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417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印刷作业时,有用备有多个供纸盘的图像形成装置 使用多种纸种或尺寸等规格不同的纸张进行印刷作业的情况。在这种印刷作业中,操作人 员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各种调整和纸张补充。还有,通过操作人员与使用的纸种一起设定 多个印刷作业,能够登录大量的印刷设定。为了有效地计划性进行印刷,在印刷作业实行之前,操作人员必须预先掌握在印 刷作业中使用哪一个供纸盘,事先进行供纸盘的调整和纸张的补充等。以往,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纸张补充等操作,在显示单元中显示每个印刷作业的 计划表,这种印刷系统已有所公开(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例子中是在显示 单元的屏幕上沿纵轴显示所供供纸盘的纸种,在横轴上显示印刷作业的运转时间或使用张 数,在曲线上显示计划。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4-348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实行印刷作业时,有时实行用纸量多的印刷作业(大容量印刷作业)。此时,如果 只用一个供纸盘中收纳的纸张则会由于张数不够而不能完成印刷作业。针对这一问题,通 过采用多个供纸盘及自动供纸盘切换,来适应大容量印刷作业。自动供纸盘切换是在多个 供纸盘中收纳着同种纸张时,当供纸盘中收纳的纸张用完时,依次自动切换供纸盘。实行大容量印刷作业和实行多个印刷作业时,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 术,显示何时、哪一个供纸盘的纸张用完之信息和使用哪一个供纸盘,但是并没有考虑由于 发生其它各种事宜而中断的时间,结果,不能正确地估计需要补充纸张等操作人员操作的 时机,存在问题。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考虑到印刷时各种 事宜引起的中断时间,显示提高了计划表显示精度的显示画面。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上述目的通过以下记载的发明达成。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多个供纸部,其送出收纳的纸张;图像形成部,其根据印刷作业,在被从所述供纸部送出的纸张上形成图像;记忆部,其记忆至少含有所用纸张信息的所述印刷作业;
控制部,其根据记忆的印刷作业中含有的纸张信息,决定所使用的至少一个供纸 部,在显示部以纵轴或横轴的一个轴为时间轴,显示所述决定的供纸部的使用计划表以及 伴随所使用的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2.上述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备有检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和通过湿度传感的检 测来控制通电的加热器,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在从切换到的供纸部开始纸张搬送之前 实施的使所述加热器运转对该供纸部内部除湿的预备动作。3.上述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定影部,其备有被温度控制在所定设定温度的加热部,加热已形成图像的纸 张,将图像定影在纸上,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伴随供纸部的切换改变所述设定温度的 所述定影部的预备动作。4.上述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部中的至少一个备有纸张搬送部,该纸张搬送部是通过吸引风扇的吸引 来吸住纸张进行送出的空气搬送方式纸张搬送部,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在从切换到的供纸部开始纸张搬送之前 实施的使所述吸引风扇的吸引力安定的预备动作。5.上述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部 可以改变图像形成条件,所述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是以所定周期发生的图像浓度调整工 序,调整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浓度。6.上述1至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 显示部中对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进行显示,以便 使得能够识别种类。7.上述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改变所述显示 的时间轴的刻度,所述控制部相应显示的时间轴的刻度大小,切换所述事宜显示的有无。8.上述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所述显示切 换到将所述一个轴作为时间轴的显示和作为纸张张数轴的显示,所述控制部在被选择作为纸张张数轴的显示时,使所述显示部与所述供纸部的使 用计划表一起显示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的发生 时期。9.上述8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能够将伴随所述供纸 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的发生时期切换到不显示。


