—B)、数据库(103—C)、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3—D)和接互联网的网卡(103—E)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运维服务部分(104)由运维服务终端(104—A)、运维服务器U04—B)、 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4—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4—D)组成,运维 服务终端(104—A)分别与运维服务器(104—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4 一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4—D)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管理服务部分(105)由管理服务终端(105—A)、管理服务器(105—B)、 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5—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5—D)组成,管理 服务终端(105—A)分别与管理服务器(105_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5 一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5—D)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调度服务部分(106)由管理服务终端(106—A)、管理服务器(106—B)、 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6—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D)组成,管理 服务终端(106—A)分别与管理服务器(106—B)、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106 _C)和连接互联网的网卡(106—D)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客户端部分(107)由中央处理单元(107—A)、人机交互单元(107—B)、 语音处理单元(107—C)和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7-D)组成,中央处理单 元(107—A)分别与人机交互单元(107—B)、语音处理单元(107—C)和 网络收发控制单元(107_D)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无线电调度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电台控制器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至少一台电台控制器和至少一台坐席控制器分别通过内网与查询服务部分、运维服务部分、管理服务部分和调度服务部分连接,查询服务部分、运维服务部分、管理服务部分和调度服务部分分别通过外网与至少一个客户端部分连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兼容性好、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远程控制、维护性强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
文档编号H04W84/02GK201345741SQ20082015755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庆谊 申请人: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