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336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了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处理的控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与其它设备自动进行通信的系统已为人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样的系统游戏装置之间相互进行通信,并相互确认数据的交换条件,在交换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游戏装置之间相互交换被指定为交换用的游戏数据。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只是自动执行与其它游戏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也只有一种。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073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故而,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以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的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而进行的通信这两种通信执行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搜索单元、第一通信处理单元及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第一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与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其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第二处理单元自动进行经由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基于上述构成,能够相应于不同的状态而区分使用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点对点(ad-hoc)通信)、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基础构架通信)这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特别是,对于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种通信、且该通信是无线LAN这样的近距离通信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而言,能够根据情况而使用不同的通信处理,即,根据情况而选择使用多个通信处理中合适的通信处理。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和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判别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搜索结果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与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基于上述构成例,能够根据对信息处理装置的周围进行搜索后得到的结果来区分使用两种通信方式,从而能够提高根据情况而区分使用不同通信方式的效果。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搜索单元包括搜索切换单元、第一搜索单元及第二搜索单元。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若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一搜索,则第一搜索单元自动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若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二搜索,则第二搜索单元自动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基于上述构成例,由于是自动切换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进行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这两种通信方式,因而能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执行多种通信。并且,能够无间隙地进行与附近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与远处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每经过规定时间,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基于上述构成例,能以较小的处理负担来执行两种通信的切换。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一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二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短于该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基于上述构成例,与位于信息处理装置附近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增加,同时,与位于远离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场所的通信对象也可以进行通信。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搜索单元使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搜索。基于上述构成例,与位于信息处理装置附近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增加,从而使用户感受到携带信息处理装置外出的乐趣。并且,还能与位于较远的场所的通信对象进行适度的通信。这样,对于两种通信而言,各自的通信执行的可能性(存在能够进行通信的对象的可能性)与实际的通信发生频度之间可以取得平衡。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单元,第二通信处理单元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单元,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连接单元便切断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连接单元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上述构成例,能够相应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来执行合适的通信。例如,上网阅览这样的通信是经由接入点而进行的,并且这样的通信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进行的,所以可以在使用状态下,使经由接入点的互联网通信优先进行,而在非使用状态下,使用户不知不觉间与其它用户进行的通信优先进行。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连接单元切断了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基于上述构成例,在非使用状态下,与附近存在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可以增加,从而能够在用户不知不觉间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诸如数据交换等的处理。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连接单元而与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搜索切换单元将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 基于上述构成例,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进行,而在找不到接入点时,切换为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从而能够相应于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合适的通信。
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使用状态被切换为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或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进行的数据通信正在进行,连接单元也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使非使用状态下的第一搜索及第二搜索开始。基于上述构成例,在使用状态被切换为非使用状态时,中止此时正在进行的通信,并进行非使用状态下的搜索处理。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下,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通信的机会能够增加。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基于上述构成例,在搜索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时,互相试着进行搜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在搜索接入点时,试着进行搜索信号的接收,从而能够有効地进行搜索。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更新单元,该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由搜索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搜索切换单元根据经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基于上述构成例,搜索切换的条件可被更新,因而可以根据情况来恰当地设定条件。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接收单元,该切换条件接收单兀从服务器接收切换条件,切换条件更新单兀将切换条件更新为切换条件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切换条件。基于上述构成例,由于是从服务器接收搜索切换条件来进行更新,所以容易进行切换条件的更新。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第一通信处理单元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接入点而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基于上述构成例,能够无间隙地进行与附近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与远处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这两种通信之间的切换。进一步,作为其它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上述构成例,例如,用户在外出时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便能在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各种各样的通信。这样,能给用户带来惊喜,还能促使用户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是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搜索步骤、第一通信处理步骤及第二通信处理步骤。在搜索步骤,自动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在第一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与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在第二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经由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搜索结果判别步骤和通信处理控制步骤。在搜索结果判别步骤,判别在搜索步骤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在通信处理控制步骤,根据搜索结果判别步骤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第一通信处理步骤所执行的通信处理与第二通信处理步骤所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搜索步骤包括搜索切换步骤、第一搜索步骤及第二搜索步骤。在搜索切换步骤,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若由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第一搜索,则在第一搜索步骤自动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若由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第二搜索,则在第二搜索步骤自动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搜索切换步骤,每经过规定时间,便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由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第一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第二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短于第一单位时间 的第二单位时间。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搜索步骤,使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步骤,第二通信处理步骤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步骤,在连接步骤,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则在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切断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则在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若在连接步骤切断了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则在搜索切换步骤将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连接步骤而与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在搜索切换步骤将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使用状态被切换为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第一通信处理步骤或第二通信处理步骤进行的数据通信正在进行,也在连接步骤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使非使用状态下的第一搜索及第二搜索开始。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第一搜索步骤反复发送用于搜索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在第二搜索步骤试着接收从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更新在搜索切换步骤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条件更新步骤,在搜索切换步骤,根据由该切换条件更新步骤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切换条件接收步骤,在该切换条件接收步骤,从服务器接收切换条件,并且,在切换条件更新步骤,将切换条件更新为在切换条件接收步骤接收到的切换条件。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第一通信处理步骤中的处理是,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第二通信处理步骤中的处理是,经由接入点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包括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服务器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另外,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搜索单元、第一通信处理单元及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第一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与搜索单元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搜索单元搜索到的接入点,与服务器自动进行数据通信。基于上述构成例,能够相应于不同的状态来区分使用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而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这两种通信。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及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判别搜索单元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搜索结果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与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搜索单元包括搜索切换单元、第一搜索单元及第二搜索单元。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若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一搜索,则第一搜索单元自动进行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若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二搜索,则第二搜索单元自动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每经过规定时间,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一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第二搜索之后,规定时间是短于该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搜索单元使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单元,第二通信处理单元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单元,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连接单元便切断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连接单元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连接单元切断了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搜索切换单元将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信 息处理装置通过连接单元而与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搜索切换单元将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在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使用状态被切换为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或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进行的数据通信正在进行,连接单元也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使非使用状态下的第一搜索及第二搜索开始。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更新单元,该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由搜索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搜索切换单元根据经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接收单元,该切换条件接收单兀从服务器接收切换条件,切换条件更新单兀将切换条件更新为切换条件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切换条件。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第一通信处理单元的处理是,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的处理是,经由接入点而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另外,作为其他构成例,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本发明,能够自动地根据情况而恰当地区分使用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而进行通信这两种通信,因而可以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执行多种通信。在结合附图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徴、方面及效果将会更加明确。


