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587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网络中,以提高频率利用率和峰值数据速率等为目的,通过采用HSDPA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或者 HSUPA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W-CDMA (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系统的特征。对该UMTS网络,以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和峰值数据速率,降低延迟等为目的,正在研究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非专利文献I)。在LTE中与W-CDMA不同,作为多接入方式,对下行线路(下行链路)采用基于 OFDMA (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而对上行线路(上行链路)采用基于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在第三代系统(W-CDMA)中,一般利用5MHz的固定频带,能够在下行线路中实现最大2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在LTE系统中,利用1.4MHz 20MHz的可变频带,能够在下行线路中实现最大300Mbps,且在上行线路中实现75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此外,在UMTS网络中,以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和峰值数据速率等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系统(例如又被称为高级LTE (LTE-Advanced)或者是增强LTE (LTE-enhancement)(以下称LTE-A))。在LTE-A系统中,以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和峰值数据速率等为目的,研究比LTE更宽频带的频率分配。此外,在LTE-A (例如,Rel.10)中,与LTE具有后向兼容(Backwardcompatibility)是要求条件之一,所以正在研究采用具有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的频带,而该基本频率块具有LTE可以使用的带宽。在先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R25.912(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 Evolved UTRAand UTRAN”,Sept.20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其中,作为在移动台装置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应用的双工(duplex)方式有频分双工(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方式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方式。FDD方式中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用不同的频率(成对带)进行,TDD方式中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使用相同的频率,上行和下行在时间上分离。
在LTE系统中,FDD和TDD之间采用相同的无线接入方式,确保了最大限度的共用性。所以在LTE系统中能够应用FDD方式或者TDD方式的其中任意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在可应用将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从而利用多个基本频率块进行宽带化的载波聚合的系统中,怎么设置并控制各基本频率块的双工方式成为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期待一种可以有效应用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带宽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而构成的系统中,有效地应用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将分配到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而构成,其特征在于,无线基站装置在频带由至少具有第I基本频率块和第2基本频率块的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时,通过第I基本频率块进行FDD方式的无线通信,通过第2基本频率块进行TDD方式或者半双工FDD方式的无线通信。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具有由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的频带的通信系统中应用不同的双工方式,因此通过控制应用于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的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中的双工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输信息。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有效的应用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图1是表示在LTE-A中合议的层次型带宽结构的图。图2是说明FDD方式和TDD方式的图。图3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了 FDD方式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用于说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通过添加或者删除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而构成频带(系统带宽)的载波聚合。首先参照图1对载波聚合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在LTE-A中通过的层次型带宽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实例中,是具有由多个分量载波(CC)构成的第一系统带宽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即LTE-A系统和具有由I个分量载波构成的第二系统带宽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即LTE系统共存时的层次型带宽结构。在LTE-A系统中,例如以最大IOOMHz的可变系统带宽进行无线通信,而在LTE系统中以最大20MHz的可变系统带宽进行无线通信。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至少包含I个以LTE系统的系统频带为单位的分量载波,动态地或者是准静态地添加或者删除分量载波数量。