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转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021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转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转接系统,特别是指应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手段执行远程桌面与影音传输的转接装置与其转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架构下,已提出由远程访问服务器端的技术,除了进入服务器执行工作外,更能通过将远程系统的桌面环境投射到终端装置的显示器上来执行操作。可参考图1,图1为公知技术的远程显示技术示意图。图1显示有一个远程服务器 100与另一端终端显示器106,终端显示器106通过一无线网络存取点104连接至网络102。其中,服务器100提供有显示画面传输的服务与相关的遥控功能,因此终端显示器106能借此功能通过网络102执行远程控制。此例中,终端显示器106通过网络传递影像封包,持续将服务器100的显示画面显示在终端显示器106上。借此使用者能通过终端显示器106远程控制服务器100。根据此类远程控制的技术,曾有公知技术提供使用者于掌上型移动装置发出命令信号至一远程计算机主机,借此能控制远程计算机主机的应用程序来处理文件数据,之后将处理的结果显示于显示屏幕上。借此,同样利用远程投射内容的方式执行远程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相对于公知技术远程投射桌面的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转接系统,通过控制端系统的转接接口或是一独立运作的控制转接装置,提供用户直接根据所看到的画面做直觉式输入与遥控操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控制转接装置主要是指应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手段执行远程桌面与影音传输的一独立运作的控制转接装置,借此控制转接装置,不仅可以应用投射显示屏幕的方式操作各种具有屏幕操作功能的电子装置,更可传递所操作的各种画面与声音。其特征可以是让用户根据控制端系统的画面直接操作终端的电子装置,而所提供的控制转接装置可以使得没有此远程控制功能的装置同样可应用远程控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转接装置,包括处理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控制端系统与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更可管理控制转接装置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控制转接装置包括连接至各终端装置的连接接口单元,此连接接口单元可以一实体连接器,或是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 控制转接装置另有连接控制端系统的无线传输模块与管理电源的电源单元。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转接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处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一控制端系统与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并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一连接接口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连接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一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连接该控制端系统;以及一电源单元,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的电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控制转接装置的系统,包括一控制端系统、一或多个终端装置与界接两端装置的控制转接装置。控制端系统特别包括有整合各电路单元信号的控制单元、图像处理与显示的显示单元、传递显示画面、影音数据信号的无线传输单元, 与各种输入模块。而终端装置则至少包括显示屏幕与接口单元。通过控制转接装置,能处理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控制端系统与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 并管理其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控制转接系统,包括一控制端系统,该控制端系统包括一整合各电路单元信号的控制单元;一图像处理与显示的显示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一无线传输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传递显示画面、影音数据信号; 一影像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通过该显示单元产生一控制指令;一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产生一输入信号;一声音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产生一声音输入信号;一或多个终端装置,各终端装置至少包括一显示屏幕与一接口单元;一控制转接装置,界接该控制端系统与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包括该控制转接装置的一控制单元, 处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该控制端系统与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并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一连接接口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转接装置的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对应连接各终端装置的该接口单元;一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转接装置的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对应连接该控制端系统的该无线传输单元;以及一电源单元,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的电源。