图I是打开状态下的游戏装置10的主视图。图2A是闭合状态下的游戏装置10的左视图。图2B是闭合状态下的游戏装置10的主视图。图2C是闭合状态下的游戏装置10的右视图。图2D是闭合状态下的游戏装置10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游戏装置10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构成的整体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搜索规则的图。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搜索规则的图。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搜索规则的图。图7是表示第一微机37中内置的存储区域中存储的主要数据的图。图8是表示RAM362中存储的主要数据的图。图9是表示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系统用程序区域502中存储的主要程序的图。图11是表示“休眠模式”下的各执行主体以及各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图。图12是表示“平时供电模式”下的各执行主体以及各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图。图13是表示“擦身通信”用数据505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5是表不第一微机37所执行的微机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第二微机361所执行的休眠中的BG通信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步骤S21的擦身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管理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图18中的本体用计数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20是表不应用软件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21是表不平时BG通彳目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22是表示平时BG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23是表示“不知不觉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游戏装置的构成〉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游戏装置进行说明。游戏装置10是便携式的游戏装置。如图I及图2A D所示那样,游戏装置10具有下壳体11和上壳体21。下壳体11与上壳体21可开合(可折叠)地连接在一起。下壳体的说明如图I及图2A D所示那样,下壳体11上设置有下方IXD(Liquid CrystalDisplay :液晶显示器)12、触摸屏13、各操作按钮14A 14L、模拟杆15、LED16A 16B、揷入口 17及麦克风用孔18。触摸屏13装设在下方IXD12的屏幕上。下壳体11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收纳触笔28的揷入口 17(图I及图2D的虚线所示)。下壳体11的内侧面(主表面)上设置有十字按钮14A(方向输入按钮14A)、按钮14B、按钮14C、按钮14D、按钮14E、电源按钮14F、选择按钮14J、主按钮14K及开始按钮14L。模拟杆15是指示方向的器件。下壳体11的内侧面上设有麦克风用孔18。麦克风用孔18的下面设置有作为后述的声音输入装置的话筒42 (参照图3)。如图2B及D所示那样,下壳体1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L按钮14G及R按钮14H。另夕卜,如图2A所示那样,下壳体11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游戏装置10所装备的扬声器43(参照图3)的音量的音量按钮141。如图2A所示那样,下壳体11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盖子11C。该盖子IlC的 内侧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游戏装置10与数据保存用外部存储器29的连接器。如图2D所示那样,下壳体1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外部存储器28的揷入口11D。
如图I及图2C所示那样,下壳体11的下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知用户游戏装置10的电源0N/0FF状态的第一 LED16A,下壳体11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知用户游戏装置10的无线通信的确立状态的第二 LED16B。游戏装置10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下壳体11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使该无线通信的功能有効/无效的无线开关19 (参照图2C)。上壳体的说明如图I及图2B、2C所示那样,上壳体21上设置有上方LCD(Liquid CrystalDisplay :液晶显示器)22、外侧摄像单元23(外侧摄像单元(左)23a及外侧摄像单元(右)23b)、内侧摄像单元24、3D调节开关25及3D指示器26。上方IXD22是能够进行立体视觉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是采用了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方式的、能进行裸眼立体视觉显示的显示装置。上方IXD22利用 视差屏障,使用户的左眼观看左眼用图像,右眼观看右眼用图像,从而能够显示对用户而言有立体感的图像(立体图像)。另外,上方IXD22可以使上述视差屏障无效。在视差屏障无效的情况下,可将图像显示为平面图像。如此,上方IXD22是可以在对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模式与对图像进行平面显示(显示平面图像)的平面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该显示模式的切换例如是通过后述的3D调节开关25而进行的。外侧摄像单元23是上壳体21的外侧面2ID上设置的两个摄像单元(23a及23b)的总称。外侧摄像单元(左)23a和外侧摄像单元(右)23b可以根据游戏装置10所执行的程序而被作为立体摄像机使用。内侧摄像单元24是被设置在上壳体21的内侧面21B上,以该内侧面的内朝向法线方向为拍摄方向的摄像单元。3D调节开关25是滑动开关,用于切换前述上方IXD22的显示模式。另外,3D调节开关25用于调节上方IXD22上显示的立体视觉图像(立体图像)的立体感。3D调节开关25的滑块25a可在规定方向(上下方向)的任意位置上滑动,从而可相应于滑块25a的位置来设定上方IXD22的显示模式。另外,通过滑动滑块25a的位置也可调节立体图像的立体感。3D指示器26是表示上方IXD22是否为立体显示模式的LED。另外,上壳体21的内侧面上设有扬声器孔21E。后述的扬声器43所发出的声音从该扬声器孔2IE输出。游戏装置10的内部构成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游戏装置10内部的电结构。如图3所示那样,游戏装置10除了具有上述的各构成部分之外,还具有信息处理部31、主存储器32、外部存储器接口(外部存储器I/F) 33、数据保存用外部存储器I/F34、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无线通信模块36、第一微机37、加速度传感器39、电源电路40、接口电路(I/F电路)41、开合检测器46等电子部件。信息处理部31包括用于执行规定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311、进行图像处理的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图形处理单兀)312、VRAM (Video RAM) 313。CPU311通过执行游戏装置10内的存储器(例如外部存储器I/F33上连接的外部存储器28、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对应于该程序的处理。另外,由CPU311执行的程序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而从其它设备获取。另外,本实施方式中,CPU311能够进行所谓多任务(multitask)控制。GPU312根据来自CPU311的命令而生成图像,并绘制在VRAM313上。绘制在VRAM313上的图像被输出到上方IXD22及/或下方IXD12,上方IXD22及/或下方IXD12上便显示出该图像。外部存储器I/F33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外部存储器28的接口。另外,数据保存用外部存储器I/F34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数据保存用外部存储器29的接口。 主存储器32是用作信息处理部31 (的CPU311)的暂存储区(working area)或缓冲区的易失性存储装置。外部存储器28是用于存储由信息处理部31执行的程序等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外部存储器28例如由读取专用的半导体存储器构成。数据保存用外部存储器29由非易失性可读写存储器(例如NAND型闪存)构成,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由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NAND型闪存)构成,用于存储规定的数据。例如,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中存储通过利用了无线通信模块36的无线通信而下载的数据、程序。无线通信模块36具有与其它通信设备等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36能够实现后述的“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通信”和“点对点(ad-hoc)通信”这两种通信方式。“基础结构通信”是利用依据例如IEEE802. llb/g/n的规格的方式与无线LAN连接的一种功能。另外,“点对点(ad-hoc)通信”是利用规定的通信方式(例如独自协议的通信、红外线通信)与同类型的游戏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一种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用这两种通信方式,恰当地切换“不知不觉通信”、“擦身通信”、“局域通信”这三种类型的通信功能的执行,详细内容将于后述。无线通信模块36中包含有第二微机361、RAM362等。RAM362用于存储用来实现上述三种类型的通信功能的程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RAM362的容量等因素,要相应于希望执行的通信功能而适当地选择“不知不觉通信”用的程序、“擦身通信”用的程序、“局域通信”用的程序中的任一种,并且,每次将所选择的存储到RAM362中。也就是说,所执行的程序可以被适当地切换。然后,第二微机361根据RAM362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上述三种通信功能的执行。加速度传感器39检测沿三个轴(xyz轴)向的直线方向的加速度(直线加速度)的大小。信息处理部31接收表示加速度传感器39所检测出的加速度的数据(加速度数据),以检测游戏装置10的姿势和动态。第一微机37用于进行游戏装置10的电源管理方面的处理、时间方面的处理及上述壳体的开合检测处理等。另外,从CPU311接收有关这些处理的通知,并向CPU311发出通知。第一微机37具备实时时钟(RTC)371。RTC371对时间进行计时,并通过第一微机37向CPU311输出。例如,CPU311还可以根据RTC371的计时结果来算出现在的时刻(日期)等。另外,第一微机37与开合检测器46及电源电路40连接。开合检测器46检测上述壳体的开合,并将其内容通知给第一微机37 (进一步通知CPU311)。电源电路40控制游戏装置10所具有的电源(通常为电池,装放在下壳体11中)所供给的电力,并向游戏装置10的各部件供电。另外,电源电路40接收来自第一微机37 (经由第一微机37的CPU311)的、进入休眠模式或休眠模式解除的通知。然后,根据该通知来进行供电控制,以提供适当的电力。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游戏装置10的电源控制的模式进行说明。本游戏装置中装有电池等电源,成为能对上述各构成部件供电的状态之后,基本上是在“平时供电模式”和“节能模式”这两种电源控制模式中的某一种模式下动作。“平时供电模式”是对所有上述构成部件供电的状态。例如,在用户实际操作规定的游戏的情况下、或各种应用软件(application)在实际动作的情况下,电源控制模式为“平时供电模式”。“节能模式”是只对上述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持续供电,而对其余的构成部件停止供电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节能模式”的一种,有“休眠模式”。“休眠模式”是只对上述第一微机37和无线通信模块36供电,而停止对其余的构成部件(S卩,CPU311、IXD)供电的状态(不过,CPU311可以接受“休眠模式”解除指示)。另外,“休眠模式”中,第一微机37、无线通信模块36(的第二微机361)相隔规定时间反复执行称为“微机处理”、“休眠中BG通信处理”的处理,详细情况将于后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如上所述那样,根据开合检测器46的检测结果而进入休眠模式或解除休眠模式之外,也可以通过操作电源按钮14F来进行上述“平时供电模式”与“休眠模式”之间的切换。另外,除了采用电源按钮14F的操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后述那样的处理,来自动解除“休眠模式”,或进入“休眠模式”。例如,用户结束对规定游戏的操作之后,只要按电源按钮14F(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该操作似乎是关闭电源的操作),便可进入“休眠模式”。在该状态下,用户可将游戏装置10合起来携带行走。其后,若用户将游戏装置10打开,再次按电源按钮14F,则“休眠模式”被解除,而进入“平时供电模式”。或者也可以设定为,经过规定时间后便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另外,也可以通过长时间按下电源按钮14F,来停止对包括第一微机37、无线通信模块36在内的所有构成部件的供电(即,完全关掉电源),以进入“完全停止模式”。在此情况下,若再次长时间按下电源按钮14F,则进入“平时供电模式”,并启动游戏装置10。在此,有关上述电源控制模式,从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游戏装置10的观点来看,也可以说,游戏装置10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这两种状态。“使用状态”是指,因用户打开了游戏装置10的壳体并在直接使用,所以一直持续平时供电模式的状态。例如,属于用户通过对操作按钮14等进行实际操作来操作游戏等的状态。相反,“非使用状态”是指,用户未主导地、直接地使用游戏装置10的状态。这种情况不仅包括因上述壳体闭合而成为“休眠模式”的状态,还包括后述那样的、为了执行“不知不觉通信”或“擦身通信”(在壳体闭合的状态下)而暂时解除“休眠模式”来执行“不知不觉通信”或“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并在该处理执行之后再次返回“休眠模式”的状态。例如,用户外出之际,将游戏装置10的壳体闭合后放入包中的状态为“非使用状态”。另外,如上所述那样,游戏装置10被放入包中随用户外出期间,“休眠模式”被暂时解除的状态,以及“不知不觉通信”执行之后再次进入“休眠模式”的状态(其间,用户未使用游戏装置10)也是“非使用状态”。另外,触发“使用状态”与“非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起因,除了是壳体的开合之外,还可以是对电源按钮14F的操作。即,用户玩游戏时(使用状态),在游戏结束后,只要按游戏装置10的电源按钮14F,便可将“使用状态”切换为“非使用状态”。另外,也有如经过一定时间后用户未进行操作,便从“使用状态”切换为“非使用状态”的情况。在以下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只对使用“平时供电模式”和“休眠模式”这两种电源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I/F电路41与触摸屏13、话筒42及扬声器43连接。I/F电路41包括控制话筒42和扬声器43 (放大器)的声音控制电路、以及控制触摸屏的触摸屏控制电路。声音控制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A/D变换及D/A变换,将声音信号转变为规定形式的声音数据。触摸屏控制电路根据来自触摸屏13的信号,生成规定形式的触摸位置数据,并将其输出到信息处理部31。信息处理部31通过获取触摸位置数据,来获知触摸屏13的哪个位置被进行了输入操作。操作按钮14由上述各操作按钮14A 14L组成,表示对各操作按钮14A 14L输入的状态(是否被按下)的操作数据从操作按钮14被输入到信息处理部31。下方IXD12及上方IXD22与信息处理部31连接。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31与上方IXD22的IXD控制器(未图示)连接,对该IXD控制器进行视差屏障的0N/0FF控制。上方IXD22的视差屏障为ON时,存储在信息处理部31的VRAM313中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输出到上方LCD22。具体而言,LCD控制器通过反复将右眼用图像读取处理(读出纵方向上一列的右眼用图像的像素数据)与左眼用图像读取处理(读出纵方向上一列的左眼用图像的像素数据)交替地进行,来从VRAM313读取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由此,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分割成像素一列一列地排列着的带状图像,被分割的右眼用图像的带状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带状图像相互交替地配置后构成的图像被显示到上方IXD22的屏幕上。这样,用户通过上方IXD22的视差屏障来观看该图像时,用户的右眼看到的是右眼用图像,用户的左眼看到的是左眼用图像。因而,上方IXD22的屏幕上能够显示出有立体感的图像。外侧摄像单元23及内侧摄像单元24按照信息处理部31的指示来拍摄图像,并将所拍摄的图像的数据输出给信息处理部31。3D调节开关25将对应于滑块25a的位置的电信号发送给信息处理部31。信息处理部31控制3D指示器26的点亮。例如,在上方IXD22为立体显示模式时,信息处理部31使3D指示器26点亮。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需的处理的概要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游戏装置10中,作为当作后台(background,以下也称BG)处理而进行的通信,执行后述的称为“擦身通信”和“不知不觉通信”的两种通信。另一方面,游戏装置10具有如上所述的“休眠模式”和“平时供电模式”这两个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主要涉及相应于这样的游戏装置的两个状态的上述的两种通信的控制。〈网络的整体构成〉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网络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络构成的整体的示意图。如上所述那样,图4中示出的游戏装置10大体上分为采用两种通信方式。第一种通信方式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的“基础结构通信”。该方式中,游戏装置10经由接入点(以下,简称为AP)而与规定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基础结构通信”的通信方式来实现“不知不觉通信”这种通信功能。第二种通信方 式是,不经由互联网而通过无线通信直接与其它游戏装置连接的“点对点通信”。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点对点通信”的通信方式来实现“擦身通信”和“局域通信”这两种通信功能。 以下,对上述三种通信功能的概要进行说明。
