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770875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读取的、自动输送文件 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读取文件双面图〗象的自动文件读取装置中所-使用的文 件输送装置中,具有当在双面读取的模式下输送文件时转回(switch back)文件的装置。例如,在美国专利US6522860B2中公开了4吏用 三连辊转回文件的装置。
但是,上述三连辊的中央驱动辊同时驱动上下的从属辊,同时 转回文件。三连辊中的上下乂人属辊通过驱动辊向相反方向旋4争。例
如,在通过上/人属辊和驱动辊将文件临时iir送至排纸4乇盘上面的空 间的期间,下乂人属辊和反转辊-使文件沿乂人排纸托盘向输送装置内侧 引入的方向动作。因此,为了转向文件,当将文件向排纸托盘上面 的空间输送时,恐怕例如如果排纸托盘内的文件与下从属辊或驱动辊>接触,则由于下/人属辊和驱动辊,文Y牛会^皮再次引入丰lr送装置侧。 此外,当在排纸部中^f吏用三连辊,且例如通过上从属辊和驱动辊将 文件排出至排纸托盘时,恐怕下从属辊和驱动辊会将文件的后端再 次引入输送装置侧。
在自动文件读取装置中,希望开发出如下的自动文件输送装
置实现读取文件的双面时的文件的输送速度甚至读取速度的高速
化,且在三连辊沿排出文件的方向进行驱动的期间,防止不必要地 将文件引入装置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 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其在排出部中使用三连辊,防止将读 取结束后排出的文件再次引入自动文件输送装置侧,以便顺利地排 出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包括 第一旋转部件,用于将通过了读取部件的文件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 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输送;第二旋转部件,用于驱动上述第一旋转 部件;第三旋转部件,隔着上述第二旋转部件位于上述第一旋转部 件的下侧,从动于上述第二旋转部件;反转输送部件,从第一排出 口向第二排出口输送上述文件,上述第 一排出口是使用上述第 一旋
转部件及上述第二旋转部件将上述文件向上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排 出口 ,上述第二排出口是使用上述第二旋转部件及上述第三旋转部 件将上述文件排出的排出口;放置部件,用于放置经由上述第一排 出口向上述第一方向排出的上述文件或经由上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的上述文件;以及覆盖部件,用于开闭上述第二排出口向上述》文置 告(M牛的出口個寸。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读取 部件,用于读取文件;第一旋转部件,用于将通过了上述读取部件 的上述文<牛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俞送;第二S走 转部件,用于驱动上述第一旋转部件;第三旋转部件,隔着上述第 二旋转部件位于上述第一旋转部件的下侧,乂人动于上迷第二旋转部 件;反转输送部件,从第一排出口向第二排出口输送上述文件,上 述第 一排出口是使用上述第 一旋转部件及上述第二旋转部件将上 述文件向上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排出口 ,上述第二排出口是使用上述 第二旋转部件及上述第三旋转部件将上述文件排出的排出口;放置
部件,用于放置经由上述第一排出口向上述第一方向排出的上述文 件或经由上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上述文件;以及覆盖部件,用于开 闭上述第二排出口向上述放置部件的出口侧。
才艮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文件输送方法,其包括将通 过了读耳又部件的文{牛乂人三连4昆部<牛的上侧的第一4非出口或下侧的 第二排出口中的任一个排出口排出至放置部件,其中,上述三连辊 部件包括第一旋转部件、第二旋转部件、第三旋转部件,上侧的上 述第一旋转部件和下侧的上述第三旋转部件夹着第二旋转部件;在 将上述文件从上述第一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通过覆盖部件遮蔽上 述第二排出口的出口侧;以及在将上述文件从上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的情况下,打开上述出口侧。