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734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善图像外观的图像调整处理功能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对通过摄影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后的图像数据实施用于改善图像外观的各种图像调整处理的技术。具体地说,已知有对图像数据的亮度分布图、 色相、彩度以及被摄体的种类等进行分析,并与这些分析结果相应地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色调的技术。并且,还已知有根据图像数据和得到图像数据时的摄影信息等判断主要被摄体,并选择性地调整所判断的主要被摄体的对比度和色调的技术。进一步地,在日本特开 2007-184887号公报中提出了根据摄影动作时的摄影条件判断摄影者的摄影意图,并与该判断结果相应地进行图像调整处理的技术。上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技术均是以应用于静止图像为前提。在上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技术应用于动态图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进行摄影者所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例如考虑在动态图像的摄影中夕阳出现在摄影场景中的情况。此时,关于夕阳是主要被摄体还是只不过偶然出现在摄影场景中的被摄体,很难根据图像数据的分析和摄影条件来判断摄影者的意图。因此,在进行强调夕阳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情况下,也可能未必成为画质符合摄影者意图的图像数据。另外,还已知有把图像调整处理中使用的图像调整参数的时间变化抑制在一定值以下,或对图像调整参数的时间变化进行平均化,来抑制图像调整参数的急剧变化所导致的画质急剧变化的技术。但是,这样的技术只不过能带来抑制画质急剧变化的效果,而不能应用于反映了摄影者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动态图像上也可自动地实施反映了摄影者的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摄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部,其在摄影动作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并取得与该被摄体相应的图像数据;场景确定判断部,其在所述摄影动作时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以及图像调整处理部,其在通过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对通过所述摄像部取得的图像数据实施与所确定的摄影场景对应的图像调整处理。


图I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数码照相机的动作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图I所示的照相机的具体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图像处理电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摄影处理序列的步骤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运动矢量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6A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6B示出了照相机的姿势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轴方向之间的关系。图7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8示出了作为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9示出了作为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10示出了作为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图11是示出图像调整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2是用于说明图像调整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数码照相机(以下记为照相机)的动作的示意图。接收摄影者发出的摄影开始指示而进行摄像处理。在摄影处理中,首先对被摄体进行摄像。针对通过被摄体的摄像而得到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相关双采样(CDS)处理、自动增益控制(AGC)处理、模拟/数字转换(ADC)处理等信号处理。通过该信号处理生成作为与被摄体的像相应的数字数据的图象数据。对于通过摄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标准的图像处理。标准的图像处理是指按照针对每个照相机预先确定的、或者根据与摄影场景无关的条件导出的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进行降噪(NR)处理、白平衡(WB)处理、去马赛克处理、颜色转换处理、灰度转换处理及边缘强调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在进行标准的图像处理之后,进行摄影场景确定判断。摄影场景确定判断是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的处理。在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者确定了摄影场景”的状态是指摄影者意图进行摄影而摆好照相机或移动照相机的状态。换而言之,该状态是摄影者决定了以什么样的构图对被摄体进行摄影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摄影场景的时间变化的有无来判断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具体而言,在几乎没有摄影场景的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与此相对,在摄影场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还未确定摄影场景或从所确定的摄影场景变化到了其它摄影场景。作为摄影场景的时间变化的判断方法,例如可以考虑根据⑴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2)照相机的姿势的时间变化、(3) 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进行判断的方法。关于这些判断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导出与所确定的摄影场景相应的图像调整参数。作为图像调整参数,可以考虑用于调整图像的对比度、明度、彩度、色相的参数。这样的图像调整参数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导出。