不知不觉通信首先,对“不知不觉通信”进行说明。该通信功能是在后台执行的通信,并且是经由接入点与规定的服务器连接,从而与该服务器进行规定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通信。例如,可进行以下的通信。假设游戏装置10为“休眠模式”。在此情况下,若在游戏装置10的附近存在能够连接的AP,则自动与该AP连接,进一步经由该AP自动与规定的服务器连接。然后,例如从该服务器发送来新游戏的体验版程序,便将其接收。其后,进行各种设定(程序安装处理等),以使该体验版程序能够执行。这样的话,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会是这样一种情形例如,用户将游戏装置在“休眠模式”下携带外出,回到家后将游戏装置10恢复到“平时供电模式”下,发现不知不觉间菜单中增加了新游戏的体验版。另外,在“平时供电模式”下也会在后台执行“不知不觉通信”。这种情况下,是这样一种情形例如,在用户玩某个游戏期间,在后台进行上述体验版程序等的接收,等用户玩完游戏后切换到游戏装置10的主菜单时发现不知不觉间菜单中增加了新游戏的体验版。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专用的服务器作为在“不知不觉通信”中连接的服务器(“不知不觉通信”的通信对方),无论经由哪 个AP都能够与该专用的服务器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不知不觉通信”的执行是以称为“任务(task) ”为单位来管理的。可以定义多个“任务”。各“任务”中规定发送接收的数据的内容、执行发送接收处理的定时(安排)等。作为各“任务”中被执行的内容的例子,有“系统的更新”、“新游戏的体验版的获取”等。另外,也存在针对游戏装置10中安装的各种应用软件的每一个而进行的规定数据的发送接收这样的内容的“任务”。例如,有以下具体任务在比赛游戏中,将用户的往返时间定期发送给服务器的同时,从服务器接收全国排名的数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各“任务”中规定的执行安排来判断各“任务”的执行时刻是否到来,若有执行时刻已到来的“任务”,则按照该“任务”规定的内容与规定的服务器进行规定数据的发送接收。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不知不觉通信”,需要与规定的AP(及服务器)连接。为此,即使某一“任务”的执行时刻已到,若在游戏装置10能够通信的范围内不存在AP,则不能在该时刻进行基于该“任务”的“不知不觉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该“任务”的执行被保留,而等到下一个能与AP及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时刻才与服务器进行发送接收。如此,“不知不觉通信”作为后台处理,是经由AP自动与规定的服务器连接,并自动进行规定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处理。另外,有关上述“基础结构通信”,除了用于上述“不知不觉通信”之外,还用于用户通过执行网页浏览器等的应用软件来利用互联网的处理。也就是说,只要是与上述AP相连接的状态,游戏装置10便处于既可执行上述“不知不觉通信”,又可(基于用户的操作)执行有关互联网的利用的通信的状态。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由于其与“不知不觉通信”以外的、利用了“基础结构通信”的通信处理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擦身通信其次,对“擦身通信”进行说明。该处理也是在后台执行的处理。“擦身通信”中,游戏装置10之间直接相连(对与对(pair to pair)连接),进行为“擦身通信”用而事先准备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具体而言,各游戏装置10的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中,事先准备有“擦身通信”用的数据区域。该区域是用被称为“内存空间(slot)”的单位来管理的。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准备了 12个内存空间。各“内存空间”与游戏装置10中能够执行的应用软件中的某一个应用软件建立了对应关系。并且,各内存空间包含发送用的数据区域和接收用的数据区域。另外,内存空间的数目只不过是一例,没必要为其所限定,可以少于12,也可以多于12。
“擦身通信”是按以下的流程来执行的。首先,在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中,适宜的擦身通信用的发送数据被存储在上述内存空间内(当作是已将应用软件与内存空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其后,应用软件结束,用户使游戏装置10进入“休眠模式”。然后,用户将该游戏装置携带外出,假设在游戏装置10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有其它游戏装置10进入。此时,游戏装置10之间便相互发送接收共同的应用软件的内存空间的内容。也就是说,游戏装置A将内存空间内的发送用数据发送给游戏装置B,同时,接收从游戏装置B发送来的发送用数据,并将其作为接收数据来存储。这样,对于与相互的内存空间共同有对应关系的应用软件,便可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另外,在相互的内存空间没有共同的应用软件的情况下,不进行上述那样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因而不进行“擦身通信”。如此,“擦身通信”作为在后台执行的处理,是在游戏装置10之间自动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数据的直接发送接收(数据的交换)的通信。局域通信接下来,对“局域通信”进行说明。该通信是在前台(foreground)执行的通信。例如,在交战游戏等的执行中进行。即,作为交战游戏处理的一环,游戏装置10之间通过上述点对点(ad-hoc)通信方式而连接,进行各游戏装置10的操作数据等的发送接收处理的情况,属于“局域通信”。换言之,“局域通信”不是上述“擦身通信”那样的自动进行通信的通信,例如,在交战游戏开始之前,要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来互相请求进行“局域通信”,而在互相同意之后才进行通信。如上所述那样,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三种类型的通信功能。在此,作为使用这些通信功能的前提,有必要进行为判断在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是否存在连接对象而需的搜索处理。即,若是“不知不觉通信”,则有必要搜索能够连接的AP,若是“擦身通信”、“局域通信”,则有必要搜索能够连接的其它游戏装置10。然而,上述那样的游戏装置10的无线通信模块36只有一个,所以,上述通信功能不能同时执行,而要根据所使用的情况来恰当地切换这些通信功能的执行。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后台进行通信的“不知不觉通信”及“擦身通信”,进行在规定周期的搜索的切换控制。以下,分“休眠模式”下的控制和“平时供电模式”下的控制,来对在后台进行的“不知不觉通信”和“擦身通信”的搜索(以下也将两种搜索总称为后台搜索)的切换控制的概要进行说明。休眠模式下的切换控制首先,对“休眠模式”下的切换控制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按图5所示的周期(搜索规则)来进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与“擦身通信”用的搜索之间的切换。图5中,首先,预先设定了 30秒的时间段作为“擦身通信”的搜索期间。即,在该30秒期间,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对其它游戏装置10的搜索)。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也将该“擦身通信”用的搜索期间称为第一分配期间。其后,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处理。该搜索处理是搜索AP的处理,但因AP-游戏装置之间的电波強度等原因,得到该搜索的结果为止的时间不确定。为此,图5中,作为一例而示出5 10秒。其后,30秒内再次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其后,再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处理。也就是说,将进行了30秒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处理之后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处理这样的搜索程序作为一套处理,来反复进行该套处理。并且,若上述搜索的结果是发现了连接对象,则执行“擦身通信”或“不知不觉通信”。一旦“擦身通信”或“不知不觉通信”开始,直至该通信所涉及的一系列通信处理结束为止,不进行上述搜索处理。例如,在“擦身通信”用的搜索期间,若经过了 25秒时发现了其它游戏装置10,并开始进行“擦身通信”,则在此情况下,即使超过了 30秒的搜索期间,也直至该“擦身通信”所涉及的一系列的发送接收处理结束为止,不进行AP的搜索处理。在此,详细说明上述30秒的期间(第一分配期间)中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动作。本实施方式中,在建立“擦身通信”的连接的处理中,某一个游戏装置处于“主站”的立场,其他的游戏装置处于“从站”的立场。并且,在上述30秒的期间内,游戏装置10—边进行“主站”的立场与“从站”的立场之间的切换,一边进行搜索处理。在此,游戏装置10处于 “主站”的立场时称为“主机模式”,游戏装置10处于“从站”的立场时称为“客户机模式”。“客户机模式”下,游戏装置10自己广播表示要请求连接的信标。其中,该信标中包含有表示该信标是“擦身通信”用的信标数据(例如,规定的ID)。相反,“主机模式”下,游戏装置10试着接收从其它游戏装置10发送来的上述信标(即,成为等待接收来自其它游戏装置10的信标的状态)。具体而言,主机模式下,游戏装置10暂且接收信标,并判断在所接收到的信标中是否含有表示是“擦身通信”用的信标的数据。若未含有,则将该信标废弃,并进行其它信标的接收。若含有,则进行“擦身通信”用的处理(建立连接的处理、数据的发送接收处理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上述30秒的期间用I秒的期间来区分(以下,称该I秒的期间为第二分配期间)。并且,将模式的切换方式设定为,以“客户机模式”为基本动作模式,并以5秒一次的比例将“客户机模式”切换为“主机模式”。这是因为“主机模式”下的耗电量大于“客户机模式”下的耗电量,所以考虑到“擦身通信”的易执行程度与降低耗电量之间的平衡,而导出了上述比例。如此,在“休眠模式”下,执行以下切换方式的切换控制,S卩,进行了 30秒间的“擦身通信”用的反复搜索之后,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其后,再次返回30秒间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这样的切换方式。也就是说,使“擦身通信”比“不知不觉通信”优先那样来进行控制。这样是考虑到,一般来说在“休眠模式”下是处于壳体闭合着被携带在外的状态,因而应设定为易于通过“擦身通信”与其它游戏装置10进行通信的环境。平时供电模式下的切换控制接下来,对“平时供电模式”下的切换控制的概要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也基本上采用与“休眠模式”一样的方式进行后台搜索的切换控制。即,进行了 30秒间的“擦身通信”用搜索的之后,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再进入30秒间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这样的方式。然而,与“休眠模式”不同的是,在“平时供电模式”下,若“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结果是检测到了能够通信的AP,则只要与该AP(及在其前面的服务器)建立了连接,即使是在“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一系列的发送接收处理结束之后,也不切断与该AP之间的连接,而维持连接状态。图6A是表示这样的平时供电模式下的切换控制的一例的示意图。“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的结果是检测到AP,在与该AP建立了连接后,直至与该AP不能通信为止(例如,游戏装置10被移动,以至AP从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消失为止),一直维持与该AP之间的连接状态。也就是说,“平时供电模式”下,使“不知不觉通信”(基础结构通信)优先那样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在“平时供电模式”下,处于用户正在使用游戏装置10进行某种操作的状态,例如,显示出浏览器来使用互联网、为了把握“朋友目录”中注册的朋友的登录状态而进行显示处理等,也就是说,考虑到需要利用“基础结构通信”的处理的可能性增大,所以需要提供基于“基础结构通信”的处理能顺利进行的环境。如此,本实施方式中,有关在后台进行的通信,在“休眠模式”下,是使“擦身通信”易于进行那样进行控制,而在“平时供电模式”下,是使“不知不觉通信”(基础结构通信)易于进行那样进行控制。由此,能够相应于游戏装置的使用状态,来改变希望执行的通信方式的执行可能性。另外,在“平时供电模式”下,若后台通信正在进行期间,因用户将壳体闭合等情况而发出进入了 “休眠模式”的指示,则即使是在通信处理的途中,也将该通信处理中止而进入休眠模式。然后,按上述图5所示的“休眠模式”下的搜索规则来开始后台搜索处理。接下来,说明“平时供电模式”下,作为上述后台通信的“擦身通信”及“不知不觉通信”、与作为前台通信的“局域通信”之间的切换控制。由于“擦身通信”及“不知不觉通信”是后台通信,所以能够与规定的应用软件的执行並行地进行通信。然而,如上所述那样,游戏装置10的无线通信模块36只有一个,因此,例如,在进行使用“局域通信”的交战游戏处理(前台的处理)时,如果后台通信使用了无线通信模块36,则无法进行“局域通信”。除此之外,即使前台的应用软件中不进行“局域通信”,例如,在“不知不觉通信”中进行了容量较大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受其影响处理负荷可能会突然增大,从而使前台的应用软件的执行速度受到影响。对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应用软件侧发出使后台通信停止的指示,能使后台搜索等停止。这样一来,例如在上述那样进行使用“局域通信”的交战游戏处理的情况下,该交战游戏的应用软件侧可(对系统)发出停止后台通信的指示。响应该指示,正在执行中的后台通信的处理或后台搜索被停止,使无线通信模块36实质上成为开放(free)状态。然后,该交战游戏的应用软件便可以使用该无线通信模块36来执行“局域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其后,只要从该应用软件发出解除停止的通知等来取消停止指示,后台搜索便可再次开始(参照图6B)。另外,能够发出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不限于前台正在执行中的应用软件,也可以从在后台正在执行的应用软件发出停止指示。接下来,对游戏装置10所进行的上述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处理中使用的主要程序及数据进行说明。另外,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执行主体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机37、第二微机361、CPU311各自独立地作为以下说明的处理的执行主体,这些处理互相协同并列地执行。图7是表示内置在第一微机37中的存储区域(未图示)中存储的主要数据的图。第一微机37的内部存在程序区域301和数据区域303,程序区域301中存储着用于执行第一微机37所担当的处理的微机处理程序302,数据区域303中存储着供电状态标示304及 下一次起床时刻305。供电状态标示304是表示是否为“休眠模式”的标示,被设定为ON时是“平时供电模式”,被设定为OFF时是“休眠模式”。下一次起床时刻305是表示解除“休眠模式”的时刻的数据。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各任务设定的下一次执行时刻中,最早的时刻被设定为下一次起床时刻305。
图8是表示无线通信模块36中内置的RAM362中存储的主要数据的图。RAM362中存在程序区域401和数据区域403。程序区域401中存储着从后述的休眠中BG通信处理程序5021、“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局域通信”处理程序5023、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中适当选择出的某一个程序。数据区域403中存储着有关AP的信息等。另外,也可以是,休眠中BG通信处理程序5021与“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为同一程序。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参数的设定来改变各自的处理动作。图9是表示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的图。另外,根据需要,可将这些数据载入到主存储器32中执行。数据保存用内部存储器35具有程序区域501、系统用数据区域504及应用软件用数据区域513,程序区域501中设有系统用程序区域502,并存储着多个应用软件程序(图9中表示为第n个应用软件程序)。系统用程序区域502中存储着图10所示的多个程序。图10中,系统用程序区域502中存储着休眠中BG通信处理程序5021、“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局域通信”处理程序5023、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平时BG通信处理程序5025、管理处理程序5026、本体用计数设定处理程序5027、“不 知不觉通信”处理程序5028。在此,简单说明基于这些程序而执行的处理与作为其执行主体的第一微机37、第二微机361、CPU311之间的关系。图11是表示“休眠模式”中的各执行主体、及各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图。另外,图12表示“平时供电模式”中的各执行主体、及各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图。图11中,通过第一微机37执行微机处理,来进行上述任务(“不知不觉通信”)的执行时刻的管理及壳体的开合状态的检测。另外,第二微机361执行休眠中BG通信处理。该处理用于按照图5所示的切换方式来进行后台搜索等。CPU311基本上处于“休眠模式”,所以处于未通电的状态。不过,在微机处理中,当检测到任务执行时刻已到,且判断为处于能与AP进行通信的状态时,CPU311暂时被通电以执行“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另外,在无线通信模块36的微机处理中,当判断为已搜索(检测)到AP时,CPU311暂时被通电以执行“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进一步,在无线通信模块36的微机处理中,当判断为已搜索(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时,CPU311暂时被通电以执行“擦身通信”所涉及的数据交换处理。另外,图12中,第一微机37进行与“休眠模式”时相同的动作。第二微机361根据情况而执行“擦身通信”、“局域通信”、“基础结构通信”中某一种所用的程序。CPU311通过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处理来进行前台处理,并通过执行管理处理和平时BG通信处理来执行后台处理。管理处理主要是进行应用软件的启动指示的监视、及/或来自上述应用软件的停止后台通信的指示的监视等。平时BG通信处理是用于执行“平时供电模式”中的“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启动多个应用软件,但作为前台处理而执行的应用软件只能是一个,除正在前台执行的应用软件之外的应用软件都被当作后台处理而被进行适当的处理。接下来,返回图9,对系统用数据区域504进行说明。系统用数据区域504中存储着“擦身通信”用数据505、“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应用软件用计数507及本体用计数510 等。“擦身通信”用数据505是用于“擦身通信”的数据。图13是表示“擦身通信”用数据505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擦身通信”用数据505由内存空间5051的集合构成,各内存空间5051由应用软件ID5052、发送数据5053、接收数据5054构成。应用软件ID5052是表示与其内存空间5051相对应的应用软件的ID。发送数据5053是在“擦身通信”中向其它游戏装置10发送的数据。接收数据5054是在“擦身通信”中从其它游戏装置10接收到的数据。返回图9,“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是用于“不知不觉通信”的数据。图14是表示“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由任务5061的集合构成。各任务5061由任务内容定义数据5062、发送数据5063、接收数据5064等构成。任务内容定义数据5062是规定了其任务的动作内容的数据。例如,包含表示下一次执行该任务的时刻的下一次执行时刻数据(省略图示)。另外,还包含表示与该任务对应的应用软件的信息、该任务的执行次数、执行优先度等的信息。发送数据5063是在该任务中发送给规定的服务器的数据。接收数据5064是在该任务中从规定的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返回图9,应用软件用计数507是为控制上述应用软件所发出的停止后台通信的指示而使用的数据。对每一个执行中的应用软件分配了一个应用软件用计数507。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由第一停止计数508及第二停止计数509构成。第一停止计数508是在使“擦身通信”停止时使用的计数。各应用软件的处理中,只要发出了停止“擦身通信”的命令,该计数的值便增加。第二停止计数509是在使“不知不觉通信”停止时使用的计数。各应用软件的处理中,只要发出了使“不知不觉通信”停止的命令,该计数的值便增加。另外,为了执行各应用软件,构成应用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可能会在内部并列执行。并且,由于上述停止指示是以功能模块为单位而发出的,所以也有在一个应用软件内从多个功能模块发出停止指示的情形。在此情况下,计数的值有可能是2以上的值。另外,本体用计数510是为控制停止后台通信的指示而使用的数据,由第三停止计数511及第四停止计数512构成。第三停止计数511是上述多个应用软件用计数507所示出的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的合计,即,总括了“擦身通信”的停止指示的内容。另外,第四停止计数512是上述多个应用软件用计数507所示出的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的合计,即,总括了“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指示的内容。例如,在执行中的应用软件为多个的情况下,这些应用软件中只要有一个发出了停止“擦身通信”的指示,“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便被停止。另外,系统用数据区域504中存储着操作数据等系统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其次,应用软件用数据区域513中适当地存储着各应用软件中使用的数据。例如,若应用软件的内容为交战游戏,则适当地存储该交战游戏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据。接下来,对游戏装置10所执行的上述处理的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说明第一微机37最先进行的处理。第一微机37所执行的处理图15是表不第一微机37所执行的微机处理的流程图。图15中不出的处理为,只要游戏装置10的电源没有被完全切断,便按规定间隔反复执行后台处理。图15中,首先,在步骤SI判断游戏装置10是否为上述“休眠模式”。具体而言,通 过参照供电状态标示304来判断是否为“休眠模式”。若该判断结果为非“休眠模式”(步骤SI中的否),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7。相反,若判断为是“休眠模式”(步骤SI中的是),则在接下来的步骤S2判断是否收到无线通信模块36 (的第二微机361)发出的、已检测到AP的通知(该通知是在后述的图16的步骤S24中发出)。若该判断结果为无线通信模块36尚未发出已搜索到AP的通知(步骤S2中的否),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7的处理。相反,若无线通信模块36已发出搜索到AP的通知(步骤S2中的是),则在步骤S4从第一微机37向CPU311发出解除“休眠模式”进入“平时供电模式”的命令,同时将供电状态标示304设定为ON,并通知电源电路40解除休眠。并且,也对CPU311发出“不知不觉通信”的执行指示。其后,CPU311被暂时通电而成为能够动作的状态,并执行后述的“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然后,若该执行结束,则由CPU311向第一微机37发送“不知不觉通信”结束的通知。接下来,在步骤S5判断是否收到上述“不知不觉通信”结束的通知。其结果,在未收到该通知期间(步骤S5中的否),反复进行步骤S5的判断(也就是说,直到“不知不觉通 信”结束为止第一微机37 —直待机)。相反,若收到了该通知(步骤S5中的是),则在步骤S6由第一微机37向CPU311发出用于进入“休眠模式”的命令,同时将供电状态标示304设定为0FF,并且通知电源电路40进入休眠。另外,步骤S4的用于解除“休眠模式”进入“平时供电模式”的命令、步骤5的判断、及步骤S6的用于进入“休眠模式”的命令不光可以由第一微机37执行,也可以由无线通信模块36的第二微机361来执行。接下来,在步骤S7判断游戏装置10是否从闭合状态(壳体被闭合的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壳体被打开的状态)(也就是说,游戏装置10是否被打开)。具体而言,第一微机37判断开合检测器46是否发出了表示壳体被打开的检测信号。若该判断结果是已从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步骤S7中的是),则在下一个步骤S8由第一微机37向CPU311发出用于解除“休眠模式”的命令,同时将供电状态标示304设定为0N,并通知电源电路40解除休眠。与此相对应,电源电路40适当地开始向游戏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供电。相反,若步骤S7的判断结果是游戏装置10未从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步骤S7中的否),则其后在步骤S9根据来自开合检测器46的信号来判断游戏装置10是否已从打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也就是说,游戏装置10是否被闭合)。若其结果是判断为游戏装置10已从打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步骤S9中的是),则在下面的步骤SlO由第一微机37向CPU311发出用于进入“休眠模式”的命令,同时将供电状态标示304设定为0FF,并通知电源电路40进入休眠。与此相对应,电源电路40适宜地停止向游戏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供电。相反,若步骤S9的判断结果是游戏装置10未从打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步骤S9中的否),则越过上述步骤SlO的处理而结束微机处理。休眠中第二微机361所执行的处理接下来,结合图I6来说明在“休眠模式”下第二微机361所执行的休眠中BG通信处理。首先,在步骤S21执行擦身通信处理。该处理是在上述第一分配期间(本实施方式中是30秒)内,反复执行“擦身通信”所涉及的搜索处理及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其它游戏装置10进行“擦身通信”所需的处理。图17是表示该擦身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7中,首先,在步骤S41执行模式设定处理。该处理是用于进行上述“擦身通信”中的客户机模式和主机模式的设定的处理。该处理中,决定游戏装置10是以“客户机模式”动作还是以“主机模式”动作。即,通过反复执行该步骤S41,来反复设定是以客户机模式动作还是以主机模式动作。