如此,以多个分量载波进行宽带化称为载波聚合。例如,在图1中,LTE-A系统的系统频带成为包含5个以一个LTE系统的系统频带(基础频带:20MHz)为分量载波的频带的系统带宽(20MHzX5=100MHz)。在图1中,移动终端装置#1 (UE (用户装置)#1)是应对LTE-A系统(也可以应对LTE系统)的用户终端,可以应对最大IOOMHz的系统频带。UE#2是应对LTE-A系统(也可以应对LTE系统)的用户终端,可以应对最大40MHz (20MHzX2=40MHz)的系统频带。UE#3是应对LTE系统(不能应对LTE-A系统)的用户终端,可以应对最大20MHz (基础频带)的系统频带。如上所述,作为应用于移动台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双工(duplex)方式有FDD方式和TDD方式(参照图2)。例如,在LTE系统中应用FDD方式时,从后向兼容性的角度,可以考虑在LTE-A中也通过各个基本频率块(CC)应用FDD方式。但是,在LTE-A系统中为了实现高速传输而需要扩大频率带宽,在FDD中难以确保上下行成对的频率。此外,在TDD方式中,由于上下行都可以发送的期间受限,所以存在增加传输时延,减少覆盖的问题。所以,在所有的CC中应用相同的方式时,认为通信可能会发生错误。另一方面,FDD方式对上行和下行分配不同的频带,在上行和下行始终都可以发送(在所有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在LTE中是子帧(subframe))中均可以对上行和下行的无线资源分配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等各种信息),因此能够抑制传输延迟并灵活地设置发送接收各种信息的定时。此外,TDD方式由于上行和下行的频带相同,所以包括上行和下行的衰减的瞬时变化在内,发送和接收线路具有相同的传输特性。所以,存在通过在接收中使用的加权系数(信道系数)可以直接用于发送中的加权中(channel reciprocity(信道可逆性)),能够减少来自接收部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优点。
本发明人想到在利用多个基本频率块进行宽带化的载波聚合系统中,在不同基本频率块中应用FDD方式和TDD方式(或者是半双工(Half duplex) FDD方式)的组合,完成了本发明。此外,还想到在用多个分量载波进行宽带化的载波聚合系统中,应用不同的双工(duplex)方式时,考虑双工方式而设置通信控制所需的控制系统的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系统的信息(数据信息)的分配,并控制信息的发送,完成了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应用于LTE-A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应用在LTE-A中。在用多个基本频率块作为一体进行宽带化的载波聚合中,只要是应用不同的双工(duplex)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应用于任何无线通信系统都可以。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基本频率块(CC)的数目为两个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在CC的数目大于两个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组合FDD方式和TDD方式而应用。<由FDD方式/TDD方式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将分配给无线基站装置和用户终端(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而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当频带由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时,频带至少由进行F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I基本频率块、以及进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2基本频率块构成(参照图3)。在图3中表示通过第I基本频率块(CC#1)进行FDD方式的无线通信,通过第2基本频率块(CC#2)进行TDD方式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在应用FDD方式的CC#1中,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利用互相不同的频率(成对频带)进行,在应用TDD方式的CC#2中,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利用相同的频率在时间上分离。在CC#1中,由于对上行和下行分配不同的频带,在上行和下行始终都可以发送,因此能够抑制传输延迟并灵活地设置发送接收各种信息的定时。另一方面,在CC#2中,由于上行和下行的频带相同,所以可以利用信道可逆性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对各个CC,基于两种双工方式的优点或与LTE系统之间的后向兼容性的观点等,通过控制用于控制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或数据等各种信息的分配,可以有效进行信息传输。作为控制信息有同步信道信号、PBCH信号、PRACH信号、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道信号、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道信号等。下面具体说明在对多个基本频率块应用不同双工方式时,对各基本频率块分配各种信息(信道信号、参照信号等)的方法。〈同步信道/PBCH/PRACH〉图4中表示在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I)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移动终端装置对无线基站装置的初始接入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设置的一例。作为与移动终端装置对无线基站装置的初始接入相关的信道等,例如有同步信道(SS: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RA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同步信道用于移动终端装置在检测应连接的基站装置的小区搜索中。移动终端装置在小区搜索的时刻,由于还不清楚应连接的小区的频率带宽,所以与系统频率带宽无关地使用中心频率(例如,72副载波(实际是其中的63副载波))发送。此外,同步信道能够设为以5ms的周期复用到IOms的无线帧(第I子帧#1 第10子帧#10)内的第I子帧#1和第6子巾贞#6上发送的结构。PBCH是对小区整体广播系统固有的以及小区固有的控制信息的共用控制信道,一般是小区/搜索结束之后的移动终端装置下一个要接收的物理信道。小区/搜索结束后的移动终端装置由于还不清楚应连接的小区的频率带宽,所以和同步信道相同,PBCH与系统的频率带宽无关地使用中心频率(例如,72副载波(6RB))发送。此外,PBCH信号能够设为复用到第I子帧#1的从第2个时隙的最前端开始的4个OFDM码元上,并以40ms的周期发送的结构。PRACH成为在通信开始时由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用于以下的初始接入的物理信道:与确立上行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同步,并进行用于通信开始的设置。