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2858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成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公开涉及成像装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能够与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的成像装置不具有适合于协同动作或附接和分离的装置结构。所述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按钮,电源按钮,和变焦开关,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周面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左侧,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用途是通过利用包括通信部件、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按钮、电源按钮和变焦开关的成像装置,能够实现适合于与外部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和/或显示操作的装置。
【专利说明】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涉及能够与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存在一种其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装置中的一个装置可附接到另一个装置和从 所述另一个装置分离的设备。作为其中一个装置可附接到另一个装置,或者从另一个装置 分离的这种设备,存在一种包括具有变焦功能的可换镜头和具有成像功能的照相机装置主 体的设备。
[0003] 另外,存在一种其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装置中的一个装置可通过适配器,附接 到另一个装置和从所述另一个装置分离的设备,作为所述设备的例子,存在一种其中可换 镜头可通过适配器附接到照相机装置主体和从照相机装置主体分离的设备(例如,参见未 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3-92556)。
[0004] 作为把适配器附接到照相机装置主体的方法,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13-92556公开一种方法,其中使整个适配器绕照相机装置主体旋转,并使接合部件与 照相机装置主体的接合部件接合。
[0005] 同时,近年来,随着诸如无线局域网(LAN)之类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把 利用成像装置获得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分(显示器)上的技术。
[0006] 在其中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显示装置和成像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这种情况 下,不必设置用于适配器和成像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结构,从而适配器相对于显示装置的 附接机构(附接和分离机构)可以是简单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同时,对能够与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的成像装置来说,有必要具有适合 于协同动作或附接和分离的装置结构。
[0008] 于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协同动作或附接和分离 的装置结构。
[0009]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 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 按钮;电源按钮;和变焦开关,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周面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 分的左侧,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
[0010]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周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电源按钮 不突出,从而适合于避免错误地操作电源按钮。
[0011] 根据一个实施例,成像装置还包括输入外部声音并被布置在周面部分上的麦克 风。这是因为在其中作为镜头外壳的外镜筒是主体的装置中,外镜筒的周面部分最不可能 阻挡外部声音,从而麦克风被布置在周面部分上,从而适合于收集外部声音。
[0012]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 克风孔位于周面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这是因为至少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部分上 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从而适合于收集左右立体声声音。
[0013]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置三脚架螺孔。这是因为在外镜筒具有形 成成像装置的主体的形状的情况下,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形成三脚架螺孔,从而当附接三脚 架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平衡。
[0014]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这是 因为能够实现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存储卡的安装等。
[0015] 根据一个实施例,成像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外的位置的近场通 信部件。这是因为如果近场通信部件被布置在后表面侧,那么当把成像装置附接到显示装 置时,会一直进行轮询。
[0016] 根据一个实施例,成像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的近场通信部件。因而, 如果在被放置在桌子等上的状态下,外部装置自然地接近成像装置,那么能够进行无线通 ?目。
[0017]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形成防滚部分。因而,能够使成像装置避免因 成像装置从餐桌或办公桌等掉落而引起的损害或故障。
[0018]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 显示部分。因而,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成像装置时的便利性。
[0019]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不设置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 部分。因而,更易于实现与外部显示装置协作的成像装置的小型化,更易于实现具有适合于 附接到外部显示装置的形状的成像装置。
[0020] 根据一个实施例,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因而,易 于实现用户的从变焦操作到快门操作的过渡,从而能够改善可操作性。
[0021]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周面部分不仅可由作为外镜筒 的一体式组件形成,而且可由与其它组件的组合物形成。