接下来,在步骤S42判断上述步骤S41的处理结果是否为游戏装置10以“主机模式”动作。其结果,若不是以“主机模式”动作,而是以“客户机模式”动作(步骤S42中的否),则在步骤S43执行“客户机模式”下的搜索处理。即,执行向其它游戏装置发送请求连接的信标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44通过判断对上述已发送的信标是否有回答,来判断是否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其结果是未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时(步骤S44中的否),进入后述的步骤S46的处理。相反,若已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步骤S44中的是),则通过来自无线通信模块36或第一微机37的信号暂时解除CPU311的休眠状态,在步骤S45建立与该检测到的其它游戏装置10之间的连接,并执行“擦身通信”。即,参照“擦身通信”用数据505,执行应用软件ID5052为共同的内存空间所涉及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其后,当“擦身通信”所涉及的数据交换结束,CPU311便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46判断上述图5所示的第一分配期间(本实施方式中是从“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处理的开始起30秒)是否已经过。若其结果是已经过(步骤S46中的是),则结束擦身通信处理。相反,若尚未经过(步骤S46中的否),则在下面的步骤S47判断第二分配期间(本实施方式中是从动作模式的设定结束起I秒)是否已经过。若其结果是尚未经过(步骤S47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43的处理,反复执行“客户机模式”下的搜索处理。相反,若第二分配期间已经过(步骤S47中的是),则返回步骤S41,反复执行从模式设定处理开始的处理。即,再次设定游戏装置10是以客户机模式动作还是以主机模式动作。其次,在上述步骤S42的判断结果是游戏装置10以“主机模式”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42中的是),在步骤S48执行“主机模式”下的搜索处理。即,接收以客户机模式动作的其它游戏装置10发送来的信标(待机)。其次,在步骤S49,通过判断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来自其它游戏装置10的信标,来判断是否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若其结果是未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步骤S49中的否),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51的处理。相反,若已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步骤S49中的是),则通过来自无线通信模块36或第一微机37的信号暂时解除CPU311的休眠状态,而在步骤S50,与上述步骤S45 —样,与该检测到的其它游戏装置10之间建立连接并执行“擦身通信”。其后,当“擦身通信”所涉及的数据交换结束,则CPU311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其次,在步骤S51判断上述第一分配期间是否已经过。若其结果是已经过(步骤S51中的是),则结束擦身通信处理。相反,若尚未经过(步骤S51中的否),则在下面的步骤S52判断第二分配期间是否已经过。若其结果是尚未经过(步骤S52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48,反复执行“主机模式”下的搜索处理。相反,若第二分配期间已经过(步骤S52中的是),则返回步骤S41,反复执行从模式设定处理开始的处理。即,再次设定游戏装置10是以客户机模式动作还是以主机模式动作。对擦身通信处理的说明到此结束。返回图16,当擦身通信处理结束后,接下来便执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处理。具体而言,首先,在步骤S22进行AP的简单搜索处理。在这里进行的搜索处理中,执行基于所谓被动扫描的AP搜索。另外,由于该处理的执行者是第二微机361,所以不进行伴随(需要CPU311进行运算那样的)复杂处理的搜索处理,而是用比较简单的处理来执行搜索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23判断上述搜索处理的结果是否为已检测到AP。若其结果是未检测到AP (步骤S23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21,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已检测到AP (步骤S23中的是),则在步骤S24通知第一微机37已检测到AP(该通知用于上述图15的微机处理中的步骤S2的判断)。其结果,通过来自第一微机37的信号,CPU311的休眠状态被暂时解除,而执行后述的“不知不觉通信”的处理。此时,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存储的程序从该休眠中BG通信处理的程序被置换为“基础结构通信”用的程序。因此,实际上,此时休眠中BG通信处理暂时结束。其后,“不知不觉通信”结束后,CPU311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时,该休眠中BG通信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而反复执行从步骤S21开始的处理。对休眠中BG通信处理的说明到此结束。
平时供电模式下CPU311所执行的处理接下来,主要对“平时供电模式”下CPU311作为执行主体而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对“平时供电模式”下作为后台处理而执行的(时常动作的)管理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也是在CPU311通电之后最先被执行的处理。管理处理图18是示出该管理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71判断是否处于收到来自第一微机的休眠解除命令后刚从“休眠模式”恢复后的状态。若其结果为是刚从“休眠模式”恢复后的状态(步骤S71中的是),则在步骤S72执行休眠解除处理。该处理是为了使游戏装置10在“平时供电模式”下动作而进行的准备处理。例如,进行使因进入“休眠模式”而被中断了的应用软件处理再次开始等的处理。并指示后述的平时BG通信处理开始。相反,若步骤S71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刚从“休眠模式”恢复后的状态(步骤S71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72的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73判断是否发出了规定的应用软件的启动指示。例如,在游戏装置10的主菜单正显示的状态中(省略图示),用户选择了表示规定的应用软件的图标时,从控制该主菜单的应用软件发出用于启动被选择的应用软件的指示。该判断结果为已发出了应用软件的启动指示时(步骤S73中的是),在步骤S74生成发出了启动指示的应用软件所对应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并将其存储到主存储器32中。然后,在步骤S75,由于发出了该启动指示的应用软件的进程(process)已被生成,所以该应用软件被启动。相反,若上述步骤S73的判断结果为未发出应用软件的启动指示,则越过上述步骤S74及S75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76判断是非从现在正在执行的应用软件中的任一个发出了应用软件结束的通知(在后述的图20的步骤S122得到通知)。若其结果为尚未发出(步骤S76中的否),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78的处理。相反,若结束通知已被发出(步骤S76中的是),则在步骤S77执行将发出了该通知的应用软件的进程消除的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78执行相应于现在正在执行的应用软件的数目来调整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数目的处理。具体进行的处理是,检查有无所对应的应用软件的进程(process)不存在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若残留着这样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则执行将其删除的处理。例如,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強制结束或异常结束的应用软件出现时,为了使与该应用软件对应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不被残留下来而进行上述处理。另外,在存在应删除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情况下,进一步检查该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第一停止计数508及第二停止计数509各自的值是否在I以上。若值在I以上的计数存在,也进行适当减去本体用计数510的值的处理。具体而言,在应删除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在I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三停止计数511的值减去I。另外,在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在I以上的情况下,将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减去I。另外,在存在多个应删除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情况下,对每一个应用软件计数507进行上述判断。例如,在应删除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为3个,其中,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在I以上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为2个的情况下,将第三停止计数511减去2。
接下来,在步骤S79执行本体用计数设定处理。该处理是用于检查在该时刻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状态,并相应于其内容来设定本体用计数510的处理。图19是表示该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92判断对于所有系统用数据区域504内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是否进行了接下来要说明的处理。若其结果是仍然残留有未处理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 (步骤S92中的否),则在步骤S93从未处理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中任选一个。以下将被选择了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称为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其后,在步骤S94判断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是否在I以上。即,判断与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对应的应用软件是否已指示停止“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若该判断结果为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在I以上(步骤S94中的是),则在步骤S95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该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是否为0 (也就是说,判断是本次新发出了停止指示还是在此之前已发出了停止指示)。若其结果是前一个的值为0 (步骤S95中的是),则是本次新发出了停止指示,所以在步骤S96对本体用计数510的第三停止计数511加I。相反,若前一个的值不为0(步骤S95中的否),则是在此之前发出了停止指示,所以越过该步骤S96的处理。相反,若步骤S94的判断结果为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不在I以上,即为0(步骤S94中的否),则在步骤SlOO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该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是否在I以上(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本次新发出了停止解除指示)。若其结果是在I以上(步骤SlOO中的是),则是本次新发出了停止解除指示,所以在步骤SlOl从第三停止计数511中减去I (但是,图18的步骤S78的处理中,在因应用软件的强制结束等而对本体用计数510进行了调整的结果,第三停止计数511的值变成了 0的情况下,不进行该减算)。然后,进入后述的步骤S97的处理。相反,若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不在I以上(步骤SlOO中的否),则是在此之前已发出了停止解除指示,所以越过步骤SlOl的处理。其后,在步骤S97判断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是否在I以上。即,与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对应的应用软件是否已指示了停止“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若该判断结果为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在I以上(步骤S97中的是),则在步骤S98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该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是否为O。若其结果为前一个的值是0(步骤S98中的是),则在步骤S99对本体用计数510的第四停止计数512加I。然后返回上述步骤S92,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前一个的值不是0(步骤S98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99的处理。相反,若上述步骤S97的判断结果是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不在I以上,即为0(步骤S97中的否),则在下面的步骤S102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该处理对象应用软件计数的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是否在I以上。若其结果为在I以上(步骤S102中的是),则在步骤S103从第四停止计数512中减去I (但是,步骤S78的处理中,在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已为O的情况下不进行该减算)。然后,返回步骤S92的处理。相反,若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不在I以上(步骤S102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103的处理,返回步骤S92。
通过这样的处理,来自应用软件的停止指示或停止解除指示可以反映在本体用计数510的值中。也就是说,在某一应用软件发出了停止指示的情况下,本体用计数510的值被加算,其后,在得到该停止指示的解除指示的情况下,本体用计数510的值被减算。相反,若上述步骤S92的判断结果为,已对所有系统用数据区域504内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进行了上述那样的处理(步骤S92中的是),则结束本体用计数设定处理。返回图18,在下面的步骤S80判断是否从第一微机37发出了进入“休眠模式”的命令。若其结果是尚未发出(步骤S80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73,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已发出(步骤S80中的是),则在步骤S81执行进入休眠状态的处理。具体而言,首先,若在该时刻正在进行“擦身通信”或“不知不觉通信”的处理,则中断该处理。并且,休眠中BG通信处理程序5021被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这样,在“休眠模式”中,无线通信模块36便可以执行如图16所示的休眠中BG通信处理。其结果,即便是从规定的应用软件发出了后述的“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指示,只要进入“休眠模式”,应用软件便被中断,所以能够与这些指示(计数的值)无关地执行“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另夕卜,还执行中断其它正在执行的应用软件、保存此时的应用软件的状态等进入“休眠模式”所需的各种处理。然后,结束管理处理。应用软件处理接下来,对通过用户的启动指示及上述管理处理而被启动的应用软件的处理进行说明。该应用软件处理可以作为前台处理来执行,也可以作为后台处理来执行。当然,各应用软件的具体处理内容各不相同。因此,省略有关此点的说明,而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分,即,上述应用软件用计数507所涉及的处理为中心,对其最大公约数的处理内容,即,哪一个应用软件中都普遍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应用软件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lll进行与该应用软件对应的应用软件用计数507的初始化。即,将第一停止计数508及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设定为O。接下来,在步骤S112执行对应于各应用软件的内容的各种信息处理。例如,进行游戏处理、绘图软件处理、摄像机应用软件处理等。另外,在该处理中,也可以适当执行有关“局域通信”的处理。在此情况下,在开始进行“局域通信”的处理之前,发出以下将要说明的通信停止指示。然后,在确认了“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已停止后,将“局域通信”处理程序5023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并开始执行“局域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当然,不局限于进行“局域通信”的情况,也可以为了减轻处理负荷而发出停止指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一定让应用软件侧直到确认通信停止为止一直待机。其后,在步骤S113判断作为上述的各种信息处理的结果,是否发出了 “擦身通信”的停止指示。本实施方式中,各应用软件是由具有某一特定的功能的程序的集合构成的。并且,该停止指示是以构成应用软件的各程序为单位而发出的指示。因此,在构成某一应用软件的程序组中,有时会从两个程序发出上述停止指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停止指示为两个。