PRACH信号利用由无线基站装置指示的规定的子帧(发送带宽是72副载波)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或者是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之中的任意一个来发送接收这些与初始接入相关的信息。在图4中,将同步信道和PBCH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的下行的无线资源(例如,被使用的频带的中心频率的72副载波)中发送信息,将PRACH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的上行的无线资源中发送信息。即,将同步信道和PBCH、PRACH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的成对频带上发送信息。另一方面,如果以TDD方式为中心时,也可以将同步信道和PBCH分配到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下行的无线资源(例如,被使用的频带的中心频率的72副载波)中发送信息,将PRACH分配到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上行的无线资源中发送信息。<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图5表示在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的一例。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是用于层I和层2之间的控制的信号,由各移动终端装置的H)SCH中RB的分配信息、数据调制方式/信道编码率、重发关联信息等控制信息等构成。此外,利用PCFI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的信道来控制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PDCCH 是表不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以及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的调度信息和调制方式或者信道编码率等格式信息的控制信道,分配到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PCFICH是为了将在各子帧中用于HXXH发送的所有无线资源数以OFDM码元数为单位通知而利用的物理信道,分配到下行链路中的各子帧的最前端(最大30FDM码元)中。PHICH 是发送对于 PUSCH 的 HARQ (混合自动重发响应(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 ACK/NACK (确认(Acknowledgement)/ 否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控制信道,分配到下行链路中的各子帧的最前端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应于第I基本频率块(CC#1)的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和对应于第2基本频率块(CC#2)的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集中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或者是应用TDD方式的CC#2之中的任意一个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在图5中表示将对应于CC#1的TOCCH和对应于CC#2的TOCCH集中分配到CC#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信息的情况。这时,对应于CC#2的HXXH可以与对应于CC#1的HXXH同样地分配到I帧的最前端码元的区域而被发送,也可以如图5所示频率复用到分配了 cc#i的roscH的区域中而发送信息。这样,通过将对应于cc#2的roccH集中分配到CC#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从而针对对应于应用TDD方式的CC#2的控制信息,在上行和下行中始终可以发送,因此能够抑制传输延迟,并灵活地设置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的定时。另一方面,当以TDD方式为中心时,也可以将对应于CC#1的HXXH等和对应于CC#2的HXXH等集中分配到CC#2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信息。这时,在应用TDD方式的CC#2中,与应用FDD方式的CC#1比较,由于在时间方向上的下行的TTI少,所以优选对CC#2的下行的I个TTI集中分配对于多个TTI的HXXH而发送信息(参照图6)。<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图7表示在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的一例。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是用于层I和层2之间的控制的信号,由用于下行频率调度的信道质量信息(CQ1: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报告、对于下行发送数据的ACK/NACK、用于表示移动终端装置为了发送数据而需要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请求等控制信息构成。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同时发送时,与PUSCH时间复用,在只发送控制信号时,分配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中。PUCCH用于发送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测定的接收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链路的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子帧结构在I时隙(1/2子帧)上包含7个SC-FDMA码元,为了抑制峰值功率的增大,在时间上复用数据信号和参照信号。此外,上述的在移动终端装置中测定的接收信道质量信息(CQI)以及下行链路的I3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 —同在12副载波频带中发送。具体地,发送CQI和ACK/NACK时成为不同的子帧结构,ACK/NACK的子帧结构(ACK/NACK格式)在时隙内的第3码元 第5码元上复用RS,在其他的码元(第I码元、第2码元、第6码元、第7码元)上复用控制信息(ACK/NACK)。所述时隙在I子帧中重复2次。此外,PUCCH复用在系统频带的两端的无线资源上,在I子帧内的具有不同频带的2时隙之间应用跳频(Inter-slot FH) 本实施方式中,将对应于第I基本频率块(CC#1)的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和对应于第2基本频率块(CC#2)的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集中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或者应用TDD方式的CC#2之中的任意一个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