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文件输送器的自 动文件读取装置的说明图2是模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文件输送器的一部分的 构成10图3是表示以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文件输送器作为主体的控制 系统的片匡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排纸辊的概略立体图5是表示第 一 实施方式的驱动轴对挡板(flaper )的支撑的概 略立体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向驱动轴安装挡板的概略说明图7是表示第 一 实施方式的挡板及除电刷的概略立体图8是表示第 一 实施方式的将除电刷向驱动轴侧巻入的概略说 明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挡板遮蔽下排出口的概略立体图10是表示第 一 实施方式的挡板的摇动的概略说明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单面读取时的输送处理的相克略i兌 明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将先行文件向反转路 径输送时的概略说明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反转先行文件的概略 说明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将先行文件向排纸路 径输送的相克略i兌明图;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开始反转先4于文件的 才既略i兌明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对先4于文件进4于排纸 及向反转路径输送后续的文件的概略说明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纸辊的概略说明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纸辊的动作的概略说明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排纸路径的说明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单面读取时的排纸处理的概略说 明图2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面读耳又时将文件向反转路径丰lr
送时的扭克略i兌明图2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反转文件的概略说明 图;以及
图2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面读取时对文件进行排纸的概 略i兌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取附图为例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第一 实施方式的自动文件读取装置10的扭克略结构图。自动文件读取装 置10包括作为读耳又部件的扫描器11、以及向扫描器11输送文件的 作为自动文件输送装置的自动文件输送器(ADF ) 12。扫描器11包4舌READ文件玻璃lla、压纸JE皮璃(platen glass ) llb。扫描器11包4舌光学4几构llc。光学机构lie用于光学;也读取 在READ文件玻璃lla上移动的文件G的图像。光学机构llc沿压 纸玻璃llb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沿图1的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 光学地读耳又方文置在压纸玻璃lib上的文件G的图<象。扫描器11具 有用于将来自光学机构lie的光信号光电转换成电信号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lld。
图2示出了 ADF 12的相无要结构。在图3中示出了以ADF 12 为主体的控制系统100的框图。ADF 12包括文件托盘13、用于力文 置在读取结束后排出的文件G的作为方文置部件的排纸托盘14。文 件托盘13具有用于检测有无文件的空传感器(empty sensor) 60。 ADF 12在从文件托盘13至排纸托盘14之间具有供纸i 各径16、反 转路径17及排紙3各径18。
供纸路径16包括拾取辊70、分离辊72、对位辊73、中间输送 辊74以及导前辊76。供纸电才几85驱动才合取辊70及分离辊72。对 位电机86驱动对位辊73。拾耳又螺线管70a摇动拾取辊70。
反转if各径17包4舌导后辊77、反转4毛盘20、反转辊78及反转 对位辊80。反转路径17具有第一引导装置61,该第一引导装置61 从反转辊78经由反转对位辊80到达中间输送辊74。引导电才几87 驱动中间输送辊74、导前辊76、导后辊77及反转对位辊80。转回 电机84驱动反转辊78。
排纸路径18包括排纸中间辊81、排纸反转辊82及三连排纸辊 83。排纸路径18包括作为反转输送路径的U字形状的第二引导装 置62。排纸中间辊81、排纸反转辊82及第二引导装置62构成反 转输送部件,该反转输送部件从作为排纸辊83的第一排出口的上 排出口 97向作为第二排出口的下4非出口 98引导文件。供纸^各径16包括对位传感器90、中间传感器91及导前传感器 92。对位传感器90用于4企测文件G到达对位辊73。中间传感器91 及导前传感器92被用于供纸电机85及引导电机87的驱动定时。 反转路径17包括导后传感器93。导后传感器93被用于引导电机 87及转回电机84的驱动定时。排纸路径18包括排纸反转传感器 94、排纸传感器96。排纸反转传感器94、排纸传感器96被用于排 纸电才几88的驱动定时。