根据本说明书所提出的控制转接手段或相关装置,能够将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完整呈现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使得用户能够直觉地通过触控或其他输入方式执行操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1为公知技术的远程显示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控制端系统与终端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控制端系统与终端装置的电路方块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7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系统的控制转接方法流程;图8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执行一对一的转接方法流程;图9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执行一对多的转接方法流程。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5[0024]服务器100网络102[0025]无线网络存取点104终端显示器106[0026]控制转接模块202控制端装置20,30[0027]终端装置22,32控制转接装置34[0028]控制转接装置40,50控制端系统42,52[0029]终端装置44,54信号传输模块401[0030]信号编解码模块402通信协议模块403[0031]通信接口模块404接口单元Ml[0032]连接接口单元501控制单元502[0033]无线传输模块503电源单元504[0034]显示单元521控制单元522[0035]无线传输单元523影像输入模块524[0036]输入模块525声音输入模块526[0037]控制端系统60第一终端装置62[0038]第二终端装置64第三终端装置66[0039]第四终端装置68[0040]控制端系统显示画面/产生音响81[0041]触控信号82操作信号83[0042]坐标84终端装置的相对坐标85[0043]执行指令86[0044]显示结果画面/产生音响87[0045]终端装置识别码91[0046]控制端系统建立分割画面92[0047]显示画面93触控信号94[0048]操作信号95坐标96[0049]识别终端装置97终端装置的相对坐标98[0050]执行指令99识别终端装置100[0051]显示结果画面/产生音响101[0052]步骤S701 S717控制转接流程[0053]步骤S801 S819控制转接流程[0054]步骤S901 S921控制转接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转接装置与应用其的系统。其中控制转接装置应用于一掌上型的移动终端装置,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特别是应用在并不具备数据网络通信能力的装置,此控制转接装置可提供远程网络通信的功能,使得另一端的控制端系统可借此控制转接装置存取移动终端装置,主要是将移动终端装置的显示屏幕投射至控制端系统,除了利用直觉式的操作外,更能传递影音数据。除上述利用通过一独立运作的控制转接装置执行远程操作外,此控制转接装置可实现为一软件程序,安装于控制端系统。此时,控制端系统可通过无线或是有线的手段连接终端装置,借此软件程序将终端装置的显示屏幕投射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提供用户直接根据所看到的画面做直觉式输入与遥控操作。相关连接终端装置、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端系统的实施形态可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系统的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有一控制端装置20,其中具有一软件或实体实现的控制转接模块 202,控制端装置20较佳为一屏幕较大的计算机系统,如一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操作系统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掌上型电子装置,特别可为具有触控显示屏幕的计算机装置,如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iPad的平板计算机。通过各式计算机系统中的控制转接模块202连接至一终端装置22,终端装置22则可为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系统等具有有线或无线连接功能的装置。通过控制转接模块202,控制端装置20可取得终端装置22的硬件信息,包括其图形处理的能力、屏幕分辨率、色彩等信息,并传递终端装置22的显示屏幕,根据两端的屏幕显示能力,控制转接模块202可调整适当的显示内容,包括将终端装置22的屏幕照比例放大、缩小投射于控制端装置20。借此,控制端装置20能传递命令至终端装置22,包括利用控制端装置20的触控屏幕产生的触控信号与各式控制信号。