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582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特别是与手机有关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条形码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体现在无线射频识 别(RFID)技术的迅猛发展。该RFID技术以其在数据读写、存储、抗恶劣环境、防伪和智能 化方面的无比优越性,大有取代传统的条码技术之势。特别是在推出应用于无源13,56MHz 的Mifare RFID芯片新品以来,由于它采用1 字节高级加密标准(AES),比起过去Classic 芯片采用的48字节,其算术安全更强,难以破解,可专门设计用于门禁控制和支付应用。将 最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机结合起来,更是相得益彰的一项技术创新。现有的13. 56MHz RFID芯片的应用,主要用于考勤、门禁、消费以及小额支付等系 统上。使用时,该RFID芯片通过导线与一组天线线圈连接,通过天线来发射信号,发出相应 的应用程序到相应的应用系统上,即所谓的“读卡”。在芯片与天线之间的传输导线,在使用 过程中极易折断,即使有纸板作依托,反复弯折不到数十次即会折断。那么,将RFID芯片固 定化到手机上去,又会怎样呢!这里面会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首先,这个天线尾巴及其 传输导线,无法安置。芯片肯定只能装配在机身里,而天线却要安装在电池后面的后盖里, 如果将导线弯折,使天线置于手机电池上面,就无法合上手机后盖。只有去掉导线,在手机 机身上装上特别设计用于某种或多种系统的RFID芯片,利用手机电源的触发,加大手机射 频的强度而发出信号,让相应的读卡器可以接收到。这无疑是一种改进方式。它是将RFID 芯片的13. 56MHz射频信号,通过手机电源及电源内相关天线及射频扩大装置(或射频发射 装置),发出相应的应用程序到读卡器。但是,当手机电池无电时,是无法发射的,它的缺陷 是显而易见的a、当手机无电时,相应的智能卡无法应用;b.、无法进行手机上的电子钱包 支付,不能进行消费的电子支付;c.、读卡成功率不高,影响了手机支付功能的稳靠性。此 外,芯片与处于后盖上的天线的直接联接、还是无法解决。通常认为,手机主板是不能轻易 改变和触摸的,机身内唯一可以接受外来元件的,只有芯片座一处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对智能手机芯片可 进行无线射频识别的、而且应用稳定的、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的措施来达到一种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包括利用一个安装有具通信功能芯片的 手机,该手机包括有机身、机身里的手机主板和手机电池、以及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在该 机身里增设一个芯片座,装上一块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该芯片的射频频率为13. 65MHz ;在 与该芯片接通的射频触点上连接上传输导线,该传输导线从手机电池下面,穿经手机主板,连接到设于机身上的弹性金属连接点,或设置于机身上另一位置上的另一弹性金属连接 点,这些连接点与处于手机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相互接触;该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再与后 盖上的天线线圈联接起来。上述的方法制造的产品,是一个安装有具通信功能芯片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的手机的机身里,还安装有一块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并包括有从该芯片的射频触点引出 的、经过手机主板的传输导线,由该传输导线连接的机身上的弹性连接点,或另一弹性连接 点,与这些弹性连接点对应接触并设在手机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以及与该对应连接点连 接的、装在手机后盖上的天线线圈。上述的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所安装的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经特别 设计应用于考勤系统、或门禁系统、或消费系统、或手机支付系统、或其组合的系统上的智 能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和产品,具有如下的优点1.在手机智能应用时,更容易进行无限制操作,不管是在手机有无电的情况下,均 可较好地识别手机可应用的程序;2.通过此方法进行手机支付功能,可在手机无电池状况下实行有效操作,对手机 支付功能实现了无障碍支付;3.可更有效地对相关智能程序的读卡进行有效的智能射频发射,让读卡设备更准 确无误地读取到相应的信息,加强了各方面应用的稳定性;4.经过本发明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智能手机GSM及CDMA芯片卡的使用价值,增加 其营运收入;5.突破了技术偏见。无论是电子通信行业内外的人士,一般都认为,手机的主板是 不能轻易改革的。既要甩掉RFID芯片与天线之间的天线尾巴,又要实现从芯片座到后盖天 线的连接,是不可能的,因为不能在电池下面压着一根导线;放在电池上面,又无法连接到 机身里的射频触点。故而,只能利用手机电池来传输,但那样的话,当手机无电时,就无法实 现无线射频识别功能。本发明的手机,克服了上述的技术偏见,使传输导线经过手机主板, 通过弹性传输,实现了直接与天线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大为提高传输的稳定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非限定性的叙述。