在图7中表示将对应于CC#1的PUCCH和对应于CC#2的PUCCH集中分配到CC#1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信息的情况。具体地,将对应于CC#2的上行的控制信号分配到CC#1的PUCCH而发送信息。在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中,由于上行和下行在时间上分离,因此在TDD方式的上行所对应的子帧期间(图中“UL期间”)中,不用发送上行控制信号。S卩,在CC#1的上行链路的PUCCH存在分配CC#1和CC#2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和只分配CC#1的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这时,在CC#1的上行链路的HXXH在分配CC#1和CC#2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号时和只分配CC#1的上行控制信号时其比特信息不同。所以,在各个情况下可以应用不同扩频率和信号结构等的PUCCH格式。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同时发送时,能够将对应于CC#1的PUCCH和对应于CC#2的PUCCH复用到CC#1和/或CC#2的PUSCH中发送。在有必要将发送控制信号的CC数目限定在I时,优选将对应于CC#1的PUCCH和对应于CC#2的PUCCH集中(时间复用)到CC#1或CC#2的PUSCH中发送。另一方面,当以TDD方式为中心时,也可以将对应于CC#1的PUCCH和对应于CC#2的PUCCH集中分配到CC#2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这时,在应用TDD方式的CC#2中,与应用FDD方式的CC#1比较,由于在时间方向上的上行的TTI少,所以优选对CC#2的上行的I个TTI集中分配对应于多个TTI的PUCCH而发送(参照图8)。<共享数据信道>图9表示在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共享数据信道(PDSCH、PUSCH)信号的一例。作为共享数据信道信号,除了要求高数据速率的数据业务之外,还有广播信息(S1: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语音数据(VoIP:Voice over IP)等相比传输速率应该优先确保覆盖率的数据。用于LTE系统中的广播信息分为使用PBCH发送的MIB (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 Block))以及使用 PDSCH 发送的 SIB (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这时,MIB中包含为了接收下行链路所需要的信息(下行链路的带宽、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结构等)。另一方面,SIB分为SIBl至SIBx,SIBl中包含后续的SIB的调度信息,而SIB2以后的分别包含以小区为单位的广播信息等的系统信息。此外,移动终端装置通过包含在SIBl中的标签信息(系统信息估计标签(System Info Value Tag))或者PCH (呼叫信道(Paging Channel))的标记来识别系统信息的变更。此外,为了实现语音数据(VoIP),正在研究半持续调度(SPS:Semi PersistentScheduling)。在SPS中,针对下行链路,无线基站装置以经由HXXH对移动终端装置发送了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将下行无线资源(PDSCH)以规定周期固定地分配给该移动台。此外,针对上行链路,无线基站装置以从经由HXXH对用户装置发送了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子帧起4ms后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将该上行无线资源(PUSCH)以规定周期固定地分配给该用户装置。本实施方式中,将共享数据信道信号使用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或者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之中的任意一个来发送。在图9中将使用PDSCH发送的广播信息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的下行的无线资源上(使用CC#1的roscH)而发送。由此,能够起到可确保覆盖率的效果。此外,将VoIP分配到应用FDD方式的CC#1的上行和下行的无线资源上(使用CC#1的roSCH和PUSCH)中,应用半持续调度。即,使用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的成对频率进行VoIP。此时,能够起到可确保覆盖率的效果。
另一方面,当以TDD方式为中心时,也可以将广播信息分配到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下行的无线资源上(使用cc#2的roSCH)而发送,将VoIP分配到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上行和下行的无线资源上(使用cc#2的roSCH和PUSCH)而发送。此外,在应用FDD方式的CC#1和应用TDD方式的CC#2中也可以应用不同的扰码。例如,能够对CC#1应用小区特有扰码,对CC#2应用UE特有扰码。<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图10表示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一例。作为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有作为小区共用的参照信号的CRS(公共参照信号(CommonReference Signal ))、解调用参照信号(DM R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_RS(信道状态信息-参照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等。CRS除了用于发送数据的解调之外,还用于为了调度和自适应控制而利用的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CQI)测定、以及为了小区/搜索和切换的下行的平均传播路径状态的测定(移动性测定)。在高级LTE的系统(LTE-A系统)的下行链路中,除了 CRS之外,还规定了 CQI测量专用的CS1-RS。考虑了基于多点协作(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的数据信道信号的发送接收,CS1-RS对应多个小区的CQI测定。在用于相邻小区的CQI测定这一点上,CS1-RS不同于仅用于服务小区的CQI测定的CRS。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CRS分配到第I基本频率块(CC#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将CS1-RS分配到第2基本频率块(CC#2)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从而能够进行发送。这时,在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上行链路中,也可以基于接收到的CS1-RS进行利用了信道可逆性(Channel reciprocity)的自适应发送。此外,在CC#2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可以只分配CRS的一部分,也可以完全不分配。