若上述步骤S113的判断结果是有一个以上的“擦身通信”的停止指示被发出(步骤SI 13中的是),则在步骤SI 14相应于发出的停止指示的数目来加算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相反,若未发出停止指示(步骤S113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114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15判断作为上述步骤S112的各种信息处理的结果,是否有“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指示。与上述“擦身通信”的情况相同,该停止指示也是以构成应用软件的各程序为单位发出的指示。若该判断结果是,有一个以上的“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指示(步骤SI 15中的是),则在步骤SI 16相应于停止指示的数目来对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进行加算。相反,若停止指示未发出(步骤S115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116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17判断作为上述步骤S112的各种信息处理的结果,是否有“擦身通信”的停止解除指示。这是因为,例如,某程序发出了 “擦身通信”的停止指示之后,在规定的处理结束后,已没有必要停止“擦身通信”时,该程序发出解除停止的指示。若该判断结果是,有一个以上的“擦身通信”的停止解除指示被发出(步骤S117中的是),则在步骤S118相应于解除指示的数目而对第一停止计数508的值进行减算。相反,若未发出解除指示(步骤SI 17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I 18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19判断作为上述步骤S112的各种信息处理的结果,是否有“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解除指示被发出。若该判断结果是有一个以上的“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解除指示被发出(步骤SI 19中的是),则在步骤S120相应于解除指示的数目而对第二停止计数509的值进行减算。相反,若没有解除指示(步骤S119中的否),则越过步骤S120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21判断是否有应用软件结束的指示被发出。若其结果是没有应用软件结束的指示被发出(步骤S121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112,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有应用软件结束的指示被发出(步骤S121中的是),则在步骤S122执行向系统通知应用软件结束的处理。响应该通知,系统侧适当进行删除该应用软件的进程等的处理。应用软件处理到此结束。平时BG通信处理下面,对作为“平时供电模式”下的后台处理来执行的平时BG通信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是为了在“平时供电模式”下在后台执行“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而需的处理。图21是表示平时BG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31参照本体用计数510来判断第三停止计数511的值是否在I以上。即,判断是否有一个以上的应用软件希望使“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停止。若该判断结果为有一个以上(步骤S131中的是),则意味着至少存在一个发出了 “擦身通信”的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在此情况下,其次,在步骤S135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第三停止计数511的值是否为O。若其结果为前一个的值为O (步骤S135中的是),则在步骤S136进行为停止“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而需的处理。具体而言,进行对无线通信模块36的第二微机361发出停止正在执行的“擦身通信”处理的指示等的处理(若在该时刻未在执行“擦身通信”,也可以越过该步骤S136的处理)。然后,进入后述的步骤S137的处理。相反,若上述步骤S131的判断结果是第三停止计数511的值不在I以上,即为0(步骤S131中的否),则意味着不存在希望停止“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的应用软件。在此情况下,在下面的步骤S132判断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是否存储着“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 (例如,第三停止计数511为0,第四停止计数512在I以上时,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一直存储着“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若其结果是未存储(步骤S132中的否),则在步骤S133将“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相反,若步骤S132的判断结果是已存储了“擦身通信”处理程序5022(步骤S132中的是),则越过步骤S133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34对第二微机361发出执行“擦身通信”处理的指示。响应该指示,第二微机361开始进行“擦身通信”的处理(其结果,后台的“擦身通信”被执行)。另夕卜,该“擦身通信”的处理与用图17说明过的处理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并且,只要该擦身通信处理开始,则直至其结束为止待机这一处理也被执行。在本実施方式中,至少要待机30秒(第一分配期间)。其次,在步骤S137判断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是否在I以上。即,判断是否存在希望停止“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的应用软件。若其结果是在I以上(步骤S137中的是),则意味着“不知不觉通信”的停止指示已被发出。在此情况下,判断在前一个处理环中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是否为O。若其结果是前一个的值为O (步骤S138中的是),则在步骤S139中进行为停止“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而需的处理(若在该时刻未在执行“不知不觉通信”,也可以越过步骤S139的处理)。其后,返回步骤S131,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步骤S137的判断结果是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不在I以上,即为O (步骤S137中的否),则执行“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处理。在此情况下,首先,在步骤S140判断在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是否存储着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例如,在第三停止计数511在I以上、第四停止计数512保持在O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一直存储着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若其结果是未存储(步骤S140中的否),则在步骤S141将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该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是用于使无线通信模块36实现基础结构通信功能的程序,例如,是基于TCP/IP协议与AP、服务器进行通信所需的程序。该程序中的基本控制方法等属于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技术,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相反,若为已存储的状态(步骤S140中的是),则越过步骤S141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42执行搜索AP的处理。在该处理中,与无线通信模块36所执行的基础结构通信用程序5024协同起来进行搜索AP的处理。另外,这里的搜索处理可以是比在“休眠模式”下执行的AP的简单搜索处理(图16的步骤S22)更复杂的处理。具体而言,除了被动扫描之外,还可适当利用所谓主动扫描。这样,便能够与例如使用了 SSID隐形(Service Set Identifier stealth :服务集标识符隐形)功能的AP连接。另外,不一定非要兼用主动扫描,也可以只使用被动扫描。其次,在步骤S143判断作为上述搜索的结果,是否检测到AP。若其结果为未检测到AP (步骤S143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131,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已检测到AP (步骤S143中的是),则在步骤S144执行与该AP建立连接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45执行“不知不觉通信”的处理。该处理的详细内容将于后述。若“不知不觉通信”处理结束,则接着在步骤S146判断是否继续保持着能与步骤S144中连接了的AP进行通信的状态。例如,通过(在建立连接之后也)定期检测上述连接 了的AP所发送的信标等,便可判断是否继续保持着能够通信的状态。由此,例如,可以判断游戏装置10是否移动到能够与AP进行通信的范围之外。若其结果是仍为能够通信的状态(步骤S146中的是),则在后续的步骤S147判断第四停止计数512的值是否不在I以上。若其结果是不在I以上(步骤S147中的否),则返回步骤S145,反复执行处理。S卩,维持着与AP连接的状态。相反,若在I以上(步骤S147中的是),则返回步骤S131,反复执行处理。其结果,(只要没有发出停止指示)“擦身通信”所涉及的处理便被(无线通信模块36)执行。这是因为,即使维持着与AP之间的连接,也有可能从应用软件发出停止“不知不觉通信”的指示,为了反映该指示而需进行上述判断。平时BG通信处理的说明到此结束。不知不觉通信处理接下来,对步骤S141的“不知不觉通信”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23是表示该“不知不觉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51判断在“休眠模式”下本处理是否被呼出。即,判断是否是相应于上述微机处理中的步骤S4的处理而被执行过的。若该判断结果是在“休眠模式”下已被呼出(步骤S151中的是),则在步骤S152将基础结构通信 用程序5024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其结果,无线通信模块36成为能够实现基础结构通信功能的状态。其次,在步骤S153进行与在“休眠模式”下检测到的AP(作为图16的步骤S22的搜索结果而检测到的AP)建立连接的处理。然后,进入后述的步骤S154的处理。相反,若步骤S151的判断结果为不是“休眠模式”下的呼出(步骤S151中的否),则是在“平时供电模式”下被呼出的,从而越过上述步骤S152及S153的处理。其次,在步骤S154参照“不知不觉通信”用数据506,提取在该时刻预定执行的任务(也包括超过了执行予定时刻而未处理的任务)。其次,在步骤S155判断是否对所有上述被提取的预定执行的任务进行了下述的处理。若其结果为尚留有未处理的任务(步骤S155中的否),则在下一个步骤S156从未处理的任务中任选一个作为处理对象任务。其次,在步骤S157参照该处理对象任务的任务内容定义数据5062,并根据该定义内容,进行与规定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等。其次,在步骤S158判断是否保持着能与AP通信的状态(游戏装置10是否移动到能够与AP通信的范围之外)。若其结果为仍保持着能与AP通信的状态(步骤S158中的是),则返回步骤S155,反复执行处理。相反,若步骤S158的判断结果为已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步骤S158中的否),或,上述步骤S155的判断结果为已对所有预定执行的任务进行了处理(步骤S155中的是),则步骤S159与步骤S151 —样,判断在“休眠模式”下本处理是否已被呼出。若其结果是在“休眠模式”下已被呼出(步骤S159中的是),则执行再次返回“休眠模式”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60将休眠中BG通信处理程序5021复制到无线通信模块36的RAM362中。这样,无线通信模块36便成为能够执行上述图16所示的休眠中BG通信处理的状态。然后,在步骤S161向第一微机37发送不知不觉通信结束的通知。其结果,第一微机37向CPU311发出进入“休眠模式”的命令(上述图15的步骤S6的处理)。相反,若步骤S159的判断结果为在“休眠模式”下未被呼出(步骤S159中的否),则是在“平时供电模式”下被呼出的,因而越过步骤S160及S161的处理,并结束“不知不觉
通信”处理。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这两种搜索通过后台处理而被反复执行。并且,若在“擦身通信”用的搜索中检测到其它游戏装置10,则进行“擦身通信”;若在“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中检测到AP,则自动进行“不知不觉通信”。另外,这两种搜索按规定的周期被自动切换着执行。这样,两种通信自动地进行,并可以与用户的意识无关地执行多种内容的通信。另外,以近距离的终端为对象的通信、和与服务器等(在网络的意义上)远处的连接对象进行的通信这两种通信可以无间隙地执行。另外,由于“擦身通信”用的搜索与“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交替地进行,所以两种通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均地(均匀地)进行。例如,在活动中心等场所,当其它游戏装置10的数目远远超过该处存在的AP的数目时,可以为防止偏重于执行“擦身通信”,而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不知不觉通信”。另外,关于搜 索规则,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休眠模式”下设定30秒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期间,在其后进行一回“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也就是说,设定得使“擦身通信”更容易发生。另一方面,在“平时供电模式”下,一旦与AP连接,则直到成为无法与该AP进行通信的状态为止都维持与该AP相连接的状态,且此期间不能进行“擦身通信”这样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在“休眠模式”下是优先“擦身通信”的发生,而在“平时供电模式”下是优先“不知不觉通信”(进一步说,是使用了基础结构通信的各种通信处理)的发生。由此,易于执行与游戏装置10的使用状态相适应的合适的通信。进一步,在“平时供电模式”下,可以从应用软件发出停止“擦身通信”、“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搜索处理的指示。这样,便可以通过从应用软件侧发出的指示来使后台通信停止,从而能够执行与所执行的应用软件的处理内容相适应的合适的通信处理。并且,能够使应用软件执行时的处理负荷减轻,向开发者提供更为灵活的应用软件的开发环境。另夕卜,对本体用计数510加算发出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的数目,例如,有三个应用软件发出了停止指示,而其后即使某一个解除了停止指示,也不会出现马上解除通信停止的情况。也就是说,可控制为,优先反映应用软件侧的停止指示。有关上述的“擦身通信”,在上述的例子中,有时会在30秒间(第一分配期间内)发生多次的“擦身通信”。另外,在该30秒间进行完一次“擦身通信”的话,即使未经过30秒,也可以结束“擦身通信”处理而进入“不知不觉通信”所涉及的搜索。具体而言,只要进行了上述图17的步骤S45及S50的处理,其后,也可以结束“擦身通信”处理。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按进行30秒的“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后进行一次“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这样的搜索规则反复执行搜索的例子。但也可以使该搜索规则(两种搜索的切换条件)为可更改的。例如,由规定的服务器来准备用于定义该搜索规则的数据。然后,利用“不知不觉通信”来从该服务器接收定义搜索规则的数据,并根据其内容来变更游戏装置10中的搜索规则。另外,如上所述那样,交替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但此时若通过搜索而检测到的连接对象与前回已连接的对象相同,则也可以控制为不与该对象连接。例如,一旦进行了 “不知不觉通信”,接着便进行“擦身通信”。其后,若通过“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检测到的AP与刚才已连接的AP相同,则也可以不去检索其它AP、不进行“不知不觉通信”的处理,而是进入“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另外,有关搜索处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交替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一次的搜索中一并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例如,也可以兼有上述“主机模式”和所谓被动扫描的动作。即,构成为游戏装置10在等待信标的搜索动作中,既接收“擦身通信”用的信标也接收AP发出的信标。并且,判别所接收到的信标是“擦身通信”用的信标还是从AP发送来的信标,然后根据该判别结果来适当选择执行“擦身通信”处理或“不知不觉通信”处理。也就是说,也可以不区别“擦身通信”用的搜索和“不知不觉通信”用的搜索,而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标的种类来适当地改变所执行的通信处理的内容。另外,如上所述那样,在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标的种类来适当改变所执行的通信处理的内容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排队等待(queue)的概念,例如,对于一定期间中接收到的多个信标,按顺序进行相应于该信标的种类的通信处理。例如,通过一次的搜索接收到了三个信标,其内容为,两个“擦身通信”用的信标、一个来自AP的信标。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接收到的顺序,依次进行“擦身通信”和“不知不觉通信”。例如,按照“擦身通信”一“擦 身通信”一“不知不觉通信”的顺序来对一次的搜索执行三个通信处理。另外,除了按照接收顺序之外,也可以根据优先度来决定执行顺序。例如,希望控制为让“擦身通信”优先进行时,将优先顺序设定为先执行“擦身通信”之后再执行“不知不觉通信”;希望控制为让“不知不觉通信”优先时,将优先顺序设定为先执行“不知不觉通信”之后再执行“擦身通信”;希望控制为交替进行“擦身通信”和“不知不觉通信”时,将优先顺序设定为交替进行“擦身通信”和“不知不觉通信”即可。另外,作为“擦身通信”而进行的数据的发送接收,也可以进一步兼用利用上述基础结构通信进行的方式。即,若是在附近存在其它游戏装置10的状态,则进行如上所述的“擦身通信”,但即使是在附近不存在其它游戏装置10的状态,只要是能够进行基础结构通信的状态,也可以与处于同样的状态的其它游戏装置10之间,利用基础结构通信来进行“擦身通信”用数据505的发送接收。例如,也可以在位于同一地区的游戏装置之间进行“擦身通信”用数据505的发送接收。也就是说,只要是位于较近位置的游戏装置10,则彼此通过利用基础结构通信来进行相当于上述那样的“擦身通信”的处理,可以补充“擦身通信”。这种做法有效于,因地区的状况等原因用户的附近携带着游戏装置10的其它用户较少的情况。或者有效于,在“平时供电模式”下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AP时,维持着与AP之间的连接便不能进行“擦身通信”用的搜索,但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也使擦身通信成为可能的情况。另外,有关应用软件所发出的后台通信的停止指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要任一个应用软件发出停止指示,便停止与其对应的后台通信。另外,也可以是,在正在执行的应用软件中,发出了停止后台通信的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的数目在规定数目以上时停止,或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停止。另外,有关上述应用软件用计数50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以构成应用软件的各程序为单位来发出停止指示的例子。因此,出现了应用软件用计数507中包含的各值为2以上的值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表示是否有停止指示的标示。即,可采用如下所述的标示在构成应用软件的各程序中若有一个发出了停止指示,则表示“有停止指示”,若没有一个停止指示被发出则表示“无停止指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便携式的游戏装置为例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本发明还特别适应于手机、PDA等小型便携式信息终端。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所谓平板型的信息终端(平板终端、平板个人电脑)、板形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等非小型但可以放入包中携带的信息处理终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软件所发出的停止后台通信的指示所涉及的一系列处理是在单一的装置(游戏装置10)中执行的情况,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也可以在由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例如,在包括终端侧装置和能通过网络与该终端侧装置通信的服务器侧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中的一部分处理也可以由服务器侧装置来执行。