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171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用于在片材上形成有色(color)图像和透明图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用于使得信息处理装置或信息处理系统用作控制装置的程序、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打印(printing)市场中,为了给打印品添加较高的价值,要求使片材的指定部分处的光泽度相比于片材的相邻部分处的光泽度增大或减小。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2-72613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利用玻璃转变点不同的两种类型的透明调色剂来调整指定部分处的光泽度。JP-A2002-72613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五个显影器件。在这些显影器件中,分别填充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已知的是,当以相同的量在片材上使调色剂定影时,使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点的调色剂定影的区域中的光泽度比使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点的调色剂定影的区域中的光泽度低。出于这种原因,在JP-A2002-72613中,为了增大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在相关的显影器件中填充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点的有色调色剂和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点的透明调色剂。然后,通过在指定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增大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并且,为了减小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在相关的显影器件中填充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点的有色调色剂和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点的透明调色剂。然后,通过在指定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减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因此,通过使用玻璃转变点不同的两种类型的透明调色剂,可使得指定部分处的光泽度比相邻部分处的光泽度高或低。但是,在使用玻璃转变点不同的两种类型的透明调色剂的构成中,每次增大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和减小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相互切换时,要求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一种透明调色剂替代另一种透明调色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在获得部件所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获得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形成透明图像,而使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比于相邻区域中的光泽度增大和减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使得信息处理装置或系统作为控制装置的程序、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和包括控制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在其上要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来调整光泽度的透明图像,该控制装置包括区域获得部件,用于获得要调整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光泽4度的区域;模式获得部件,用于获得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含由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高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并且包含由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低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禾口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使得取决于由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在由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由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当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FP(多功能外设或打印机)的示意性构成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FP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关于低光泽纸的调色剂量(toneramount)变化和光泽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4和图5是各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FP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screen)的例子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执行过程的流程图。图7(a)至7(e)和图8(a)至8(e)是用于示出要被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的图像和要被其输出的打印品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关于高光泽纸的调色剂量变化和光泽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另一执行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FP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又一执行过程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MFP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关于低光泽纸的调色剂量变化和光泽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示出关于高光泽纸的调色剂量变化和光泽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前述另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执行过程的流程图。图17(a)至17(d)和图18(a)至18(d)是用于示出要被本发明的前述另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的图像和要被其输出的打印品的示意图。图19(a)和19(b)是示出用于说明有色图像数据的浓度(density)分布的图像并示出用于说明数据结构的矩阵的示意图。图20(a)和图20(b)是各示出用于说明有色图像数据的浓度分布被转变成光泽度分布的数据结构的矩阵的示意图。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处理的另一执行过程的流程图。图22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的MFP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图23(a)、图23(b)和图23(c)是各用于说明要被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的图像和要被其输出的打印品的示意图。图24(a)、图24(b)和图24(c)是各示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图25是示出MFP控制器的示意性构成的框图。图26是示出PC(个人计算机)的示意性构成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便携式光泽计("PG-1M",由Ni卯onDenshokuIndustriesCo.,Ltd.制造)测量代表光泽程度的光泽度。根据JISZ8741(镜面光泽度测量方法)以60度光泽测量模式执行测量。以下,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可以取决于应用本发明的装置或器件的构成和各种条件,适当地改变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因此,应当理解,除非另外具体注明,否则本发明不限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那些。[实施例1](MFP的硬件配置)将描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的MFP的硬件配置。MFP100由作为控制装置和控制部件的控制器部分、扫描仪部分和打印机部分构成。以下详细描述各部分。顺便说一句,MFP指的是具有诸如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传真机的传送功能和扫描仪功能的多种功能的多功能设备。(控制器部分)图1是示出MFP100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框图。作为控制部件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2和ROM(只读存储器)103与总线105连接。类似地,HDD(硬盘驱动器)104、专用图像处理电路106、网络控制器107、打印机控制器108、扫描仪控制器109和I/O控制器110与总线105连接。与总线105连接的各种单元可通过总线105相互通信。在这种构成中,作为控制部件的CPU101通过总线105向HDD104、网络控制器107、打印机控制器108、扫描仪控制器109和I/O控制器110发送控制指令等。并且,CPUIOI通过总线105从HDD104、网络控制器107、打印机控制器108、扫描仪控制器109和I/O控制器110接收状态指示信号或诸如图像数据的数据。因此,CPUIOI可控制构成MFP100的各种单元。将更具体地描述各单元的操作。CPU101和专用图像处理电路106将存储在例如ROM103中的程序展开到存在于CPU101或专用图像处理电路106中的称为寄存器(registry)的一次(primary)存储器中,并且执行程序。RAM102作为在程序执行期间需要的二次(secondary)存储器被CPU101或专用图像处理电路106共享和使用。存储容量比ROM103大的HDD104主要用于存储保持在MFPIOO中的图像数据。网络控制器107是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处理电路。网络控制器107将从CPU101发送的信号调制和转换成根据各种标准的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107将发送的信号转换成根据IEEE803.2标准的多值信号,并且通过以太网I/F114将信号发送到网络。并且,网络控制器107将通过以太网I/F114从网络发送的多值信6号解调,并且将信号发送到CPU101。结果,MFP100可通过网络与作为控制装置的MFP控制器200或作为控制装置的PC300通信。类似地,网络控制器107将从CPU101发送的信号转换成根据ARCNET(附加资源计算机网络)标准的信号,并且通过通信I/F113将信号发送到辅助设备118。并且,网络控制器107将从辅助设备118接收的信号解调,并且将信号发送到CPU101。作为辅助设备118,例如,可以使用作为后处理设备的修整器(finisher)、作为辅助片材馈送设备的纸台等。通过打印机控制器108从CPUIOI发送到作为图像形成部分的打印机部分115的图片数据是图像数据。因此,当PDL(页面描述语言)从PC300被输入到MFP100时,CPU101和专用图像处理电路以分担的方式执行RIP(光栅图像处理)。顺便说一句,PDL是用于指示要被输出到MFP100的图片图像的编程语言。PDL的优点在于,可以作为与打印机的分辨率无关的矢量数据来保持图形,并且,可使得简单的线图像的情况下的数据量比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少。另一方面,通过使用PDL,要求PDL被重新转换成在打印机部分处输出期间需要的映射(m即)图像数据,使得处理因此产生开销(overhead)。这种用于将PDL转换成图像数据的处理被称为RIP。以此方式,通过RIP从PDL转换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控制器108被发送到打印机部分115。打印机部分115基于接收的图像数据输出打印品。顺便说一句,打印机控制器108基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打印机部分115,使得可以在片材上定影与图像数据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打印机控制器108可基于通过网络控制器107从外部发送的图像数据控制打印机部分115。扫描仪控制器109控制被设置在对于扫描仪部分116设置的原稿滑架(carriage)的下部的图像传感器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和ADF(自动文档馈送器)的操作。当原稿的图像数据被MFPIOO读取时,用户逐个在原稿滑架上设置原稿。扫描仪控制器109接收原稿读取指令并使设置在原稿滑架的下部的图像传感器致动以扫描原稿表面,由此获得设置在原稿滑架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用户可提供指令以设置原稿的多张片材,并且从多张片材读取图像数据。结果,ADF向图像传感器部分馈送原稿的多张片材中的一张。然后,ADF向图像传感器部分馈送不包括已被馈送到图像传感器部分的片材的多张片材中的一张,由此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成原稿的多张片材的馈送。结果,可以自动且连续地从对于ADF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数据。因此,在对大量的原稿进行扫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户不用逐个在原稿滑架上放置原稿的多张片材中的另一张。在选择用于在设置在MFP100中的HDD104中存储图像的箱(box)模式的情况下,扫描仪控制器109在HDD104中存储通过扫描仪部分116获得的图像数据。在选择用于从打印机部分115输出通过扫描仪部分116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复印模式的情况下,扫描仪控制器109向打印机控制器108发送通过扫描仪部分116获得的图像数据。结果,打印机控制器108向打印机部分115输出接收的图像数据。1/0控制器110通过USB(通用串行总线)I/F117与PC300或MFP控制器200通信。并且,I/0控制器110与作为显示部件的显示器111和作为输入部件的操作面板连接。CPU101可通过I/0控制器110获得由用户从操作面板输入的信息。并且,I/0控制器110在显示器111上显示可由用户选择的信息或指示MFP100的状态的信息。