此外,DM-RS还可以分配到CC#1和CC#2的双方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除此之外,还可以将CRS分配到CC#2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将CS1-RS分配到CC#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图11表示在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I)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的一例。作为上行链路中的参照信号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调用参照信号(DM R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探测用的参照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等。SRS在Release8LTE中被复用到构成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子帧的最终码元上,周期地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基于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的信道质量测定用的SRS来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进行用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数据信道信号(PUSCH)的调度,并使用HXX H而指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SRS分别分配到第I基本频率块(CC#1)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和第2基本频率块(CC#2)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这时,能够设为分别分配到CC#1和CC#2中的SRS是独立控制的结构。例如,在CC#1中将SRS的发送周期设定得比CC#2短。此外,在应用TDD方式的CC#2的下行链路中,也可以基于接收到的SRS进行利用了信道可逆性的自适应发送。由此,能够减少SRS发送的开销。此外,DM-RS能够分配到CC#1和CC#2的两者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而发送。<由FDD方式/半双工FDD方式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图3 图11中对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I)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2所示,可以采用半双工FDD (半双重FDD)方式来替换TDD方式。具体地,图12表示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半双工F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半双工FDD方式和FDD方式相同,是在上行和下行设定不同的频带,另一方面,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交替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即,对上行和下行的无线资源不同时分配信息,对上行和下行不只在频率上还在时间上分离。在应用半双工FDD方式时,由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信号易于分离,能够起到可简化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效果。对由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CC#1)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CC#2)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和信号的分配方法也同样地能够应用上述图4 11所示的方法。具体地,在上述图4 11所示的方法中能够将TDD方式替换为半双工FDD方式。〈系统结构图〉下面对应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基站装置等的结构进行说明。在这里,对使用可以对应LTE-A系统的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参照 图13,对具有移动终端装置200以及无线基站装置100的无线通信系统I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移动终端装置200以及无线基站装置100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的图。另外,图13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例如是包含LTE系统的系统。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无线基站装置100和与该无线基站装置100通信的多个移动终端装置200 (200^20(^200^……200η,η是n>0的整数)。无线基站装置100与核心网络40连接。移动终端装置200在小区50中与无线基站装置100进行通信。另外,核心网络40中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于此。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0FDMA,对上行链路应用 SC-FDMA。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副载波),将数据映射到各个副载波上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对每个终端将数据映射到连续的频带上进行通信的单载波传输方式,通过在多个终端上使用不同的频带实现多接入。在这里,说明LTE系统中的通信信道。对下行链路,使用传输各个移动终端装置200的业务数据的roSCH、以及对各个移动终端装置200通知roSCH中的RB的分配信息、数据调制方式、信道编码率、重发关联信息等的L1/L2控制信息的HXXH等。此外,用于信道估计、接收质量测定等的参照信号与这些信道同时发送。对上行链路,使用用于传输各个移动终端装置200的业务数据的PUSCH、以及传输用于下行频率调度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对下行发送数据的ACK/NACK等的L1/L2控制信息的PUCCH等。此外,用于信道估计的解调用参照信号、用于信道质量测定的信道质量测定用参照信号与这些信道同时发送。下面,参考图14说明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例。图14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发送部和接收部。发送部包括同步信道生成部101、广播信道生成部102、下行L1/L2控制信道生成部103、下行共享信道生成部104、将各个信号分配到无线资源中的资源映射部111 114、对映射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的IFFT部121、122、附加CP的CP附加部131、132、发送应用FDD方式的信息的第I发送电路部141、发送应用TDD方式的信息的第2发送电路部142。