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695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特别有关于一种应用太阳能板以产生待机电压的一种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的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地便捷与舒适。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随时启动或遥控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往往具有待机电路,待机电路用以在电子装置不运作时输出待机电压,通过这样让电子装置保持在待机状态。举例来说,一般电视以Iiov的交流电压的市电电源供电,而电视的待机电压通常为3. 5V的直流电压,因此需要适当的待机电路将市电电源所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且经过降压整流以产生待机电压。传统上,在电视的待机电路中,通常先利用脉冲宽度调变(PWM)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再经由变压器以降低所述直流电压,接着利用整流二极管将降压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整流,通过这样产生小额且稳定的待机电压。然而,随着薄型电视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避免使用庞大的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并以一种新的待机电路取代传统PWM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组合,已经成为各家厂商的研究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待机电路,不需使用传统PWM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组合,同样可将交流电直接转换成小额直流电,通过这样简化显示装置中传统待机电路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待机电路,耦接电子装置,用于电子装置未启动时,输出待机电压至电子装置。所述待机电路包括照明模块以及能量转换构件。照明模块接收交流电流,并以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光线。能量转换构件接收照明模块产生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成待机电压。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待机电路更可包括光学构件,光学构件设置于照明模块周围,用以将光线引导至能量转换构件。在此,照明模块可具有第一照明单元与第二照明单元,第一照明单元与第二照明单元分别接收正向与反向的交流电流。另外,能量转换构件可为太阳能板,第一照明单元与第二照明单元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且待机电路更包括耦合电容、第一储能电容以及第二储能电容,耦合电容分别耦接第一照明单元与第二照明单元,第一储能电容耦接第一照明单元的两端,第二储能电容耦接第二照明单元的两端。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的待机电路不需使用传统PWM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组合,同样、可将交流电直接转换成小额直流电,通过这样简化显示装置中传统待机电路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于显示装置未启动时,具有一待机电压而保持待机状态。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交流电输入端、一电源供应电路以及待机电路。交流电输入端耦接市电电源,用以输出交流电流。电源供应电路耦接于交流电输入端与显示面板之间,用以供应电能至显示面板。待机电路包括照明模块以及能量转换构件。照明模块接收交流电流,并以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光线。能量转换构件接收照明模块产生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成待机电压。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不需使用传统PWM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组合。相对的,本发明的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将交流电直接提供给照明模块,使照明模块产生光线,再通过光线照射能量转换构件,使能量转换构件产生小额直流电,通过这样简化显示装置中传统待机电路的设计。
换句话说,本发明为一种待机电路,耦接一电子装置,在所述电子装置未启动时,输出一待机电压至所述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待机电路包括一照明模块,接收一交流电流,并以所述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一光线;以及一能量转换构件,接收所述照明模块产生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转换成所述待机电压。本发明所述的待机电路,其中,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设置于所述照明模块周围,将所述光线弓I导至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本发明所述的待机电路,其中,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是一太阳能板。本发明所述的待机电路,其中,所述照明模块具有一第一照明单元与一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接收正向与反向的所述交流电流。本发明所述的待机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耦合电容、一第一储能电容以及一第二储能电容,所述耦合电容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两端,所述第二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二照明单元的两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交流电输入端,稱接一市电电源,输出一交流电流;一电源供应电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供应电能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一待机电路,耦接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在所述显示装置未启动时,输出一待机电压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待机电路包括一照明模块,接收所述交流电流,并以所述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一光线;以及一能量转换构件,接收所述照明模块产生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转换成所述待机电压。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设置于所述照明模块周围,将所述光线弓I导至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是至少一太阳能板,且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的一外壳中。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照明模块具有一第一照明单元与一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接收正向与反向的所述交流电流。