在显示器111上,显示要向其中输入关于要在MFP100中使用的片材的光泽度的信息的画面、以及要向其中输入关于想要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来部分地和相对地增大光泽度的区域的信息的画面等画面。7以上是对于控制器部分的描述。[OO49](扫描仪部分)图2是用于示出MFP100的结构的示意图。以下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扫描仪部分。在图2中,扫描仪部分116被设置在打印机部分115之上。如上所述,扫描仪部分116由作为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图像传感器、原稿滑架和ADF构成。扫描仪部分116获得在原稿滑架或ADF上设置的原稿的图像数据。通过扫描仪部分116获得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扫描仪控制器109。扫描仪控制器109可通过总线105向与其连接的各部分发送通过扫描仪部分116获得的图像数据。(打印机部分)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部分115。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部分为电子照相类型。出于这种原因,打印机部分115包含传输部分、图像形成部分和定影部分。以下描述传输部分、图像形成部分和定影部分。[OOM](传输部分)传输部分由盒13a和13b、手动馈送盘14、拾取辊11、传输辊对12和对齐辊对8构成。作为记录材料的片材被设置在盒13a和13b中。可通过由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12来手动指定在盒13a和13b中设置的片材的光泽度、基重(basisweight)、类型等中的每一个。将描述在盒13a中设置的片材的传输流程。由拾取辊11逐个馈送在盒13a中设置的片材。通过传输辊对12传输由拾取辊11馈送的片材。通过传输辊对12传输的片材进入静止(atrest)的对齐辊对8中。通过以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的方式旋转的对齐辊对8,将已进入对齐辊对8中的片材传输到二次转印部分。(图像形成部分)图像形成部分由用于各颜色的图像形成站(station)和中间转印带单元构成。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站T由感光鼓1、充电器2、激光扫描仪3、显影器件4、一次转印辊6和鼓清洁器5构成。并且,关于其它的颜色,除了在显影器件中包含的调色剂以外,图像形成站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构成。中间转印带单元由中间转印带7、从动辊7a、二次转印对向辊7b和驱动辊7c构成。将沿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用于被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流程来描述图像形成部分的构成。通过作为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的图像形成站T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类似地,通过分别作为有色图像形成部件的图像形成站Y、M、C和Bk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品红色调色剂图像、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各图像形成站T、Y、M、C和Bk基本上被水平设置。通过各图像形成站T至Bk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分别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然后,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分处被二次转印到片材上。各图像形成站T至Bk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构成,并且,出于这种原因,将代表性地描述用于形成透明图像的图像形成站T。图像形成站T由感光鼓1、充电辊2、激光扫描仪3、显影器件4和鼓清洁器5构成。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具有鼓形状的感光鼓1被装置主组件可旋转地轴支撑。在感光鼓1的周围,设置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作为图像曝光部件的激光扫描仪3和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器件。8通过充电辊2,感光鼓1的表面被电学地充电到均匀的电势。然后,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23的图像信号从打印机控制器108被输入到激光扫描仪3中。通过激光扫描仪3,取决于输入的图像信号,用激光照射感光鼓1的表面。结果,感光鼓1的表面处的电荷被中和,使得在感光鼓l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器件4用透明调色剂来显影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设置在通过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处的一次转印辊6,通过显影在感光鼓1上获得的透明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作为图像传输构件的中间转印带7上。通过鼓清洁器5收集没有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保留于感光鼓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图像形成站T处,透明调色剂图像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通过其它的图像形成站Y、M、C和Bk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也类似地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顺便说一句,透明调色剂图像通过图像形成站T被首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因此,当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实现图像形成时,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构成最上层。除了在显影器件4中包含的调色剂以外,用于形成透明图像的透明图像形成站T与用于形成有色图像的其它图像形成站相同。出于这种原因,取决于被输入到激光扫描仪中的图像信号,透明图像形成站T能够在整个片材表面上或在片材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带7通过从动辊7a、二次转印对向辊7b和驱动辊7c被绷紧(stretched)。从动辊7a还用作张力辊,由此在将张力赋予中间转印带7的同时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移动而旋转。二次转印对向辊7b被设置为通过中间转印带7与二次转印辊9相对。并且,对于二次转印对向辊7b,在二次转印期间从高压电源(未示出)施加二次转印偏置电压。驱动辊7c通过从驱动马达(未示出)接收驱动力而旋转。通过驱动辊7c绷紧的中间转印带7通过从驱动辊7c接收驱动力通过驱动辊7c的旋转而移动。以此方式,通过各图像形成站T至Bk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传输到二次转印部分。通过向二次转印辊9和二次转印对向辊7b施加转印偏压,通过中间转印带7传输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传输给二次转印部分的片材上。通过设置在二次转印部分的下游的带清洁器7d,来收集没有被转印到片材上的、保留于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以此方式,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上。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被传输到定影部分。(调色剂)将描述在图像形成站的显影器件中容纳的调色剂。在本实施例中,关于透明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使用基于聚酯的树脂材料。作为制造调色剂的方法,可以使用粉碎法以及诸如悬浮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或分散聚合法的用于直接在介质中制造调色剂的方法(聚合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通过使用悬浮聚合法制造的调色剂。调色剂的成分和制造方法不限于以上描述的那些。这里,有色调色剂是不包括透明调色剂的黄色调色齐U、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的总称。有色调色剂主要由聚酯树脂材料和颜料构成。并且,透明调色剂主要由聚酯树脂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透明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具有约55t:的玻璃转变点(Tg)。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调色剂被制造为具有基本上等于有色调色剂的玻璃转变点的玻璃转变点(Tg)。出于这种原因,在对于透明调色剂和有色调色剂采用相同的定影条件和基本上相同的每单位面积调色剂量的情况下,在片材上定影的有色调色剂和在片材上定影的透明调色剂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光泽度。玻璃转变点(Tg)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玻璃转变点。当改变用于透明调色剂的树脂材料的类型和分子量时,熔融(melt)性能也改变。出于这种原因,在相同的定影条件下在片材上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取决于调色剂性能而提供不同的光泽度。因此,通过用具有比有色调色剂的玻璃转变点低的玻璃转变点(Tg)并因此易于熔融的树脂材料来制造透明调色剂,与有色调色剂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在定影之后具有高的光泽度的透明调色剂。并且,通过用具有比有色调色剂的玻璃转变点高的玻璃转变点(Tg)并因此较不易于熔融的树脂材料来制造透明调色剂,与有色调色剂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在定影之后具有低的光泽度的透明调色剂。以此方式,还可以使用具有与有色调色剂的玻璃转变点不同的玻璃转变点(Tg)的透明调色剂。[ooes](定影部分)定影部分由定影器件10构成。沿被转印到片材上的透明图像的定影的流程来描述定影部分的构成。定影器件IO由定影辊10a和加压辊(pressingroller)10b构成。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相互压接,并且在其间形成定影压合部(nip)。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的外直径均为80mm。并且,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关于它们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均为350mm。定影辊10a被定影器件的另一壁可旋转地轴支撑,并且,加压辊lOb通过弹簧(未示出)以500N的压力压向定影辊10a。定影辊10a是层叠构件,所述层叠构件在铝制中空芯(core)金属上包含被层叠的作为弹性层的橡胶层和作为调色剂分离层(partinglayer)的含氟树脂材料层。并且,在中空芯金属的内部,设置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中空芯金属也可由诸如铁的其它材料形成。并且,也可用使用例如电磁感应加热的IH(感应加热)型的加热源代替加热源。定影辊lOa通过驱动齿轮系(geartrain)与驱动马达连接,并且,通过从驱动马达传送的旋转驱动力旋转。与定影辊lOa类似,加压辊10b是层叠橡胶层和含氟树脂材料层的层叠构件,并且,在中空芯金属内设置卤素加热器。并且,加压辊10b通过定影辊10a的旋转而旋转。在定影辊lOa和加压辊10b的表面中的每一个的附近,安装作为用于检测相关表面的温度的检测部件的热敏电阻。各热敏电阻可检测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的温度。从热敏电阻中的每一个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被发送到打印机控制器108。结果,打印机控制器可控制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控制器108控制辊lOa和10b中的每一个的卤素加热器,使得定影辊10a的表面附近的温度为155t:,并使得加压辊10b的表面附近的温度为IO(TC。在这种定影条件下,在二次转印部分处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通过定影压合部。结果,在片材上定影在片材上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其上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通过传输路径,并且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外面。在本实施例中,紧接着片材已通过定影器件10的定影压合部之后,片材以保持约9(TC至约ll(TC的高温的状态与定影器件10分开。片材分开的温度受定影条件、片材的基重等影响。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描述了由包含定影辊10a和加压辊10b的辊对构成的定影器件10,但它也可由用于定影侧和加压侧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环带(endlessbelt)构成。定影方法也可以是上述的定影方法以外的那些方法。以上描述了沿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的流程的打印机部分的构成。(每单位面积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图3是示出在片材表面上定影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与其上定影了透明图像的片材表面的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纵轴代表光泽度。横轴代表在片材上定影的有色调色剂的量。这里,由虚线示出的曲线代表在片材上定影有色图像时的光泽度。并且,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在片材上同时转印和定影有色图像和70%浓度透明图像时的光泽度。以下列举被视为影响定影之后的片材表面的光泽度的各种条件。作为片材,使用无光涂层纸(mattcoatedpaper)("U-light,,(商品名),由NipponPaperIndustriesCo.,Ltd.制造;基重=157g/m2)。并且,打印机控制器108控制打印机部分115,使得当输入图像浓度100%的信号时要在片材上形成的调色剂的量约为0.55mg/cm2。并且,打印机控制器108控制打印机部分115,使得定影辊10a的表面温度约为155°C,并且片材通过定影器件的处理速度为285mm/s。并且,如上所述,使用的调色剂是采用聚酯树脂并且具有约55t:的玻璃转变点(Tg)的调色剂。如图3所示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环境条件、用于图像形成的调色剂的类型、处理速度等而改变。出于这种原因,用于控制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以LUT(查找表)的形式被存储在R0M、HDD等中。