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壳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479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后壳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L机,尤其涉及一种将前 壳和后壳装配在一起的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4几。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视的前后壳的装配,主要使用多个螺丝,通过后壳的过孔与前 壳的螺丝柱连接起来,将前壳和后壳装配在一起。这种装配结构需要多个螺丝, 从而增加了零件,也增加了操作工艺步骤,使得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升高; 同时由于前后壳釆用螺钉固定而产生的前壳抽坑,影响产品的美观。
在专利号为200620144504. l,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月2日的中国专利中 记载了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前后壳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包括电视机前壳及后壳, 前壳与后壳的连接部位至少设置两个扣合机构,该扣合机构是由弹壁及卡扣构 成,在前壳或后壳上设置有弹壁,在后壳或前壳上对应于所述弹壁设置有卡扣, 所述卡扣与弹壁相互配合形成扣合机构。而且在设置弹壁的壳上还可以设置有 突出的卡肋,以及在设置卡扣的壳上设置与卡肋对应的插骨,卡肋与插骨能够 相互嵌合。这种装配机构虽然减少了螺丝的使用,降低了产品成本。且解决了 由于前后壳采用螺钉固定产生的前壳抽坑问题,改善了产品的外形效果。
但是上述中国专利中装配机构的扣合部分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提高生产 率。同时此装配结构中的弹壁和插骨突出于且脱离与前壳或后壳,容易损坏, 损坏后使得前壳和后壳的连接达不到固定的功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壳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机,其结构简单,且不容易损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后壳装配结构,在前壳或后壳上设置有卡扣,在后壳或前壳上对应 于所述卡扣设置有扣槽,所述卡扣与扣槽设置在前壳与后壳的接触面处,并形 成扣合关系。
优选的,卡扣与前壳或后壳一体构成,并突出于前壳或后壳的内壁表面; 所述扣槽与后壳或前壳一体构成,凹陷于后壳或前壳的外壁表面。
优选的,卡扣与前壳或后壳一体构成,并突出于前壳或后壳的外壁表面; 所述扣槽与后壳或前壳一体构成,凹陷于后壳或前壳的内壁表面。 优选的,扣槽中与卡扣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凸起。
优选的,对应设置卡扣与扣槽共同组成扣合机构,并且在前壳和后壳组成 的外壳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所述扣合机构。
优选的,对应设置卡扣与扣槽共同组成扣合机构,在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外 壳的底部侧边采用螺钉固定,所述外壳的另外三个侧边设置有所述扣合机构。
侧边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扣合机构。
卡扣和扣槽由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前壳与后壳的接触面为"L"形。
一种电视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中的前后壳装配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装配结构由弹壁和卡扣构成,辅助以卡肋和弹壁,实现 前后壳的固定。且装配结构的弹壁、卡扣以及卡肋和插骨都突出于前壳或后壳 表面。本实用型新型采用上述的装配结构形式,使前壳与后壳通过有简单结构 的卡扣和扣槽实现紧密连接,使扣合部分的制作及组装简单、方便、不易损坏,
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透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透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后壳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机,如 图1所示,该前后壳装配结构,在前壳1上设置有卡扣3,在后壳2上对应于所 述卡扣3设置有扣槽4,所述卡扣3与扣槽4设置在前壳1与后壳2的接触面处, 并形成扣合关系。通过上述卡扣3和扣槽4将前壳1和后壳2固定在一起,实 现前壳1与后壳2的紧密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卡扣3和扣槽4结构较为简 单,加工方便,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该前后壳装配结构的设备生产效率。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弹壁、卡扣以及卡肋和插骨的固定方式而言,本实施
例中采用的卡扣3和扣槽4结构不易损坏。
为了使得前壳1与后壳2的装配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的前壳1与后壳2 的接触面为"L"形(见图1中所示),这样使得前壳1与后壳2装配后能够有 两个接触面,从而能够从两个方向上限制前壳1与后壳2的相互移动,使得装 配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上述卡扣3与前壳1是一体构成的,并且该卡扣3突出于前 壳l的内壁表面,而扣槽4与后壳2是一体形成的,通过凹陷于后壳2的外壁 表面形成,这种一体构成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牢固性。为了保证卡扣3与扣槽4 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特别是为了提高卡扣3与扣槽4配合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扣槽4中与卡扣3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前后壳装配结构,除了上述图1所描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前后壳 装配结构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三种前后壳装配结构的实施例
第一种如图2所示,在前壳5上设置有扣槽6,在后壳7上对应于所述扣 槽6设置有卡扣8,卡扣8与后壳7是一体构成的,并且该卡扣8突出于后壳7 的外壁表面,而扣槽6与前壳5是一体构成的,通过凹陷于前壳5的内壁表面 形成。所述卡扣8和扣槽6的结构较为筒单,加工方便,不易损坏,从而可以 提高使用该前后壳装配结构的设备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前壳5与后壳7的接触面为"L"形(见图2中所示),使得 装配更加牢固。