[0022] 根据一个实施例,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并且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 相同构件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因而,在制造期间,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配。特 别地,该结构还适合于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的紧密排列。
[0023]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部分。从而通过利用所述抓握部 分,能够改善可操作性。
[0024] 根据一个实施例,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成变焦开关。通过利用所述推杆,能够改善 可操作性。
[0025]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沿着圆周方向,被布置在周面部分上 的不同位置。由于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被相互分离地布置在周面部分上的上侧和横侧,右 侧和左侧,等等,因此更易于避免操作错误。
[0026] 根据一个实施例,摄像按钮被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位置,电源按钮被布置在周 面部分的上侧位置。特别地,如果认为适当的是把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那么摄 像按钮被适当地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右侧或左侧)。
[0027] 根据一个实施例,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耦接部 件被布置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并被配置成耦接到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可附接到显 示装置和从显示装置分离;和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中,设置在第一耦接部件和第二耦接 部件之间,并存放电池的存放部分。换句话说,通过有效地利用其中设置第一和第二耦接部 件的后表面部分,即,带有安装装置的安装表面侧的空间,设置电池存放部分。特别地,由 于在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之间设置所述存放部分,因此可在不妨碍安装装置的安装的状态 下,设置所述存放部分。
[0028]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存放部分允许从大体垂直于成像光轴的方向存放电池。如 果以垂直的姿态存放电池,那么这不会影响外镜筒的形状,从而增大成像装置的设计自由 度。
[0029] 根据一个实施例,存放部分具备封闭存放的电池的电池盖;电池盖包括与外镜筒 的后表面部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电池盖的上部和后表面部分;以连接件作为支 点,可以向上打开电池盖。设置电池盖,从而后表面部分看起来美观。另外,可以防止电池 掉落。连接件也防止电池盖掉下。
[0030]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从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向后突出,并 被布置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的外周上。因而,实现接合用形状。此外,耦接部件被布置在 外周上,从而不会防碍电池存放空间。
[0031]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 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 按钮;电源按钮;变焦开关;和防止装置外壳在放置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其中在外镜筒 上设置至少部分具有弯曲表面的周面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位置,其 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部分,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其中防滚部分 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下侧。
[0032]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周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0033]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外镜筒的周面部分上,布置输入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0034] 根据一个实施例,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 位于周面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0035]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置三脚架螺孔。
[0036]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
[0037]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外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0038] 根据一个实施例,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
[0039]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 显示部分。
[0040]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周面部分不设置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 显示部分。
[0041] 根据一个实施例,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
[0042] 根据一个实施例,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
[0043] 根据一个实施例,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并且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 相同构件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
[0044] 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部分。
[0045] 根据一个实施例,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成变焦开关。
[0046]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 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 按钮;和电源按钮,防止装置外壳在放置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周面 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被布置在周面部分上的沿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
[0047]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利用包括通信部件、外镜筒、成 像元件、摄像按钮、电源按钮和变焦开关的成像装置,能够实现适合于与外部显示装置协 同地进行成像操作和/或显示操作的装置。
[0048]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技术效果是:设置防滚部分对包括具有弯曲表 面的周面部分的形态有效。因而,能够使成像装置避免因成像装置从餐桌或办公桌等掉落 而引起的损害或故障。