ADF 12包括第一控制板(gate) 51、第二控制板52及第三控 制4反53。第一控制^反51用于向作为第一方向的反转;洛径17的方向 和作为第二方向的排纸3各径18的方向分配文件G。第一控制4反51 通过第一控制板切换螺线管56而动作。第二控制板52将反转后的 文4牛G向READ文4牛3皮璃lla的方向引导。第二4空制冲反52由于自 重而动作。第三控制板53将反转后的文件G向作为排纸方向的排 纸托盘14的方向引导。第三控制板53例如由于线圈的弹力而通常 具有图2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力。
图3的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的主体控制部101上连4妻 有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面板104。主体控制部101通过输入输出 接口 102来控制自动文件读取装置10的CPU 103。在CPU 103的 输入侧连接有空传感器60、对位传感器卯、中间传感器91、导前 传感器92、导后传感器93、排纸反转传感器94及排纸传感器96。 在CPU 103的输出侧连接有用于摇动拾取辊70的拾取螺线管70a、 转回电才几84、供纸电才几85、对爿f立电才几86、引导电才几87、 4非纸电才几 88及第一控制板切换螺线管56。
排纸辊83包括作为第二旋转部件的驱动辊83a、作为第一旋转 部件的上从动辊83b以及作为第三旋转部件的下从动辊83c。排纸 辊83 4吏用驱动辊83a和上从动辊83b /人第一排出口即上排出口 97 排出文件G。排纸辊83使用驱动辊83a和下从动辊83c从第二排出口即下排出口 98排出文件G。 ADF 12将与乂人上排出口 97排出 的文件G相接触并除电的固定除电刷99设置在位于文件托盘13下 面的反4争纟乇盘20的下面。
对排纸辊83的结构进^f亍描述。如图4所示,驱动辊83a在驱 动轴120上包纟舌第一驱动4昆120a、第二驱动寿昆120b、第三驱动寿昆 120c。上从动辊83b在上轴121上包括第一上从动辊121a、第二上 乂人动辊121b、第三上乂人动辊121c。下从动辊83c在下轴122上包 ^括第一下/人动辊122a、第二下/人动辊122b、第三下乂人动寿昆122c。 第一上从动辊121a、第二上从动辊121b、第三上从动辊121c分别 与第一驱动辊120a、第二驱动辊120b、第三驱动辊120c接触而乂人 动。第一下^人动4昆122a、第二下/人动l昆122b、第三下^人动库昆122c 分别与第一马区动專昆120a、第二驱动寿昆120b、第三马区动4昆120c 4妄触 而从动。
当驱动辊83a旋转时,上/人动辊83b及下乂人动辊83c在相同的 定时沿相反方向旋转。当驱动辊83a向箭头h方向进行正旋转时, 上/人动4昆83b向箭头i方向錄:转,下乂人动4昆83c向箭头j方向^走4争。 当驱动辊83a向箭头k方向反旋转时,上从动辊83b向箭头1方向 旋转,下从动辊83c向箭头v方向旋转。如图2所示,当正旋转驱 动辊83a时,上从动辊83b向箭头e方向输送文件G。下从动辊83c 沿箭头o方向引入文件G。如图2所示,当反旋转驱动辊83a时, 上从动辊83b沿箭头t方向引入文件G。下从动辊83c沿箭头q方 向输送文件G。
如图5及图6所示,驱动轴120支撑作为覆盖部件的挡板130 的箍圏(hook )部130b,使其旋转自如。箍圈部130b呈箍圈形状 (钩状),其嵌入且安装于被设置在驱动轴120上的作为导电性的 轴承部件的金属制的村套(bush) 124的外周。通过在驱动轴120 上i殳置4于套124, 乂人而可以顺利地进4亍挡玲反130的移动。挡4反130
15的平面部例如通过合成树脂性薄膜等材料形成,其以驱动轴120为 支点摇动。
如图7所示,挡板130包括作为除电部件的除电刷132。除电 刷132例如由导电性的无纺布构成,其#:贴在挡^反130的平面部上, 通过与文件滑动^接触来对文件进^f于除电,其可以是4妄触式除电部 件。除电刷132的两端132a沿挡板130的箍圈部130b的方向伸长 延伸,且形成为长方形;R。 ^口图8所示,沿箍圏部130b的方向延 伸的除电刷132的两端132a乂人挡外反130的箍圈部130b的侧部如箭 头p所示地沿衬套124的方向巻入。除电刷132的两端132a 4皮安 装在衬套124的外周。在箍圈部130b和衬套120之间夹入除电刷 132的两端132a。除电屌'J 132通过^H"套124、马区动4由120及ADF 12 的冲匡架而4妄地。通过衬套124^f吏除电刷132 4妄地,,人而可以可靠地 进4亍除电屌l1 132的"l妄;也。
如图9所示,挡板130遮蔽下排出口 98。如图10中的实线所 示,挡板130由于自重而遮蔽下排出口 98(驱动辊83a和下从动辊 83c的夹持(nip )部)。从下排出口 98沿箭头q方向排出的文件G 按压挡板130时,如图IO中的虚线所示,挡板130打开下排出口 98。挡板130可以利用将例如质量是64g/m2 ~ 80g/m2的普通纸从下 排出口 98排出时的、普通纸的4安压力来打开下排出口 98。在本实 施方式中,挡板130可以用5g以下的按压力来打开下排出口 98。 即,挡板130是以较小的负荷摇动且以自由开闭的方式遮蔽下排出 口 98的覆盖部<牛。