根据本说明书描述的实施例,上述控制转接模块202可实现为有线或无线的控制转接装置,主要是指应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手段执行远程桌面与影音传输的一独立运作的控制转接装置,一端电性连接一控制端系统,另一端则连接支持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协议的终端装置。控制转接装置可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所示,控制端装置30通过控制转接装置34连接到终端装置32。此控制转接装置34实现为一基座,提供连接端子(未显示于图中)连接终端装置 32,控制转接装置34可以为具有连接一般数字网络设备(如连接因特网、局域网络的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块,并可具备声音输出与充电的模块,能提供行动通信装置或任何支持连接接口与信号的主机连接网络、输出信息或是充电。终端装置32通过一个连接器(图未示)连接上述控制转接装置34,通过控制转接装置34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另一端的控制端装置30。控制转接装置34提供无线连接服务,用户能使用控制端装置30连接存取终端装置32的资源。举例来说,连接后,控制端装置30可取得终端装置32的显示画面,较佳为以等比例的方式将终端装置32较小画面投射于控制端装置30上较大的显示屏幕。借此控制转接装置34,不仅可以应用投射显示屏幕的方式操作各种具有屏幕操作功能的电子装置,更可传递所操作的各种画面与声音。其特征可以是让用户根据控制端系统的画面直接操作终端的电子装置,而所提供的控制转接装置可以使得没有此远程控制功能的装置同样可应用远程控制的功能。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控制端系统与终端装置的连接示意图。控制转接装置40可支持各种无线或有线通信协议,由通信协议模块403提供各种通信协议相关电路、实体的管理与执行,通信接口模块404则提供所支持的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接口,经此通信接口模块404连接控制端系统42与终端装置44。
7[0067]图4中,控制转接装置40,就功能而言,包括有信号传输模块401,借此提供控制端系统42与终端装置44间的信号往来。比如,于最初由控制转接装置40连接控制端系统42 与终端装置44后,控制端系统42接收经控制转接装置40的信号传输模块401传送的影像信号,包括声音信号,特别是显示屏幕的画面;而由控制端系统42产生的控制信号,则再经控制转接装置40的信号传输模块401传送至终端装置44。信号传递的当下,控制转接装置40利用信号编解码模块402执行两端的信号编解码,如通信协议间的信号转换,视讯、音频的编解码等。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控制端系统与终端装置的电路方块图,根据图中所描述的控制转接装置50,就电路而言,其中包括有连接接口单元501、控制单元502、无线传输模块503与电源单元504。控制转接装置50通过连接接口单元501以连接器或是无线的方式对应连接终端装置M的接口单元M1,此处的连接接口单元501与接口单元541可为一实体连接器,或是通过无线通信手段实现的连接接口。终端装置M如上所述,可为一具有显示屏幕的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装置等。在此实施例中,控制转接装置50特别以无线传输模块503对应连接控制端系统52的无线传输单元523,让用户可以远程经此控制转接装置50 控制终端装置M,比如无线局域网络(WiFi)、蓝牙(Bluetooth)、无线电(radio)、红外线 Gnfrared),或一种称为无线家庭数字接口(WHDI,Wireless Home Digital Interface)的通信方式,或其他可实现无线控制的无线通信方式。根据实施例一,其中应用上述WHDI的传输方式,则无线传输模块503为一无线家庭数字接口的通信模块,以对应连接控制端系统52。控制转接装置50特别为一独立运作的机器,可为移动式或固定式的机器,具有电源单元504,管理控制转接装置50的电源,可以靠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的方式来运作。控制转接装置50中的控制单元502则是用于整合来往内部各电路单元信号的控制器,特别是管理如图4中所描述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编解码等工作,并执行转换与处理来往控制端系统52、终端装置M的各种信号。而控制端系统52为一计算机系统,特别是为具备触控屏幕的计算机装置,就实现本实用新型远程控制的目的,其中包括有一整合各电路单元信号的控制单元522,其电性连接有图像处理与显示的显示单元521与无线传输单元523,无线传输单元523特别是连接控制转接装置50,与控制转接装置50中无线传输单元503对应连接,借以传递各种信号,包括显示画面、影音数据等。控制端系统52实为一能独立运作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具备实现本实用新型远程控制的控制单元522,控制单元522并电性连接有影像输入模块524、输入模块525与声音输入模块526。影像输入模块5M为提供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单元521执行控制指令,比如是在屏幕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特别是通过图像处理后产生的触控指令;输入模块525则提供各式输入方式,借以产生输入信号,如传统计算机系统的键盘、鼠标,其他还可能为触控笔、影像侦测、声控等,但并不限制在这些方式上。声音输入模块5 则是提供声音输入的接口,借以产生声音输入信号,提供录制声音、传递声音的功能。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当控制端系统52可经控制转接装置50的网络连接功能,或是再经终端装置M连接行动通信网络,达到通信的目的,故可借助于本实用新型达到传递影音通信的可能。根据实施例,本说明书中的控制转接装置可同时连接多种终端装置,比如各种影音设备(如光盘播放器、具显示功能的家电设备)、行动通信装置(如移动电话、掌上型电子装置)或是计算机系统(笔记本电脑),而各终端装置应至少与控制转接装置具有一个相同的通信协议,不论是通过连接器或是无线传输,才能顺利连接到控制端系统,如图6为本控制转接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如图6所示,图5所描述的控制转接装置50是可为内嵌于图6中控制端系统60 中的电路模块或是相关软件、实体程序,控制端系统60 —端能同时通过多个通信通道连接多个终端装置,如图标的第一终端装置62、第二终端装置64、第三终端装置66与第四终端装置68。