[0049]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利用包括通信部件、外镜筒、 成像元件、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的成像装置,能够实现适合于与外部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 成像操作和/或显示操作的装置。
[0050] 按照本技术,能够实现一种与成像装置有关的适合于协同动作、操作、或者附接和 分离的装置结构,所述成像装置能够与外部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
[0051]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效果只是例子,并不是限制性的,可以获得其它的效 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2] 图1连同图2-40 -起,图解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适配器和成像单元,是成 像单元和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053] 图2是图解说明其中从不同于图1的方向观察成像单元和显示装置的状态的透视 图;
[0054] 图3是图解说明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0055] 图4是在摄像操作中使用的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0056] 图5是成像装置的放大正视图;
[0057] 图6是成像装置的放大后视图;
[0058] 图7是成像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0059] 图8是成像装置的放大底视图;
[0060] 图9是成像装置的放大左视图;
[0061] 图10是成像装置的放大右视图;
[0062] 图11是图解说明具备操作弹簧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透视图;
[0063] 图12是图解说明具备操作按钮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透视图;
[0064] 图13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0065] 图14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正视图;
[0066] 图15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后视图;
[0067] 图16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0068] 图17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底视图;
[0069] 图18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左视图;
[0070] 图19是另一种成像装置的放大右视图;
[0071] 图20是适配器的透视图;
[0072] 图21是图解说明其中从不同于图20的方向,观察适配器的状态的透视图;
[0073] 图22是图解说明其中附接体被旋转地移动到保持位置的状态的适配器的透视 图;
[0074] 图23是适配器的分解透视图;
[0075] 图24是盖体的透视图;
[0076] 图25是图解说明其中盖体被拆卸的状态的适配器的透视图;
[0077] 图26是附接体的放大透视图;
[0078] 图27是适配器的示意后视图;
[0079] 图28是图解说明其中滑动第二滑块,从而压缩第二偏置弹簧的状态的示意后视 图;
[0080] 图29是图解说明其中滑动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从而压缩第二偏置弹簧和第一 偏置弹簧的状态的示意后视图;
[0081] 图30是图解说明其中一对附接体之间的间隙被加宽的状态的透视图;
[0082] 图31是图解说明其中所述一对附接体之间的间隙被进一步加宽的状态的透视 图;
[0083] 图32是图解说明其中适配器被附接到小型显示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0084] 图33是图解说明其中适配器被附接到大型显示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0085] 图34是图解说明弹簧的伸长量和弹力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0086] 图35是图解说明其中推压突起部分紧密接触显示装置的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 [0087] 图36是图解说明其中按压突起部分紧密接触显示装置的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
[0088] 图37是图解说明其中在静止状态下,使用成像单元的例子的示意侧视图;
[0089] 图38是图解说明其中利用3个偏置弹簧的适配器的例子的示意图;
[0090] 图39是图解说明其中利用3个偏置弹簧的适配器的例子中的操作的示意图; [0091] 图40是图解说明电池盖的背面和电池安装部分的俯视图;
[0092] 图41是图解说明当打开电池盖时,取出电池的状态的俯视图;
[0093] 图42是图解说明当打开电池盖时,安装电池的状态的俯视图;
[0094] 图43是图解说明安装电池盖的过程的俯视图;
[0095] 图44是图解说明安装电池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0096] 图45是成像单元的方框图;和
[0097] 图46是图解说明成像单元的另一种形状例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8] 相关申请的引用
[0099] 本申请要求2013年8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169727,2013年8 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173891,2013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13-192269,和2014年1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4-011229的优先权,上述 各个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在此引为参考。
[0100]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0101]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利用成像装置的摄像操作中,从摄影者观察的方向被设定成 前后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于是,被摄物体侧是前侧,摄影者侧是后侧。
[0102] 另外,下面说明的前后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的实现 并不局限于这些方向。
[0103] 成像单元的示意结构
[0104] 成像单元1包括成像装置2和适配器3 (安装部分或安装装置)(参见图1-3)。适 配器3可附接到成像装置2的后表面,和从所述后表面分离。不过,成像单元1可具有其中 在成像装置的后端,与成像装置2 -体地形成适配器3的一体式结构。成像装置2具有往 来于显示装置4传送和接收图像数据等的通信功能。
[0105] 适配器3可附接到显示装置4和从显示装置4分离。显示装置4例如是移动电话 机。然而,显示装置4并不局限于移动电话机,可以是具有显示功能的其它装置,例如,便携 式终端、电视系统等。
[0106] 另外,下面将说明其中与适配器3分离地构成成像装置2,并且耦接到成像装置2 的适配器3可附接到显示装置4和从显示装置4分离的情况,其中显示装置4是移动电话 机。
[0107] 显示装置的示意结构
[0108] 显示装置4包括布置在外壳5内外的各个必要部件。外壳5例如是以大体矩形的 形状形成的,显示面板6设置在一个表面(后表面)上。显示面板6是触摸面板,通过在显 示面板6的每个预定位置,进行接触操作,执行预定的功能。
[0109] 显示装置4具有往来于成像装置2传送和接收图像数据等的通信功能。
[0110] 成像装置的结构