对ADF 12的文件输送处理进行"i兌明。例如,对JIS标准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曰本工业标准)的 A4 大小 (210mmx297mm )的文件的单面读取时的文件l餘送处理进4亍iJi明。 如图11所示,当将文件G》文置在文件4乇盘13上时,空传感器60 接通(ON)。操作员从控制面板104设定各种图像形成条件和基于ADF 12的文件G的单面输送,开始文件G的输送动作。在》见定的 定时,供纟氏电才几85、对位电才几86、引导电才几87、排纸电才几88驱动。 转回电机84不驱动。第一控制板切换螺线管56断开(OFF ),且通 过第一控制4反51打开排纸路径18侧。
当开始输送动作时,文件G 乂人文件,托盘13沿箭头m方向^皮车lT 送。在对位传感器卯接通后的规定时间之后停止供纸电机85。文 件G的前端a 4氐"t妾于对位辊73,对准(aligning )文件G。驱动对 位电机86,使对位辊73以高速(引入速度)旋转,以输送文件G。 驱动引导电机87,并通过中间输送辊74及导前辊76以高速(引入 速度)输送文件G。
由于导前传感器92的接通,配合文件G在READ文件玻璃lla 上的移动,扫描器11读取文件G的图<象。通过READ文件3皮璃lla 的文件G沿箭头s方向的排纸^4圣18的方向前进。在导后传感器 93接通之后,由于排纸电机88的驱动,排纸中间辊81、排纸反转 辊82及排纸辊83旋转。文件G 4皮驱动辊83a及上从动辊83b的夹 持部所夹持,从作为第一排出口的上排出口 97排出,并被放置在 排纸4乇盘14上。乂人上排出口 97 4非出的文件G在净皮;改置在4非纸4乇盘 14上之前与固定除电刷99相4妄触并净皮除电。因此,文件G在排纸 托盘14内不会因为静电而扰乱整齐性。文件G也不会因整齐性被 扰乱而改变页码顺序,从而可以良好地排列。
当从上排出口 97排出文件G时,挡板130由于自重而遮蔽下 排出口 98的出口侧。,人上排出口 97排出的文件G在直至下落到排 纸4乇盘14的期间不会与驱动專昆83a或下乂人动專昆93c相4妄触。可以 防止从上排出口 97排出的文件G的后端被再次从下排出口 98引入 朝卜纟氏^^圣18的方向。接着,对A4大小的文件的双面读取时的文件输送处理进行描 述。当双面读取时,若在扫描器11中读取先行的文件Gl的第一面 的图像(将al设定为文件Gl的前端、将a2设定为文件Gl的后 端),则为了读:f又第二面的图4象,再次将文件Gl向扫描器11的方 向输送。如图12所示,ADF 12在READ文件玻璃lla上将被读取 了第一面的图像的文件Gl沿向着第一控制板51及第二控制4反52 的方向的箭头n方向输送。反转辊78沿反转托盘20的方向临时输 送通过了第二控制4反52的文件Gl。此时,后续的文件G2(将I31 设定为文件G2的前端、将P2 i殳定为文件G2的后端)通过对位辊 73,在中间Mr送l昆74的前面等4寺。
在反转辊78将文件Gl向反转托盘20的方向输送的期间,当 文件Gl的后端a2通过第二控制4反52 (导后传感器93 4企测到a2 后经过^L定时间)时,ADF 12反转驱动反转辊78。如图13所示, 反转驱动后的反转辊78将被临时向反转4乇盘20的方向输送的文件 Gl的输送方向沿箭头r方向转回。反转辊78将文件Gl向反转路
4圣17的方向ilr送。
ADF 12将转回后的文件G1以后端a2为开头,通过中间车叙送 辊74及导前辊76向READ文件玻璃lla的方向llT送。如图14所 示,ADF 12读耳又在READ文件玻璃lla上移动的文件Gl的第二面 的图l象。ADF 12将^皮读取了第二面的图4象的文件Gl向排纸^各径 18的方向输送。ADF 12切换第一控制部51,并将文件G1向第二 引导装置62的方向输送。如图15所示,ADF 12通过沿箭头h方 向旋转的驱动辊83a及上/人动辊83b将在第二引导装置62内移动 的文件Gl沿箭头e方向输送。ADF 12在排纸纟乇盘14的上面,将 文件Gl的后端a2侧乂人三连排纸辊83的上排出口 97临时排出。在 假设文件Gl的纸张大小较小且纸张厚度较薄、或巻边的情况下, 临时排出的后端a2侧有时会向下乂人动4昆83c的方向下垂。此时由于挡才反130遮蔽三连排纸辊83的下排出口 98,所以从上排出口 97 垂下的文件Gl不与下从动辊83c接触。因此,防止了挡板130从 下排出口 98被引入排纸路径18方向。
在文件Gl的后端a2从上排出口 97临时被排出至排纸托盘14 的上面的期间,ADF 12开始读耳又后续的文ff G2的第一面的图4象。 第一控制板切换螺线管56切换第一控制板51,以便将后续的文件 G2引导向第二控制4反52的方向。
当沿箭头e方向被输送的文件Gl的前端al侧穿过排纸传感器 96时,ADF 12在使排纸电机88停止之后反转。如图16所示,三 连排纸辊83的驱动辊83a沿箭头k方向旋转,且与上/人动辊83b 一起沿箭头t方向反转(转回)文件G1。 ADF 12在第二引导装置 62内将文件G1沿箭头t方向输送,经由排纸中间辊81、排纸反转 辊82输送至排出路径18的下排出口 98。 ADF 12使用驱动辊83a 和下乂人动辊83c,将反转输送后的文件Gl从作为第二排出口的下 排出口 98排出至排纸托盘14上。
文件Gl #1第一面朝下地》文置在排纸托盘14上。在先4于的文件 Gl在排纸路径18反转的期间,后续的文件G2在READ文件玻璃 lla上移动,且^f皮输向反转路径17的反转4乇盘20的方向。然后, 后续的文件G2与先行的文件Gl同样地在反转路径17中被反转输 送。ADF 12读取在反转路径17被反转输送的文件G2的第二面的 图像,并将文件G2输向排纸路径18的方向。