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耦合电容、一第一储能电容以及一第二储能电容,所述耦合电容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两端,所述第二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二照明单元的两端。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照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是为了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待机电路的电路图。图2示出了应用图I的待机电路的显示装置的电路图。附图标记的说明
I:待机电路10:照明模块102:第一照明单元104:第二照明单元12:能量转换构件14:驱动电路2 :显示装置20:交流电输入端22:电源供应电路220:电磁干扰抑制单元222:功率因子校正单元224 :谐振电路24 :显示面板26 :红外线接收器30 :遥控器Cx、Cl、C2:电容SI :开关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待机电路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待机电路的电路图。如图I所示,待机电路I包括照明模块10以及能量转换构件12,照明模块10电性连接交流电源,而能量转换构件12电性连接至电子装置(没有图示)以输出待机电压VSTB。在此,所述电子装置可举例为显示装置,但不限定于此。以下分别说明待机电路I之中各部分组件的相对关系以及功能。照明模块10用以从交流电源接收交流电流,并以所述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光线。在此,照明模块10可由一驱动电路(图I中没有图示)提供交流电,用以使发光的组件产生光线。在实际应用上,照明模块10可具有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且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可分别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灯泡或其它适于发光的装置。当然,为了节省成本,所述照明模块10也可应用原本显示装置上的状态指示灯或背光模块,而不需另外配置。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照明模块10以发光二极管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是分别以串联耦接于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中,而第一照明单元102并联耦接第二照明单元104。当然,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中串联耦接的发光二极管数量,在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由设定。举例来说,如果发光二极管能够提供足够的流明(lumen)以发射至能量转换构件12,则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中也可分别仅需一个发光二极管;如果每个发光二极管能提供的流明不足,则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中需要串联多个发光二极管,使得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整体产生的光线具有足够的流明。在此,为了节省电能的消耗以及设置成本,本发明的照明模块10可选用白光发光二极管以使发出的流明强度较强。从电流的关系上来看,由于发光二极管仅能单向导通,因此在交流电流的一个周期内,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中的发光二极管应能分别提供不同的电流路径。也就是说,当第一照明单元102接收正向(或反向)的交流电流时,第二照明单元104可搭配接收反向(或正向)的交流电流。在实际应用上,本发明的重点在于第一照明单元102与第二照明单元104分别提供交流电流在正向或反向时的电流路径,本发明在此并不加以限定第一照明单元102究竟是在交流电流于正向时导通或反向时导通,当然也不限定 第二照明单元104究竟是在交流电流于正向时导通或反向时导通。如果是照明模块10仅于交流电流正向或反向时导通而产生光线,当然也可以有相当的效果,但为了让交流电流做更有效的使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照明模块10是可应用于正向与反向交流电流。此外,照明模块10更可具有耦合电容Cx与储能电容Cl、C2,耦合电容Cx耦接于交流电源与第一照明单元102、第二照明单元104之间,储能电容Cl耦接于第一照明单元102两端,储能电容C2耦接于第二照明单元104两端。在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交流电流的电流值并非固定不变,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功率与输入的电流大小十分相关,为了使发光二极管所输出的光线强度较为稳定,因此可设计耦合电容Cx、储能电容Cl、C2以搭配第一照明单元102和第二照明单元104。举例来说,耦合电容Cx的电容值可为luF,储能电容Cl、C2的电容值可为47uF并可暂存50V的电能。继续参照图1,能量转换构件12用以接收照明模块10产生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成待机电压VSTB。在实际应用上,能量转换构件12可为一太阳能板或者其它适当的光电转换材料,而此能量转换构件12适于受光的表面应正对着照明模块10的发光二极管,使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可直接照射在太阳能板上,通过这样产生最佳的光电转换效果。一般来说,不同性能与规格的太阳能板每单位面积接收相同流明时,可转换出的直流电压并不相同。因此,本发明的能量转换构件12所选用的规格可搭配照明模块10的发光二极管所能产生的流明大小,使得能量转换构件12能稳定输出待机电压VSTB。在此,本发明并不限定能量转换构件12为仅能接收照明模块10所产生的光线,也就是说,本发明不限定能量转换构件12的数量以及摆放位置。举例来说,本发明的能量转换构件12除了可接收照明模块10所产生的光线之外,更可接收周围环境中的光线,以产生所述待机电压VSTB。在实际应用上,照明模块10与能量转换构件12可一并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外壳内部,而在配置多个能量转换构件12的情况下,更可有部分的能量转换构件12被配置在显示装置的外壳外部,以接收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提出的待机电路I更可包括一光学构件(没有图示),所述光学构件设置于照明模块10周围,用来将光线引导至能量转换构件12。在实际应用上,所述光学构件可为反射镜面或者其它适于引导光线的材料,用以将偏离能量转换构件12的适于受光的表面而照射向其它方向的光线,反射或折射至能量转换构件12的表面,以提高光能转电能的转换效率。〔显示装置实施例〕请一并参照图I与图2,图2示出了应用图I的待机电路的显示装置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显示装置2具有照明模块10、能量转换构件12、驱动电路14、交流电输入端20、电源供应电路22、显示面板24以及红外线接收器26,其中照明模块10、能量转换构件12、驱动电路14可组合为待机电路,所述待机电路与本发明待机电路的实施例所示的内容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在此,电源供应电路22又可包括电磁干扰抑制(EMI)单元220、功率因子校正(PFC)单元222以及谐振电路224。在实际应用上,显示装置2可为电视、液晶显视器或者其它适当的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说明显示装置2中除了待机电路外的各部组件的相对关系以及功能。显示装置2可通过交流电输入端20耦接市电电源,用以输出交流电流。