[OO81](沿流程图的MFP的操作解释)以下,描述指示在沿后面描述的流程图的处理中使用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文件的指定画面,以及用于获得关于是想要增大还是减小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的信息的画面。然后,通过使用流程图描述取决于由用户输入的信息的MFP的操作。以下,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以及指定想要增大还是减小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信息被称为透明打印设置信息。(图4所示的画面的解释)图4是示出要在显示器111处显示的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器lll处的状态中(在复印模式中),当由用户按压开始按钮(未示出)时,MFP100对在原稿滑架上设置的原稿进行复印。通过用户选择B102,MFP100的模式变为箱模式。在箱模式中,用户可在打印机部分处输出存储在设置在MFP100内的HDD中的数据。通过用户选择B101,MFP100的箱模式变为复印模式。在图4中,用户可对于"应用的打印设置"选择B103。当用户选择"应用的打印设置"中的"透明打印设置"(未示出)时,MFP100在显示器111处显示图5所示的画面。(图5所示的画面的解释)图5是示出用于促使用户输入透明打印设置信息的画面的示意图。MFP100在显示器111处显示如图5所示的画面。结果,MFPIOO可获得由用户设置的透明打印设置信息。这里,透明打印设置信息指的是指示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信息、以及指定如何相对于相邻区域中的光泽度调整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信息。预览区域B201示出由用户选择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这里,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由"女"表示。以下,由用户指定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图5中的"女"部分)被称为标记部分。并且,除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称为背景部分。图像文件B202被存储在MFPIOO的HDD中。用户通过使用以列表形式显示的图像文件来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在图5中,选择"ccc.tif"。B204是用于通过网络指定用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文件的按钮。结果,可通过使用存储在MFP100内的文件以外的文件来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B203代表用于指定想要使得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高或相对低的模式的按钮。在用户希望使得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高的情况下,用户可选择"光泽增大模式(GLOSSUPMODE)"。并且,在用户希望使得指定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低的情况下,用户可选择"光泽减小模式(GLOSSDOWNMODE)"。结果,作为模式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指示由用户指定的模式的信息(以下称为模式信息)。在设置透明打印设置信息的状态中,用户可通过选择按钮B205(0K按钮)来反映(reflect)透明打印设置信息。在用户选择按钮B205(OK按钮)的情况下,MFP100在显示器111处显示图4所示的画面。用户可通过在透明打印设置信息被反映的状态下按下开始按钮,来基于透明打印设置信息实现图像形成。并且,用户可通过选择按钮B206(取消按钮)来破坏(destruct)透明打印设置信息。下面,沿流程图描述使用透明打印设置信息的MFP的操作。(沿流程图的MFP的操作解释)图6是用于示出MFP100的操作的流程图。CPU101根据存储在ROM103中的程序来控制MFP100。将具体描述各步骤。S101代表用于获得由用户指定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步骤。作为区域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指定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信息。S102代表用于获得光泽度操作模式的步骤。作为模式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由用户指定的模式信息。CPUIOI获得关于相对增大在步骤SIOI中获得的区域的光泽度的"光泽增大模式"(第一模式)或相对减小光泽度的"光泽减小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S103代表用于确定基于步骤S1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产生的、用于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当在步骤S1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增大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104中的处理。并且,当在步骤S1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减小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105中的处理。S104代表在想要相对增大步骤S1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IOI产生用于在步骤SIOI中获得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S105代表在想要相对减小步骤S1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IOI产生用于在除步骤SIOI中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S106代表用于向打印机部分发送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CPU101向打印机部分发送在步骤S104中或在步骤S105中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已接收透明图像数据的透明图像站T基于透明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器件10在片材上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结果,当"光泽增大模式"被用户选择时,可以相对增大由用户指定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并且,当"光泽减小模式"被用户选择时,可以相对减小由用户指定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用于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数据的操作)图7(a)至7(e)和图8(a)至8(e)是用于示出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数据的流程的示意图。以下描述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以及取决于选择的模式而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和透明图像之间的关系。图7(a)至7(e)是用于示出为了在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将图像数据转换成透明图像数据的方式的示意图。在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是无光涂层纸并且模式信息是"光泽增大模式"的情况下,在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CPU101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输入图像数据(图7(a))产生要被发送到打印机部分的透明图像数据(图7(c))。并且,CPU101从例如由RGB值代表的RGB图像数据(图7(b))产生要在打印机部分处使用的由YMCK值代表的YMCK图像数据(图7(d))。打印机部分基于接收的透明图像数据和预CK数据,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以覆盖有色图像(图7(e))。类似地,图8(a)至8(e)是用于示出为了在除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将图像数据转换成透明图像数据的方式的示意图。在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是无光涂层纸并且模式信息是"光泽减小模式"的情况下,在除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CPU101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输入图像数据(图8(a))产生要被发送到打印机部分的透明图像数据(图8(c))。并且,CPU101从例如由RGB值代表的RGB图像数据(图8(b))产生要在打印机部分处使用的由YMCK值代表的YMCK图像数据(图8(d))。打印机部分基于接收的透明图像数据和YMCK数据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以覆盖有色图像(图8(e))。使用表1和表2描述关于各输出产品(图7(e)和图8(e))中的每一个的标记部分(M.P.)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B.P.)处的光泽度。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表1示出关于图7(e)所示的输出产品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作为用于打印的片材,使用无光涂层纸("U-light"(商品名),由Ni卯onPaperIndustriesCo.,Ltd.制造;基重=157g/m2)。对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使用文件"aaa.tif"。并且,选择的模式是"光泽增大模式"。这里,作为各图像数据,使用用均匀的20%浓度提供有色调色剂的数据和用70%浓度提供透明调色剂的数据。以9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并且,以2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8%(基于图3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8%的光泽度高。结果,关于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表2示出关于图8(e)所示的输出产品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作为用于打印的片材,使用无光涂层纸("U-light"(商品名),由Ni卯onPaperIndustriesCo.,Ltd.制造;基重=157g/m2)。对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使用文件"aaa.tif"。并且,选择的模式是"光泽减小模式"。这里,作为各图像数据,使用用均匀的20%浓度提供有色调色剂的数据和用70%浓度提供透明调色剂的数据。以2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8%,并且,以9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基于图3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8%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低。结果,关于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S卩,可以获得取决于由用户选择的模式("光泽增大模式"或"光泽减小模式")的输出产品。(有色图像形成片材是高光泽纸的情况)近年来,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多样化。特别地,在商业打印的领域中,使用许多类型的片材。在一些情况下,用户使用没有使用过的高光泽纸。作为例子,以下描述使用光泽涂层纸(glosscoatedpaper)的情况下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随后,基于该关系,描述示出取决于由用户指定的模式的透明图像形成过程的流程图。(关于高光泽纸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将描述使用光泽涂层纸作为图像形成片材的情况下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这里,作为光泽涂层纸,使用具有157g/m2的基重的"GoldenCaskSuperArt"(商品名)(由OjiPaperCo.,Ltd.制造)。被视为影响定影之后的片材表面的光泽度的各种条件(处理速度、压合部压力等)与低光泽纸的情况中的那些相同。"GoldenCaskSuperArt"(基重二157g/m2)被分类为高光泽纸,因为定影透明图像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减小。以下,与透明图像定影之前的光泽度相比在透明图像定影之后光泽度减小的片材被称为高光泽纸。光泽度减小的程度取决于定影条件和调色剂的类型而改变。图9是示出在高光泽纸上定影透明图像时的光泽度和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横轴代表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图像浓度)。纵轴代表光泽度。这里,由虚线示出的曲线代表在片材上定影有色图像时的光泽度。并且,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在片材上同时转印和定影有色图像和70%浓度透明图像时的光泽度。通过使用上述的光泽计测量光泽度。以下,通过定影调色剂与定影之前相比光泽度增大的片材被称为低光泽纸。光泽度增大的程度取决于定影条件和调色剂的类型而改变。如图3所示,无光涂层纸"U-light"(基重二157g/m2)被分类为低光泽纸,因为定影调色剂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增大。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调色剂和定影条件,作为将片材分类为高光泽纸和低光泽纸的阈值的片材的光泽度为20%。顺便说一句,在以上的条件下,20%的光泽度与在后面描述的流程图中使用的预定光泽度(阈值)对应。(沿流程图的MFP的操作解释)图10是用于示出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是高光泽纸时的MFP100的操作的流程图。CPUIOI根据存储在ROM103中的程序来控制MFP100。将具体描述各步骤。S201代表用于获得由用户指定的、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步骤。作为区域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指定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的信息。S202代表用于获得光泽度操作模式的步骤。作为模式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由用户指定的模式信息。