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425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滑盖结构及应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滑盖结构,尤其关于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滑盖结构及应 用该滑盖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滑盖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与本体、盖体分别连接的一 滑盖结构。该滑盖结构包括一上滑板,一下滑板及设置于上、下滑板之间且与上、下滑板分 别连接的一弹性件。所述电子装置的盖体与上滑板固接,电子装置的本体与下滑板固接。推 动所述盖体相对本体滑动,则上滑板相应地相对下滑板滑动,同时,弹性件形变积累势能, 当上滑板相对下滑板滑动一预设的距离后,弹性件的积累的势能释放,上滑板可相对下滑 板自动滑行,从而,盖体相应地相对本体自动打开或关闭。然,现有的滑盖型电子装置,盖体表面一般设有视窗,键盘设置在本体上且为盖体 所遮蔽,当盖体相对本体平行滑动展开后,显露的键盘面与盖体表面的视窗面相互平行。从 人体工程角度来说,键盘面与视窗面需呈现一定的角度,可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因而,上 述滑盖型电子装置在滑动打开后,不利于用户操作键盘同时观察视窗。另外,随着滑盖型便 携式电子装置的普及,盖体相对本体平行滑动打开或闭合的趣味性已趋于平淡,难于吸引 消费者之眼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趣味性增强的滑盖结构。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滑盖结构,便于用户观察视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一种滑盖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顶板、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顶 板与底板之间提供顶板相对底板滑动的弹力,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引导孔,该顶板上形成 有一配合体,该滑盖结构还包括一中间板及一滑动组件,该中间板一端旋转铰接于底板上, 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滑动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底板上,且滑动组件穿过所 述配合孔与所述顶板的引导孔配合,使得所述引导孔引导该滑动组件滑动,所述弹性组件 一端连接中间板,另一端连接顶板,使得在顶板相对中间板滑动一预定距离后弹性组件提 供弹力以促使顶板相对中间板进一步滑动,使得所述滑动组件沿引导孔滑动一定距离后配 合所述顶板上的配合体以抬升该配合体,从而使得该顶板连同所述中间板相对底板倾斜。—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一滑盖结构,所述滑盖结构包括一底 板一顶板、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提供顶板相对底板滑 动的弹力,所述底板固接所述本体,所述顶板固接所述盖体,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引导孔, 该顶板上形成有一配合体,该滑盖结构还包括一中间板及一滑动组件,该中间板一端旋转 铰接于底板上,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滑动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底板上,且滑 动组件穿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顶板的引导孔配合,使得所述引导孔引导该滑动组件滑动, 所述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中间板,另一端连接顶板,使得在顶板相对中间板滑动一预定距离后弹性组件提供弹力以促使顶板相对中间板进一步滑动,使得所述滑动组件沿引导孔滑动 一定距离后配合所述顶板上的配合体以抬升该配合体,从而使得该顶板连同所述中间板相 对底板倾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滑盖结构通过中间板与底板铰接,滑动组件可滑动地安装在 底板上且滑动组件穿过中间板的配合孔与顶板的引导孔配合,使得顶板在相对中间板滑动 时,该引导孔孔引导滑动组件滑动,同时滑动组件相对底板滑动,滑动一定距离后,该引导 体将配合顶板上的配合体,而抬升该配合体,由于顶板与中间板在垂直顶板的滑动方向相 对固接,从而使得顶板连同中间板可相对底板旋转一定的角度,如此,可增加该滑盖结构的 使用趣味性。该滑盖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后,可使得电子装置的盖体相对本体展开后形成 一定的角度,即电子装置的键盘与视窗将呈现一定的观察角度,有利于用户观察视窗,达到 最佳的视觉效果。


