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774559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需进行光纤理线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由于具有长距离及高速传输的特色,近年已有逐渐取代传统铜线通信的态势。此外,亦有愈来愈多的通信应用,诸如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甚至电表/水表的度数查询等,可以与光纤通信设备整合,故使光纤通信的应用层面不断的扩大,与一般日常甚至家居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此原因,许多建筑物在新建之时,即有考虑到光纤到户(Fiber To TheHome) 的目标而在每户预先进行光纤线路的布建。然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在光纤布建时,并无法预先考虑或决定各用户是否欲使用光纤通信设备以及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光纤线价格相当昂贵且易断,又受限其本身的材料特性,且无法在布线施工现场自行剪裁, 故需在完成光纤配线后预留一段适当长度的光纤,并用独立且额外设置的理线盒(cable manager),来收藏与保护过长的光纤线。图1为一已知光纤理线盒的使用示意图。光纤理线盒1具有壳体11、光纤绕线结构12及通孔13。通孔13形成于壳体11上,以便光纤线5可以经由通孔13被引入光纤理线盒1内部。当进行光纤布线时,首先将光纤理线盒1安装于墙上(图未示出)的适当位置,之后再经通孔13将光纤线5引入光纤理线盒1内部,并缠绕于光纤绕线结构12。如此一来, 光纤线5在配线完成后的过长部分,即可被整理安置于光纤理线盒1中而受到保护。一旦用户欲另外安装光纤通信设备或转换装置(图未示出),即需将光纤线5自光纤理线盒1中拉出一段或全部,之后再接上或重新缠绕在上述欲安装的光纤通信设备或转换装置中;此时,光纤理线盒1需要一并安装在新装设备附近,或是必须予以丢弃不用。以下进一步揭露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些现有技术,其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第四32415号揭露了一种盘纤装置,其可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在该盘纤装置上设置电子元件安装位置,以节省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小型化程度。然而,该专利并未提及安装电路板及盘纤装置的壳体,所以其无法解决上述的光纤理线问题。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8115号则揭露了一种理线盘,其在盘体的一面设有一导引环,在另一面设有一凸环部,使该盘体的两面都可以收藏被卷绕的电信传输线。然而, 由于该理线盘与电路板及壳体等在使用上的设计为一体安装,并没有模块化的设计,故其并无法同时满足安装及不安装光电转换模块的光纤理线需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观6376号揭露了一种光纤到府模块,包括机体及枢接至该机体的光纤绕线盘,通过令光纤绕线盘得以旋转开启,从而方便拆装操作如光网络单元模块及媒体转换器模块等。然而,其需额外使用一独立的绕线盘元件,且绕线盘元件的枢接结构在组装上仍需花较多时间,使用上较易损坏,且在设计上亦会面临如元件尺寸等诸多限制元件,使其可应用的范围较窄。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四9444号则揭露了一种具集线功能的通讯设备转换器, 该转换器是将光纤通过一集线盘或光纤固定座整理收藏于一可固定于墙上的背板中,以达暂时容置的目的。而欲安装电路元件时,只要将电路元件安装在由上盖及下盖组成的壳体中,并将该壳体扣接至该背板即可,在安装上堪称方便。然而,由于其光纤收藏位置是位于背板之中的,在针对不同的安装状况的光纤理线流程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改善的空间。由以上叙述可知,已知安装光纤的方式,不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光纤损坏,就是安装手续过于繁琐,或是结构过于复杂,且造成空间或资源的浪费。另外,已知技术中的光纤都只能收藏在固定的位置,欠缺面对不同安装需求时的选择弹性。这些缺失,皆有亟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流程较为简单且可满足不同安装需求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及材料资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壳体,其内可容置安装具有第一光纤绕线结构的光电转换模块; 以及进行光纤布线流程,且在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提供并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于该壳体中,再以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进行光纤理线流程,反之,未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则使用设于该壳体内的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以进行该光纤理线流程。该光纤布线流程可为光纤到户布线流程。其中,该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及/或第二通孔,以供引入光纤线。