例如,对进行标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而判断摄影场景,导出与所判断的摄影场景相应的图像调整参数。例如,如果是主要被摄体为夕阳的场景,则强调夕阳的红色而导出用于修正彩度和对比度等的图像调整参数。另外,例如如果是主要被摄体为天空的场景,则强调天空的蓝色而导出图像调整参数。当导出与摄影场景相应的图像调整参数时,使用该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对进行了标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再次进行图像处理(图像调整处理)。图像调整处理是指对应于摄影场景来调整例如图像数据的对比度、明度、彩度及色相的处理。在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期间,反复进行图像调整参数的导出和图像调整处理。在所确定的摄影场景变化为其它摄影场景的情况下,中断至此为止进行的图像调整处理。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在摄影者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时刻,进行与所确定的摄影场景相应的图像调整处理。因此,在摄影场景有可能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图像的摄影时,也可以自动地进行反映了摄影者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2是示出图I所示的照相机的具体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照相机100具有变焦镜头101、摄像部102、A/D转换电路103、RAM 104、图像处理电路105、液晶监视器106、接口(I/F)107、记录介质108、运动矢量检测电路109、加速度传感器110、操作部111、微计算机112。作为视场角变更部的一例的变焦镜头101是焦距可变的镜头,将未图示的被摄体的像会聚在摄像部102所具有的摄像元件上。变焦镜头101按照微计算机112的控制在其光轴方向上驱动。通过变焦镜头101的驱动而变更摄影视场角。摄像部102具有摄像元件以及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摄像元件具有光电转换面,其用于接收通过变焦镜头101会聚的被摄体像的光。光电转换面由光电转换元件(例如光电二极管)等所构成的像素2维排列而成,该光电转换元件用于将光量转换成电荷量。另外,光电转换面的表面配置有例如拜耳(Bayer)阵列的滤色器。这样的摄像元件把变焦镜头101所会聚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图像信号)。这样的摄像元件的控制由微计算机112进行。并且,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对从摄像元件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模拟信号处理。例如, CDS处理是用于除去图像信号中的暗电流噪声成分的处理。另外,AGC处理是用于将图像信号的动态范围设置成希望值的放大处理。A/D转换电路103将从摄像部102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为作为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这里,例如如果摄像元件的滤色器阵列是拜耳阵列,则图像数据也对应于拜耳阵列。以下将这样对应于拜耳阵列的图像数据称为拜耳数据。RAM 104是暂时存储A/D转换电路103中得到的作为图像数据的拜耳数据以及图像处理电路105中处理的各种数据等的存储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存储在RAM104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关于图像处理电路105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液晶监视器106设置在例如照相机100的背面,并显示基于图像处理电路105中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的各种图像。I/F 107是用于对微计算机112与记录介质108的数据通信进行中介的接口。记录介质108是存储通过摄影动作而得出的图像文件的记录介质。运动矢量检测电路109从摄像部102按时间序列取得的多帧图像数据中检测与各帧图像数据对应的运动矢量。例如通过公知的块匹配法来检测运动矢量。块匹配法是将各帧图像数据分别分割为多个块数据并通过例如相关运算来求出各分割后的块数据的帧间误差的方法。该误差成为各块数据的运动矢量。各帧图像数据的作为整体的运动矢量是例如对针对每个块数据得到的运动矢量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加速度传感器110检测照相机100中产生的加速度作为照相机100的姿势变化。 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加速度传感器110具有检测Y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检测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其中Y轴方向是摄影者以正常位置拿着照相机 100时平行于液晶监视器106的画面左右方向的方向,Z轴方向是摄影者以正常位置拿着照相机100时平行于液晶监视器106的画面上下方向的方向。照相机100的姿势变化检测并非必须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也可以使用角速度传感器。操作部111具有用于摄影者对照相机100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部件。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111至少包括用于指示摄影开始/结束的操作部、用于指示再现开始/结束的操作部、用于指示变焦驱动(放大方向或缩小方向)的操作部。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用于设定照相机100的工作模式的操作部以及用于接通/断开照相机的电源的操作部等。微计算机112对数码照相机100的各种处理序列进行统一控制。该微计算机112 在操作部111的任何操作部被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对应于该操作控制图I所示的各模块。 除此以外,微计算机112具有作为场景确定判断部的功能。具体而言,微计算机112根据运动矢量检测电路109检测出的运动矢量、加速度传感器110的输出信号、变焦镜头101的驱动速度(变焦速度),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另外,微计算机112也具有作为图像调整参数导出部的功能。具体而言,微计算机112按照各种条件导出在图像处理电路105 的图像处理中使用的图像调整参数。通过该微计算机112和图像处理电路105实现作为图像调整处理部的功能。图3是示出图像处理电路105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3所示的图像处理电路105 具有降噪(NR)处理部201、白平衡(WB)处理部202、去马赛克处理部203、颜色转换处理部204、灰度转换处理部205、边缘强调处理部206、压缩处理部207、解压处理部208。NR处理部201读出从A/D转换电路103输出并存储在RAM 104中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针对读出的拜耳数据进行用于除去高频噪声等的降噪处理。