[0111] 成像装置2包括外镜筒7、布置在外镜筒7内的多个透镜组,和位于透镜组的后侧 的成像元件(未例示)(参见图1-10)。在成像装置2中,经透镜组进入的光在成像元件中 经历光电变换。于是,成像装置2能够捕捉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
[0112] 外镜筒7包括以从前侧延伸到后侧的大体圆柱形的形状形成的周面部分7a,从周 面部分7a的前端向内突出的突出部分7b,和从后侧封闭周面部分7a的后表面部分7c。
[0113] 在外镜筒7内,支承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内镜筒8和8(参见图2、4和5)。于 是,当内镜筒8和8相对于外镜筒7向前伸出时,成像装置2变成摄像状态(参见图4),当 向前伸出的内镜筒8和8被向后缩回,从而被收纳在内镜筒7中时,成像装置2变成折叠状 态(参见图2)。
[0114] 在位于最内侧的内镜筒8的前表面部分中,形成大体矩形形状的通光孔8a(参见 图4)。透镜挡板9和9被支承在位于最内侧的内镜筒8的前表面部分的背面一侧,以便自 由地打开和关闭。借助开关机构(未例示),镜头挡板9和9在折叠状态下被关闭,在摄像 状态下被打开。于是,在折叠状态下,内镜筒8的通光孔8a被镜头挡板9和9关闭(参见 图2),而在摄像状态下,通光孔8a被镜头挡板9和9打开(参见图4)。
[0115] 在成像装置2内,沿光轴方向彼此分离地布置包括位于最前侧的摄像透镜10 (参 见图4)的多个透镜组,如果利用镜头挡板9和9打开通光孔8a,那么光从外部入射到摄像 透镜10。
[0116] 操作环11可旋转地支承在外镜筒7的前端(参见图2)。当操纵操作环11时,进 行手动聚焦或变焦的透镜组沿着光轴方向被移动。
[0117] 在外镜筒7的前端,环形地设置操作环11,从而用户容易进行操作环11的旋转操 作。如果利用锯齿状的握持部分形成操作环11的表面,那么这也适合于提高旋转操作的可 操作性。
[0118] 另外,操作环11能够根据响应于来自显示装置4的用户操作,利用后面说明的无 线通信的控制,在手动聚焦操作和变焦操作之间改变操作内容。于是,操作环11可以按照 用户的嗜好或情况,用作聚焦操作和变焦操作的操作部件。
[0119] 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的外周上,在隔开180°的彼此相对位置设置向后突 出的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 (参见图3和6)。在耦接部件12和12上,分别设置沿圆 周方向单独向外突出的锁定突起12a和12a。因而,形成接合结构体,所述接合结构体与后 面说明的适配器3的耦接凹槽部分18a和18a及锁定件17a和17a接合。
[0120] 在后表面部分7c的f禹接部件12周围,沿如后方向可移动地支承锁定销13,锁定销 13由弹簧(未例示)向后偏置。
[0121]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后端,布置解锁柄2a(参见图10)。操作解锁柄2a, 从而把锁定销13拉入外镜筒7中。
[0122] 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的稱接部件12和12之间的部分,布置电池盖2b(参 见图3和6)。在成像装置2中,在电池盖2b内形成电池安装部分70 (参见图41和42)。电 池盖2b被打开和关闭,从而能够把电池(未例示)装入存放部分中,和从存放部分中取出。
[0123] 这里,在后表面部分7c的外周上,形成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从而第一和 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之间的空间可用于布置电池盖2b和电池安装部分70。换句话说,耦 接部件12和12形成在后表面部分7c的外周上,从而不会妨碍电池存放空间的确保。
[0124]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上端,沿前后方向彼此分离地布置麦克风2c和2c及 电源按钮2d(参见图2、3和7)。麦克风2c和2c是用于输入外部声音的部件。在其中如本 实施例一样,作为镜头套管的外镜筒7是主体的装置中,在易于布置麦克风的各个位置之 中,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最不可能阻挡外部声音。因此,麦克风2c和2c被布置在周面 部分7a上,从而适合于收集外部声音。由于麦克风2c和2c被设置在周面部分7a的上端, 因此当用户抓住外镜筒7时,麦克风2c和2c很难被遮挡,从而适合于输入外部声音。
[0125] 另外,从外部,例示的麦克风2c和2c在视觉上被识别成麦克风孔。麦克风2c和 2c被布置在周面部分7a内,不过至少把外部声音引导到外部声音被输入其中的两个麦克 风的麦克风孔(2c和2c)是在周面部分7a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形成的。水平对称的位 置适合于收集左右立体声声音。
[0126] 电源按钮2d被布置成以致其表面不比形成周面部分7a的表面更突出。例如,如 图中图解所示,电源按钮是与周面部分7a共面地形成的。另一方面,电源按钮2d的表面可 以比周面部分7a进一步下陷。
[0127] 电源按钮2d不比周面部分7a更突出,从而适合于防止错误地操作电源按钮2d。
[0128] 如果电源按钮2d被操作,那么在成像设备2中,开始供电或者停止供电。当供电 时,内镜筒8和8相对于外镜筒7向前伸出,从而设定摄像状态,当停止供电时,向前伸出的 内镜筒8和8被向后缩回,并被收纳在外镜筒7中,从而设定折叠状态。
[0129]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形成三脚架螺孔2e(参见图8)。三脚架螺孔 2e是当进行摄像操作时,用于耦接成像装置2和三脚架(未例示)的螺孔。在如本实施例 中那样,外镜筒7具有勾勒出成像装置2的主体外形的构造的情况下,在周面部分7a的下 端形成三脚架螺孔2e,从而在附接三脚架期间,能够很好地保持平衡。
[0130]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在三脚架螺孔2e的左右两侧,设置防滚突起2f 和2f(参见图3和8)。防滚突起2f和2f稍微向下突出。当成像装置2被放置在办公桌或 餐桌上时,利用防滚突起2f和2f,防止成像装置2滚动,从而能够防止因成像装置2从办公 桌或餐桌等掉落而引起的损害或故障。
[0131] 在使整个或者至少一部分的周面部分7a弯曲,并且周面部分7a形成外壳体的情 况下,防滚突起2f是有益的。
[0132]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沿前后方向排列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摄 像按钮)2h(参见图3和9)。如果变焦开关2g被操作,那么在远摄和广角之间进行变焦。 如果快门按钮2h被操作,那么拍摄被摄物体。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被布置成彼此接 近,从而用户易于进行其中通过变焦调整视角,随后进行快门操作的一系列摄像操作。另 夕卜,不仅可沿前后方向排列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而且可在沿垂直方向或倾斜方向排 列的状态下,布置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
[0133] 快门按钮2h和变焦开关2g被布置在相同的构件2k上。所述构件2k连同外镜筒 7 -起,形成周面部分7a的一部分。布置成彼此接近的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被附加 在所述构件2k上,构件2k被附加在外镜筒7上,从而就制造而论,可有效地装配成像装置。
[0134] 另外,快门按钮2h可以是例如在半按下操作中,用于自动聚焦,而在全按下操作 中,用于对被摄物体成像或拍照的操作部件。例如,假定单独使用成像装置2,而没有显示 部分(即,显示装置4),从而聚焦操作困难。如果利用快门按钮2h的半按下,进行自动聚 焦,那么能够向用户提供直观地易于理解的操作。另外,如果设置声音输出部件,以致在自 动聚焦操作期间输出电子声音,那么这适合于用户识别所述操作。
[0135] 此外,如图中图解所示,以变焦推杆的形式,构成变焦开关2g。通过操作所述推杆, 进行变焦操作,从而改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利用广角按钮/远摄按钮,变焦开关2g可以 为按钮形式。此外,可以设置呈按钮形式和推杆形式的两个变焦开关。
[0136] 由于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被布置在周面部分7a的左端,因此当在摄像操作 中,从下侧抓握成像装置2时,操作手指自然地放在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周围,从而 通过提高可操作性,能够提高用户利用成像装置2的便利性。