图1 图像形成系统的正面剖面图。图2 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图3 供纸单元30的正面剖面图。
4
图4 图3所示的供纸单元30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定影部6的剖面图。图6 图像形成部4的剖面示意图。图7 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所进行的控制流程。图8 使操作显示部C 141显示的计划表画面例。图9 使操作显示部C 141显示的计划表画面例。图10 使操作显示部C 141显示的计划表画面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图1是图像形成系统的正面剖面图。图像形成系统备有图像形成装置A、后处理装 置FS、自动原稿传送装置DF、大容量供纸装置PFU。[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A备有图像读取部1、图像处理部2、图像写入部C3、图像形成部4、 供纸搬送部5、定影部6。图像形成部4由感光体鼓4A、带电部4B、显影部4C、转印部4D、分离部4E、清洁部 4F等构成。供纸搬送部5备有多个供纸单元5A、第1供纸部5B、第2供纸部5C、搬送部5D、排 纸部5E、自动两面复印供纸部(ADU) 5F。 图像形成装置A上方搭载着由输入部及显示部组成的操作显示部C141、自动原稿 传送装置DF。图像形成装置A图示左侧的排纸部5E侧连接着后处理装置FS。载置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DF原稿台上的原稿由图像读取部1的光学系统读取原 稿单面或两面的图像,经光电变换的模拟信号,在总控制部ClOO (详细后述)中的模拟处 理、A/D变换、描影修正、图像压缩处理等处理之后,被送往图像写入部C3。在图像写入部C3中,从半导体激光发出的输出光照射图像形成部4的感光体鼓 4A,形成潜像。图像形成部4中进行带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清洁等处理。详细后述。由第1供纸部5B送给的纸张S经转印部4D而纸张S上被转印图像。载置图像的 纸张S由定影部6加热加压定影,从排纸部5E被送进后处理装置FS。或是被送到自动两 面复印供纸部5F的单面已完成图像处理的纸张S,再次在图像形成部4中经两面图像处理 后,由排纸部5E排出,被送到后处理装置FS中去。[大容量供纸装置PFU]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A连接的大容量供纸装置PFU备有供纸单元30、第1送风部 40、第2送风部50、空气搬送方式的纸张搬送部60等,收容大量纸张S,1张张向图像形成装 置A供给纸张S。[后处理装置]纸张后处理装置FS中,从图示上层起,在几乎垂直方向上纵列配置着收纳插入纸 (用作封面纸封底纸等)的插入纸供纸部83、堆垛部82、装订部81。纸张后处理装置FS的图示右上方配置着入口搬送部80。另外,纸张后处理装置 FS的图示左侧配置着可动排纸盘84,排出并堆放印刷好的纸张。该可动排纸盘84中最多能容放约3000张(A4版、B5版)完成图像形成的纸张。图2是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图像形成装置A备有总控制部C100、扫 描部C120、AD F控制部C130、操作显示控制部C140及打印部C150。总控制部ClOO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A,同时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备有读取处理 部C101、DRAM控制部IC C103、图像控制CPUC102、程序存储器C104、系统存储器C105、不挥 发存储器C106、写入处理部C108、压缩/扩张IC C109及输入输出接口 C110。读取处理部ClOl对来自于扫描部C120的图像数据进行变倍及层次处理等各种图 像处理。图像控制CPU C102进行扫描控制部C122、ADF控制部C130、打印控制部C152等 的同步控制部。DRAM控制部C103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读出控制。程序存储器C104是存放图像形成装置A及图像形成系统控制程序的ROM,系统存 储器C105是工作用RAM。不挥发存储器C106存放各部控制时所用的各种参数。图像存储器C107中记忆包括图像数据和印刷设定的印刷作业。内部有压缩存储 器 C107A。写入处理部C108控制打印部C150曝光光源LD (激光二极管)。