WB处理部202进行用于针对NR处理部201处理后的拜耳数据修正色平衡的白平衡修正处理。去马赛克处理部203将从WB处理部202输出的拜耳数据转换为YC数据。去马赛克处理部203首先进行去马赛克处理。去马赛克处理是指对I个像素具有RGB中某一颜色成分的拜耳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由此将拜耳数据转换为I个像素具有RGB三种颜色的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RGB数据)的处理。在去马赛克处理之后,去马赛克处理部203通过对 RGB数据进行预定的矩阵运算,将RGB数据转换为亮度/色差(YC)数据。YC数据的转换也可以在压缩处理部207的压缩处理之前进行。颜色转换处理部204针对去马赛克处理部203中得到的YC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是指通过对YC数据进行预定的矩阵运算,将该YC数据映射到期望的色空间上的处理。另外,颜色转换处理部204对颜色转换处理后的YC数据中的色差(C)数据, 乘以由微计算机112指示的彩度修正系数、色相修正系数,由此调整图像的彩度与色相。灰度转换处理部205针对从颜色转换处理部204输出的YC数据中的亮度(Y)数据进行灰度转换处理。灰度转换处理是指使用从微计算机112指示的灰度转换表对Y数据进行转换,来修正图像的灰度的处理。边缘强调处理部206针对从灰度转换处理部205输出的YC数据中的亮度(Y)数据进行边缘强调处理,并将边缘强调处理后的YC数据存储在RAM 104中。边缘强调处理是指对Y数据乘以从微计算机112指示的边缘强调系数来强调图像中的边缘成分的亮度的处理。压缩处理部207针对由边缘强调处理部206处理并存储在RAM 104中的YC数据进行压缩处理。而且,压缩处理部207把通过压缩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图像数据) 存储在RAM 104中。这里,压缩处理部207在静态图像摄影时使用例如公知的JPEG方式对 YC数据进行压缩,另外压缩处理部207在动态图像摄影时使用例如公知的MPEG方式对YC 数据进行压缩。解压处理部208读出存储在记录介质108中的图像文件并对该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压缩图像数据进行解压。而且,解压处理部208把通过解压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YC数据) 存储在RAM 104中。这里,解压处理部208在压缩图像数据以JPEG方式压缩的情况下,使用JPEG方式对压缩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且,压缩处理部207在压缩图像数据以MPEG方式压缩的情况下,使用MPEG方式对压缩图像数据进行解压。下面对上述照相机100的动作进行进一步说明。图4是示出照相机100的摄影处理序列的步骤的流程图。这里,图4主要示出了动态图像摄影的步骤。并且,虽然在图4中没有图示,但是在摄影处理序列之前或摄影处理序列当中,摄影者可以进行变焦驱动的指示等。并且,在摄影处理序列之前导出摄像部102的曝光条件等。在通过摄影者对操作部111的操作进行了摄影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开始图4的处理。微计算机112接收摄影开始的指示,使用摄像部102以及A/D转换电路103进行摄像处理(步骤SI)。在该摄像处理中,微计算机112按照预先导出的曝光条件,使摄像部102、 A/D转换电路103进行工作。摄像部102的摄像元件据此进行被摄体的摄像而取得与被摄体对应的图像信号。而且,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对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另外,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转换为作为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拜耳数据)。在摄像处理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作为摄像处理的结果而存储在RAM 104中的拜耳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2)。这里的图像调整参数使用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例如是预先存储在微计算机112中的参数,或者按照与摄影场景无关的条件导出的参数。在步骤S2的图像处理时,微计算机112通过将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输入给图像处理电路105来指示图像处理的开始。在标准的图像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液晶监视器106进行显示处理(步骤 S3)。在该显示处理中,微计算机112从RAM 104中读出边缘强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YC数据)并将读出的YC数据输入给液晶监视器106。液晶监视器106显示对应于所输入的YC 数据的图像。在显示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进行压缩处理(步骤S4)。 在该压缩处理中,微计算机112对图像处理电路105指示执行压缩处理。图像处理电路105 的压缩处理部207据此从RAM 104中读出边缘强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YC数据)并使用例如MPEG方式对所读出的YC数据进行压缩。在压缩处理后,微计算机112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10的输出信号检测照相机100 中产生的加速度(步骤S5)。然后,微计算机112检测变焦镜头101的变焦速度(方向以及大小)(步骤S6)。这里,变焦速度是指每单位时间的变焦驱动量。变焦速度可以通过在变焦镜头101附近设置编码器来检测。然后,微计算机112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步骤S7)。步骤S7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判断方法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步骤S7的判断中,在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进行步骤SI以下的处理。将未进行图像调整处理的压缩数据依次存储在RAM 104中,直至确定了摄影场景为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7的判断中,在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进行图像调整处理(步骤S8)。该图像调整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图像调整处理后,微计算机112判断是否通过摄影者对操作部111的操作指示了摄影结束(步骤S9)。在步骤S9的判断中,在没有摄影结束指示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 进行步骤SI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9的判断中,在进行了摄影结束指示的情况下, 微计算机112将存储在RAM 104中的压缩数据作为I个图像文件记录到记录介质108中, 之后结束图4的处理。