此外,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执行软件程序的处理器。也可以利用处理器、存储器等的硬件或者软件模块来实现各种处理。同步信道生成部101生成分配到下行的无线资源的同步信道信号。广播信道生成部102生成分配到下行的无线资源的广播信道(PBCH等)。下行L1/L2控制信道生成部103生成使用下行L1/L2控制信道发送的信号(PDCCH信号等)。下行共享信道生成部104生成分配到下行的无线资源的信息(VoIP等)。资源映射部111 114将在同步信道生成部101、广播信道生成部102、下行LI/L2控制信道生成部103、下行共享信道生成部104中生成的信号分配到无线资源中。具体地,对应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进行各信号的映射。在这里,所示的是将通信控制中所需的控制信息分配到第I基本频率块中,将除此之外的数据信息分配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情况,但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上述图4 图11所示的分配。另外,在图14中,没有图示参照信号,但是对生成的参照信号也可以使用资源映射部分配到某一个基本频率块中。接收部包括接收应用FDD方式的信息的第I接收电路部191、接收应用TDD方式的信息的第2接收电路部192、去除CP的CP去除部181、182、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FFT部171、172、分离被复用的信号的资源解映射部161 163、接收上行共享信道信号的上行共享信道接收部151、接收上行L1/L2控制信道信号的上行L1/L2控制信道信号接收部152、以及检测随机接入信道的随机接入信道检测部153。调度器部110控制与各个基本频率块相关的资源分配。此外,区分LTE终端用户和LTE-A终端用户进行调度。此外,调度器部110从上位站装置输入发送数据以及重发指示的同时,还从测定了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接收部输入信道估计值或者资源块的CQI。调度器部110参照从上位站装置输入的重发指示、信道估计值以及CQI进行上下控制信号和上下共享信道信号的调度。移动通信中的传播路径由于频率选择性衰减,按照频率变动不同。所以,在对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用户数据时,对各个移动终端装置应用针对每个子帧分配通信质量良好的资源块的自适应频率调度。在自适应频率调度中,对各资源块选择传播路径质量良好的用户终端而分配。所以,调度器部110使用从各个移动终端装置反馈的针对每个资源块的CQI分配资源块。此外,还可以在分配的资源块中确定满足规定的块误码率的MCS (编码率、调制方式)。此外,优选对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将接收中利用的加权系数(信道系数)直接应用于发送的加权中(信道可逆性),从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下面,参考图15说明构成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例。图15所示的移动终端装置具有发送部和接收部。发送部包括上行共享信道生成部201、上行L1/L2控制信道生成部202、随机接入信道生成部203、将各个信号分配到无线资源中的资源映射部211 213、对映射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的IFFT部221、222、附加CP的CP附加部231、232、发送应用FDD方式的信息的第I发送电路部241、发送应用TDD方式的信息的第2发送电路部242。此外,移动终端装置包括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执行软件程序的处理器。也可以利用处理器、存储器等的硬件或者软件模块来实现各种处理。上行共享信道生成部201生成要在上行的无线资源中使用上行共享信道发送的信号(PUSCH信号)。上行L1/L2控制信道生成部202生成要使用上行L1/L2控制信道发送的信号(PUCCH信号等)。随机接入信道生成部203生成要在上行的无线资源中使用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的信号(PLACH信号)。资源映射部211 213将在上行共享信道生成部201、上行L1/L2控制信道生成部202、随机接入信道生成部203中生成的信号分配到无线资源中。具体地,对应用用FDD方式的第I基本频率块和应用TDD方式的第2基本频率块进行各信号的映射。在这里,所示的是将通信控制中所需的控制信息分配到第I基本频率块中,将除此之外的数据信息分配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情况,但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上述图4 图11所示的分配。另外,在图14中,虽没有图示参照信号,但是对生成的参照信号也可以使用资源映射部分配到某一个基本频率块中。接收部包括接收应用FDD方式的信息的第I接收电路部291、接收应用TDD方式的信息的第2接收电路部292、去除CP的CP去除部281、282、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FFT部271、272、分离被复用的信号的资源解映射部261 264、同步信道检测部251、广播信道接收部252、下行L1/L2控制信道接收部253、下行共享信道接收部254。另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上述说明中的处理部的数目、处理顺序可以适当地变更而实施。此外,图中所示的是要素的各个功能,各个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另外,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适当变更后实施。本申请基于2010年8月31日申请的特愿2010-194827。其内容都包含在这里。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将分配到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在所述频带由至少具有第I基本频率块和第2基本频率块的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时,通过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进行FDD方式的无线通信,通过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进行TDD方式或者半双工FDD方式的无线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控制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集中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或者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之中的一个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下行链路的同步信道、PBCH以及上行链路的PRACH, 