CPU101获得关于相对增大步骤S2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增大模式"(第一模式)或相对减小光泽度的"光泽减小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S203代表用于确定基于步骤S2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产生的、用于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当在步骤S2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增大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204中的处理。并且,当在步骤S2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减小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205中的处理。S204代表在想要相对增大步骤S2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用于在除步骤S201中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S205代表在想要相对减小步骤S2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情况下执行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用于在步骤S201中获得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S206代表用于向打印机部分发送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CPU101向打印机部分发送在步骤S204中或在步骤S205中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已接收透明图像数据的透明图像站T基于透明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器件10在片材上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结果,即使在图像形成片材是诸如光泽涂层纸的高光泽纸的情况下,也可如用户希望的那样相对增大或减小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输出产品的光泽度)为了关于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增大指定部分处的光泽度,在除指定部分以外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即,当用户选择"光泽增大模式"时,获得作为例子如图8(e)中所示的输出产品。并且,为了减小指定部分处的光泽度,在指定部分处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S卩,当用户选择"光泽减小模式"时,获得作为例子如图7(e)中所示的输出产品。以下用表3描述关于选择"光泽增大模式"时的输出产品的标记部分(M.P.)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B.P.)处的光泽度。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3示出使用光泽涂层纸("GoldenCaskSuperArt"(商品名),由0jiP即erCo.,Ltd.制造;基重=157g/m2)并且选择"光泽增大模式"时输出的打印品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对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使用文件"aaa.tif"。这里,作为各图像数据,使用用均匀的20%浓度提供有色调色剂的数据和用70%浓度提供透明调色剂的数据。以2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7%,并且,以9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基于图9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47%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高。结果,同样,关于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下面,用表4描述关于选择"光泽减小模式"时的输出产品的标记部分(M.P.)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B.P.)处的光泽度。表4M.P.B.P.图像浓度有色2020信号(%)透明700调色剂量(mg/cm2)0.500.1160°光泽度(%)3647表4示出使用光泽涂层纸("GoldenCaskSuperArt"(商品名),由0jiP即erCo.,Ltd.制造;基重=157g/m2)并且选择"光泽减小模式"时输出的打印品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对于指定想要操作光泽度的区域,使用文件"aaa.tif"。这里,作为各图像数据,使用用均匀的20%浓度提供有色调色剂的数据和用70%浓度提供透明调色剂的数据。以9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并且,以2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7%(基于图916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47%的光泽度低。结果,同样,关于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如上所述,该行为取决于使用的片材而改变,因此,需要考虑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类型。以下示出用于获得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的例子,并且,沿流程图描述MFP的基于其信息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要由用户输入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以下示出用于促使用户输入片材的类型的画面的例子。顺便说一句,获得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的方法不限于用户的直接输入,而是也可以例如使用光泽传感器。(对于图ll所示的画面的解释)图ll是示出用于促使用户输入"关于片材光泽度的信息"的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用户可选择如图2所示的其中各设置用于打印的片材的盒13a、盒13b和手动馈送盘14。当用户选择B301时,在显示器111上以下拉菜单的形式可选择地呈现"盒1"、"盒2"和"手动馈送盘"。还可以采用诸如弹出菜单(pop-upmenu)和类似菜单的其它选项呈现方法。用户从呈现的项目选择其中(其上)设置用于打印的片材的项目。如图ll所示,当用户选择"盒1"时,在显示器111上,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可由用户选择的片材的类型。已在"盒l"中设置纸("GoldenCaskSuperArt";基重=157g/m2),并且已在"盒2"中设置纸("U-light";基重二157g/m2)。出于这种原因,当用户从下拉菜单选择"盒l"时,CPU101控制光标B302,以将其定位在与纸("GoldenCaskSuperArt";基重=157g/m2)对应的"ACO.G.C.P.B.W.(A公司;光泽涂层纸;基重)157g/m2"。并且,在从可选择地呈现的下拉菜单选择"盒2"的情况下,CPU101控制光标B302,以将其定位在与纸("U-light";基重=157g/m2)对应的"BCO.M.C.P.B.W.(B公司;无光涂层纸;基重)157g/m2"。例如,在用户在"盒1"中设置"ACO.G.C.P.B.W.157g/m2"的情况下,用户执行以下的操作。首先,用户选择"盒1"。然后,用户操作光标(B302),以将其定位在"ACO.G.C.P.B.W.157g/m2"。通过执行这种操作,用户可对于MFPIOO指定用于打印的片材的类型。MFPIOO保持下面的表5所示的、指示在图11中呈现的片材的类型的数据。出于这种原因,当用户选择"ACO.G.C.P.B.W.106g/tf"时,作为片材信息获得部件的CPUIOI可获得用于打印的片材的"30%"的光泽度。并且,例如,当用户选择"BCO.M.C.P.B.W.157g/tf"时,作为片材信息获得部件的CPU101可获得用于打印的片材的"6%"的光泽度。表5公司片材类型B.W.(g/m2)光泽度(%)类别AG.C.P.賜30H.G.P.AG.C.P.15140H.G.P.AG.C.P.15750H.G.P.AM.C.P.10610L.G.P.BM.C.P.1569L.G.P.BM.C.P.1576L.G.P.*1:"H.G.P."代表高光泽纸,"L.G.P."代表低光泽纸。但是,可以考虑在显示器111上呈现的列表中不存在"盒l"中设置的片材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选择按钮B303,使得用户可访问例如管理通过网络准备的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可从数据库选择在"盒l"中设置的片材的类型。结果,用户可选择以列表形式呈现的那些片材类型以外的片材类型。并且,用户可手动输入在"盒l"、"盒2"和"手动馈送盘"中设置的片材的光泽度。在图11所示的画面中,用户可通过使用如在部分B304处所示的滑动条(sliderbar)来设置关于所设置片材的光泽度的信息。当用户通过使用滑动条来设置关于片材的光泽度的信息时,如图ll所示,用户可以以多个水平(level)(在图11中,以从0%到100%的10个水平)指定关于片材光泽度的信息。用户指定片材光泽度的输入部件不限于滑动条。例如,在由用户设置的片材的光泽度高的情况下,MFP100以可选择的方式在显示器111处显示要被用户选择的"按钮"。当用户判断设置的片材的光泽度高时,用户选择在显示器111处显示的"按钮"。也可通过这种方法设置关于片材光泽度的信息。因此,在MFPIOO中,用户可指定与用于打印的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作为用于打印的片材,使用"ACO.G.C.P.B.W.157g/m2"。在用户希望反映用于打印的片材的设置的情况下,用户可选择按钮B305(OK按钮)。结果,完成用于打印的片材的设置。以这种方式由用户设置的信息被存储在RAM102中。在后面参照图12描述的过程的步骤S301中,通过CPU101获得在RAM102中由此存储的关于片材光泽度的信息。并且,在用户不希望反映用于打印的片材的设置的情况下,用户可选择按钮B306(取消按钮)。结果,用于打印的片材的设置被破坏。(沿流程图的MFP的操作解释)以下沿流程图描述取决于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的MFP的操作。顺便说一句,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已被事先设置。并且,步骤S303中的限定处理与图IO所示的一系列步骤对应。并且,步骤S304中的限定处理与图6所示的一系列步骤对应。S301是用于获得关于片材的光泽度的信息的步骤。作为片材光泽度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与通过使用上述画面而指定的片材光泽度对应的信息。S302是用于取决于关于步骤S301中获得的片材光泽度的信息而改变处理的步骤。CPU101基于与步骤S301中所获得的片材光泽度对应的信息改变处理。在步骤S30218中,在图像形成片材被判断为高光泽纸的情况下,CPU101执行步骤S303的处理。并且,在图像形成片材被判断为低光泽纸的情况下,CPU101执行步骤S304的处理。在步骤S303中,执行当在步骤S301中图像形成片材被分类为高光泽纸时要执行的限定处理。所述限定处理是沿图IO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的一系列步骤。通过执行该限定处理,CPU101可产生在图像形成片材为高光泽纸的情况下所需的透明图像数据。在步骤S304中,执行当在步骤S301中图像形成片材被分类为低光泽纸时要执行的限定处理。所述限定处理是沿图6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的一系列步骤。通过执行该限定处理,CPU101可产生在图像形成片材为低光泽纸的情况下所需的透明图像数据。通过执行步骤S303或步骤S304中限定处理而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被发送到作为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的透明图像形成站T。透明图像形成站T基于接收的透明图像数据而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并且,定影器件io在片材上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图像。因此,不管片材的类型如何,都可以获得取决于由用户选择的模式的输出产品。[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上形成和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并然后在其上已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片材上形成和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下面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成。顺便说一句,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构件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由此省略了描述。(透明单色打印机作为辅助设备被连接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如图1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成。MFP、控制器部分和扫描仪部分具有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构成。特别地,将详细描述构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打印机部分的图像形成部分。与实施例1不同,MFP的主组件不具有透明图像形成站T。作为替代,作为辅助设备的透明单色打印机与MFP主组件连接,并且在从MFP主组件传输的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下描述透明单色打印机的示意性构成。(透明单色打印机)透明单色打印机(透明打印机)包含作为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的透明图像形成站T和作为第二定影部件的定影器件20。透明图像形成站T具有与构成MFPIOO的打印机部分的有色图像形成站Y基本上相同的构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透明打印机的定影器件20具有与构成打印机部分的定影器件10基本上相同的构成。并且,定影器件20的控制温度和处理速度与定影器件10的基本上相等。作为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的透明图像形成站T由感光鼓1、充电器2、激光扫描仪3、显影器件4、转印辊6和鼓清洁器5构成。感光鼓1通过充电器2被均匀地电学充电。感光鼓1通过激光扫描仪3曝光,使得在均匀充电的感光鼓1上形成输入的透明图像。结果,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件4将透明调色剂转印到其上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上,由此在感光鼓1上将静电潜像显影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其上已定影有色图像的片材上。鼓清洁器5去除没有被转印到片材上的、保留于感光鼓上的所谓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因此,透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其上已定影有色图像的片材上。其上转印透明调色剂图像(透明图像)的片材被传输到定影器件20。