图1是现有的射频识别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射频识别技术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述手机的弹性连接点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上述手机的另一弹性连接点关系的示意图。各图之中,1是手机,2是手机通信芯片,3,3’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4.,4’ 和40是传输导线,5,5’是天线线圈,11是机身,12是手机主板,13是手机电池,14是手机后 盖,31,32是射频触点,51,52是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51,,52,和51 ”,52 ”是机身上的弹
性金属连接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一个具有机身11,后盖14,以及主板12,电池13的手机1里,除在机身里装上 通信芯片2外,还增设另一个芯片座,装上一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3,该芯片3与机 身上的射频触点31,32接触;从该射频触点31,32连接出的传输导线4,4’,连接到装在机 身上的弹性金属连接点51’,52’或51”,52”上,该传输导线4,4’位于手机电池13下面,并 穿过手机主板12而到达上述弹性连接点。机身上的每对弹性连接点51’,52’,或另一位置 上的弹性连接点51”,52”,与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51,52相对应并接触,而对应连接点51, 52则直接与天线线圈5相连接,这样构成一套弹性传输装置,将芯片3上的射频信号,直 接通过线圈,发射到读卡设备来接收,从而使手机在具有通信功能的同时,实现无线射频识 别。由芯片的特定设计,使识别技术应用于某种或多种智能程序上,特别是用于考勤、门禁、 消费、公交车上手机支付等系统。本发明手机,将通信与自动识别功能合二为一,可在无限 制环境下操作,实现无障碍支付,提高了应用稳定性。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手机,特别是具有 双卡座的手机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包括利用一个安装有具通信功能芯片(2) 的手机(1),该手机⑴包括有机身(11)、机身里的手机主板(12)和手机电池(13)、以及手 机后盖(14),其特征在于,在该机身(11)里增设一个芯片座,装上一块无线射频识别芯片 (3),该芯片(3)的射频频率为13.65MHz ;在与该芯片接通的射频触点(31,32)上连接上传 输导线(4,4’),该传输导线(4,4’ )从手机电池(13)下面,穿经手机主板(12),连接到设 于机身(11)上的弹性金属连接点(51’ 52’),或设置于机身上另一位置上的另一弹性金属 连接点(51”,52”),这些连接点与处于手机后盖上的对应连接点(51,5 相互接触;该后盖 上的对应连接点(51,52),再与后盖上的天线线圈(5)联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造的产品,是一个安装有具通信功能芯片O)的手机 (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机(1)的机身(11)里,还安装有一块无线射频识别芯片(3), 并包括有从该芯片(3)的射频触点(31,32)引出的、经过手机主板(12)的传输导线(4, 4’),由该传输导线G,4’)连接的机身上的弹性连接点(51’52’),或另一弹性连接点(51”, 52”),与这些弹性连接点对应接触并设在手机后盖(14)上的对应连接点(51,52),以及与 该对应连接点(51,52)连接的、装在手机后盖(14)上的天线线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1)所安装的无线射频 识别芯片(3),经特别设计应用于考勤系统、或门禁系统、或消费系统、或手机支付系统、或 其组合的系统上的智能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手机安装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其产品手机1具有通信芯片2和机身11、后盖14、主板12和电池13外,还装有一块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3,该芯片3通过在电池下面穿过手机主板的传输导线4,4’、和对应的弹性金属连接点,与后盖上的天线线圈5联接。它是从芯片的射频触点31,32,引出传输导线4,4’,连接到机身上的弹性连接点51’,52’或51”,52”上,并对应接触于后盖上与天线连接的对应连接点51,52。本发明可在无限制环境下(如手机无电)操作,实现无障碍支付,应用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类手机。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2137190SQ20111004787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邹峰 申请人:邹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