ADF12将后续的文件G2与先4亍的文件Gl同冲羊地在排纸^各径 18内反转。文件G2在被以第一面为下侧地按页码顺序被整理的状 态下,从下排出口 98排出,放置在排纸4乇盘14上。文件Gl或文 件G2从下排出口 98按压挡板130同时排出时,与挡板130前端的 除电刷132接触,从而被除电。因此,文件Gl或文件G2在排纸托盘14内不会由于静电而扰乱整齐性。不必担心文件Gl或文件 G2会被扰乱整齐性而改变页码顺序,其会4皮良好地排列。此外, 在存在后续的文件G3 ~Gn的情况下,通过与上述相同的l俞送处理 及定时进行处理。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设置了挡板130,该挡板130用于以自由 开闭的方式遮蔽用于形成上排出口 97及下排出口 98的三连排纸辊 83的下排出口 98的出口侧。挡板130防止从上排出口 97排出的文 件与下从动辊83c接触。防止了从上排出口 97排出的文件再次从 下排出口 98被引入到ADF 12内,从而实现了文件良好的排出。
挡板130当被从下排出口 98排出的文件按压时,打开下排出 口 98。因此,挡板130不会妨碍从下排出口 98排出文件。不需要 用于开闭挡板130的驱动装置。
挡板130包括除电刷132。从下排出口 98排出的文件在从下排 出口 98 4非出的期间与除电刷132^妄触,,人而^皮除电。乂人下4非出口 98排出的文件不会因为静电而扰乱整齐性。文件也不会因整齐性被 扰乱而改变页码顺序,可以在良好排列的状态下被放置在排纸托盘 14上。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相比,三连排纸辊的结构不同。其它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对于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i^明了的结 构相同的结构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再次将文件/人下排出口 98引入 到ADF 12内,4吏用如图17所示的排纸辊133,以^替第一实施方 式的排纸辊83。排纸辊133包括驱动辊133a、上从动辊133b及下 从动辊133c。排纸辊133在驱动辊133a和上从动辊133b之间形成
20作为第一排出口的上排出口 127。排纸辊133在驱动辊133a和下从 动辊133c之间形成作为第二排出口的下排出口 128。
排纸辊133的驱动辊133a在驱动轴120上包括第四驱动辊 134a、第五马区^力寿昆134b、第六马区动專昆134c、第七马区动寿昆134d、第 八驱动辊134e。上从动辊133b在上轴121上包括上从动辊136a、 136b。下乂人动辊133c在下轴122上包4舌第四下/人动l昆137a、第五 下从动辊137b。上乂人动辊136a、 136b分别与作为第一侧驱动辊的 第四驱动辊134a和第八驱动辊134e 4妄触而/人动。此外,也可以i殳 置与第六驱动辊134c相接触的上从动辊(未图示)。下从动辊137a、 137b分別与作为第三侧驱动4昆的第五驱动,昆134b和第七驱动專昆 134d相接触而从动。
第五驱动寿昆134b及第七驱动辊134d通过作为动力传送部件的 单向离合器(one-way clutch ) 138安装在驱动轴120上。单向离合 器138仅将驱动辊133a的一个方向的旋转向下从动辊133c传送。
如图18所示,当驱动轴120沿箭头h方向正旋转时,第四驱 动辊134a及第八驱动辊134e沿箭头h方向旋转。第五驱动辊134b 及第七驱动辊134d由于单向离合器138的作用而空转。上从动辊 136a、 136b分别从动于第四驱动辊134a和第八驱动辊134e,并沿 箭头i方向旋转。此时,下从动辊137a、 137b不旋转。
因此,当驱动轴120正旋转时,4吏用驱动辊133a及上乂人动辊 133b,可将文件从上排出口 127向第一方向排出。从上排出口 127 排出文件的期间,在下排出口 128,下从动辊133c的旋转停止。因 此,从上排出口 127排出的文件即使与驱动辊133a或下从动辊133c 接触,也不会将文件从下排出口 128引入ADF 12侧。当双面读耳又时,为了将双面读取后的文件向第二方面反转输
送,若将驱动轴120沿箭头k方向反旋转,则第四驱动辊134a、第 五驱动辊134b、第六驱动辊134c、第七驱动辊134d、第八驱动辊 134e沿箭头k方向旋转。上从动辊136a、 136b分别从动于第四驱 动辊134a和第八驱动辊134e,且沿箭头1方向旋转。下从动辊137a、 137b分别从动于第五驱动辊134b和第七驱动辊134d,且沿箭头v 方向旋转。
使用第四驱动辊134a、第八驱动辊134e及上从动辊136a、 136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结束了双面读耳又后的文件在第二引 导装置62内反转输送,经由排纸^各径18输送至下排出口 128。 4吏 用第五驱动辊134b、第七驱动辊134d及下从动辊137a、 137b,将 反转后的文件从下排出口 128排出至排纸托盘14。
才艮据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单向离合器138将具有上排出口 127 及下排出口 128的三连排纸辊133的第五驱动辊134b及第七驱动 辊134d安装在驱动轴120上。ADF 12由于在/人上排出口 127排出 文件的期间1亭止下乂人动4昆133c的下乂人动辊137a 、 137b的凝:转,所 以可以防止将从上排出口 127排出的文件从下排出口 128引入ADF 12内。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才羊,由于将包4舌与乂人下排出口 128 排出至排纸托盘14的文件相接触的除电刷的挡板130安装在驱动 轴120上,所以文件被除电。文件不会因为静电而扰乱整齐性,可 以在良好排列的状态下被放置在排纸托盘14上。