进一步,在包括终端侧装置和能通过网络与该终端侧装置通信的服务器侧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可以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中的主要处理由服务器侧装置来执行,该终端侧装置处理一部分处理。另外,在上述信息处理系统中,也可以是,服务器侧的系统由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分担执行应由服务器侧执行的处理。基于以上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得到具有以下构成的发明。信息处理装置(I),包括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第一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与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其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经由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I),能够相应于不同的状态而区分使用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点对点(ad-hoc)通信)、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基础构架通信)这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特别是,对于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种通信、且该通信是无线LAN这样的近距离通信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而言,能够根据情况而使用不同的通信处理,即,根据情况而选择使用多个通信处理中的合适的通信处理。信息处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⑴中还包括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判别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搜索结果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与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能够根据对信息处理装置的周围进行搜索后得到的结果来区分使用两种通信方式,从而能够提高根据情况而区分使用不同通信方式的效果。信息处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I)中,所述搜索单元包括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第一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以及第二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由于是自动切换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进行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这两种通信方式,因而能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执行多种通信。并且,能够无间隙地进行与附近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与远处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信息处理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每经过规定时间,所述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⑷,能以较小的处理負担来执行两种通信之间的切换。 信息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4)中,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短于该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
基于信息处理装置(5),与位于信息处理装置附近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增力口,同时,与位于远离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场所的通信对象也可以进行通信。信息处理装置出),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I)中,所述搜索单元使进行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所述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6),与位于信息处理装置附近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增力口,从而使用户感受到携带信息处理装置外出的乐趣。并且,还能与位于较远的场所的通信对象进行适度的通信。这样,对于两种通信而言,各自的通信执行的可能性(存在能够进行通信的对象的可能性)与实际的通信发生频度之间可以取得平衡。信息处理装置(7),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还包括使用状态切换单元,该使用状态切换单元进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包括连接单元,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所述接入点时,该连接单元与该接入点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便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信息处理装置(7),能够相应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来执行合适的通信。例如,上网阅览这样的通信是经由接入点而进行的,并且这样的通信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进行的,所以可以在使用状态下,使经由接入点的互联网通信优先进行,而在非使用状态下,使用户不知不觉间与其它用户进行的通信优先进行。信息处理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7)中,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连接单元切断了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8),在非使用状态下,与附近存在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机会可以增加,从而能够在用户不知不觉间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诸如数据交换等的处理。信息处理装置(9),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8)中,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而与所述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9),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进行,而在找不到接入点时,切换为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从而能够相应于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合适的通信。信息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7)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所述使用状态被切换为所述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或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数据通信正在进行,所述连接单元也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使非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搜索及第二搜索开始。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0),在使用状态被切换为非使用状态时,中止此时正在进行的通信,并进行非使用状态下的搜索处理。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下,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通信的机会能够得到增加。 信息处理装置(11),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所述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所述第一搜索信号,所述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所述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1),在搜索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时,互相试着进行搜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在搜索接入点时,试着进行搜索信号的接收,从而能够有効地进行搜索。信息处理装置(12),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更新单元,该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根据经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2),搜索切换的条件可被更新,因而可以根据情况来恰当地设定条件。 信息处理装置(13),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2)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接收单元,该切换条件接收单元从服务器接收所述切换条件,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将所述切换条件更新为所述切换条件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所述切换条件。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3),由于是从服务器接收搜索切换条件来进行更新,所以容易进行切换条件的更新。信息处理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I)至(13)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所述接入点而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4),能够无间隙地进行与附近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与远处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这两种通信之间的切换。信息处理装置(15),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I)至(14)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5),例如,用户在外出时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便能在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各种各样的通信。这样,能给用户带来^(喜,还能促使用户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I),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搜索步骤,自动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第一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与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第二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经由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信息处理系统(I),包括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经由网络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第一通信处理单元,与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连接,并与该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自动进行数据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接入点,与所述服务器自动进行数据通信。信息处理装置(16),包括状态切换单元,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单元,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自动进行经由接入点的通信;通信控制单元,当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优先,而当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优先那样来进行控制。 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6),能够在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和使用状态下,使相应于各状态的通信方式易于得到执行。例如,在非使用状态下,通过增加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之间通信的机会,能够增加用户在不知不觉间与各种其他用户(的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机会。其结果,由于基于与其它用户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结果而给信息通信装置增添了新的内容等,所以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提高用户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使用状态下,由于处于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基于用户的操作的通信处理的状态,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在此,作为使用时基于用户的操作的通信方式,存在与规定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这样的进行基础构架通信的通信方式、和通过执行对战游戏这样的应用软件来与其它的用户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点对点通信的通信方式。进一步,作为使用时的基础构架通信,存在使用浏览器进行互联网浏览这样的前台处理的通信、和进行后台处理的通信。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控制为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进行的理由如下。例如,在进行使用浏览器的互联网阅览相关的通信的情况下,有可能只是按照使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意志执行。相反,在进行对战游戏这样的点对点通信的情况下,多个用户希望相互对战,在相互确定了连接对方后,要取得相互间的同意才能执行对战。所以,在使用状态下,例如,即便是希望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其他用户进行上述那样的点对点通信,如果对方不希望进行与自己相同的点对点通信的话,这种通信便无法执行。也就是说,在使用状态下,即便是使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优先,也会如上所述那样,没有相互间的同意的话,执行点对点通信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在使用状态下,应控制为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进行。信息处理装置(17),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6)中,当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而在未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7),能够在使用状态下区分使用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信息处理装置(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6)中,预先设定有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所述第一期间是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第二期间是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不进行通信的期间,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下,当所述第二期间到来,且所述接入点存在于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在所述使用状态下,当所述接入点存在于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当该接入点不存在于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8),能够相应于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或周围环境而切换为合适的通信方式。信息处理装置(19),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6)中,还包括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第一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其它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以及第二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则自动进行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若由所述第一搜索单元检测到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则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该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若由所述第二搜索单元检测到所述接入点时,则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经由该接入点进行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19),由于是自动切换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所需的搜索、和经由接入点的通信所需的搜索,并且在发现各自所搜索的搜索对象时进行通信,所以能够相应于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合适的通信。另外,能够无间隙地进行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之间的切换 。信息处理装置(20),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9)中,每经过规定时间,所述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0),能以较小的处理負担来执行两种通信之间的切换。信息处理装置(21),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20)中,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短于所述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1),能够增加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机会。信息处理装置(22),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9)至(21)中任一个装置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为所述非使用状态时,每经过规定时间,所述搜索切换单元便一边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一边反复执行搜索;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为所述使用状态时,当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第一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当无法与所述接入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第二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2),在信息通信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考虑到通过用户操作而进行互联网通信这样的利用状况,而使这种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从而能够减少用户等待通信的时间。信息处理装置(23),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9)中,还包括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在由所述第二搜索单元检测到所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并且,在由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接入点连接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经由该接入点进行通信,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使用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仍然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3),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能够增加经由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机会。信息处理装置(24),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23)中,当无法维持与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而连接了的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搜索切换为所述第