图1是本发明滑盖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滑盖结构的顶板的底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滑盖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滑盖结构的完整装配后的初始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滑盖结构展开后的示意图;图6是应用图1所示的滑盖结构的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滑盖结构100包括一底板10、一中间板20、一 顶板30、一滑动组件40及二弹性组件50。所述底板10大致为一矩形板,其上开设有一卡持孔12、一安装槽14、二配合槽16 及一容置孔19。该卡持孔12大致呈长条形矩形孔且延伸方向与底板10的两侧垂直,其包 括一端部122及与该端部122连通的一条形段124,该端部122的宽度较条形段IM的宽度 大,以便于安装滑动组件40。所述安装槽14形成于底板10的一端,呈矩形槽结构,用于布 设按键。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14上对应地设置一垫板142,该垫板142可以省略。所述二 配合槽16设置于安装槽14的一侧,该二配合槽16内邻近安装槽1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 铰接部18,每一铰接部18包括一轴套182及一与该轴套182配合的轴184,所述轴套182 固接于底板10上,所述轴184可拆卸地与该轴套182套设。所述容置孔19开设在所述卡 持孔12的条形段124的一侧,为尺寸较小的方形孔,用于配合中间板20。所述中间板20为矩形板结构,其沿滑动方向的长度较底板10小,该中间板20上 开设有一配合孔22及二第一安装孔M。所述配合孔22开设于中间板20的邻近中间位置, 包括一主体孔部222及一附属孔部224。所述主体孔部222呈矩形,其宽度与所述卡持孔 12的端部122的宽度相当。该附属孔部2M形成于主体孔部222的一侧,用以配合主体孔 部222以安装所述滑动组件40。该附属孔部2M的一端于孔壁上向下倾斜地弯折有一折缘 2242,该折缘2242对应所述底板10的容置孔19的位置可伸入该容置孔19内。所述二第 一安装孔M分别开设于中间板20 —端的邻近二角部处。每一第一安装孔M大致呈葫芦形,包括一孔径较大的一第一孔部242及与该第一孔部242连通的孔径较小的一第二孔部 M4,该第一安装孔M用于卡固所述弹性组件50的一端。该中间板20的一端固设有二夹 持组件沈,每一夹持组件沈邻近一所述第一安装孔对,每一夹持组件沈包括间隔设置的 二夹持套262,该二夹持套262于该中间板20的端壁伸出且相互平行,用于配合所述铰接部 18的轴184。该中间板20的二侧形成有导向壁观,每一导向壁22上开设有导槽观2,该导 槽282用于与所述顶板30 二侧配合。所述顶板30为矩形板结构,尺寸大致与所述底板10对应,其上开设有一引导孔32 及二第二安装孔34,所述引导孔32为长条形孔,大致位于该顶板30的中间且相对顶板30 二侧倾斜。所述第二安装孔34的结构与第一安装孔M的结构相同,该二第二安装孔34分 别邻近该顶板30的两侧,用于卡固每一所述弹性组件50的另一端。请参阅图2,该顶板30 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配合体35,该配合体35上形成有一倾斜的抬升面352。该顶板30的 二侧形成为二导轨36,用于与所述中间板20的导槽282配合。该顶板30的一端的二角部 还设有二止挡部38,用于限定顶板30相对导槽观2的滑动行程。所述滑动组件40包括一滑块42、一引导块44及一销钉46。所述滑块42包括一 主体部422及一凸伸部424,所述主体部422为矩形体,其对应所述底板10的卡持孔12的 端部122的形状及尺寸。该主体部422的两侧开设有一夹槽4222,该二夹槽4222用于与底 板10的卡持孔12的条形段IM配合。该主体部422顶面的一端开有一第一连接孔42M, 该第一连接孔42M用于连接所述引导块44至主体部422上。所述凸伸部似4形成在主体 部422顶面相对该第一连接孔42M的一端,该凸伸部似4包括一沿主体部422长度方向 的本体4242及在该本体4242 —侧伸出的侧伸缘4244。所述本体4242上形成有一倾斜面 4243,所述倾斜面4243用于与所述顶板30的抬升面352面配合。所述侧伸缘4242延伸尺 寸大致与所述配合孔22的附属孔部2M对应,用于在装配后夹持所述中间板20在该侧伸 缘4242与底板10之间。所述引导块44大致呈矩形块状,其可套设于所述顶板30的引导 孔32内且可沿该引导孔32滑动,该引导块44上开设有一第二连接孔442。所述销钉46用 于固接引导块44与滑块42,该销钉46穿过第一连接孔42M及第二连接孔442可使得引导 块44固接至滑块42。所述每一弹性组件50包括二弹簧条52、一环套M及一连接轴56,所述每一弹簧 条52呈弧形,截面可为圆形、矩形或其它多边形结构。该二弹簧条52结构相似,曲率半径 不同。每一弹簧条52的二端绕成封闭/未封闭的圈状,该二弹簧条52的端部及环套M在 同一平面套设且彼此固接,如焊接等。所述连接轴56呈圆柱状,其端部的直径尺寸与所述 安装孔M的第一孔部242的孔径相当,该连接轴56上形成有一环形槽562,连接轴56的位 于该环形槽562处的直径尺寸与第二孔部244的孔径相当,该连接轴33固接(如铆接)至 环套62上且可相对环套62转动。请参阅图1及图3,组装该滑盖结构100时,首先将所述滑块42组装至底板10上, 滑块42的主体部422套入底板10的夹持孔12的端部122,然后推动滑块42使主体部422 两侧的夹槽4222夹持条形段IM两侧的底板10,从而该滑块42可沿该条形段IM滑动地 组装在底板10上。