在其中一种理线模式中,该光纤理线流程可以包括下列步骤自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引入光纤线,并将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在另一种理线模式中,该光纤理线流程则包括下列步骤自该第二通孔引入该光纤线,并将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在某些情况下,上述安装方法还可包括下列步骤在将光纤线缠绕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后,在增加安装光电转换模块至壳体中时,将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的该光纤线直接连接至该光电转换模块,或者是将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的该光纤线的全部或部分光纤线,自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移除,并重新变更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通讯转换装置,其包括一壳体;用以提供一光通信信号的一光纤线;安装于该壳体内的一光电转换模块;形成于该光电转换模块上的一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以及形成于该壳体内侧的一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其中,第一光纤绕线结构用于在将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时进行光纤理线,第二光纤绕线结构用于光纤理线; 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中任一上。该光电转换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一用以安装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以及一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上壳体;其中,第一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该上壳体的上表面。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一通孔,以在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壳体内时,使光纤线经第一通孔进入壳体,并缠绕在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其中,第一通孔位于壳体的一侧边。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可与上壳体安装于电路板的同一侧,且上壳体设有多个散热孔。该壳体还可包括多个卡合结构,以与电路板相互卡合。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光电信号转换元件、至少一个网络通信元件以及至少一个电子通信连接器;其中,该光电信号转换元件用以将该光通信信号转换成电子通信信号,或将电子通信信号转换成该光通信信号;该网络通信元件与该至少一个光电信号转换元件电连接,以传递处理该电子通信信号;该该电子通信连接器电连接至该网络通信元件,以输出及输入该电子通信信号。该壳体还包括一底座以及枢接于该底座的一上盖,其中,该底座设有一第二通孔, 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底座内侧,该光纤线可经第二通孔进入壳体,并缠绕于在第二光纤绕线结构或第一绕线结构上。该光纤通信转换装置还包括一电源装置以及一备用电源;其中该电源装置连接一外部电源,以提供该光电转换模块电能;该备用电源内建于该壳体中并在外部电源中断供电时为光电转换模块提供电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包括一壳体;用以提供一光通信信号的一光纤线;设于壳体内侧、用于对该光纤线进行光纤理线的一光纤绕线结构;设于壳体内侧、用以与一光电转换模块相卡合的多个光电转换模块卡合结构;以及一光电转换模块,该光电转换模块于其上形成有另一光纤绕线结构,以在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后对该光纤线进行光纤理线。本发明通过在光纤通信转换装置中提供二种不同的安装理线模式及结构,实现同一壳体可整合理线盒及安装光电转换模块的功能,这样,不但大幅简化例如家用网关器等光电转换装置在光纤布线时的安装流程,也使得布线的流程更为简洁,空间利用更为充分, 节省空间及材料资源,降低光纤线受损的机会。


图1为已知光纤理线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安装有光电转换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安装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方便说明起见,先行说明下列各图式;其中,图2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一较佳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的顶部及底部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安装有光电转换模块的示意图;至于图5,则为图2所示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2与图3中,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被设计成可容置安装光电转换模块21,且其外部为壳体22。其中,光电转换模块21将留待后续详述;至于壳体22,则包括底座221及上盖 222。壳体22的一侧边开有第一通孔223,以容许光纤线通过。而底座上221上也开有可容许光纤线通过的第二通孔224。底座221上还设有壁挂固定结构226,以便壳体22可以安装固定在墙上。