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及采用所述卡扣的电视机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788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卡扣及采用所述卡扣的电视机后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用于与相适配的配合件相扣合,卡扣包括板体和凸扣部,板体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扣部凸设于板体的一侧面,凸扣部包括靠近板体第一端的扣合面,扣合面包括与板体连接的内边缘和与内边缘相对的外边缘,外边缘为背向内边缘拱起的拱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卡扣的电视机后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扣具有不易断裂,在使用中稳定性高的效果。
【专利说明】卡扣及采用所述卡扣的电视机后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扣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稳定的卡扣及采用所述卡扣的电视机后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液晶电视内多个塑胶件之间的固定方案越来越多的采用卡扣卡合来代替螺钉螺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0003]但常规卡扣在扣合及拆卸时卡扣容易断裂,从而导致整个价值几十元的胶壳报废。为防止卡扣断裂,可以将胶壳的材料换成韧性更好的材料或减少卡扣增加螺丝固定;上述两种解决对策都会增加胶壳的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旨在通过改进结构达到不易断裂,在使用中稳定性高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用于与相适配的配合件相扣合,所述卡扣包括板体和凸扣部,所述板体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凸扣部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面,所述凸扣部包括靠近所述板体第一端的扣合面,所述扣合面包括与所述板体连接的内边缘和与所述内边缘相对的外边缘,所述外边缘为背向内边缘拱起的拱形。
[0006]优选地,所述扣合面的外边缘为圆弧状,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为直线状。
[0007]优选地,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位于所述外边缘与所述圆弧状的外边缘的弧心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扣合面包括用于与所述配合件相扣合的第一面,所述扣合面在与所述板体第一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形成与所述板体及第一面圆滑连接的第二面。
[0009]优选地,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的长度为5mm至1mm ;所述扣合面的第一面沿所述凸扣部凸出的方向的最大长度为0.6mm至1.2mm。
[0010]优选地,在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处,所述板体第一端沿所述凸扣部的凸出方向的厚度为T ;所述第二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面的半径为R,且R = 0.35T至0.45T。
[0011]优选地,所述扣合面倾斜设置,所述扣合面的外边缘比扣合面的内边缘距所述板体的第二端近。
[0012]优选地,从所述板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为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的插合方向,所述扣合面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为93度至100度。
[0013]优选地,从所述板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为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的插合方向,所述凸扣部还包括靠近所述板体第二端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在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时与所述配合件抵触,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插合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45度。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视机后壳,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扣,在拆卸时,卡扣将朝背向凸扣部凸出的方向弹性变形。卡扣的扣合面与所述配合件的接触部位从扣合面的内边缘向扣合面的外边缘移动。而扣合面的外边缘为两端靠近内边缘,而中间远离内边缘的拱形,因此,扣合面中受扣合力的位置逐渐向外边缘的中间靠拢,即向扣合面的中间和末端移动。该扣合力再经扣合面的中间向其内边缘传递,最后传递至板体。上述扣合力的传递过程中,扣合面的内边缘的两端受力小而中间受力大,因此扣合面的内边缘的两端不易在拆卸过程中与板体撕裂,从而提高了卡扣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视机后壳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区域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的卡扣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I及采用该卡扣I的电视机后壳,该电视机后壳通过卡扣I固定在外壳(图中未示意出来)上,参照图1至图3,在采用该卡扣I的电视机后壳的一实施例中,该卡扣I用于与所述后壳上相适配的配合件相扣合,所述卡扣I包括板体11和凸扣部12,所述板体11包括用于与电视机后壳的壳体2连接的第一端111、及与所述第一端111相对的第二端112 ;所述凸扣部12凸设于所述板体11的一侧面113,本实施例中,卡扣I为塑胶件,其凸扣部12和板体11为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凸扣部12和板体11也可以焊接或粘接等。所述凸扣部12包括靠近所述板体11第一端111的扣合面121,所述扣合面121包括与所述板体11连接的内边缘1211和与所述内边缘1211相对的外边缘1212,所述外边缘1212为背向内边缘1211拱起的拱形。
[0023]本实施例中,将卡扣I设于电视机后壳的壳体2上来详细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卡扣I也可以设置于其他的基座或基板上。
[0024]上述卡扣I在拆卸时,卡扣I将朝背向凸扣部12凸出的方向弹性变形。卡扣I的扣合面121与所述配合件的接触部位从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向扣合面121的外边缘1212移动。而扣合面121的外边缘1212为两端靠近内边缘1211,而中间远离内边缘1211的拱形,因此,扣合面121中受扣合力的位置逐渐向外边缘1212的中间靠拢,即向扣合面121的中间和末端移动。该扣合力再经扣合面121的中间向其内边缘1211传递,最后传递至板体11。上述扣合力的传递过程中,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的两端受力小而中间受力大,因此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的两端不易在拆卸过程中与板体11撕裂,从而提高了卡扣I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0025]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面121的外边缘1212为圆弧状,所述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为直线状,外边缘1212两端与内边缘1211两端相连,即扣合面121呈D形,为对称结构。上述卡扣I在拆卸时,其扣合面121与配合件扣合的受力中心保持在扣合面121的中间,从而其内边缘1211的两端受力较均匀,使得扣合面121与板体11的连接稳固。