然后将中间板20安装至底板10上,将中间板20的夹持组件沈的夹持套262对 准底板10的轴套182,将轴184穿入夹持套262及轴套182,如此该中间板20的一端与底板10铰接。然后转动该中间板20,并滑动该滑块42至一对应的装配位置,使滑块42的凸 伸部似4穿出中间板20的配合孔22,凸伸部似4的本体4242从配合孔22的主体孔部222 穿出,凸伸部424的侧伸缘4244从配合孔22的附属孔部224穿出。此时,所述中间板20 的折缘2242收容于底板10的容置孔19内。然后滑动该滑块42至卡持孔12的条形段IM 的相对端部122的一端,滑块42的侧伸缘4244将压抵中间板20,从而中间板20夹持在侧 伸缘4244与底板10之间。然后将二弹性组件50分别安装至中间板20上,每一弹性组件50 —端的连接轴56 套入至中间板20的第一安装孔M内,连接轴56先套入直径较大的第一孔部M2,然后推动 该连接轴56使具有环形槽562的一段滑入至第二孔部M4内,如此连接轴56将卡固在该 中间板20上。请参阅图4,最后将顶板30组装至中间板20上,顶板30的导轨36与所述中间板 20的导槽282配合;接着照上述组装弹性组件50的方法将每一弹性组件50的另一端分别 卡固至顶板30的每一第二安装孔34内,安装后,弹簧条52为略微张紧状态其两端向外抵 持,由于弹簧条52的抵持,连接轴56可稳定卡固在第二孔部M4内而不会滑出。最后将所述弓I导块44通过销钉46固接至滑块42上,销钉46穿过第一连接孔42M 及第二连接孔442可使得引导块44固接至滑块42,此时,所述引导块44套设于顶板30的 引导孔32的一端。如此,滑盖结构100的组装完成。结合参阅图4及图5,滑动该顶板30时,沿箭头A方向推动所述顶板30,由于中间 板20与底板10铰接,该中间板20与底板10不会相对滑动,即顶板30将相对中间板20及 底板10滑动。顶板30同时带动每一弹性组件50的一端滑动,每一弹性组件50的弹簧条 52弯曲而积累弹性势能,顶板30上的引导孔32位置相应变化从而迫使引导块44沿该引导 孔32滑动,如此引导块44将连同滑块42沿底板10的夹持孔12的条形段IM滑动。当顶 板30滑至一定位置时,二弹性组件50的弯曲程度达到最大,弹性势能也对应地达到最大, 此时,滑块42的倾斜面4243将与所述顶板30的抬升面352配合,且该滑块42的侧伸缘 4244滑入至附属孔部224的折缘2242上将沿该折缘2242滑动。当顶板30进一步滑过此 位置后,弹性组件50的弹簧条52张开,弹性组件50积累的弹性势能释放,如此,顶板30可 在弹性组件50的作用下自动滑行。所述滑块42进一步滑动,滑块42的倾斜面4243接触 所述顶板30的抬升面352且使迫使抬升面352抬升,所述侧伸缘4244沿折缘2242滑行, 即侧伸缘4244逐渐滑入附属孔部224,从而侧伸缘4244逐渐解除中间板20相对底板10张 开角度的位置限定。由于中间板20的一端与底板10铰接,并且中间板20的导槽282与顶 板30的导轨36配合,如此将使得中间板20连同顶板30相对底板10绕轴184转动。中间 板20连同顶板30相对底板10逐渐旋转,当所述引导块44滑至引导孔32的另一端,中间 板20连同顶板30相对底板10展开一角度θ。此时,所述滑块42的侧伸缘4244未完全 脱离附属孔部224的折缘2242,仍与该折缘2242抵持,如此,该侧伸缘4244可防止中间板 20及顶板30相对底板10张开角度增大,即防止中间板20连同顶板30在外力的作用下进 一步张开。如此,实现了滑盖结构100的顶板30在相对底板10滑动时,同时可相对底板10 转动,使顶板30在相对底板10打开后与底板10展开一定的角度。其关闭的过程与上述打 开的过程原理相同,动作过程相反,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阅图6,将该滑盖结构100应用于一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时,该便携式电子装 置200包括一上壳体210及一下壳体220。该上壳体210与所述顶板30固接,该上壳体210 上设有一视窗212。该下壳体220与所述底板10固接,该底板10的安装槽14内设置有按 键面板214。因此,该上壳体210相对下壳体220的打开或关闭通过该滑盖结构100实现, 推动所述上壳体210相对下壳体220滑行一定距离,上壳体210相对下壳体220自动展开, 同时,上壳体210相对下壳体220展开一定的角度,即该视窗212与按键面板214形成一定 的角度,便于用户观察视窗212。本滑盖结构100的顶板30相对底板10的滑动打开后,与底板10形成一定角度, 如此,可增加该滑盖结构100的使用趣味性。该滑盖结构100应用于电子装置后,可使得电 子装置的按键面板214与视窗212呈现一定的角度,有利于用户观察,可达到最佳的视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滑盖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顶板、及至少一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 开设有一引导孔,该顶板上形成有一配合体,该滑盖结构还包括一中间板及一滑动组件,该 中间板一端旋转铰接于底板上,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滑动组件可滑动地装 配于底板上,且滑动组件穿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顶板的引导孔配合,使得所述引导孔引导 该滑动组件滑动,所述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中间板,另一端连接顶板,在顶板相对中间板滑动 