定影器件20定影在传输的片材上形成的透明图像。这里,当形成透明图像时,透明打印机形成和定影透明调色剂的透明图像。并且,当没有形成透明图像时,透明打印机包含用于允许在不将片材传输到透明图像形成站T的情况下将片材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面排放的路径。以上是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图像形成的装置的描述。(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以下描述关于通过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要输出的打印品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图14和图15是各示出在片材表面上进行定影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与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表面的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是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的情况下的曲线图。并且,图15是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是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的情况下的曲线图。以下具体描述各情况。(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无光涂层纸)图14是示出在片材表面上进行定影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与在片材上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作为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使用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U-light";基重二157g/m2)。在图14的曲线图中,纵轴代表60°光泽度,横轴代表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顺便说一句,调色剂量由转换值(%)表示,使得对于有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中的每一种、每单位面积的最大量0.55mg/cm2被取为100%。图14的曲线图中由虚线示出的曲线代表有色调色剂图像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并然后通过定影器件20再次加热(定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图14的曲线图中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有色调色剂图像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并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然后透明调色剂图像以70%调色剂量(0.39mg/cm2)形成以覆盖被定影的有色调色剂图像并通过定影器件20定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例如,当调色剂量(图14的横轴)为150%时,以150%的调色剂量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这里,在没有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部分处,通过定影器件20再次加热片材,使得光泽度为51%。并且,在以70%调色剂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覆盖有色调色剂图像的部分处,通过定影器件20在片材上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为29%。顺便说一句,由图14所示的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以恒定的量即70%调色剂量(0.39mg/cm2)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出于这种原因,由虚线示出的曲线示出,当横轴(调色剂量)为0%时,其上没有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片材的光泽度(6%)。并且,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示出在片材上以70%调色剂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关于透明调色剂图像没有形成为覆盖有色调色剂图像的部分(虚线的曲线),有色调色剂图像的表面通过定影器件经受两次的加热。但是,关于部分(点划线的曲线),仅对于作为表面层的透明调色剂层提供一次热量。出于这种原因,存在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部分处的光泽度较不易于增大的趋势。顺便说一句,图14的曲线图是在以下的条件下制备的。处理速度为250mm/sec。并且,定影器件10的定影辊的控制目标温度为155°C,并且,定影器件20的定影辊的控制目标温度也为155°C。(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光泽涂层纸)图15是示出在片材表面上进行定影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与在片材上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作为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使用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GoldenCaskSuperArt";基重二157g/m2)。在图15的曲线图中,纵轴代表6(T光泽度,横轴代表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顺便说一句,调色剂量由转换值(%)表示,使得对于有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中的每一种、每单位面积的最犬量0.55mg/cm2被取为100%。图15的曲线图中由虚线示出的曲线代表有色调色剂图像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并然后通过定影器件20再次加热(定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图15的曲线图中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有色调色剂图像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并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然后透明调色剂图像以70%调色剂量(0.39mg/cm2)形成以覆盖被定影的有色调色剂图像并通过定影器件20定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例如,当调色剂量(图15的横轴)为150%时,以150%的调色剂量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器件10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这里,在没有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部分处,通过定影器件20再次加热片材,使得光泽度为47%。并且,在以70%调色剂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覆盖有色调色剂图像的部分处,通过定影器件20在片材上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为22%。顺便说一句,由图15中所示的点划线示出的曲线代表以恒定的量即70%调色剂量(0.39mg/cm2)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出于这种原因,由虚线示出的曲线示出,当横轴(调色剂量)为0%时,其上没有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的光泽度(47%)。但是,由点划线示出的曲线示出在片材上以70%调色剂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图15的曲线图是在以下的条件下制备的。处理速度为250mm/sec。并且,定影器件10的定影辊的控制目标温度为155t:,并且,定影器件20的定影辊的控制目标温度也为155°C。定影器件10和定影器件20的定影辊的控制目标温度不限于相同的值。并且,使用的有色调色剂和使用的透明调色剂的玻璃转变点Tg为55°C。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MFP和作为透明图像形成设备的透明打印机的示意性构成如上面描述的那样。仅通过使用这种设备(装置)在想要增大光泽度的区域中形成透明图像不能增大光泽度。出于这种原因,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由用户指定的、想要增大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根据以下示出的流程图控制装置。各示出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上述曲线图中的数据取决于图像形成片材的类型、环境条件、用于图像形成的调色剂的类型、处理速度等而改变。出于这种原因,以LUT(查找表)的形式存储用于控制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沿流程图的MFP的图像处理)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类似,可优选取决于片材的类型来改变要形成透明图像的区域。出于这种目的,CPUIOI控制MFP100以使其根据图12所示的流程图操作。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04中执行的限定处理的内容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并且,作为限定处理,执行图16所示的一系列步骤。这是由于,为了执行取决于模式的输出,在图像形成片材是无光涂层纸的情况下,优选考虑要在片材上定影的有色图像的打印PIPRo顺便说一句,在图像形成片材是光泽涂层纸的情况下,S卩,在步骤S303中执行的限定处理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中类似,作为限定处理,执行图IO所示的一系列步骤。高光泽纸的情况下的操作与沿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操作相同。将沿流程图描述在有色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相互分开的构成中在步骤S304中执行的限定处理的细节。(低光泽纸的情况下的限定处理)图16是示出图像形成片材是低光泽纸时的MFPIOO的操作的流程图。以下沿流程图描述作为在图12中的步骤S304中执行的限定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的透明图像数据产生的流程。S401代表用于获得由用户指定的、光泽度想要被调整的区域的步骤。作为区域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指定光泽度要被调整的区域的信息。S402代表用于获得模式的步骤。作为模式获得部件的CPUIOI获得由用户指定的模式信息。CPU101获得关于相对增大步骤S401中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增大模式"(第一模式)或相对减小光泽度的"光泽减小模式"(第二模式)的信息。S403代表用于获得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数据的步骤。作为用于获得有色图像的浓度的有色图像数据获得部件的CPU101获得用于在片材上形成有色图像的图像数据。S404代表用于确定基于在步骤S4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产生的、用于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当在步骤S4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增大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405中的处理。并且,当在步骤S402中获得的模式信息是"光泽减小模式"时,CPU101执行步骤S406中的处理。S405是当选择"光泽增大模式"时执行的步骤。如上所述,关于低光泽纸,优选考虑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因此,在步骤S403中获得的有色图像浓度为一定的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为了增大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CPU101执行步骤S407。并且,在步骤S403中获得的有色图像浓度小于该一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为了增大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CPU101执行步骤S408。S406是当选择"光泽减小模式"时执行的步骤。在步骤S403中获得的有色图像浓度为一定的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CPU101执行步骤S407。并且,在步骤S403中获得的有色图像浓度小于该一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CPU101执行步骤S408。S407代表用于通过作为透明图像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用于在除步骤S401中获得的光泽度想要被调整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S408是用于通过作为透明图像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作为透明图像产生部件的CPU101产生用于在步骤S401中获得的光泽度想要被调整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因此,在步骤S407中或在步骤S408中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被发送到透明图像形结果,当"光泽增大模式"被用户选择时,可以相对增大由用户指定的、光泽度想要被调整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并且,当"光泽减小模式"被用户选择时,可以相对减小由用户指定的、光泽度想要被调整的区域中的光泽度。(输出产品的光泽度)以下,在与示意性图像示图相关联的同时,描述通过当沿上述的流程图操作图像形成装置时输出的打印品所输出的光泽度。图17(a)至17(d)和图18(a)至18(d)是用于示出要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打印品的示意性图像示图。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表6示出关于图17(a)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9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并且,以2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8%(基于图14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8%的光泽度高。