为了保证卡扣8与扣槽6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特别是为了提高卡扣8与 扣槽6配合面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的扣槽6中与卡扣8配合的配合面上设 有凸起。第二种如图3所示,在在前壳9上设置有扣槽10,在后壳ll上对应于所 述扣槽10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与后壳11是一体构成的,并且该卡扣12突 出于后壳11的内壁表面,而扣槽10与前壳9是一体构成的,通过凹陷于前壳9 的外壁表面形成。所述卡扣12和扣槽10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方便,不易损 坏,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该前后壳装配结构的设备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前壳9与后壳11的接触面为"L"形(见图3中所示),使得 装配更加牢固。
为了保证卡扣12与扣槽10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特别是为了提高卡扣12 与扣槽10配合面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的扣槽10中与卡扣12配合的配合面 上设有凸起。
第三种如图4所示,在前壳13上设置有卡扣14,在后壳15上对应于所 述卡扣14设置有扣槽16,卡扣14与前壳13是一体构成的,并且该卡扣14突 出于前壳13的外壁表面,而扣槽16与后壳15是一体构成的,通过凹陷于后壳 15的内壁表面形成。所述卡扣14和扣槽16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方便,不易 损坏,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该前后壳装配结构的设备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前壳13与后壳15的接触面为"L"形(见图4中所示),使 得装配更加牢固。
为了保证卡扣14与扣槽16能够形成较好的配合,特别是为了提高卡扣14 与扣槽16配合面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的扣槽16中与卡扣14配合的配合面 上设有凸起。
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卡扣和扣槽共同组成扣合机构,为了使前壳与后壳 的固定更加稳固,如图5所示,在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外壳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 所述扣合机构17。这种在外壳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扣合机构17,可以使前壳与后壳简单、紧密的固定。且由于不再使用螺丝固定,所以不仅降低了成本,又利 于生产率的提高,还使整个外壳的外形更美观。所述側边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
个扣合机构17,使前后壳有更多的扣合关系,有利于前后壳的固定。
除了以上在外壳四个侧边都均匀设置扣合机构的实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 如图6所示的设置方式,在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外壳的底部侧边采用螺钉19固定, 在所述外壳的另外三个侧边设置有所述扣合机构18。由于大外壳或超大外壳的 底部比较厚重,底部侧边采用螺钉19固定,有利于前壳和后壳的固定,所以上 述扣合机构18的设置方式,适合于大外壳或超大外壳的固定。所述侧边上均匀 设置有至少两个扣合机构18,使前后壳有更多的扣合关系,有利于前后壳的固 定。
所述卡扣和扣槽由塑胶材料制成,便于形成有适度弹性的扣合关系,有利 于扣合组装和拆卸时的解扣。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在具有前后壳的装置上,例如电视机的前后壳,显示 器的前后壳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壳或后壳上设置有卡扣,在后壳或前壳上对应于所述卡扣设置有扣槽,所述卡扣与扣槽设置在前壳与后壳的接触面处,并形成扣合关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与前壳 或后壳一体构成,并突出于前壳或后壳的内壁表面;所述扣槽与后壳或前壳一 体构成,凹陷于后壳或前壳的外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与前 壳或后壳一体构成,并突出于前壳或后壳的外壁表面;所述扣槽与后壳或前壳 一体构成,凹陷于后壳或前壳的内壁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槽中与卡扣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凸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设置 卡扣与扣槽共同组成扣合机构,并且在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外壳的四个侧边均设 置有所述扣合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设置 卡扣与扣槽共同组成扣合机构,在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外壳的底部侧边采用螺钉 固定,所述外壳的另外三个侧边设置有所述扣合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上 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扣合机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和扣槽 由塑胶材料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前后壳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 的接触面为"L"形。
10、 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中的前后 壳装配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壳装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视机,涉及一种装配结构,解决了现有前后壳装配结构容易损坏且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壳和后壳的连接部位设置扣合机构,该扣合机构由卡扣和扣槽构成,卡扣及扣槽分别设置于前壳或后壳,并且两者位置对应,相互配合,形成扣合机构,从而将前壳和后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具有前后壳的装置上,例如电视机的前后壳,显示器的前后壳。
文档编号H04N5/64GK201298891SQ20082018991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辉 冯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