控制端系统60特别包括具有显示一或多个分割画面能力的屏幕,其中所载的控制程序可将显示屏幕分割为多个显示屏幕,分别对应显示各连接的终端装置,可同时浏览, 亦可选择单一显示屏幕放大浏览,各端终端装置的屏幕画面可在此控制端系统60上交互切换。根据上述控制转接装置的实现,与控制端系统、终端装置形成一个控制转接系统,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系统的控制转接方法流程。于步骤S701,系统上各端装置先开机,经初始化程序后建立连接,包括建立有线与无线通信、执行驱动程序与相关控制程序,之后,如步骤S703,通过控制转接装置,系统能得出终端装置显示器与控制端系统显示器的显示信息,包括分辨率、色彩、频率等,主要是由控制端系统与控制转接装置连接后,由控制端系统内的控制程序得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的连接,并取得各终端装置的显示信息。如步骤S705,控制转接装置接着将一或多个终端装置的画面传输至控制端系统, 期间通过控制转接装置内的控制单元传送影像信号,再如步骤S707,控制端系统将显示终端装置的画面,包括若有多个终端装置同时连接则以分割画面或可切换单一画面的方式显示;若仅有一个终端装置连接,则可仅以单一画面显示。经建立连接与显示各端终端装置的画面后,用户即能通过控制端系统执行控制, 特别是以显示画面直接对应各终端装置的屏幕画面执行控制,如步骤S709,控制端系统产生输入信号,特别是触控信号,并可为各种影音数据、键盘、鼠标等的信号,经转换后,成为传送至终端装置的信号。特别的是,输入信号载有各终端装置所有的一终端装置识别码,控制转接装置可借以识别输入信号所传递的对象,或是判断信号的来源。若为在显示画面上的输入信号,S卩如步骤S711,控制转接装置转译输入信号为坐标信号,控制转接装置传递坐标信号至终端装置,为步骤S713,由终端装置执行对应坐标信号的指令,为步骤S715,包括回应该坐标信号的指令。之后经控制转接装置传递执行结果至控制端系统,为步骤S717,特别是将终端装置的屏幕显示画面同步传递显示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其他包括经控制转接装置转换的各影音数据内容。图8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执行一对一的转接方法流程。步骤如S801,先建立控制转接装置与终端装置的连接,特别是通过连接器连接,由终端装置内程序感应连接,再如步骤S803,建立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端系统的连接,比如是无线传输的连接方式。[0086]用户则可通过控制端系统执行控制,比如是要求由终端装置传递影音数据,控制转接装置接着如步骤S805,接收控制端系统的转接指令,并请求终端装置的显示或/与声音信号,为步骤S807。当终端装置接收到此控制指令后,如步骤S809,将通过控制转接装置传递显示信号,或包括声音信号至控制端系统,此时如流程中显示的步骤81,控制端系统将显示画面, 与/或产生音响。相对来说,使用者能通过接收控制端系统产生输入信号,为步骤S811,其中包括通过触控屏幕产生的触控信号82或其他操作信号83,并产生对应到屏幕特定位置的坐标84。再如步骤S813,控制转接装置转译这些输入信号(控制指令),其中有终端装置的相对坐标85。控制转接装置,如步骤S815,接着传递指令至终端装置,由终端装置执行指令 86。终端装置执行指令后的结果将再经控制转接装置传送至控制端系统,如步骤 S817,控制转接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执行结果的信号,再如步骤S819,再传递信号至控制端系统,最后显示结果画面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并可能产生相对的音响87。本说明书所提的控制转接装置同时可对应到多个终端装置,如图9所示,图9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转接装置执行一对多的转接方法流程。图9中,控制转接装置将支持一对多的连接,使得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终端装置的信号传送。步骤如S901,先建立控制转接装置与多个终端装置的连接,再如步骤S903,建立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端系统的连接。连接预备后,如步骤S905,用户通过接收控制端系统产生转接指令,经由控制转接装置传送至各终端装置,并如步骤S907,建立与多个终端装置的信号通信通道,包括获得由各终端装置的终端装置识别码91。由于同时连接多个终端装置,来往信号封包应载有各终端装置识别码91,以利信号正确传送。经完成连接,如步骤S909,控制端系统经由控制转接装置请求多个终端装置的显示信号,终端装置则能同时传递显示信号至控制端系统,为步骤S911,并于控制端系统上建立分割画面92,分别显示各端终端装置的屏幕画面93。经上述步骤后,控制端系统顺利将各端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于屏幕上,特别是以分割画面、各画面切换等方式执行控制与浏览。步骤接着如S913,用户在控制端系统上操作,产生输入信号,由控制转接装置接收控制端系统产生的输入信号可包括有触控信号94、操作信号95与对应产生的坐标信号96。经控制转接装置转译输入信号各种控制指令,为步骤S915,其中应产生识别终端装置97、终端装置的相对坐标98等信号。经控制转接装置对照终端识别码传递控制指令至终端装置,为步骤S917,由各端执行指令99。接着,控制转接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执行结果的信号,为步骤S919,可能来自某一端终端装置,因此须借助于终端识别码识别信号来自哪一个终端装置100。