接着,对步骤S7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 ⑴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⑵照相机100的姿势的时间变化、(3)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这3个条件来进行摄影场景确定判断。首先,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判断是否照相机100的运动小且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小。这个判断是判断摄影者几乎不改变摄影构图的状态。照相机100的运动大小是根据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和照相机100的姿势变化来判断的。即,在照相机100的运动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摄影者固定了照相机100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确定了摄影场景。首先,在使用了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使用通过运动矢量检测电路109检测出的图像数据整体的运动矢量的量(运动矢量的大小)。图5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运动矢量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如图5所示,设定阈值ThrsM来对运动矢量的量进行判断。接着,在使用了照相机100自身姿势的时间变化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使用加速度传感器110的输出信号。与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同样,根据加速度传感器Iio的输出信号也可以判断摄影者是否大幅移动了照相机100。图6A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并且,图6B示出了照相机100 的姿势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轴方向的关系。如图6A所示,设定阈值ThrsA来对加速度传感器输出进行判断。这里,在图6A中,Y轴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阈值的大小与Z轴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阈值的大小相同,但也可以是这些阈值不相同。接着,根据变焦速度判断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是否小。变焦速度小则可认为摄影者未有意地改变摄影视场角。图7示出了作为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这里,图7所示的放大方向意味着相对于摄影视场角扩大被摄体的方向,即望远方向的变焦驱动。相反地,缩小方向意味着广角方向的变焦驱动。另外,在图7中将放大方向作为变焦速度的正方向。如图7所示,以变焦速度的O (未进行变焦驱动的状态)作为基准设定2个阈值-ThrsZ、ThrsZ来进行判断。如图5 图7所示,在运动矢量的量在阈值ThrsM以下或加速度传感器输出在阈值ThrsA以下,且变焦速度在-ThrsZ到ThrsZ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在图5 图7中,将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时刻示出为Ts。另一方面,在运动矢量的量超过阈值ThrsM、加速度传感器输出超过阈值ThrsA、或变焦速度在-ThrsZ到ThrsZ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另外,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后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在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变化。在图5 图7中,将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刻示出为Te。接着,作为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判断是否照相机100的运动小且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为较小的固定量。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是判断变焦驱动进行同时的摄影动作。 即,判断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是否是固定量相当于判断摄影者是否意图在变焦驱动的同时进行摄影动作。通过图5以及图6A、图6B所示的方法来判断照相机100的运动大小。并且,图8 示出了作为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在图8 中,与图7同样,也以变焦速度的O作为基准设定了 2个阈值-ThrsZ、ThrsZ而进行判断。如图5、图6A、图6B、图8所示,在运动矢量的量为阈值ThrsM以下或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为阈值ThrsA以下,且变焦速度为处于-ThrsZ到ThrsZ的范围内且不为O的固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此外,在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正在进行变焦驱动,因此摄影视场角(摄影构图)随时间变化。但是,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可以认为变焦速度比较慢的情况是摄影者有意地变更摄影视场角,因此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另一方面,在运动矢量的量超过阈值ThrsM、加速度传感器输出超过阈值ThrsA、或变焦速度处于-ThrsZ到 ThrsZ的范围外且不是固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另外,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后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在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变化。接着,作为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判断是否照相机100的运动小,并且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小且摄影视场角的变化方向(变焦镜头101的驱动方向)为放大方向。第3 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与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同样,是判断变焦驱动进行同时的摄影动作。 但是,在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通过判断摄影视场角的变化方向是否是放大方向,也判断了摄影者是否意图关注于主要被摄体而进行摄影。