电磁干扰 抑制单元220是用来抑制输入的交流电流对整体线路所造成噪声,降低电磁干扰现象。功率因子校正单元222用以提升整体线路稳定性和用电效率,在此并不限定所述功率因子校正单元222是被动式功率因数修正(passive power factor corrector)还是主动式功率因数修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or)。谐振电路224可为一种LLC谐振式转换器,可由半桥式或全桥式转换器与串联谐振电路结合而成。显示面板24耦接谐振电路224,而输出画面。当然,谐振电路224不仅用以驱动显示面板24,更可用以驱动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接着,红外线接收器26用来接收使用者的启动信号,当然使用者可利用遥控器30以红外线方式传递启动信号至红外线接收器26,以此开启显示装置2。在此,遥控器30仅示范了一种开启显示装置2的方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做同样的变换。在实际应用上,显示装置2通常通过110V的市电电源供电,当交流电输入端20接上市电电源且红外线接收器26还未接收到启动信号时(也就是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还未动作时),所输入的电力会经过驱动电路14推动照明模块10,使得照明模块发射光线至能量转换构件12,以产生待机电压VSTB并提供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的待机用电,让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能够在待机状态运行。当使用者启动遥控器30而使红外线接收器26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开关单元SI会先导通,使得显示装置2的电力状态(PS)被开启(ON),进而谐振电路224可供应多个电压(例如24V、12V、3.3V)的电力给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接着,当供电渐趋稳定后,待机电压VSTB可转移给适于操作于此电压的负载使用,使得待机电路不会持续消耗无谓的电力,如此就可以节省电力的使用。当然,当使用者启动遥控器30而使红外线接收器26接收到启动信号时,红外线接收器26可直接控制驱动电路14关闭照明模块10,而由谐振电路224提供显示装置2的后端负载所需的电能。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在此仅示范显示装置2中的部分组件,并非表示显示装置2仅有上述组件。举例来说,显示装置2更可具有突波抑制单元、桥式整流器、电源转换电路以及用以供应电力至功率因子校正单元的小容量电容与供应电力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蓄电电容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规格的需求而自由设计。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将交流电直接提供给照明模块,使照明模块产生光线,再通过光线照射能量转换构件,使能量转换构件产生小额直流电而成为待机电压。相对的,本发明不需使用传统PWM电路、变压器以及整流二极管的组合的待机电路,从而可避免使用庞大的变压器与PWM电路芯片,通过这样简化显示装置中传统待机电路的设计。虽然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如上所述,这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其他的改动或者变化,均属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待机电路,耦接一电子装置,在所述电子装置未启动时,输出一待机电压至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路包括 一照明模块,接收一交流电流,并以所述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一光线;以及一能量转换构件,接收所述照明模块产生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转换成所述待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设置于所述照明模块周围,将所述光线弓I导至所述能量转换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是一太阳能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具有一第一照明单元与一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接收正向与反向的所述交流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 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耦合电容、一第一储能电容以及一第二储能电容,所述耦合电容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两端,所述第二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二照明单元的两端。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不面板; 一交流电输入端,稱接一市电电源,输出一交流电流; 一电源供应电路,耦接于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供应电能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一待机电路,耦接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在所述显示装置未启动时,输出一待机电压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待机电路包括 一照明模块,接收所述交流电流,并以所述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一光线;以及一能量转换构件,接收所述照明模块产生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转换成所述待机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设置于所述照明模块周围,将所述光线弓I导至所述能量转换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构件是至少一太阳能板,且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的一外壳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具有一第一照明单元与一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接收正向与反向的所述交流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待机电路更包括一耦合电容、一第一储能电容以及一第二储能电容,所述耦合电容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所述第一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两端,所述第二储能电容耦接所述第二照明单元的两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待机电路与显示装置,所述待机电路耦接电子装置,在电子装置未启动时,输出待机电压至电子装置。所述待机电路包括照明模块以及能量转换构件。照明模块接收交流电流,并以交流电流驱动而产生光线。能量转换构件接收照明模块产生的光线,并将光线转换成待机电压。通过这样,本发明简化了电视中传统待机电路的设计。
文档编号H04N5/44GK102752563SQ20111010309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赖清南, 陈振刚 申请人: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