[0137] 另外,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2h被布置在周面部分7a的左端,从而位于与设置 在周面部分7a的上端的麦克风2c和2c分离的位置。因而,麦克风2c和2c尽可能地不拾 取当用户操作快门按钮2h或变焦开关2g时发出的声音。
[0138] 关于变焦操作,准备了变焦开关2g和上述操作环11。因而,用户能够按照情况或 偏好,选择变焦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可操作性。
[0139] 另外,由于快门按钮2h和电源按钮2d被彼此分离地布置在作为周面部分7a上 沿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的上侧和横侧,因此更易于防止电力操作和摄像操作方面的操作错 误。此外,通过布置在周面部分7a的右侧和左侧,可以隔开快门按钮2h和电源按钮2d,不 过如果认为如上所述把电源按钮2d布置在周面部分7a的上侧是合适的,那么可适当地把 快门按钮2h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右侧或左侧)。
[0140]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左端,在快门按钮2h的后侧布置盖体2i。在成像装 置2中,在盖体2i内,设置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之类的外部连接端子和存储卡槽(未 例示)。于是,盖体2i被打开,从而可进行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和存储卡的安装。另外,通过 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或者存储卡的安装,利用成像装置2捕捉的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可被 记录在外部装置或存储卡中。
[0141] 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的右端,布置由液晶面板等形成的显示部分2j (参见图 10)。显示部分2j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或者存储卡是否被插入存储卡槽中。显示部分2j 不用于显示捕捉的图像数据。
[0142] 由于布置有显示部分2j,因此能够从成像装置2的外面,检查电池的剩余电量,或 者存储卡是否被插入存储卡槽中,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成像装置2的便利性。
[0143] 成像装置2具有无线通信功能。通过利用无线通信,例如,能够进行各种操作,t匕 如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或保存利用成像装置2捕捉的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通过操作显示 装置4执行成像装置2的摄像功能,和通过操作显示装置4执行成像装置2的变焦功能。
[0144] 例如,具体地,进行近场通信(NFC)的NFC部件(NFC标签)被安装在外镜筒7中接 近于周面部分7a的上端的内部中,与安装在显示装置4中的NFC部件进行非接触式通信。 另外,例如,设置无线保真(WIFI)通信部件,以便传送捕捉的图像数据,并与安装在显示装 置4中的WIFI通信部件进行无线通信。
[0145] 不仅可如上所述,通过操作电源按钮2d,使成像装置2通电,而且可通过在显示装 置4侧的近场通信,使成像装置2通电。例如,如果建立了近场通信,那么使成像装置2通 电。另外,如果在电源按钮2d周围,比如周面部分7a的上端,显示近场通信功能,那么用户 能够容易地理解通电操作。
[0146] 另外,由于NFC部件被布置在外镜筒7中的上侧,因此在通过在上述三脚架螺孔2e 中安装三脚架而利用成像装置2的情况下,NFC部件易于变得尽可能地接近于显示装置4, 从而有利于非接触式通信。
[0147] 此外,如后在图37中所述,如果考虑成像装置被放在放置面50上的状态,那么用 户一般从上侧使显示装置4接近于成像装置2。于是,NFC部件被布置在外镜筒7中的上 部,这也是一种在这种使用情况下,适合于近场通信的布置。
[0148] 另外,作为在成像装置2布置NFC部件的位置,可以考虑除外镜筒7中的上部之外 的例子,不过,NFC部件最好不被布置在接近于外镜筒7的后表面侧的位置,S卩,接近于后 表面部分7c侧的位置。这是因为如果进行近场通信的NFC部件被布置在后表面侧,那么当 如图32、33和37中那样,通过适配器3把成像装置2附接到显示装置4时,NFC部件可能 处于一直接近于显示装置4侧的NFC部件的状态,从而可能一直进行轮询。因此,NFC部件 最好被布置在除了外镜筒7的后表面侧外的位置。
[0149] 在成像装置2中,例如,可以向上述结构另外设置操作环70和70(参见图11)。操 作环70和70被可旋转地支承,以致沿前后方向排列在外镜筒7的周面部分7a中。通过 进行操作环70和70的旋转操作,能够进行摄像操作或再现中的各种模式(比如自动图像 拍摄模式、全景图像拍摄模式、连拍模式、近距离拍摄模式、夜间图像拍摄模式、背景模糊模 式、自拍模式、模糊校正模式、幻灯片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运动图像拍摄模式)的变 更。
[0150] 如上所述,使用操作环70和70,从而能够改变各种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利 用成像装置2的便利性。
[0151] 另外,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操作环70,如果设置多个操作环70、70、…,那么能够 增加可借助操作环70、70、…的相应操作位置的组合设定的模式,从而能够提高成像装置2 的功能性。
[0152] 此外,代替操作环70和70,可以设置用于实现各种模式的变更的操作按钮71、 71、···(参见图12)。设置操作按钮71、71、…,从而也能够按照与设置操作环70和70相 同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用成像装置2的便利性。
[0153] 另一种成像装置的结构
[0154] 尽管上面说明了成像装置2,不过代替成像装置2,可以利用以下的成像装置2A作 为成像单元1的结构(参见图13-19)。
[0155] 另外,除了成像装置2A比成像装置2短,并且部分具有和成像装置2不同的形状 或功能之外,成像装置2A和成像装置2相同。于是,将仅仅详细说明与成像装置2不同的 部分,其它部分被赋予与赋予成像装置2中的相同部分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 相同的其它部分的说明将被简化或者被省略。
[0156] 成像装置2和成像装置2A具有例如不同的变焦倍率,和拍摄图像的不同图像质 量。
[0157] 成像装置2A包括外镜筒7A,布置在外镜筒7A内的多个透镜组,和位于透镜组的后 侧的成像元件(未例示)。在成像装置2A中,经透镜组进入的光在成像元件中经历光电变 换。于是,成像装置2A能够捕捉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
[0158] 外镜筒7A包括以从前侧延伸到后侧的大体圆柱形的形状形成的周面部分7a,从 周面部分7a的前端向内突出的突出部分7b,和从后侧封闭周面部分7a的后表面部分7c。 在前后方向上,外镜筒7A比外镜筒7短。
[0159] 在外镜筒7A内,支承可沿前后方向伸出的内镜筒8和8(参见图13和14)。
[0160] 在外镜筒7A中,不支持操作环。另外,在成像装置2A中,可不按和成像装置2相 同的方式,设置操作环。
[0161] 在外镜筒7A的后表面部分7c的外周上隔开180°的彼此相对位置,设置向后突出 的耦接部件12和12 (参见图15)。在后表面部分7c的耦接部件12周围,沿前后方向可移 动地支承锁定销13。
[0162] 在外镜筒7A的周面部分7a的后端,布置解锁柄2a(参见图19)。操作解锁柄2a, 从而把锁定销13拉入外镜筒7A中。
[0163] 在外镜筒7A的后表面部分7c的稱接部件12和12之间的部分,布置电池盖2b (参 见图15)。在成像装置2A中,在电池盖2b内设置外部连接端子和存储卡槽。另外,在成像 装置2A中,按照和成像装置2相同的方式,可在快门按钮2h的后侧设置盖体,在盖体内,可 以设置外部连接端子和存储卡槽。
[0164] 在外镜筒7A的周面部分7a的上端,沿前后方向彼此分离地布置麦克风2c和2c 及电源按钮2d (参见图13和16)。