通过图5以及图6A、图6B所示的方法判断照相机100的运动大小。并且,图9示出了作为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变焦速度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在图9中, 设定2种阈值ThrsZl、ThrsZ2(ThrsZ2 < ThrsZl)来对放大方向进行判断。如图5、图6A、图6B、图9所示,在运动矢量的量为阈值ThrsM以下或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为阈值ThrsA以下,且变焦速度在ThrsZ2到ThrsZl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这里,在图9的例子中,变焦速度固定,但与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不同,变焦速度也可以不固定。在这样的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正在进行放大方向的变焦驱动,因此与第2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相比,可以认为摄影者更意图使主要被摄体醒目而变更摄影视场角。另一方面,在运动矢量的量超过阈值ThrsM、加速度传感器输出超过阈值ThrsA、或变焦速度在ThrsZ2到ThrsZl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另外,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后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在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变化。在第I 第3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以照相机100的运动小作为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基准。与此相对,存在这样的摄影场景即使照相机100有动作,也认为存在摄影者的摄影意图。这种情况例如是摇摄。摇摄是指使照相机100在固定方向上移动,同时进行摄影的动作。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对摇摄这样的状况进行判断。作为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判断照相机100的姿势变化量是否是较小的固定量,且姿势变化方向是固定方向。图10示出了作为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的例子。如图10所示,设定2种阈值ThrsAl、ThrsA2 (ThrsA < ThrsA2 < ThrsAl) 来对加速度传感器输出进行判断。如图10所示,在加速度传感器输出处于ThrsA2到ThrsAl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通过这样的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也能够判断摇摄等的状况。另一方面,在加速度传感器输出处于ThrsA2到ThrsAl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另外,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后的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在判断为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变化。在摄影场景确定判断处理中,判断当前的状况对应于上述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 第4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的哪一种条件。接着,对图像调整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图像调整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S7的判断中,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复位并启动本身具有的计时器(步骤Sll)。此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摄像部102以及A/D转换电路103进行摄像处理(步骤S12)。此时的曝光条件与例如步骤SI的曝光条件是相同条件。在摄像处理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作为摄像处理的结果存储在RAM 104中的拜耳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13)。这里的图像调整参数使用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在标准的图像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标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YC数据) 导出用于图像调整处理的图像调整参数Pl (步骤S14)。该图像调整参数的导出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根据作为标准图像处理的结果得到的YC数据,分别导出亮度直方图、彩度直方图以及色相直方图,分析图像数据的摄影场景和主要被摄体,导出可得到与所分析的摄影场景相对应的视觉效果的图像调整参数。在图3的例子中,导出彩度修正系数、 色相修正系数、灰度转换表以及边缘强调系数作为图像调整参数。不过,根据图像处理电路 105的结构,也可导出其它的图像调整参数。另外,也可根据第I摄影场景确定判断至第4 摄影场景确定判断中的哪一方判断出确定了摄影场景,而使图像调整参数不同。在导出图像调整参数Pl之后,微计算机112检查计时器的值,并且等待直至计时器的值变成预定时间ΛΤ(步骤S15)。在计时器的值变成预定时间AT之后,微计算机112 导出图像调整比率Rl (步骤S16)。在导出图像调整比率Rl之后,微计算机112对步骤S14 中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Pl乘以S16中导出的图像调整比率Rl来修正图像调整参数Pl (步骤S17)。此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步骤S13中得到的图像数据(YC数据)进行再次的图像处理(图像调整处理)(步骤S18)。此时使用的图像调整处理参数是步骤S17中修正后的图像调整参数P1’ (Pr = PlXRDo图12是用于说明图像调整处理的图。如图12所示,摄影场景确定之后的图像调整处理从摄影场景确定的时刻Ts起经过了预定时间Λ T的时刻Ts+ Δ T开始进行。在该图像调整处理中,从Ts+Λ T的时刻开始在一定的时间中将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即图像调整参数)从0%逐渐增加至100%,同时反复进行图像处理。通过进行这样的图像调整处理, 可以得到用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处理后的图像慢慢地变成适合于摄影场景的图像的视觉效果。