一搜索。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4),在不能维持与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能够增加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机会。信息处理装置(25),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23)中,在所述使用状态下,当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接入点连接之后,当所述第二搜索单元的搜索中无法搜索到该接入点时,所述连接单元切断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5),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下,可以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执行,而在找不到接入点时切换为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以能够相应于信息处理装置的周围环境来进行合适的通信。信息处理装置(26),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9)中,所述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尝试接收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所述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所述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所述第二搜索信号。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6),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时,相互尝试发送和接收搜索信号,而在搜索接入点时,只尝试接收搜索信号,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搜索。
信息处理装置(27),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6)至(26)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用该近距离无线通信直接连接而进行通信,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经由所述接入点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7),能够进行以信息处理装置附近存在的信息处理装置为通信对象的通信,和以不在信息处理装置附近的规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为通信对象的通信这两种通信。信息处理装置(28),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6)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通过经由所述接入点的通信,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发送接收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而被发送接收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8),例如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即便是在与接入点连接的状态下,也可以经由该接入点而利用网络执行本来应该通过第一通信单元来进行的通信处理。因而,通过使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优先执行,能够改善不能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状况。信息处理装置(29),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6)至(28)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信息处理装置(29),例如,若用户外出时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便可在用户不知不觉间进行各种各样的通信。由此,可以给用户带来^(喜,还能促使用户携带信息处理装置移动。信息处理装置(3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第二通信单元,自动进行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接入点搜索单元,搜索在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的所述接入点;以及切换控制单元,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所述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不存在所述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0),相应于信息处理装置的周围通信环境来区分使用两种通信,从而能够增加信息处理装置自动进行各种各样的通信的机会。信息处理装置(31),包括状态切换单元,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单元,与接入点连接,并自动进行经由该接入点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若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则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后仍然维持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1),能够相应于信息终端的使用状态来变更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的机会。信息处理装置(32),其特征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31)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处理的第二通信单元,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时切断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而在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后仍然维持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2),在使用状态下,能够使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优先。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2),包括状态切换步骤,进行非使用状态 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步骤,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通信;第二通信步骤,自动进行经由接入点的通信;以及通信控制步骤,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一通信步骤的通信优先进行,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通信步骤的通信优先进行那样来进行控制。信息处理系统(2),包括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状态切换单元,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单元,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经由接入点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自动进行通信;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优先,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优先那样来进行控制。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3),包括第一通信步骤,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第二通信步骤,自动进行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接入点搜索步骤,搜索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的所述接入点;以及切换控制步骤,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所述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二通信步骤的通信进行,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不存在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一通信步骤的通信进行。信息处理系统(3),包括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第二通信单元,经由接入点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接入点搜索单元,搜索在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的所述接入点;以及切换控制单元,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存在所述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得到执行,在所述能够通信的范围内不存在接入点时,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得到执行。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4),包括状态切换步骤,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步骤,与接入点连接,并自动进行经由该接入点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控制步骤,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若所述第一通信步骤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则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第一通信步骤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后仍然维持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信息处理系统(4),包括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状态切换单元,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通信单元,与接入点连接,并自动进行经由该接入点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若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则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处理结束后仍然维持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信息处理装置(33),包括应用软件处理单元,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程序;通信处理单元,与其它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停止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所发出的指示来判断是否要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中执行的数据通信处理,当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为要停止执行所述数据通信处理时,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3),能够根据所执行的应用软件的指示,来停止作为独立于应用软件的处理而被执行的通信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34),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所述通信处理单元的所述数据通信处理能够与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所执行的处理并行地执行。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4),能够按照来自应用软件的指示,使独立于应用软件处理并能与软件处理相并行地执行的通信处理停止。信息处理装置(35),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所述应用软件执行单元能够执行多个应用软件程序,在所述多个应用软件程序被执行时,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根据该多个应用软件程序分别发出的指示来判断是否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5),能够独立于通信所需的处理而执行多个应用软件,并根据所执行的多个应用软件分别发出的指示来判断是否停止通信。信息处理装置(36),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只要所述多个应用软件程序中至少任一个发出了停止所述通信处理的指示,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便判断为停止所述数据通
/[目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6),只要被执行的多个应用软件中有一个发出了停止的指示便停止通信,以使应用软件发出的停止通信的指示优先,进而能使应用软件侧所希望的处理内容得到优先执行。 信息处理装置(37),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执行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第I通信处理、和经由接入点与规定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处理,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停止所述第I通信处理及/或所述第2通
/[目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7),能够独立于应用软件而执行两种通信,并根据应用软件的指示来设定是否停止两种通信中的某一种或两种。信息处理装置(38),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若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为不停止所述通信处理,则即便是在所述应用软件正在执行中,所述通信处理单元也使所述通信处理继续进行。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8),在应用软件没有发出停止通信的指示的情况下,与应用软件的执行并行地,数据通信处理也能被执行。信息处理装置(39),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所述应用软件执行单元将所述应用软件程序作为前台处理来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将所述数据通信处理作为后台处理来执行。基于信息处理装置(39),一边让用户执行应用软件,一边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因而能在用户不知不觉中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并将因该数据通信处理而接收到的内容提供给用户,从而使用户感到惊喜、提高兴趣。信息处理装置(40),在信息处理装置(33)至(39)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具备停止指示数据设定单元,该停止指示数据设定单元设定表示是否有停止所述通信处理的指示的停止指示数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停止指示软件数目计算单元,该停止指示软件数目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停止指 示数据来计算发出了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的数目,所述通信停止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停止指示软件数目来判断是否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0),能够以较轻的处理负担,来根据多个应用软件所发出的指示而判断是否停止通信。信息处理装置(41),在信息处理装置(33)至(40)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停止指示数据包括用于指示停止所述第I通信处理的第I停止指示、和用于指示停止所述第2通信处理的第2停止指示,停止指示软件数目计算单元分别算出第I停止指示数目和第2停止指示数目,该第I停止指示数目表示发出了所述第I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的数目,该第2停止指示数目表示发出了所述第2停止指示的应用软件的数目,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I停止指示数目来判断是否停止所述第I通信处理,根据所述第2停止指示数目来判断是否停止所述第2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1),能以较小的负担来判断是否停止两种通信中的某一种或两种。信息处理装置(42),在信息处理装置(33)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应用软件用通信单元,该应用软件用通信单元与所述应用软件的执行相联动地执行作为该被执行的应用软件的功能中的一部分的通信,在执行所述应用软件用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的情况下,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为停止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2),在执行应用软件用的通信的情况下,停止独立于应用软件而执行的通信,从而能使应用软件用的通信优先进行。信息处理装置(43),在信息处理装置(33)至(42)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第I通信处理是指,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他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所述第2通信处理是指,经由接入点用网络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3),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独立于应用软件地执行与近处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与远处的对象之间的通信的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44),在信息处理装置(33)至(43)中任一个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使用状态切换单元,该使用状态切换单元进行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无论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何,所述通信处理单元都执行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4),在信息处理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能够使数据通信优先执行。