之后,终端识别码传递信号至控制端系统,为步骤S921,并显示结果画面或/与产生音响10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根据本揭示书所提出的控制转接手段(软件或硬件)与相关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且特别是能够借此手段将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完整呈现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使得用户能够直觉地通过触控或其他输入方式执行操作。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特此声明。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处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一控制端系统与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并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一连接接口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连接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一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连接该控制端系统;以及一电源单元,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的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接口单元对应连接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的一接口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接口单元为一实体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为一无线家庭数字接口的通信模块,借以连接该控制端系统的一无线传输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更包括连接一数字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块。
6.一种控制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1)一控制端系统,包括一整合各电路单元信号的控制单元;一图像处理与显示的显示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一无线传输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传递显示画面、影音数据信号;一影像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通过该显示单元产生一控制指令;一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产生一输入信号;一声音输入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产生一声音输入信号;(2)—或多个终端装置,各终端装置至少包括一显示屏幕与一接口单元;(3)—控制转接装置,界接该控制端系统与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包括该控制转接装置的一控制单元,处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该控制端系统与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间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并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一连接接口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转接装置的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对应连接各终端装置的该接口单元;一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转接装置的控制单元,该控制转接装置借以对应连接该控制端系统的该无线传输单元;以及一电源单元,管理该控制转接装置的电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符合一无线家庭数字接口的通信规格,用以连接该控制端系统的该无线传输单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端系统的该显示单元为一具有显示一或多个分割画面能力的显示屏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幕为一触控屏幕。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转接装置更包括连接一数字网络设备的网络模块、一声音输出模块与一充电模块。
专利摘要一种控制转接装置与控制转接系统,特别是应用一软件或硬件实现的控制转接手段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并借此手段将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完整呈现于控制端系统的屏幕上,使得用户能够直觉地通过触控或其他输入方式执行操作。根据实施例,控制转接装置具有一控制单元,能处理控制转接装置所连接的各端来往的显示画面与影音信号,并管理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相关电路、通信接口与编解码工作;控制转接装置支持多个通信通道,可通过连接接口单元对应连接一或多个终端装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控制端系统,借此传送由控制端系统产生的各种控制指令。
文档编号H04L29/08GK201985899SQ2011200126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游力达, 王为政 申请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