为了进行这样的处理,微计算机112首先导出与步骤S14中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Pl 之比为图像处理参数的减少速度的预定值α的时间Τ1(Τ1 = Pl/α )。接着,将时间Tl进行Μ(Μ为2以上的整数)等分。设摄影场景确定后的图像调整处理的处理次数为m(m为满足I彡m彡M的自然数)时,图像调整比率Rl为Rl = (m/M) %。例如如果M为10,则每一次图像处理中图像调整参数增加10%。而且,在经过Tl而图像调整参数成为100%之后, 反复进行基于100%的图像调整参数(即步骤S14中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的图像调整处理。在图像调整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液晶监视器106进行显示处理(步骤 S19)。在显示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进行压缩处理(步骤S20)。在压缩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10的输出信号检测照相机100 中产生的加速度(步骤S21)。接着,微计算机112检测变焦镜头101的变焦速度(方向以及大小)(步骤S22)。接着,微计算机112判断摄影者是否改变了摄影场景(步骤S23)。摄影场景是否改变的判断方法如上所述,所以省略说明。在步骤S23的判断中,在摄影场景未改变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进行步骤S12以后的处理。即,将进行了图像调整处理后的压缩数据依次存储在RAM 104中,直至摄影场景改变为止。此外,在第2次以后的图像调整处理中,计时器所计时的时间不是ΔΤ,而是T1/M。另一方面,在步骤S23的判断中,在摄影场景改变的情况下,复位并启动自身具有的计时器的计数(步骤S24)。此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摄像部102以及A/D转换电路103 进行摄像处理(步骤S25)。这时的曝光条件例如与步骤SI的曝光条件是相同的条件。在摄像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作为摄像处理的结果存储在RAM 104中的拜耳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26)。这里的图像调整参数使用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在标准的图像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经过标准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YC数据)导出用于图像调整处理的图像调整参数P2(步骤S27)。该图像调整参数的导出方法可以与图像调整参数Pl同样地使用公知的方法。在导出图像调整参数P2之后,微计算机112检查计时器的值,并且等待直至计时器的值达到预定时间AT(步骤S28)。此外,这里等待与步骤S15相同的时间,但也可以使等待时间与步骤S15不同。在计时器的值达到预定时间AT之后,微计算机112导出图像调整比率R2 (步骤S29)。在导出图像调整比率R2之后,微计算机112将步骤S27中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P2乘以步骤S29中导出的图像调整比率R2,由此修正图像调整参数P2(步骤S30)。此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对步骤S26中得到的图像数据(YC数据)进行再次的图像处理(图像调整处理)(步骤S31)。此时使用的图像调整处理参数是步骤S30中修正之后的图像调整参数P2’(P2’ =P2XR2)。如图12所示,摄影场景改变之后的图像调整处理从摄影场景改变的时刻Te起经过了预定时间AT的时刻Te+Λ T开始进行。在该图像调整处理中,从Te+ΛΤ的时刻开始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图像调整参数从100%逐渐减少至0%,同时反复进行图像处理。通过进行这样的图像调整处理,可以得到慢慢地返回到用标准的图像调整参数处理后的图像的视觉效果。为了进行这样的处理,微计算机112首先导出与步骤S27中导出的图像调整参数 Ρ2之比为图像处理参数的减少速度的预定值β的时间Τ2(Τ2 = Ρ2/β)。这里α < β。 设摄影场景确定后的图像调整处理的处理次数为η(η为满足I < η < N的自然数)时,图像调整比率R2为R2= (1-(η/Ν)) %0在图像调整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液晶监视器106进行显示处理(步骤 S32)。在显示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使用图像处理电路105进行压缩处理(步骤S33)。在压缩处理之后,微计算机112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10的输出信号检测照相机100 中产生的加速度(步骤S34)。接着,微计算机112检测变焦镜头101的变焦速度(方向以及大小)(步骤S35)。接着,微计算机112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步骤S36)。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的判断方法如上所述,所以省略说明。在步骤S36的判断中,在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进行步骤S12以后的处理。即,在再次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摄影场景确定后的图像调整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36的判断中,在未确定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判断图像调整比率R2是否为0% (步骤S37)。在步骤S37的判断中,在图像调整比率R2不为0%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进行步骤S25以后的处理。S卩,将图像调整处理后的压缩数据依次存储在RAM 104中,直至图像调整比率返回0%为止。此外,在第2次以后的图像调整处理中,计时器所计时的时间不是AT,而是Τ2/Ν。并且,在步骤S37的判断中,在图像调整比率R2为0%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结束图11的处理而回到图9以后的处理。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判断摄影者是否有意地确定了摄影场景,在判断为摄影者有意地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进行与此时的摄影场景相对应的图像调整处理。因此,即使在动态图像摄影时也可以自动地进行摄影者所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此时,在逐渐增加图像调整参数的同时进行图像调整处理,因此可以防止进行急剧的图像调整处理。并且,也可以带来图像逐渐地变得与摄影场景相应的视觉效果。并且,在摄影场景改变的情况下,中断至此为止的图像调整处理,然后在逐渐减少图像调整参数的同时进行图像调整处理,因此可以防止进行急剧的图像调整处理。并且,也可以带来图像逐渐地复原的视觉效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在摄影场景确定之后立即进行图像调整处理,而是经过一定时间Λ T之后进行图像调整处理。