底座221与上盖222之间以枢接结构225结合,使上盖222可相对底座221枢转, 实现壳体22开闭的功能。另外,底座221与上盖222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卡合结构2214 与2223(参见图4),以及2213与2222(参见图5),以在上盖222关闭于底座221上时,提供卡合功能。请再参阅图4及图5,其中,光电转换模块21包括上壳体211、电路板212以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213。其中,上壳体211与电子元件213都安装在电路板212的同一侧。上壳体211与电路板212间,通过多个固定柱215固定,其中每一固定柱215的两端分别穿过位于上壳体 211上的固定孔2113及电路板212上的固定孔2121。上壳体211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以提供光纤理线功能。此外, 上壳体211通过侧边2114与电路板212保持一适当距离,且其表面上分布有多个散热孔 2112。光电转换模块21的最基本功能,为提供光通信线路/电子通信线路的连接及信号的转换,因此,电子元件213至少包括以下的几种元件至少一个将光通信信号转换成电子通信信号,或将电子通信信号转换成光通信信号的光电信号转换元件2131 ;至少一个网络通信元件2132,与该至少一个光电信号转换元件2131电连接,以传递/处理电子通信信号; 以及至少一个电子通信连接器2133,用以连接网络通信元件2132与电子通信线路(图中未示)°除网络通信信号外,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还可整合连接其它的信号线路,如有线电视缆线、传统电话线路等。也就是说,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可以是一个家用网关器 (Residential Gateway),整合路由器(Router)、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缆线 / xDSL调制解调器等设备,而连结了两种以上不同型态的网络架构,提供了一种使不同网络架构上的设备能相互连接、运行的多功能平台。例如,如图5所示,由槽型开口 2 露出壳体22外的一排电子通信连接器2133中, 可以包括各式网络及电话插座、有线电视缆线接头等连接器,而提供网络线/电视电缆线连接及/或电话线输入/输出(line in/line out)等功能,并进而提供因特网、网络电话 (VOIP)、传统电话及有线电视等的连接服务,使得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整合了因特网、传统电话网络及有线电视网络等不同型态的网络服务。当然,前述网络通信元件2132则为执行上述各网络服务及其间连接转换的个别或整合的集成电路或其它电子元件。另外,电路板212上还安装有多个发光二极管2134,用以显示各种功能的工作状态,并以导光元件216将各发光二极管2134的发光状态导引至上盖222的窗口 2221,以供使用者观察。再则,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形成于底座221内侧,以使壳体22本身也可具有光纤理线功能。如图5所示,壳体22内还包括多个卡合结构2212,以供与电路板212相互卡合之用。这样,只要将电路板212对准卡合结构2212的位置推送,即可轻易将光电转换模块21安装于壳体22内。为了使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的一些功能能正常运行,光电转换模块21必需外接电源(如市电等)。图5所示的电源接头217,在组装完成后,即可透过电源孔227,与外部电源(图中未示)连接。然而,为了在停电时仍能使例如网络电话等功能正常运行,如图5所示,在壳体22内另提供了一备用电源6,以于外部电源中断供电时,提供光电转换模块21电能。备用电源6可为一电池,安装于电池槽228中,方便于需要时更换。通过在光电转换模块21及壳体22上分别提供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及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可在下列两种安装模式下提供光纤理线功能。第一种模式,如图4所示,是在光电转换模块21已安装在壳体22的情况下进行光纤理线;亦即,此时将光纤线3经由第一通孔223穿入壳体22内,便可直接缠绕于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上。由于第一通孔223是位于壳体22的侧边,且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 是形成在光电转换模块21的上壳体211或其它方便操作绕线之处,故使用者只要打开上盖 222即可进行理线操作,极为方便。第二种模式,是在没有安装光电转换模块21的情况下,直接用壳体22进行光纤理线。应用此种模式时,如图5所示,将光纤线3经由第二通孔2M引入壳体22内,并使用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整理光纤线3。这样,壳体22本身就成为光纤线3的理线盒,而在日后若欲安装光电转换模块21时,只要打开上盖222,并将光电转换模块21卡合至壳体22的卡合结构2212上即可,完全不需要再使用安装工具,而原先作为理线盒的壳体22,因为已与容置光电转换模块21的功能整合,故也不需丢弃或另外加装壳体。在安装光电转换模块 21时,光纤线3已缠绕在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的部分可以不需取下,只要将其末端连接至光纤接头214,或直接接至光电信号转换元件2131即可。当然,若实际的应用情况有需要,绕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上的光纤线3仍可部分或全部取下,并重新缠绕在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上。在使用第一种模式理线时,光纤线3除了自第一通孔223进线外,也可自第二通孔 2M进入壳体22。请参见图3,若选择较上方(即较靠近壁挂固定结构226)的第二通孔224 引进光纤线3,因为该位置靠近光电转换模块21与壳体22并未完全密合安装的一端(参见图4),使光纤线3得以自第二通孔2M引入壳体22后,再自光电转换模块21的下方引至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进行理线。有关本发明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2的较佳安装流程,请参阅图6所示,现就各步骤分别说明如下步骤Sl 提供具绕线结构的壳体;其中,即对光纤布线后预留长度的光纤线3的末端,提供壳体22以进行理线及/ 或光电转换模块的安装。步骤S2 进行光纤布线流程;其中,该光纤布线流程通常为但不限于光纤到户布线流程。且,在布线至每一户或每一使用单位时,由于光纤线本身的特性,需预留一定长度的光纤以利后续安装及所欲连接设备位置的弹性配置,所以通常不会在布线现场直接裁剪。因此光纤布线流程进行至光