结果,关于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表7示出关于图17(b)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2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8%,并且,以9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6%(基于图14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8%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36%的光泽度低。结果,关于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表8M.P.B.P.图像浓度有色100100信号(%)透明070调色剂量(mg/cm2)0.550.9460°光泽度(%)4929表8示出关于图17(c)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10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9%,并且,以17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29%(基于图14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49%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29%的光泽度高。结果,关于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表9M.P.B.P.图像浓度有色100100信号(%)透明700调色剂量(mg/cm2)0.940.5560°光泽度(%)2949表9示出关于图17(d)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17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29%,并且,以100%浓度在无光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9%(基于图14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29%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49%的光泽度低。结果,关于作为低光泽纸的无光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表10_M.P._B.P.图像浓度有色_^_信号(%)透明_^_70调色剂量(mg/cm2)__^60°光泽度(%)443724表10示出关于图18(a)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2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4%,并且,以9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7%(基于图15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44%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37%的光泽度高。结果,关于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表llM.P.B.P.图像浓度有色2020信号(%)透明700调色剂量(mg/cm2)0.500.1160°光泽度(%)3744表11示出关于图18(b)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9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37%,并且,以2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4%(基于图15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37%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44%的光泽度低。结果,关于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表12M.P,B.P.图像浓度有色100100信号(%)透明070调色剂量(mg/cm2)0.550.9460°光泽度(%)4125表12示出关于图18(c)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10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1%,并且,以17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25%(基于图15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41%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25%的光泽度高。结果,关于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高。表132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表13示出关于图18(d)所示的打印机产品的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和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这里,以17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标记部分处的光泽度为25%,并且,以100%浓度在光泽涂层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背景部分处的光泽度为41%(基于图15所示的关系)。出于这种原因,标记部分处的25%的光泽度比背景部分处的41%的光泽度低。结果,关于作为高光泽纸的光泽涂层纸,可使得标记部分光泽度相对比背景部分光泽度低。因此,根据由用户选择的模式,可相对增大或相对减小想要由用户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顺便说一句,在实施例1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出现透明调色剂图像被形成为覆盖有色调色剂图像并且被定影的这种状况。即,通过在片材上仅形成和定影有色图像并然后在手动馈送盘上放置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外面的片材,也可出现该状况。并且,通过对于实施例1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用于使片材循环使得可在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表面上再次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挡板(用于切换片材传输方向的部件),也可出现该状况。出于这种原因,通过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也执行如上所述的控制,可获得类似的效果。[实施例3]在实施例2中,通过列举几个例子描述了在片材的整个表面上以恒定的调色剂量均匀形成有色图像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使用在片材上形成具有如图19(a)和图19(b)所示的浓度分布的有色图像的例子来描述其构成。顺便说一句,基本上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相同的构件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由此省略了描述。(具有不均匀浓度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分布和光泽度分布)图19(a)和图19(b)是示出有色图像数据的浓度分布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19(a)是示出数据和浓度的图像的示意图。并且,图19(b)是以矩阵的形式示出将数据示为数值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这里,指示图19(a)所示的图像的整个图像区域的区域被称为区域A。并且,在图19(a)所示的图像中,想要增大光泽度的区域被称为区域B。并且,在图19(a)所示的图像中,除想要增大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称为区域C。当有色图像具有如图19(a)和图19(b)所示的浓度分布时,CPU101确定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为了确定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CPUIOI将有色图像的浓度分布转换成有色图像的光泽度分布。用于转换的关系取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在实施例2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出于这种原因,基于图14和图15所示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转换光泽度。当基于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调色剂量来计算光泽度时,CPU101通过使用LUT计算光泽度。顺便说一句,也可通过利用指示从图14和图15所示的数据通过多项式近似获得的曲线的多项式来计算光泽度。CPU101基于与有色图像数据的浓度分布对应的数据,计算与在区域B中选择性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对应的数据。并且,类似地,CPU101基于与有色图像数据的浓度分布对应的数据,计算与在区域C中选择性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对应的数据。图20(a)是示出以70%浓度在区域C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的示意图。类似地,图20(b)是示出以70X浓度在区域B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的示意图。CPUIOI可获得指示在区域B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和在区域C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时的光泽度分布的数据。以下,CPU101基于图20(a)或图20(b)所示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分布,选择性地在区域B和区域C中的任一个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下沿流程图描述用于确定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的操作。(沿流程图的MFP的操作解释)将沿流程图描述有色图像具有图19(a)和图19(b)所示的浓度分布的情况下的MFP的操作。图21是用于解释MFP的操作的流程图。CPU101根据存储在ROM103中的程序来控制MFP100,使得MFPIOO可根据流程图操作。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类似,关于片材的类型的信息、有色图像数据、和指示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的信息已被事先设置。S501是用于获得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模式和有色图像数据的步骤。CPU101在RAM102中存储这些信息。S502是用于将有色图像数据转换成光泽度的步骤。CPUIOI在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以及在不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将有色图像数据即各像素处的浓度数据转换成光泽度。在该步骤中,CPU101使用存储在RAM102中的LUT。S503是用于评价从与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图19(a)所示的区域B)对应的各像素处的浓度数据转换的光泽度的步骤。用户(人)通过识别边界来识别图形图案。出于这种原因,为了使得用户基于光泽度差异来识别图形图案,优选图形图案的边界被调整以增大边界部分处的光泽度差异。SP,当确定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时,边界附近的数据是重要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重视边界附近的数据,使用通过使用边界区域(部分)附近的权重大的加权平均方法而获得的评价值。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重视与边界附近的光泽度对应的数据的评价值,使得光泽度差异易于被人眼识别。顺便说一句,评价值计算方法可以是另一种计算方法。评价值是当产生透明调色剂图像时使用的数值。在本实施例中,评价值的单位是光泽度的单位。CPU101通过获得关于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中的边界附近的光泽度的数据、并然后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评价值。CPUIOI计算在区域B中施加透明调色剂时的评价值Bl,并在RAM中存储计算的评价值Bl。类似地,CPU101计算不在区域B中施加透明调色剂时的评价值B2,并在RAM中存储计算的评价值B2。B504是用于评价从与除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图19(a)中的区域C)对应的各像素处的浓度数据转换的光泽度数据的步骤。CPU101通过获得关于除要想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图19(a)中的区域C)中的边界附近的光泽度的数据、并然后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评价值。CPU101计算在区域C中施加透明调色剂时的评价值Cl,并在RAM中存储计算的评价值Cl。类似地,CPU101计算不在区域C中施加透明调色剂时的评价值C2,并在RAM中存储计算的评价值C2。S505是用于取决于调整在步骤S501中获得的区域的光泽度的模式来改变处理的步骤。CPU101在步骤501中获得的模式是"光泽增大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06。并且,CPU101在步骤501中获得的模式是"光泽减小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07。S506是用于通过使用步骤S503和S504中计算的评价值来确定用于增大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图19(a)中的区域B)中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光泽增大模式"选择)。CPU101获得在步骤S503中计算的评价值Bl和B2,并获得在步骤S504中计算的评价值C1和C2。然后,CPU101比较"C1-B2"的值与"C2-B1"的值。当"C2-B1"的值比"C1-B2"的值大时,CPU101执行步骤S508中的处理。当"C1-B2"的值比"C2-B1"的值大时,CPU101执行步骤S509中的处理。S507是用于通过使用步骤S503和S504中计算的评价值来确定用于减小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图19(a)中的区域B)中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数据的步骤("光泽减小模式"选择)。CPU101获得在步骤S503中计算的评价值Bl和B2,并获得在步骤S504中计算的评价值C1和C2。