因此,排除了偶然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 可以进一步减少进行并非摄影者意图的图像调整处理的可能性。这里,以动态图像摄影时的步骤为主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在静态图像摄影时,可以不进行摄影场景确定判断,而直接进行对应于摄影场景的图像调整处理。并且,在上述的示例中,根据变焦速度判断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这里,例如在保持着照相机100的摄影者接近被摄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在放大方向上驱动变焦镜头101同样的效果。如果进一步在照相机100中设置了检测X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则也可以根据照相机100的X轴方向的加速度进行是否进行了放大的判断。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对进行了标准的图像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图像调整处理,但也可以将两种处理合为一个而一次性地进行画像处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得知其它的优点和变型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示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相应地,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部,其在摄影动作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取得与该被摄体对应的图像数据;场景确定判断部,其在所述摄影动作时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以及图像调整处理部,其在通过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对通过所述摄像部取得的图像数据实施与所确定的摄影场景对应的图像调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该摄像装置的运动量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比预定量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比预定量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为比预定量小的固定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为比预定量小的固定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方向是放大方向, 并且所述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是比预定量小且不为O的固定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其中所述放大方向是扩大被摄体相对于摄影视场角的大小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该摄像装置还具有视场角变更部,其变更所述摄影动作时的摄影视场角;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方向是放大方向, 并且所述摄影视场角变更速度的大小是比预定量小且不为O的固定量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其中所述放大方向是扩大被摄体相对于摄影视场角的大小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摄像装置的运动量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所述摄像装置的运动量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
11.根据权利要求I 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判断为确定了所述摄影场景之后,判断所确定的摄影场景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述图像调整处理部在通过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的所述图像调整处理中,逐渐增加针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在通过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所述图像调整处理中,逐渐减少针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
12.根据权利要求I 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在判断为确定了所述摄影场景之后,判断所确定的摄影场景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述图像调整处理部从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确定了摄影场景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所述图像调整处理开始,逐渐增加针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从所述场景确定判断部判断为摄影场景发生了变化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所述图像调整处理开始,逐渐减少针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调整处理部使逐渐增加所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时的增加速度的大小小于逐渐减少所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时的减少速度的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调整处理部使逐渐增加所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时的增加速度的大小小于逐渐减少所述图像调整处理的效果时的减少速度的大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在动态图像摄影时,微计算机(112)根据通过摄像部(102)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时间变化、照相机(100)的姿势变化、摄影视场角的时间变化,判断摄影者是否确定了摄影场景。在摄影者确定了摄影场景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12)利用图像处理电路(105)进行与摄影者确定的摄影场景相应的图像调整处理。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2595035SQ20121001275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豊田哲也 申请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