[0165] 在外镜筒7A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形成三脚架螺孔2e(参见图17)。在外镜筒 7A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在三脚架螺孔2e的左右两侧,设置防滚突起2f和2f (参见图14 和17)。防滚突起2f和2f倾斜地向外和向下突出。当成像装置2A被放置在办公桌或餐 桌上时,利用防滚突起2f和2f,防止成像装置2滚动,从而能够防止因成像装置2A从办公 桌或餐桌等掉落而引起的损害或故障。
[0166] 在外镜筒7A的周面部分7a的下端,沿前后方向排列变焦开关2g和快门按钮 2h(参见图13和18)。
[0167] 在外镜筒7A的周面部分7a的右端,布置由液晶面板等形成的显示部分2j (参见 图 19)。
[0168] 成像装置2A具有利用NFC、WIFI、无线局域网(LAN)等的无线通信功能。通过利 用无线通信,例如,能够进行各种操作,比如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或保存利用成像装置2A捕 捉的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通过操作显示装置4执行成像装置2A的摄像功能,和通过操作 显示装置4执行成像装置2A的变焦功能。
[0169] 另外,在成像装置2A中,按照和成像装置2相同的方式,可以设置操作环70或操 作按钮71,从而能够改变各种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用成像装置2A的便利性。
[0170] 适配器的结构
[0171] 适配器3包括布置在外壳14内外的各个必要部件(参见图20-22)。
[0172] 通过耦接位于前侧的座体15和位于后侧的盖体16,形成外壳14。
[0173] 座体15包括成圆盘状形成的座面部分17,从座面部分17向后突出的突起18和 18,分别设置在突起18和18内的导向件部分19和19,和从座面部分17向后突起的突起件 部分20 (参见图23)。
[0174] 突起18和18是以从在座面部分17的外周上,相隔180°彼此相对的位置突出,并 在座面部分17的左右两端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形状形成的。突起18向前开口,以耦接凹槽 部分18a的形式形成突起18的内部空间(参见图20)。
[0175] 在座面部分17的外周上,设置从前侧覆盖一部分的耦接凹槽部分18a的锁定件 17a、17a、…。在座面部分17中,形成与耦接凹槽部分18a连通的锁定孔17b。
[0176] 以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形成导向件部分19和19 (参见图23)。
[0177] 以从座面部分17的下端突出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形成突起件部分20。
[0178] 作为机构配置空间15a,形成由座体15中的导向件部分19和19及突起件部分20 围绕的空间。突起件部分20具有从外侧遮蔽布置在机构配置空间15a的机构,和避免从适 配器3的外部看到布置在其中的机构的功能。
[0179] 盖体16具有除一部分之外环形地形成其外形,并且在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和向 下开口的配置缺口 16a和16b (参见图23和24)。
[0180] 在盖体16中,形成向配置缺口 16a的下侧,连续地向后和向上开口的收纳凹陷部 分16c,并且在盖体16中,形成向配置缺口 16b的上侧,连续地向后和向下开口的收纳凹陷 部分16d。
[0181] 盖体16的左右两部分被分别设置成配置部分21和21,配置部分21和21通过连 接部分22相互连接。连接部分22是在收纳凹陷部分16c和16d之间的部分。
[0182] 配置部分21是以向前开口的凹陷形状形成的。在配置部分21设置向前突出并且 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突壁21a。
[0183] 作为向前开口并且纵向较长的弹簧配置空间21b,形成配置部分21的突壁21a的 内部空间。分别形成构成在配置部分21和21中形成的弹簧配置空间21b和21b的上壁和 下壁,作为弹簧支撑面21c和21及止挡面21d和21d。
[0184] 在外壳14内,沿垂直方向可滑动地支承第一滑块23 (参见图23和25)。第一滑块 23具有向上开口的C形形成的被支承面部分24,从被支承面部分24的左右两端向后突出 的侧面部分25和25,和从侧面部分25和25的上端沿彼此分离的方向突出的悬突部分26 和26。
[0185] 第一滑块23具备在被支承面部分24的左端,从下端向后突出的第一弹簧支撑面 部分27。第一滑块23具备在被支承面部分24的右端,从下端向后突出的突起支撑面部分 28。第一滑块23具备在被支承面部分24的右端,从上端向后突出的第二弹簧支撑面部分 29 〇
[0186] 在第一滑块23中,除悬突部分26和26外的各个部分被插入并布置在机构配置 空间15a中,悬突部分26和26被布置成从后侧覆盖座体15的导向件部分19和19。在第 一滑块23中,侧面部分25和25被导引到导向件部分19和19,以便沿垂直方向滑动。
[0187] 在如上所述布置第一滑块23的状态下,第一偏置弹簧30被布置在第一弹簧支撑 面部分27和盖体16的一个弹簧支撑面21c之间。第一偏置弹簧30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 其两端被压向第一弹簧支撑面部分27和弹簧支撑面21c。于是,第一偏置弹簧30向下偏置 第一滑块23。如果第一滑块23被第一偏置弹簧30向下偏置,那么第一弹簧支撑面部分27 被压向盖体16的左止挡面21d,从而限制第一滑块23的向下移动。
[0188] 在外壳14内,在第一滑块23的后侧,沿垂直方向可滑动地支承第二滑块31。第二 滑块31具有以纵向较长的大体矩形的形状形成的基面部分32,和在基面部分32的下端,从 右端向右突出的突面部分33。
[0189] 第二滑块31具备从突面部分33的下端,向后突出的弹簧支撑面部分34。第二滑 块31具备在基面部分32的下端,向下开口的退出用缺口 35。
[0190] 在第二滑块31中,基面部分32被附接并保持在装饰面板36中。装饰面板36包 括纵向较长并且大体为矩形的保持基底36a,和从保持基底36a的左右两端向后突出的侧 壁部分36b和36b。在被安装在保持基底36a的后表面上并由侧壁部分36b和36b从侧面 围绕的状态下,基面部分32被保持在装饰面板36中。
[0191] 在被保持在装饰面板36中的状态下,第二滑块31被插入并布置在机构配置空间 15a中。装饰面板36的侧壁部分36b和36b被导引到盖体16的配置部分21和21的相应 内表面,从而使第二滑块31沿垂直方向滑动。
[0192] 在如上所述布置第二滑块31的状态下,第二偏置弹簧37被布置在弹簧支撑面部 分34和第一滑块23的第二弹簧支撑面部分29之间。第二偏置弹簧37例如是压缩螺旋弹 簧,其两端被压向弹簧支撑面部分34和第二弹簧支撑面部分29。于是,第二偏置弹簧37向 下偏置第二滑块31。如果第二滑块31被第二偏置弹簧37向下偏置,那么弹簧支撑面部分 34被压向第一滑块23的突起支撑面部分28,结果,突起支撑面部分28被压向座体15的右 止挡面21d,从而限制第二滑块31的向下移动。
[0193] 第一偏置弹簧30的弹力小于第二偏置弹簧37的弹力。
[0194] 如上所述,第一偏置弹簧30被布置在第一滑块23的第一弹簧支撑面部分27和盖 体16的一个弹簧支撑面21c之间,第二偏置弹簧37被布置在第二滑块31的弹簧支撑面部 分34和第一滑块23的第二弹簧支撑面部分29之间。于是,通过第一滑块23,第一偏置弹 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被相互串联连接。于是,第二滑块31被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 偏置弹簧37向下偏置。
[0195] 在第二滑块31的基面部分32的上端,可旋转地支承第一附接体38。第一附接体 38具有支承在基面部分32中、大体为板状的夹持部分39,和沿着与夹持部分39垂直的方 向,从夹持部分39的前端突出的保持突起40。
[0196] 在座体15到耦接盖体16的状态下,第一附接体38被布置在于盖体16中形成的 配置缺口 16a。
[0197] 第一附接体38可在第一状态下,被收纳在收纳凹陷部分16c中,以便取得对第一 滑块23来说关闭的收纳位置(参见图21)。换句话说,第一附接本38处于被收纳在座体 15中的状态。
[0198] 另外,第一附接体38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取得对第一滑块23来说打开的保持位置 (参见图22)。在收纳位置(第一状态)和保持位置(第二状态)之间,可旋转地移动第一 附接体38。
[0199] 在保持位置,第一附接体38处于从盖体16向后突出的状态。
[0200] 在夹持部分39内设置弹性体41 (参见图26)。通过利用橡胶材料,一起地一体形 成附接到夹持部分39的板状面形部分41a,沿着水平方向从面形部分41a的中央部分突出 的推压突起41b和41b,和在从面形部分41a突出的推压突起41b和41b的右侧和左侧的按 压突起41c、41c、…,形成弹性体41。