信息处理装置(45),包括通信处理单元,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应用软件存储单元,存储包含表示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控制命令在内的多个应用软件程序;以及应用软件处理单元,从所述应用软件存储单元读出并执行一个以上的应用软件程序,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包括停止指示发出单元,该停止指示发出单元根据执行中的应用软件程序所发出的停止控制命令,发出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指示,当所述停止指示发出单元发出了所述停止指示时,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基于信息处理装置(45),能够根据被执行的应用软件的指示来停止作为独立于应用软件处理的处理而执行的通信处理。信息处理软件(I),是能与规定的通信对象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所执行的信息处理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发挥应用软件处理单元、通信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停止判断单元的功能,其中,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程序,所述通信处理单元用于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发出的指示来判断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当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为停止执行所述数据通信处理时,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停止数据通信处理。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5),包括应用软件处理步骤,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程序;通信处理步骤,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停止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应用软件处理步骤中的指示,来判断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步骤中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若在所述通信停止判定步骤中判断为停止执行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则在所述通信处理步骤中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信息处理系统(5),包括应用软件处理单元,执行规定的应用软件程序;通信处理单元,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以及通信停止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所发出的指示,来判断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若所述通信停止判断单元判断为停止执行所述数据通信处理,则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停止数据通信处理。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出),包括通信处理步骤,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应用软件存储步骤,将包含表示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步骤中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控制命令在内的多个应用软件程序存储于规定的存储媒介;以及应用软件处理步骤,从存储所述应用软件程序的规定的存储媒介中读出并执行一个以上的应用软件程序,在所述应用软件处理步骤中包含有根据执行中的应用软件程序发出的停止控制命令来发出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步骤中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指示的停止指示发出步骤,若在所述停止指示发出步骤中发出了所述停止指示,则在所述通信处理步骤中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
信息处理系统出),包括通信处理单元,与其他通信对象之间进行规定的数据通信处理;应用软件存储单元,存储包含表示是否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控制命令在内的多个应用软件程序;以及应用软件处理单元,从所述应用软件存储单元中读出并执行一个以上的应用软件程序,所述应用软件处理单元包括停止指示发出单元,该停止指示发出单元根据执行中的应用软件程序发出的停止控制命令来发出停止执行所述通信处理单元所进行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停止指示,当所述停止指示发出单元发出了所述停止指示时,所述通信处理单元停止所述数据通信处理。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前述说明在各个部分只不过是对本发明的例 示,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不言而喻,可以在不超越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种种改良及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 第一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与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其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 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自动进行经由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判别所述搜索单元所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 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搜索结果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与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单元包括 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第一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以及 第二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经过规定时间,所述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短于该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单元使进行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所述搜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进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所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单元, 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经由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便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连接单元切断了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而与所述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所述使用状态被切换为所述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或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数据通信正在进行,所述连接单元也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使非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搜索及第二搜索开始。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所述第一搜索信号, 所述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所述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更新单元,该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 所述搜索切换单元根据经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切换条件接收单元,该切换条件接收单元从服务器接收所述切换条件, 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将所述切换条件更新为所述切换条件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切换条件。
14.如权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所述接入点而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15.如权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 搜索步骤,自动进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 第一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与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 第二通信处理步骤,自动进行经由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搜索结果判别步骤,判别在所述搜索步骤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以及 通信处理控制步骤,根据所述搜索结果判别步骤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所述第一通信处理步骤所执行的通信处理与所述第二通信处理步骤所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步骤包括 搜索切换步骤,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第一搜索步骤,若由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以及 第二搜索步骤,若由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搜索切换步骤,每经过规定时间,便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短于所述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搜索步骤,使进行所述其 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所述搜索。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步骤,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步骤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所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步骤, 在所述连接步骤,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则在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切断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则在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若在所述连接步骤切断了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则在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步骤而与所述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在所述搜索切换步骤将所述搜索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所述使用状态被切换为所述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所述第一通信处理步骤或所述第二通信处理步骤进行的所述数据通信正在进行,也在所述连接步骤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开始所述非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搜索及所述第二搜索。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搜索步骤反复发送用于搜索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在所述第二搜索步骤试着接收从所述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更新在所述搜索切换步骤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条件更新步骤, 在所述搜索切换步骤,根据由所述切换条件更新步骤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从服务器接收所述切换条件的切换条件接收步骤, 在所述切换条件更新步骤,将所述切换条件更新为在所述切换条件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所述切换条件。
29.如权利要求1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处理步骤中的处理是,与存在于能够用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步骤中的处理是,经由所述接入点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
30.如权利要求1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
3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服务器包括经由网络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搜索单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自动搜索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第一通信处理单元,与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直接连接,并与该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自动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经由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的接入点,与所述服务器自动进行数据通信。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搜索结果判别单元,判别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的结果是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还是规定的接入点;以及 通信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搜索结果判别单元的判别结果,来将所执行的通信处理在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与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处理之间进行切换。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单元包括 搜索切换单元,自动进行第一搜索与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第一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以及 第二搜索单元,若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则自动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经过规定时间,所述搜索切换单元便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一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第一单位时间;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切换为所述第二搜索之后,所述规定时间是短于所述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单元使进行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搜索的比率高于进行所述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的比率那样来进行搜索。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的使用状态切换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包括在判别出已搜索到所述接入点时与该接入点连接的连接单元, 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便切断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接入点的数据通信结束之后,所述连接单元仍维持与该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所述连接单元切断了与所述接入点之间的连接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而与所述接入点连接之后,当不能与该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所述搜索切换单元将所述搜索切换为第一搜索。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从所述使用状态被切换为所述非使用状态时,即使由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或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数据通信正在进行,所述连接单元也将该数据通信停止,以开始所述非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搜索及所述第二搜索。
41.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搜索单元反复发送用于搜索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搜索信号,并且,试着接收从所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反复发送来的该第一搜索信号, 所述第二搜索单元试着接收从所述接入点反复发送来的第二搜索信号。
42.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更新由所述搜索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条件更新单元, 所述搜索切换单元根据经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更新后的切换条件,来自动进行所述第一搜索与所述第二搜索之间的切换。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从服务器接收所述切换条件的切换条件接收单元, 所述切换条件更新单元将所述切换条件更新为所述切换条件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所述切换条件。
44.如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处理单元的处理是,与存在于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进行通信的范围内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近距离无线通信而直接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 所述第二通信处理单元的处理是,经由所述接入点而与网络连接,并经由该网络与服务器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
45.如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以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的通信、和经由接入点而进行的通信这两种通信执行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首先,自动进行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及规定的接入点的搜索,若搜索结果为存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则执行与该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自动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相反,若搜索结果为存在接入点,则执行经由该接入点而自动进行数据通信的处理。
文档编号H04W48/20GK102651903SQ20111026435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安达洋明, 庄司昌弘 申请人:任天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