然后,CPU101比较"C1-B2"的值与"C2-B1"的值。当"C2-B1"的值比"C1-B2"的值大时,CPU101执行步骤S508中的处理。当"C1-B2"的值比"C2-B1"的值大时,CPU101执行步骤S509中的处理。在步骤S508中,作为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101执行透明图像数据产生处理。CPU101产生用于在除步骤S501中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形成透明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在步骤S509中,作为图像数据产生部件的CPU101执行透明图像数据产生处理。CPU101产生用于在步骤S501中获得的区域中形成透明图像的透明图像数据。CPU101向透明图像形成站T发送在步骤S508或S509中产生的透明图像数据。然后,透明图像形成站T在其上已定影有色图像的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然后,通过定影器件20在片材上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结果,可以获得根据选择的模式在由用户指定的想要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中增大或减小光泽度的打印品。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构成,不取决于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分布,可以增大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而不管有色图像的浓度如何。(增大和减小光泽度差异的情况)—些用户希望增大光泽度差异,而一些用户希望减小光泽度差异。出于这种原因,描述可在如图22所示的画面上调整光泽度差异的例子。图22示出可改变光泽度差异的大小的画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色剂量来改变光泽度差异的大小。(调色剂量的变化)图22是用于设置光泽度差异的大小和模式的画面。在MFP100的显示器111处显示图22所示的画面。在图22中,B401代表指定模式的部分。通过调整部分B401,可以指定使得标记部分(女部分)处的光泽度相对高于或相对低于相邻部分处的光泽度。B402代表用于设置光泽度差异的大小(水平)的滑动条。在用户希望增大光泽度差异的情况下,用户设置光标以接近"强"。并且,在用户希望减小光泽度差异的情况下,用户设置光标以接近"弱"。结果,用户可细微地设置用户希望调整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水平。CPU101取决于指示所设置的光泽度差异的大小的信息来改变透明图像数据的浓度。(放置透明调色剂的方式的多样性)在实施例1和2中,描述了图像形成装置以恒定的浓度在片材上均匀地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例子。透明调色剂的量不限于以恒定的浓度均匀地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以下描述关于放置透明调色剂的方式的一些例子。图23(a)、图23(b)和图23(c)是各示出包含以某方式放置的透明调色剂的图像的示意图。在图23(a)所示的图像中,提供透明调色剂的量和有色调色剂的量的总量的上限。在本例子中,浓度的上限为240%。在这种情况下,被形成为以50%浓度覆盖有色图像的部分的透明图像的浓度为190%。S卩,当有色图像浓度为XX并且上限浓度为YX时,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图像的浓度为Y-X(%)。图23(b)是示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描述的输出产品的图像的示意图。不管有色图像浓度如何,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图像的浓度都是恒定的(70%)。并且,在图23(c)所示的图像中,提供透明调色剂量和有色调色剂量的总数的上限(240%)。与图23(a)中的情况类似,以恒定的浓度(70%)均匀地形成透明调色剂。例如,在有色图像浓度为50%的区域中,以70%的浓度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但是,在有色图像浓度高(例如200%)的情况下,当在该区域中以70%的浓度放置透明调色剂时,得到的浓度超过上限(240%)。因此,透明图像浓度变为40%。即,在以ZX的浓度均匀地形成透明图像的情况下,当浓度ZX(透明图像浓度)和XX(有色图像浓度)的和超过YX(上限浓度)时,以(Y-X)X浓度(上限浓度-有色图像浓度)形成透明图像。顺便说一句,上述的透明调色剂放置方式仅是一些例子,也可采用其它的放置方式。如图23(a)和图23(c)所示,在提供透明调色剂量和有色调色剂量的总数的上限的情况下,当有色图像浓度为240%时,不能通过放置透明调色剂来调整光泽度。出于这种原因,通过使用诸如UCR(下色去除(UnderColorRemoval))或GCR(灰色成分置换(GrayComponentR印lacement))的方法,来采用减小有色调色剂量(浓度)的方法。当有色原稿经受四色分离时,在C(青色)、M(品红色)和Y(黄色)的三种颜色成分相互重叠的部分处产生灰色成分。在UCR中,用黑色(Bk)成分置换灰色成分。UCR被用于通过用黑色成分置换具有一定的浓度水平或更高浓度水平的灰色成分来减小图像数据的总量。在色分离图像中,在C(青色)、M(品红色)和Y(黄色)之间具有相同比率的点为黑色的或灰色的。通过用Bk(黑色)置换该部分,可以减小点的比率,使得总的点面积比率通过GCR减小。结果,即使在有色图像浓度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来调整光泽度。[实施例4](图像形成系统构成)在实施例1、2和3中,用于产生透明图像数据的控制部分被描述为在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的MFP内存在的CPU101。但是,图像形成系统不限于MFP。以下描述图像形成系统的其它例子。(图像形成系统构成)在实施例1、2和3中,用于产生透明图像数据的控制部件被描述为在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的MFP内存在的CPU101。并且,控制器件被描述为包含作为控制部件的CPU101的控制器部分。但是,图像形成系统不限于MFP。以下描述图像形成系统的其它例子。[(X302](图像形成系统的例子)图24(a)至24(c)是各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例子的示意图。图24(a)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仅由MFP100构成(实施例1、2和3与其对应)。但是,图像形成系统构成也可以是如图24(b)和图24(c)所示的构成。图24(b)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由MFP100、MFP控制器200和PC300构成。图24(c)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由MFP100和PC300构成。将描述作为控制器件的PC300和MFP控制器200的硬件配置。构成图像形成系统的PC300是能够向MFP100发送打印指令的外部终端的例子。出于这种目的,还可以使用能够向MFP100发送打印指令的其它终端作为PC的替代。例如,可以使用诸如WS(工作站)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便携式信息终端作为PC的替代。在实施例1和2中,通过使用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上形成有色图像和透明图像。但是,也可以使用如图13所示的包含作为有色图像形成部件的有色图像形成站并包含作为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的透明图像形成站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3所示的构成中,MFP在片材上转印和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其上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片材通过挡板被再次传输到二次转印部分。透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为覆盖被传输到二次转印部分的片材上的有色调色剂图像。这里,作为用于在片材上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定影部件的定影器件是定影器件10。并且,作为用于在片材上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第二定影部件的定影器件是定影器件20。S卩,在图13所示的MFP中,第一定影部件和第二定影部件具有相同的构成。顺便说一句,只要在其上定影有色图像调色剂的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覆盖有色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就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构成。例如,在图13所示的MFP中,也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在其上定影有色图像的片材上形成和定影透明调色剂图像。首先,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片材上形成和定影有色图像。其上定影有色图像的片材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面。向用户提供用于在手动馈送盘上放置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排出片材的指令。然后,在放置在手动馈送盘上的片材上形成和定影透明图像。通过以这种方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形成和定影透明图像,以覆盖在片材上定影的有色图像。[O309](PC的硬件配置)图26是示出作为PC的例子的PC30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将描述PC300的硬件配置。CPU301、RAM302和ROM303与总线304连接。类似地,HDD305、网络控制器306、视频控制器307和I/O控制器308与总线304连接。与总线304连接的各种单元可通过总线304相互通信。CPU301通过在RAM302中展开程序而执行例如存储在ROM303中的程序。ROM303存储由CPU301执行的程序。当CPU301执行程序时,使用RAM302。并且,CPU301通过总线304向HDD305、网络控制器306、视频控制器307和I/O控制器308发送控制指令等。并且,CPU301通过总线304从HDD305、网络控制器306、视频控制器307和1/0控制器308接收用于指示状态的信号或诸如图像数据的数据。因此,CPU301能够控制构成PC300的各种单元。HDD305存储在PC300中使用的各种文件。网络控制器306是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专用电路。网络控制器306将从CPU301发送的信号调制和转换成根据IEEE803.2标准的多值信号,并且通过以太网I/F312将信号发送到网络。并且,网络控制器306将通过以太网I/F312从网络接收的多值信号解调,并且将解调的信号发送到CPU301。在这种情况下,PC300与MFP100或MFP控制器200通信的通信路径不限于LAN(局域网)中的通信路径,而是也可以是通过因特网的通信路径。并且,I/O控制器308将从CPU301发送的信号转换成根据用于各接口的标准的信号,并且将转换的信号发送到与USBI/F313或PS(个人系统)/2I/F309连接的设备。相反,1/0控制器308转换从USBI/F313或PS/2I/F309接收的信号,并且将转换的信号发送到CPU301。结果,PC300和MFP100可通过USBI/F313相互通信。并且,PC300通过PS/2I/F309从作为输入设备的键盘310和鼠标311获得输入信号。视频控制器307根据从CPU301接收的图像显示指令,将图像数据转换成用于可在显示器314处显示的画面的信号。结果,CPU301可在显示器314处显示画面。在本实施例中,CPU301根据OS(操作系统)来控制构成PC的各件硬件。结果,用户可在不关心构成PC的硬件的情况下,通过操纵GUI(图形用户界面)来使得PC执行希望的操作。并且,用户能够从在OS下运行的应用程序向外部MFP发送打印指令。当向MFP发送打印指令时,控制方法取决于MFP的类型而改变。出于这种原因,PC通过使用与MFP的类型对应的驱动器程序来产生取决于MFP的控制指令。驱动器程序能够通过被并入OS中而产生取决于连接的外设的控制指令。对本实施例中的PC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解释如上所述。(MFP控制器的硬件配置)图25是示出能够将PDL转换成图像数据的MFP控制器20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将描述MFP控制器200的硬件配置的例子。构成图像形成系统的MFP控制器200将从PC300接收的PDL转换成用于通过MFPIOO打印的图像数据。用于将PDL转换成图像数据的处理被称为RIP。CPU201、RAM202、ROM203和专用图像处理电路与总线205连接。类似地,HDD204、网络控制器207、视频控制器208和I/O控制器209与总线205连接。CPU201通过在RAM202中展开程序来执行例如存储在ROM203中的程序。并且,CPU201通过总线205向HDD204、网络控制器207、视频控制器208和I/O控制器209发送控制指令等。并且,CPU201通过总线205从HDD204、网络控制器207、视频控制器208和I/O控制器209接收用于31指示状态的信号和诸如图像数据的数据。因此,CPU201能够控制构成MFP控制器200的各种单元。MFP控制器200通过以太网I/F213与PC300连接。MFP控制器200通过以太网I/F213与MFP100连接。网络控制器207将从CPU201发送的信号调制和转换成根据IEEE803.2标准的多值信号,并且通过以太网I/F213将信号发送到网络。并且,网络控制器207将通过以太网I/F213从网络接收的多值信号解调,并且将解调的信号发送到CPU201。并且,I/0控制器209将从CPU201发送的信号转换成根据用于各接口的标准的信号,并且将转换的信号发送到与USBI/F214或PS(个人系统)/2I/F210连接的设备。并且,1/0控制器209转换从USBI/F214或PS/2I/F210接收的信号,并且将转换的信号发送到CPU201。结果,MFP控制器200和MFP100可通过USBI/F214相互通信。并且,MFP控制器200通过PS/2I/F210从作为输入设备的键盘211和鼠标212获得输入信号。视频控制器208根据从CPU201接收的图像显示指令,将图像数据转换成用于可在显示器215处显示的画面的信号,并将转换的信号发送到显示器215。结果,CPU201可在显示器215处显示画面。MFP控制器200接收从PC300发送的PDL,并且使描述的PDL经受RIP。RIP期间的算术运算指令包含统一的迭代处理(uniformiterationprocess)。出于这种原因,在许多情况下,通过为了处理图像处理指令而优化的硬件进行处理而不是由CPU201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指令,需要较短的执行时间。出于这种原因,MFP控制器通过在CPU201和专用图像处理电路206之间分担处理来执行RIP。也可只通过CPU201执行RIP。专用图像处理电路206由ASIC(应用特定集成电路)构成。也可通过安装可重配置的硬件(例如,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专用图像处理电路206。由CPU201和专用图像处理电路206由此转换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MFP100。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的准备是通过MFP控制器200实施的,但也可通过MFPIOO来实施。对本实施例中的MFP控制器的硬件配置的解释如上所述。(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控制处理)在实施例1和2中,图像形成系统由诸如MFP、MFP控制器和PC的多个设备构成。