[0201] 推压突起41b和41b可弹性变形,是沿着水平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的,并且是这样 形成的,以致在附接体38被旋转地移动到保持位置的状态下,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使推压 突起41b和41b倾斜,以致沿着突出方向彼此水平分离。
[0202] 按压突起41c、41c、···,可弹性变形,是沿着垂直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的,并且是沿 着水平方向延伸地形成的。使按压突起41c、41c、…倾斜,以致沿着突出方向接近于保持突 起40。
[0203] 支承板42沿着水平方向附接到盖体16的中央部分的下端侧。在使座体15和盖 体16耦接的状态下,支承板42的一部分位于在第二滑块31中形成的退出用缺口 35中,从 而避免支承板42和第二滑块31之间的干扰。
[0204] 在支持板42的下端,可转动地支承第二附接体43。第二附接体43具有支承在支 承板42中并且大体呈板状的夹持部分44,和沿着与夹持部分44垂直的方向,从夹持部分 44的前端突出的保持突起45。
[0205] 在使座体15和盖体16耦接的状态下,第二附接体43被置于在盖体16中形成的 配置缺口 16b中。第二附接体43被收纳在收纳凹陷部分16d中,并且可在对于座体15来 说被关闭的收纳位置(参见图21)和对于座体15来说被打开的保持位置(参见图22)之 间旋转地移动。在保持位置,第二附接体43处于从盖体16向后突出的状态。
[0206] 在夹持部分44内,设置与设置在第一附接体38的夹持部分39内的弹性体相同的 弹性体41 (参见图26)。
[0207]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分别被收纳在收纳凹陷部分16c 和16d中,因此能够以当适配器3不被使用时,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被收纳的状 态,携带或保管适配器3,从而能够改善不使用时的操作性。
[0208] 另外,由于当不使用适配器3时,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分别被收纳在收 纳凹陷部分16c和16d中,因此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不从盖体16突出,从而能 够防止损害或刮擦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
[0209] 适配器相对于成像装置的附接和分离
[0210] 按照以下方式,把具有上述结构的适配器3耦接到成像装置2。
[0211] 首先,把成像装置2或2A的耦接部件12和12分别插入在适配器3的座体15中 形成的耦接凹陷部分18a和18a中。
[0212] 之后,绕成像装置2或2A旋转适配器3。如果适配器3被旋转,那么适配器3的锁 定件17a、17a、…分别与成像装置2或2A的锁定突起12a、12a、…接合,从而相对于成像 装置2或2A,沿前后方向限制适配器3的移动。换句话说,锁定突起形成与适配器3的锁定 件17a和17a接合的状态。
[0213] 此时,座体15同时按压成像装置2或2A的锁定销13,结果,克服弹簧的弹力,锁定 销13被拉入外镜筒7中,以致使适配器3旋转到预定位置,并且锁定孔17b与锁定销13匹 配。另外,利用弹簧使锁定销13从外镜筒7突出,从而被插入锁定孔17b中。
[0214] 当锁定销13被插入锁定孔17b中时,适配器3对于成像装置2或2A的旋转受到 限制,从而使适配器3呈锁定状态地耦接到成像装置2或2A。
[0215] 如上所述,借助耦接部件12和12,相对旋转成像装置2和适配器3,从而能够容易 地相互耦接成像装置2和适配器3。另外,利用锁定销13维持耦接状态。
[0216] 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的外周上,隔开180°的彼此相对位置,设置向后突出 的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 (参见图3和6)。在耦接部件12和12上,分别设置沿圆周 方向,分别向外突出的锁定突起12a和12a。在后表面部分7c的耦接部件12周围,沿前后 方向可移动地支承锁定销13,并且利用弹簧(未例示)向后偏置锁定销13。
[0217] 在解锁状态下,操作解锁柄2a,以致锁定销13被拉入外镜筒7中,并且沿着与耦接 时相反的方向绕成像装置2或2A旋转适配器3,从而完成适配器3从成像装置2或2A的 脱离。如果沿着与耦接时相反的方向,绕成像装置2或2A旋转适配器3,那么锁定件17a、 17a···和成像装置2或2A的锁定突起12a、12a之间的接合状态被取消。在这种状态下,使 适配器3相对于成像装置2或2A向后移动,从耦接凹陷部件18a和18a拔出耦接部件12 和12,从而使适配器3脱离成像装置2或2A。
[0218] 相对于显示装置附接和分离适配器期间的操作
[0219] 下面,说明在相对于显示装置4,附接和分离适配器3期间的操作(参见图 27-33)。
[0220] 在适配器3未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由于第一偏置弹簧30的偏置力把第 一弹簧支撑面部分27压向盖体16的左止挡面21d,因此第一滑块23的向下移动受到限制 (参见图27)。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用第二偏置弹簧37把弹簧支撑面部分34压向第一滑 块23的突起支撑面部分28,从而突起支撑面部分28被压向座体15的右止挡面21d,因此 第二滑块31的向下移动受到限制。
[0221] 分别从盖体16的收纳凹陷部分16c和16d抽出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 并且旋转地移动到保持位置,从而完成适配器与显示装置4的附接。
[0222] 当适配器3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时,抓住并向上移动第一附接体38。
[0223] 当第一附接体被向上移动时,首先,第二滑块31随同第一附接体38的移动一起被 向上移动(参见图28)。如果第二滑块31被向上移动,那么第二偏置弹簧37被压缩。
[0224] 此外,如果第二滑块31随同第一附接体38的移动一起被向上移动,那么第二偏置 弹簧37被压缩,同时,归因于第二偏置弹簧37的压缩,第二弹簧支撑面部分29被向上挤 压,第一滑块23被向上移动(参见图29)。当第一滑块23被向上移动时,第一偏置弹簧30 被压缩。于是,第二偏置弹簧37和第一偏置弹簧30同时被压缩。
[0225] 如上所述,如果第一附接体38被向上移动,那么第一附接体38与第二附接体43 的间隔被加大。第一附接体38被向上移动到与待附接的显示装置4的尺寸对应的位置(参 见图30和31)。
[0226] 之后,显示装置4被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夹持,从而适配器3被附接到 显示装置4 (参见图32和33)。此时,借助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沿着接近 于第二附接体43的方向,向第二附接体43偏置第一附接体38,从而弹性体41和41紧密接 触显示装置4。
[0227] 在适配器3被附接到小型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 之间的间隔较小(参见图32),而在适配器3被附接到大型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第一附接 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较大(参见图33)。
[0228] 在适配器3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第一附接体38的保持突起40和第二 附接体43的保持突起45处于绕到显示装置4的背面一侧的状态。于是,防止适配器3从 显示装置3向前脱落。
[0229] 如图32或图33中图解所示,当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时,适配器3具有其中第二附 接体43被设定到固定位置,而使第一附接体38 -侧伸长的结构。仅仅伸缩在上侧的第一 附接体38,从而调整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于是,成像装置2的成像 光轴位于与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板6在高度方向(显示装置4的外壳的短边方向)的中心 点相同或更低的位置。另外,成像装置2的底面位置和显示装置4的底面位置大体相互一 致,而与显示装置4的尺寸无关。