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相比,4非纸^各径的结构不同。其它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乂于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只于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i兌明了的结构相 同的结构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i兌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ADF 12在排纸路径18的 第二引导装置62中包括作为分路(bypass )部件的排纸分路140。 ADF 12在从排纸中间辊81到达排纸辊83之间的、第二引导装置 62和排纸分路140的分支点上包括作为控制板部件的控制板141。 控制一反141将在通过扫描器11读取结束后向i非纸路径18的方向前 进的文件分配给上排出口 97侧或排纸分路140侧。
如图20所示,当单面读取时,控制板141沿箭头w方向转动。 控制^反141由于沿箭头w方向的转动而遮蔽第二引导装置62的上 排出口 97的方向,文件G3被引导向排纸分路140。通过READ文 件玻璃lla且结束了单面读取的文件G3向排纸路径18的方向前 进。文件G3在第二引导装置62内由于控制板141而被分配给排纸 分^各140方向。文件G3通过排纸分路140到达排纸辊83的驱动辊 83a和下乂人动辊83c的夹持部。文件G3 /人排纸辊83的下4非出口 98 被排出至排纸托盘14。
如图21所示,在双面读取时,控制板141沿箭头x方向转动。 控制板141由于向箭头x方向的转动而遮蔽排纸分路140的入口 。 当双面读耳又时,在扫描器11中若读取文4牛G4的第一面的图4象,则 为了读取第二面的图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再次将文件G4向 扫描器ll的方向输送。如图21所示,为了读取第二面的图像,通 过反转辊78将文件G4临时向反转托盘20的方向输送。
此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反转驱动反转辊78,并将被临 时向反转托盘20的方向输送的文件G4的输送方向转回为反转路径 17的方向。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冲羊地,ADF 12在READ文件玻璃lla的位 置上读取了反转后的文件G4的第二面的图像之后,将文件G4向 朝卜纸^4圣18的方向4lr送。与第一实施方式同冲羊;也,ADF 12 3夸在朝卜纸路径18的第二引导装置62内移动的文件G4通过驱动辊83a及 上从动辊83b沿箭头e方向输送。若ADF 12在排纸托盘14的上面 从三连排纸辊83的上排出口 97临时排出文件G4的一部分,则如 图22所示,有时文件G4的端部会向下从动辊83c的方向下垂。但 是,此时,挡板130由于遮蔽三连排纸辊83的下排出口 98,所以 防止了从上排出口 97垂下的文件G4与下从动辊83c 4妄触而祐:乂人下 排出口 98引入排纸^4圣18的方向。
然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为了反转文件G4,驱动辊83a 反旋转。如图23所示,使用驱动辊83a及上从动辊83b,将文件 G4沿箭头t方向反转。ADF 12将反转后的文件G4经由排纸中间 辊81、排纸反转辊82从排纸路径18的下排出口 98向排纸托盘14 4非出。文<牛G4以第一面朝下的方式^皮;改置在4非纸4乇盘14上。
才艮据第三实施方式,在排纸路径18的第二引导装置62上形成 有排纸分^各140。当单面读取时,结束了读取的文件G3经由4非纸 分路140乂人下排出口 98排出。无论在单面读取时还是在双面读取 时,文件都从下排出口 98排出。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在ADF 12将 文件从上排出口 97排出时可能会发生的、文件被引入下排出口 98 的情况。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挡板130所具备的除电刷 132,文件G4不会因为静电而被扰乱整齐性,可以良好排列的状态 净皮》文置在排纸托盘14上。
本发明并不4又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各 种变形。例如,对覆盖部件的安装以及第一-第三各转动部件的结 构并没有限定。覆盖部件只要可以防止,人第一排出口排出的文件的 引入且不会妨碍文件从第二排出口排出即可,对其形状和构成等并 没有限定。