8纤线末端的光纤理线及/或装置安装的流程时,又以布线时是否已确定要安装光电转换模块而细分为如下二种安装模式模式一布线时已确定要安装光电转换模块以步骤S3至步骤S4进行;其中,步骤S3 提供具绕线结构的光电转换模块,即将图5所示的上壳体211以固定柱 215固定至电路板212上,以组合成一完整的光电转换模块21 ;步骤S4 将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壳体后,以光电转换模块进行光纤理线,即将光电转换模块21对准壳体22上的卡合结构2212推入,以将光电转换模块21卡合于壳体22 中,形成如图4所示的结合状态。将光纤线3自第一通孔223或第二通孔224引入并绕于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上,最后再连结至光纤接头214上,即可完成安装。模式二 布线时并未确定是否要安装光电转换模块,以下列其它步骤进行;其中,步骤S5 直接利用壳体进行光纤理线;其中,在不安装光电转换模块21至壳体22 的情况下,将光纤线3自第二通孔224引入,并绕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上。在绕线流程完成后,将上盖222与底座221盖合,即可将光纤线3妥当地收藏于壳体22中。上述模式二的布线流程在执行步骤S5后即可算完成。然而若日后又确定要增加安装光电转换模块21,则可再以下列步骤S6或步骤S7进行步骤S6 直接安装光电转换模块;其中,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取下已绕在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上的光纤线3,而可直接将光电转换模块21卡合入壳体22后,将光纤线3的末端连接至光纤接头 214,或直接接至光电信号转换元件2131即可。步骤S7 部分或全部取下光纤,安装光电转换模块后重新绕线,即在某些情况,必须把部分或全部绕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上的光纤线3取下后,将光电转换模块21安装于壳体22之中,将光纤线3重新变更缠绕于第一光纤绕线结构2111上,最后再将光纤线 3的末端连接至光纤接头214,或直接接至光电信号转换元件2131。步骤Sl至S7并不必然照其叙述的先后依序执行。例如,提供壳体的步骤Sl的叙述虽在进行布线流程的步骤S2的叙述之前,但不必然表示一定要先准备好壳体后才能进行光纤布线。此外,如提供光电转换模块的步骤(请参见步骤S3及S4),虽在本实施例中被安排在提供具绕线结构壳体的步骤(请参见步骤Si)之后实施,然而在实际操作时,也可同步提供已将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其中的壳体。由于光纤线极易因拉扯或折压等动作而受损,所以在上述的缠绕流程进行前,可先将壳体22固定于所欲安装的位置(如利用图3所示的壁挂固定结构2 将壳体22固定于墙上)。此外,为使壳体22的安装位置的选择更具弹性,无论是第一通孔223或是第二通孔2 均可在壳体22上的多个位置同时预留开设。如图4所示,可在壳体22的两侧均开设第一通孔223,在进行光纤理线流程时再择一引入光纤线3,或如图3所示,在底座221上预留二个以上可开通的圆孔位置,在需使用第二光纤绕线结构2211进行光纤理线时选择其中一个适当的圆孔位置,开通后形成第二通孔224,以便引入光纤线3。本发明通过在光纤通讯转换装置中提供二种不同的安装理线模式及结构,实现同一壳体可整合理线盒及安装光电转换模块的功能,这样,不但大幅简化诸如家用网关器等光电转换装置于光纤布线时的安装流程,也使得布线的流程更为简洁,空间利用更为充分, 节省空间及材料资源,降低光纤线受损的机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壳体,其内可容置安装具有第一光纤绕线结构的光电转换模块;以及进行光纤布线流程,且在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提供并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于该壳体中,再以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进行光纤理线流程,反之,未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则使用设于该壳体内的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以进行该光纤理线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纤布线流程为光纤到户布线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及/或第二通孔,以供引入光纤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纤理线流程包括下列步骤自该第一通孔或该第二通孔引入该光纤线,并将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纤理线流程包括下列步骤自该第二通孔引入该光纤线,并将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在将