一预定距离后弹性组件提供弹力以促使顶板相对中间板进一步滑动,所述滑动组件沿引导 孔滑动一定距离后配合所述顶板上的配合体抬升该配合体,从而使得该顶板连同所述中间 板相对底板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块、一引导块及 一销钉,所述滑块包括一主体部及一凸伸部,所述引导块通过销钉固接在主体部顶面的一 端,所述凸伸部形成在主体部顶面的另一端,所述主体部可滑动地装配在底板上,所述凸伸 部穿过配合孔将中间板夹持在其与底板间,所述引导块套设于顶板的引导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开设有夹槽,所述底 板上形成有夹持孔,主体部的夹槽与夹持孔两侧的底板配合,使主体部可滑动地装配在底 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伸部包括一倾斜面及一侧伸缘, 所述配合体上形成有一抬升面,该凸伸部的倾斜面抵持该抬升面使该顶板抬升,所述侧伸 缘以将所述中间板夹持在该侧伸缘与底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包括一主体孔部及一附属 孔部,所述主体孔部为所述倾斜面穿过,所述附属孔部为所述侧伸缘穿过,以将滑块与中间 板组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孔部的一端于中间板上还形 成有倾斜的折缘,该折缘用以与所述侧伸缘配合,以限定顶板连同中间板相对底板旋转的 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及中间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包括孔径较大的第一孔部及孔径较小的第二孔部,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形 成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的直径与第一孔部的孔径相当,该连接轴上形成一环形槽,连接轴与 该安装孔装配后,连接轴具有该环形槽的一段卡固于第二孔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二弹簧条,一环套及 所述一连接轴,每一弹簧条的端部呈圈状,且该弹簧条的端部与所述环套焊接,所述连接轴 可转动地与环套装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二侧设置有导槽,所述顶 板的二侧形成有导轨,该导轨与导槽可相对滑动地配合。
10.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一滑盖结构,所述滑盖结构包括一底 板一顶板、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提供顶板相对底板滑 动的弹力,所述底板固接所述本体,所述顶板固接所述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 有一引导孔,该顶板上形成有一配合体,该滑盖结构还包括一中间板及一滑动组件,该中间 板一端旋转铰接于底板上,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滑动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 底板上,且滑动组件穿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顶板的引导孔配合,使得所述引导孔引导该滑动组件滑动,所述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中间板,另一端连接顶板,使得在顶板相对中间板滑动 一预定距离后弹性组件提供弹力以促使顶板相对中间板进一步滑动,使得所述滑动组件沿 引导孔滑动一定距离后配合所述顶板上的配合体以抬升该配合体,从而使得该顶板连同所 述中间板相对底板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滑盖结构及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该滑盖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顶板、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引导孔,该顶板上固接有一配合体,该滑盖结构还包括一中间板及一滑动组件,该中间板一端旋转铰接于底板上,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一配合孔,所述滑动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配合孔上且滑动组件的顶端套入所述顶板的引导孔,所述弹性组件一端连接中间板,另一端连接顶板,使得在顶板相对中间板滑动一预定距离后弹性组件提供弹力以促使顶板相对中间板进一步滑动,所述引导孔促使所述滑动组件沿引导孔滑动,使得滑动组件滑动一定距离后配合所述顶板上的配合体,使得该顶板连同所述中间板相对底板倾斜。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045417SQ20091030862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2日
发明者伍克龙, 段超, 陈家骅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