除电部件也可以是纤维状的刷子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部件,用于将通过了读取部件的文件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输送;第二旋转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第三旋转部件,隔着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下侧,从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反转输送部件,从第一排出口向第二排出口输送所述文件,所述第一排出口是使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及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将所述文件向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排出口,所述第二排出口是使用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及所述第三旋转部件将所述文件排出的排出口;放置部件,用于放置经由所述第一排出口向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所述文件或经由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文件;以及覆盖部件,用于开闭所述第二排出口向所述放置部件的出口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出口用于排出通过所述反转输送部件从所述 第一排出口输送的所述文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隻盖部件由于自重而遮蔽所述出口侧,故经由所述 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文件^要压而向打开所述出口侧的方向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以摇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还包括除电部件,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二 排出口的所述文件进4亍除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电部件是被安装于所述覆盖部件上且与所述文件 滑动4妄触的4妄触式除电部4牛。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除电部件的一部分在将所述覆盖部件安装在 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上的安装部延伸,通过导电性的轴承部件与 所述第二旋转部件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文件输送装置还包括动力传送部件,介于所 述第二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三旋转部件之间,不将用于向所述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 一旋转部件的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正旋转 传送给所述第三旋转部件,而将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反旋转传 送给所述第三旋转部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包括^L与所述第 一旋转部件接触的第 一侧驱动辊和〗又与所述第三力走转部件*接触的第三侧驱动l昆,所 述动力传送部件是介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驱动轴和所述第 三侧驱动辊之间的单向离合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文件输送装置还包括分路部件,形成于所述反转输送部件上,将通过所述读 取部件朝向所述第 一排出口的所述文件引导至所述第二排出 口; 以及控制4反部件,将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所述文件分配绐、 所述第一排出口侧或所述分^各部件侧。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部件将用于排出至所述^C置部件的所述文件 分配给所述分路部件侧,将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 第二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二方向反转输送的所述文件分配给所述第一排出口侧。
12. —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耳又部件,用于读取文ff;第一旋转部件,用于将通过了所述读取部件的所述文件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4lr送;第二旋转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第三旋转部件,隔着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旋 转部件的下侧,从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反转输送部件,从第一排出口向第二排出口输送所述文 件,所述第 一排出口是使用所述第 一旋转部件及所述第二旋转 部件将所述文件向所述第 一方向排出的排出口 ,所述第二排出 