接口 Cl 10被用来 与P C(个人电脑)等外部器械通信。扫描部C120备有读取图像、输出图像信号的CXD C121及扫描控制部C122。IXD操作显示部C141由液晶显示板和重叠配置在液晶上的触板构成。打印部C150备有用LD (激光二极管)写入图像的图像写入部C3、控制用电子照 相工艺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各部的打印控制部C152、控制纸张搬送驱动马达等的 搬送控制部C153、除去供纸单元30湿气的除湿部C154、检测供纸单元30内部温度湿度的 温湿度传感C155、加热定影部6的加热部673、浓度检测部49。后处理装置FS备有后处理控制部C200,实行后处理的装订处理等。[供纸单元30的内部除湿]图3是供纸单元30的正面剖面图。以下图3图4等中说明的供纸单元30的结构, 也可以应用于供纸单元5A。本实施方式中,供纸单元30、供纸单元5A发挥供纸部功能。供纸单元30内部设有除湿部C154。除湿部C154由加热器he3和风扇H3构成。 除湿部C154根据温湿度传感C155检出的相对湿度值运转,受后述打印控制部C152控制。 加热器he3接受供电,使供纸单元30的内部温度上升,由此降低内部的相对湿度,进行除 湿。用来除湿内部的纸张P。除湿部C154及温湿度传感C155分别被配置在多个供纸单元 30及供纸单元5A,能够分别进行供纸单元30、5A内部的除湿。也就是说,在从供纸单元30开始搬送纸张之前实施的“使加热器运转除湿供纸部 内部的预备动作”所需要的所要时间,通过除湿开始时的相对湿度与目标相对湿度的差分 和除湿性能算出。例如,如果除湿开始时的温湿度传感C155的湿度值为65% RH,目标湿度 为50%,除湿性能为3% RH/min,该条件下,可估计所要时间为15min。[空气搬送方式的纸张搬送部]图3中的纸张搬送部60是空气搬送方式的纸张搬送部,图4是图3所示供纸单元30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3、图4中,堆积的纸张P被载置在载置台31上,通过没有图示的机构能够升降。一对纸张侧端规制部B7在纸张P宽度方向能够自在改变相对距离,接触堆积的纸P叠侧 端,规制与纸张P传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纸张侧端规制部B7在纸张P宽度方向能够自 在改变相对距离,相应纸张尺寸,以中央为基准,定出纸P叠宽度方向的位置。另外,由二个纸张侧端规制部B3规制纸张前后方向的位置。箭头a表示纸张P传 送方向。纸张P传送方向下流一侧(图3的图示左侧)的纸张侧端规制部B3规制纸张P 先端,被固定设置在供纸单元30上。传送方向上流一侧的纸张侧端规制部B3在纸张P长 度方向上移动自在,规制纸张P传送方向的后端位置,被支撑在供纸单元30上,能够在纸张 传送方向上变位。纸张侧端规制部B7和纸张侧端规制部B3具备的高度和形状,能够时常 规制因后述空气而浮起的纸张P。如图3所示,纸张侧端规制部B3上配置着高度检测传感PS3,其检测堆放在供纸盘 上的纸叠的最上部纸张P的高度。根据高度检测传感PS3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没有图示 的升降马达使载置台1上升,维持纸张P最上部在所定高度。在纸张P宽度方向两侧设有二个风扇F4,从送风H7吹风。送风口 H7被设置在能 使空气吹到由载置台31维持在所定高度的纸叠最上部纸张P的位置上。通过吹风,载置在 纸张载置台31上的纸叠最上部的少数几张纸张P克服纸张自重浮起。该吹风对纸张定量 大的纸张尤其有效。上述送风口 H7被装在纸张侧端规制部B7中,能够一体移动。因此,能 够相应纸张尺寸变化,保持与被载置的纸叠维持一定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在供纸单元30中堆放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流一侧,配置着 纸张搬送部60。纸张搬送部60中,在整个宽度方向上配设3个吸引传动带63,它们绕在与 驱动源连接的大径辊61和2个小径辊62上,转动。吸引传动带63如图4所示,上面穿设多个小径贯通孔。在吸引传动带63内侧,固 定设置着吸引部64的通道64A。吸引部64由通道64A和与其连接的吸引风扇64B构成。通道64A下部具有开口 64C,对着各个吸引传动带63。开口 64C决定纸张搬送部60的空气吸引位置。被吸空气经 通道64A向里侧排出。也可以将吸引风扇64B固定设置在供纸单元30里侧,通过通道与纸 张搬送部60连接。连续搬送纸张时吸引风扇64B —直运转,纸张搬送部60将因所述送风口 H7吹出 的空气而浮起的最上位纸张P吸在吸引传动带63上。然后,通过后述控制部使驱动源起动, 吸引传动带63转动,于是,所述纸张P被向箭头a方向搬送,被送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A。另外,在纸张的纸张搬送方向的下流一侧设有风扇F5,从送风口 H5吹风。即使是 吸引传动带63上吸住多张纸张P重叠送出的状态时,也能够通过送风口 H5吹出的空气,可 靠地分离吸引传动带63上吸住的最上位纸张之外的纸张P。吸引部64的开口 64C附近设有纸张吸住检测传感PS1,检测最上位的纸张P被吸 住。进料传感PS2被配置在载置台31的纸张搬送方向下流一侧的吸引传动带63和排纸导 向70之间,检测被供纸张P的穿过。空气搬送方式的供纸单元30中,即使使各种风扇、风扇F4、64F开始旋转,但是,到 空气流动安定、压力产生作用则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同图中所示的空气搬送方式的供纸 单元中,从包括这些吸引风扇的风扇开始旋转,到空气安定完成准备为止,作为预备运转动 作,需要数秒至十几秒。切换供纸单元30时,必须该预备运转动作。