所述无线基站将所述同步信道以及所述PBCH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中,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将所述PRACH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上行无线资源中,从而发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第I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的第2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将所述第I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2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将所述第I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的各个子帧的最前端码元中,将所述第2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频率复用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域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第I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的第2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将所述第I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2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分配到设置在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上行无线资源的PUCCH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在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的PUCCH中,在分配了所述第I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2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和分配了所述第I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而未分配所述第2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中使用不同的I3UCCH格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将使用共享数据信道发送的广播信息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将VoIP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以及上行无线资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将CRS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将CS1-RS分配到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将SRS独立地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上行无线资源和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上行无线资源。
1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将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的通信系统进行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发送电路部,对应用F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I基本频率块控制信息的发送; 第2发送部,对应用TDD方式或者半双工F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2基本频率块控制信息的发送;以及 资源映射部,将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集中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或者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一个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映射部将对应于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第I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的第2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下行无线资源中。
13.—种移动终端装置,使用将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的通信系统进行与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发送部,对应用F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I基本频率块控制信息的发送; 第2发送部,对应用TDD方式或者半双工FDD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第2基本频率块控制信息的发送;以及 资源映射部,将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集中分配到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或者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中的一个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映射部将对应于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的第I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以及对应于所述第2基本频率块的第2上行链路L1/L2控制信号,分配到设置在所述第I基本频率块中的下行无线资源的PUCCH中。
全文摘要
以在具有由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的频带的通信系统中,提供有效地应用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为目的。将分配到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频带以基本频率块为单位添加或者删除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频带由至少具有第1基本频率块和第2基本频率块的多个基本频率块构成时,通过第1基本频率块进行FDD方式的无线通信,通过第2基本频率块进行TDD方式或者半双工FDD方式的无线通信。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3190192SQ2011800524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岸山祥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