口是使用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及所述第三旋转部件将所述文件排出的排出口;;改置部件,用于放置经由所述第一排出口向所述第一方 向排出的所述文件或经由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文件;以 及覆盖部件,用于开闭所述第二排出口向所述力欠置部件的 出口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出口用于排出通过所述反转输送部件从所述 第一排出口输送的所述文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由于自重而遮蔽所述出口侧,故经由所述 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文件按压而向打开所述出口侧的方向转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还包括除电部件,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二 排出口的所述文件进行除电。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4象读取装置还包括动力传送部件,介于所述第 二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三旋转部件之间,不将用于向所述第一方 向驱动所述第 一旋转部件的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正旋转传送给所述第三旋转部件,而将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反旋转传送给 所述第三旋转部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分路部件,形成于所述反转输送部件上,将朝向所述第 一排出口的所述文件引导至所述第二排出口;以及控制板部件,将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所述文件、即用 于排出至所述力欠置部件的所述文件分配给所述分路部件侧,将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二 方向反转输送的所述文件分配给所述第 一排出口侧。
18. —种文件豸命送方法,其特4正在于,包4舌将通过了读耳又部件的文件/人三连4昆部件的上侧的第一4非 出口或下侧的第二排出口中的任一个排出口排出至放置部件, 其中,所述三连辊部件包括第一旋转部件、第二旋转部件、第 三旋转部件,上侧的所述第 一旋转部件和下侧的所述第三旋转 部件夹着第二旋转部件;在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通过覆 盖部件遮蔽所述第二排出口的出口侧;以及在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打开所 述出口4则。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文件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输送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期间,通过所述 覆盖部件对所述文件进4亍除电;以及在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停止由 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引起的所述第三旋转部件的旋转。
20.々艮据纟又利要求18所述的文件输送方法,其特4正在于, 所述文件输送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期间,通过所述 覆盖部件对所迷文件进行除电;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下,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 出至所述》丈置部件;以及在双面读耳又的情况下,将所述文件乂人所述第一排出口排 出 一部分后进行转回,然后将所述文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至所述》t置部^f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其中,该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包括三连排纸辊,该三连排纸辊形成有在单面读取时排出文件的上排纸口和在双面读取时排出反转后的文件的下排纸口。在三连排纸辊的轴部件上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由于自重而遮蔽下排出口,且被从下排出口排出的文件按压而打开下排出口。
文档编号H04N1/00GK101626442SQ20091014649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6日
发明者庄司直希, 秋山正史, 谷口翔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