[伴随定影温度改变的预备动作]图5是定影部6的剖面图,备有加热辊67a和与其接触的加压辊67b。图5中,t 是形成在纸张P上的调色像。纸张P上形成的调色像被搬送到旋转的加热辊67a和加压辊 67b之间加热加压,定影在纸张P上。加热辊67a是在金属芯672表面形成由氟树脂或弹性体组成的覆盖层671,内部含 有由卤素加热等线状加热器形成的加热部673。加压辊67b是在金属芯675表面形成由弹性体构成的覆盖层674。加热辊67a和加压辊67b的接触荷重(总荷重)通常为40N 350N,优选在50N 300N,更优选在50N 250N。该接触荷重是考虑加热辊67a的强度(金属芯672厚度)规 定的,例如,具有0. 3mm铁金属芯的加热辊时,优选在250N以下。加热辊67a的表面温度分别由温度传感69检测。对加热部673的通电进行控制, 以使加热辊67a的表面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表1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多个供纸部,其送出收纳的纸张;图像形成部,其根据印刷作业,在被从所述供纸部送出的纸张上形成图像;记忆部,其记忆至少含有所使用的纸张信息的所述印刷作业;控制部,其根据记忆的印刷作业中含有的纸张信息,决定所使用的至少一个供纸部,使显示部以纵轴或横轴的一个轴为时间轴,显示所述决定的供纸部的使用计划表以及伴随所使用的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备有检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和通过湿度传感的检测来 控制通电的加热器,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在从切换到的供纸部开始纸张搬送之前实施 的使所述加热器运转、对该供纸部内部除湿的预备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定影部,其备有被温度控制在所定设定温度的加热部,加热已形成图像的纸张,将 图像定影在纸上,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伴随供纸部的切换改变所述设定温度的所述 定影部的预备动作。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部中的至少一个备有通过吸引风扇的吸引来吸住纸张进行送出的空气搬送 方式的纸张搬送部,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是在从切换到的供纸部开始纸张搬送之前实施 的使所述吸引风扇的吸引力安定的预备动作。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部 可以改变图像形成条件,所述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是以所定周期发生的图像浓度调整工 序,调整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浓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 述显示部中对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进行显示,以 便使得能够识别种类。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改变所述显 示的时间轴的刻度,所述控制部相应显示的时间轴的刻度大小,切换所述事宜显示的有无。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所述显示切换到将所述一个轴作为时间轴的显示和作为纸张张数轴的显示,所述控制部在被选择作为纸张张数轴的显示时,使所述显示部与所述供纸部的使用计 划表一起显示伴随所述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的发生时期。
9.如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能够将伴随所述供 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的发生时期切换到不显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目的在于显示提高了计划表显示精度的显示画面,其中考虑印刷时各种事宜引起的中断时间。根据印刷作业中含有的纸张信息,决定所使用的至少一个供纸部,以纵轴或横轴的一个轴为时间轴,显示所述决定的供纸部的使用计划表以及伴随所使用的供纸部的切换而发生的事宜或以所定周期发生的事宜。
文档编号H04N1/23GK101957571SQ20101022632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细井健一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