[0026]具体地,所述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位于所述外边缘1212与所述外边缘1212的弧心之间,即扣合面121为小于其圆弧状的外边缘1212所对应圆的1/2圆面,以避免扣合面121距离板体11太远,从而造成力臂过大而撕裂凸扣部12与板体11的连接处。
[0027]所述扣合面121包括用于与所述配合件相扣合的第一面1213,所述扣合面121在与所述板体11第一端111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形成与所述板体11及第一面1213圆滑连接的第二面1214。附图2中,密度不同的麻点区域代表两个不同的面,较稀疏的为第一面1213的区域,较密集的是第二面1214的区域。在扣合中,扣合面121的第一面1213为承受扣合力的面。
[0028]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的长度为5mm至1mm ;所述扣合面121的第一面121沿所述凸扣部12凸出的方向的最大长度为0.6mm至1.2mm0在设置于电视机后壳上,尤其是液晶电视的塑胶小后壳上时,其具体尺寸如上,则具有较合适的强度、韧性和扣合稳定度。
[0029]具体地,在所述板体11与所述第二面1214的连接处,所述板体11第一端111沿所述凸扣部12的凸出方向的厚度为T ;所述第二面1214为圆弧面,所述第二面的半径为R,且 R = 0.35T 至 0.45T。
[0030]第二面1214的半径R与厚度T之间的比值越大,则所述板体11与所述凸扣部12之间的应力集中因子越小,则越不容易撕裂。当然如果第二面1214的半径R与厚度T之间的比值过大,一方面不利于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在凸扣部12的凸出长度相同的条件下会造成扣合面121与配合件之间的扣合量过小而造成扣合不稳,即第一面121沿所述凸扣部12凸出的方向的最大长度过小。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扣的R = 0.35T至0.45T时,板体11与所述凸扣部12之间的应力集中因子在1.75至1.65之间,处于比较经济且抗撕裂效果较好的区域。
[0031]优选地,上述卡扣的R = 0.4T时,则板体11与所述凸扣部12之间的应力集中因子在1.69左右,此时为相对最优选择。
[0032]从所述板体11的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为所述卡扣I插入配合件的插合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面121倾斜设置,所述扣合面121的外边缘1212比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距所述板体11的第二端112近。如图4所示,在扣合面121受垂直于扣合面121的力Fl时,可以分解为沿插合方向的力Fll和背向凸出方向的力F12。在拆卸时,力F12可以辅助拆卸,因此上述卡扣I还具有便于拆卸的效果。
[0033]由图4所示,力Fl与力Fll的夹角Y = α-90°,α越大则Y越大,则背向凸出方向的力F12越大,则利于该卡扣I的拆除;但是在力F12过大则将影响卡扣I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因此,为了较好的平衡扣合稳定和拆卸方便,优选地,Y在3至10度之间,则所述扣合面121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α为93度至100度。此处为了在实际测量时更方便,因此将所述扣合面121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α定义为由扣合面121向第一端111旋转至所述插合方向时的角度。因为该方向区域为空旷,易于摆放测量工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面121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α也定义为由扣合面121向第二端112旋转至所述插合方向时的角度。而此时扣合面121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α为80度至87度。
[0034]进一步地,所述凸扣部12还包括靠近所述板体11第二端112的导向面122,所述导向面122用于在所述卡扣I插入配合件时与所述配合件抵触,如图4所示,在导向面122受垂直于导向面122的力F2时,可以分解为背向插合方向的力F21和背向凸出方向的力F22。而夹角β越小,则力F22越大越利于装配,但是扣合面121的内边缘1211至外边缘1212的距离将减少而不利于扣合稳定。因此,优选地,所述导向面122与所述插合方向的夹角β为30度至45度。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卡扣I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上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电视机后壳或者其他的采用了上述卡扣I的基板或基座,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卡扣1,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卡扣I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用于与相适配的配合件相扣合,所述卡扣包括板体和凸扣部,所述板体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凸扣部凸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面,所述凸扣部包括靠近所述板体第一端的扣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包括与所述板体连接的内边缘和与所述内边缘相对的外边缘,所述外边缘为背向内边缘拱起的拱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的外边缘为圆弧状,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为直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位于所述外边缘与所述圆弧状的外边缘的弧心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包括用于与所述配合件相扣合的第一面,所述扣合面在与所述板体第一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形成与所述板体及第一面圆滑连接的第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的内边缘的长度为5mm至1mm;所述扣合面的第一面沿所述凸扣部凸出的方向的最大长度为0.6mm至1.2_。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处,所述板体第一端沿所述凸扣部的凸出方向的厚度为T ;所述第二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面的半径为 R,且 R = 0.35T 至 0.45T。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面倾斜设置,所述扣合面的外边缘比扣合面的内边缘距所述板体的第二端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板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为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的插合方向,所述扣合面与所述插合方向的角度为93度至100度。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板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为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的插合方向,所述凸扣部还包括靠近所述板体第二端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在所述卡扣插入配合件时与所述配合件抵触,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插合方向的夹角为30度至45度。
10.一种电视机后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机后壳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文档编号】H04N5/64GK203968247SQ20142023879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文高峰 申请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