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后,在增加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至该壳体中时,将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的该光纤线直接连接至该光电转换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在将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后,在增加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至该壳体中时,将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的该光纤线的全部或部分光纤线,自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上移除,并重新变更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
8.一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光纤线,用以提供光通信信号; 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第一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该光电转换模块上,用于在将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时进行光纤理线;以及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该壳体内侧,用于光纤理线;其中,该光纤线缠绕于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与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中任一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元件;用以安装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以及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上壳体;其中,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该上壳体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第一通孔,以在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时,使该光纤线经该第一通孔进入该壳体,并缠绕在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孔位于该壳体的一侧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与该上壳体安装于该电路板的同一侧,且该上壳体设有多个散热孔。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多个卡合结构,以与该电路板相互卡合。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包括 至少一个光电信号转换元件,用以将该光通信信号转换成电子通信信号,或将电子通信信号转换成该光通信信号;至少一个网络通信元件,与该至少一个光电信号转换元件电连接,以传递并处理该电子通信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电子通信连接器,电连接至该网络通信元件,以输出及输入该电子通信信号。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底座,设有第二通孔;其中,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形成于该底座内侧,该光纤线可经该第二通孔进入该壳体并缠绕于该第二光纤绕线结构或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上;以及上盖,枢接于该底座。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模块使用外部电源供电,且该光纤通讯转换装置还包括备用电源,该备用电源内建于该壳体中并在外部电源中断供电时为该光电转换模块提供电能。
17.—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光纤线,用以提供光通信信号;光纤绕线结构,设于该壳体内侧,用于对该光纤线进行光纤理线; 多个光电转换模块卡合结构,设于该壳体内侧,用以与光电转换模块相卡合;以及光电转换模块,其上形成有另一光纤绕线结构,以在该光电转换模块安装于该壳体内后对该光纤线进行光纤理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通信转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包括提供壳体,其内可容置安装具有第一光纤绕线结构的光电转换模块;以及进行光纤布线流程,且在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提供并安装光电转换模块于壳体中,再以第一光纤绕线结构进行光纤理线流程,反之,未确定安装该光电转换模块时,则使用设于壳体内的第二光纤绕线结构,以进行该光纤理线流程。本发明的光纤通信转换装置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及材料资源,其安装方法流程简单,可满足不同安装需求。
文档编号H04B10/12GK102215064SQ2010101425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陈友信 申请人: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