在实施例1中,沿流程图通过MFP100的CPU101实施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即,在图像形成系统如图24(a)所示的那样仅由MFPIOO构成的情况下,通过MFP100中的CPU101实施控制处理。但是,如图24(b)所示,图像形成系统由MFP100、MFP控制器200和PC300构成,不需要通过MFP100的CPU101执行控制处理。例如,MFP控制器200的CPU201可执行控制处理,使得可以减小用户希望减小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并且,在图24(c)中,图像形成系统由MFP100和PC300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PC300的CPU301可执行控制处理,使得可以减小用户希望减小光泽度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系统化设备中的控制处理的分担执行)如上所述,在由多个设备构成的系统中,不需要通过MFPIOO的CPUIOI执行控制处理。并且,也不需要总是通过单个设备的CPU执行控制处理。S卩,在多个设备中存在的多个CPU也可以以分担的方式执行控制处理。S卩,也可以以分担的方式执行作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描述的特征处理的图6、图10、图12、图16和图21所示的流程图的各步骤。例如,当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24(c)所示的构成时,可以通过PC300的CPU301执行想要减小光泽度的区域的获得,并且,可通过MFP100的CPU101执行与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的获得。因此,可通过单个的信息处理装置或包含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来执行特征处理。并且,也可从远程设备向信息处理系统或信息处理装置供给用于执行特征处理的程序。并且,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处理装置可读取和执行存储在外部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程序代码。S卩,要被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程序自身被用于实现上述的处理。只要信息处理装置可通过使用程序执行上述的处理,就不限制程序的形式。作为用于供给程序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紧密盘(compact-disk)只读存储器)、CD_R(可记录紧密盘)、CD-RW(可重写紧密盘)等。并且,作为记录介质,还可以使用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数字通用盘)(DVD-ROM或DVD-R(可记录))等。并且,在MFP100中,也可通过以太网I/F114从网络下载程序。并且,在MFP控制器200和PC300中,也可通过使用浏览器从因特网上的主页(网站)下载程序。S卩,程序本身或被压縮并具有自动安装功能的程序文件从主页被下载到诸如硬盘的记录介质中。并且,还可以通过将构成用于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的程序分割成多个文件并通过分别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分割的文件来获得程序。即,存在能够关于多个用户下载程序文件的WWW(万维网)服务器构成了构成特征的可能性。并且,程序文件也可通过被加密并然后被存储在诸如CD-ROM的存储介质中而被分发给用户。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只允许满足预定要求(条件)的用户下载用于解密被加密程序的密钥信息、用密钥信息执行被加密程序的解密、并将程序安装到信息处理装置中。顺便说一句,基于来自程序的指令,在信息处理装置上运行的OS也可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且,从记录介质读取的程序也可被写入(存储)在对于被插入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设置的存储器中。基于指令,在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CPU也可执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虽然已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它不限于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意图在于涵盖可进入改进的目的之内或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这种修改或变化。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在其上要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来调整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区域获得部件,用于获得要调整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光泽度的区域;模式获得部件,用于获得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含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高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并且包含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低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取决于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l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片材信息获得部件,所述片材信息获得部件用于获得与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基于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和由所述片材信息获得部件获得的信息,来控制由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形成透明图像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图像数据获得部件,所述图像数据获得部件用于获得与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对应的有色图像数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基于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由所述片材信息获得部件获得的信息和由所述图像数据获得部件获得的有色图像数据,来控制由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形成透明图像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是相对增大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的情况下,当基于有色图像数据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是预定阈值或更大、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是预定阈值或更大时,或者,当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是预定阈值或更大时,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有色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透明图像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被选择性形成和定影,从而覆盖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以及当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有色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透明图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被选择性形成和定影,从而覆盖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3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是相对减小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的情况下,当基于有色图像数据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是预定阈值或更大、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是预定阈值或更大时,或者,当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是预定阈值或更大时,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有色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透明图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被选择性形成和定影,从而覆盖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以及当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浓度小于预定阈值、并且与片材的光泽度对应的信息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有色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透明图像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被选择性形成和定影,从而覆盖其上已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6.—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用于在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用透明调色剂形成透明图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区域获得部件,用于获得要调整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的光泽度的区域;模式获得部件,用于获得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含相对增大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并且包含相对减小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禾口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取决于由所述模式获得部件获得的模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部件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7.—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用于在片材上形成有色图像的有色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在片材上形成透明图像的透明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定影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定影部件;禾口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控制装置。8.—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在其上要形成有色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来调整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区域获得步骤,用于获得要调整要在片材上形成的有色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光泽度的区域;模式获得步骤,用于获得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含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高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并且包含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相对低于另一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禾口控制步骤,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取决于由所述模式获得步骤获得的模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9.一种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用于在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用透明调色剂形成透明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区域获得步骤,用于获得要调整其上要形成图像的片材的一部分的光泽度的区域;模式获得步骤,用于获得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含相对增大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并且包含相对减小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中的光泽度的模式;禾口控制步骤,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使得取决于由所述模式获得步骤获得的模式,在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或在除由所述区域获得步骤获得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当调整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时,通过交换具有不同的玻璃转变点的多种调色剂实现光泽度调整。因此,当调整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时,要求用户选择适当的调色剂。并且,每次光泽度调整用户都花费一些时间或努力以设置选择的调色剂。在本发明中,作为模式信息获得如何调整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中的光泽度,并且,基于获得的模式,实现控制,使得在由用户指定的区域或除由用户指定的区域以外的图像可形成区域中选择性形成透明图像。文档编号H04N1/00GK101794094SQ20101010786公开日2010年8月4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优先权日2009年1月30日发明者竹村太一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