[0230] 因此,用户能够不管显示装置4地,容易并且稳定地拿着与成像单元1附接的显示 装置。另外,即使在与成像单元1附接的显示装置4被照现在样子放置在办公桌等上的情 况下,其姿态也是稳定的,从而附接的显示装置4b也适合于在这种状态下成像。
[0231] 另外,第二附接体43被固定到固定位置,从而存在适配器3相对于显示装置4的 附接状态稳定的优点。
[0232] 如图30和31中图解所示,在适配器3上,设置指示其中第一附接体38侧向上伸 长的结构的标记48。标记48使用户可以识别第一附接体38的位置向上延伸,从而在与显 示装置4的附接期间,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附接部分。于是,能够改善可用性。
[0233] 抓住第一附接体38,使第一附接体38随同第二滑块31-起向上移动,以致在第一 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取出显示装置4,从而从显示装置4取下适配器3。如果在 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取出显示装置4之后,解除给予第一附接体38的向上 的作用力,那么第一附接体38随同第二滑块31和第一滑块23 -起向下移动,从而借助第 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的偏置力,使第一滑块23和第二滑块31恢复到在附接 到显示装置4之前的初始状态。
[0234] 归因于第一偏置弹簧和第二偏置弹簧之间的串联连接的操作
[0235] 如上所述,在适配器3中,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通过第一滑块23相 互串联连接,从而归因于第一滑块23的滑动操作,第二偏置弹簧37和第一偏置弹簧30同 时被压缩。
[0236] 下面说明当同时压缩第二偏置弹簧37和第一偏置弹簧30时的操作(参见图34)。
[0237] 图34是其中横轴表示伸长量(压缩量),纵轴表示弹簧弹力(力量)的示图。在 成像单元1中,最好利用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以恒定的作用力夹持尺寸不同的 显示装置4,理想地,即使在弹簧的伸长量变化的状态下,弹簧弹力也恒定(状态A)。
[0238] 图中图解说明的状态B和状态C分别指示具有不同的弹簧弹力的第一偏置弹簧和 第二偏置弹簧的伸长量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并且相对于状态A显著倾斜。
[0239] 另一方面,状态D指示当第一偏置弹簧和第二偏置弹簧被相互串联连接时,伸长 量和力量之间的关系,状态D具有比状态B和C小的相对于状态A的倾角,从而是接近于理 想状态A的状态。
[0240] 于是,如在适配器3中那样,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被相互串联连 接,由于第一滑块23的滑动操作,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同时被压缩。从而, 当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变化时,相对于第一附接体38的向下的偏置 力的变化较小。
[0241] 适配器的推压突起和按压突起的操作
[0242] 如上所述,在用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夹持显示装置4,从而适配器3附 接到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弹性体41和41的推压突起41b、41b、…和按压突起41c、41c、… 紧密接触显示装置4。
[0243] 在显示装置4紧密接触推压突起41b、41b、…的状态下,由于推压突起41b、41b^·· 可弹性变化,并且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使第二附接体43沿着接近于第一附 接体38的方向偏置,从而使相对于从面形部分41a的突出方向倾斜的推压突起41b、41b^·· 弹性变形,从而被挤压在显示装置4和面形部分41a之间(参见图35)。
[0244] 于是,推压突起41b、41b、…和显示装置4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 适配器3从显示装置4脱落。
[0245] 另外,尽管在上面的说明中,使排列的推压突起41b和41b倾斜,以致沿着从面形 部分41a的突出方向,在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不过相反,可以使排列的推压突起41b和41b 倾斜,以致沿着从面形部分41a的突出方向,在排列方向上彼此接近。
[0246] 此外,在按压突起41c、41c、…紧密接触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由于按压突起41c、 41c、…可弹性变化,并且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使第二附接体43沿着接近于 第一附接体38的方向偏置,因此使相对于从面形部分41a的突出方向倾斜的按压突起41c、 41c、…弹性变形,从而被挤压在显示装置4和面形部分41a之间(参见图36)。
[0247] 于是,按压突起41c、41c、…与显示装置4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 适配器3从显示装置4脱落。
[0248] 另外,由于使按压突起41c、41c、…倾斜,以致沿着突出方向,在第一附接体38和 第二附接体43绕第一滑块23或座体15的可旋转移动点彼此分离,因此第一附接体38和 第二附接体43难以被移动到相对于显示装置4的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的前端 侧的相反侧,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适配器3从显示装置4脱落。
[0249] 另外,由于沿连接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的可旋转移动方向与其前端的 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多个按压突起41c、41c、···,因此与显示装置4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 从而能够进一步更加有效地防止适配器3从显示装置4脱落。
[0250] 成像单元的使用等的实施例
[0251] 如上所述,附接到成像装置2或2A的适配器3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 S卩,成像装置 2或2A通过适配器3附接到显示装置4,从而形成成像单元1。
[0252] 在适配器3被附接到显示装置4的状态下,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被旋 转移动到保持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例如,第一附接体38或第二附接体43和显示装置4被 放在办公桌等的表面50上,从而能够在静止状态下,使用成像单元1 (参见图37)。
[0253] 如上所述,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具有把适配器3附接到显示装置4的 功能,还具有用于在静止状态下使用成像单元1的支架的功能。于是,通过功能性的改善, 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0254] 另外,在成像单元1的携带状态和静止状态下,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的拍摄操作 都相同,通过成像装置2或2A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无线通信,利用成像装置2或2A捕捉的 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被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板6上。通过检查显示在显示面板6上 的画面,并通过操作成像装置2或2A的快门按钮2h,或者操作作为触摸面板的显示面板6 的预定操作部分,摄影者可捕捉利用成像装置2或2A获得的图像数据或视频数据。
[0255] 其中偏置弹簧的数目不同的例子
[0256] 尽管在上面的说明中,举例说明了其中设置包括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 簧37在内的两个偏置弹簧的适配器3,不过,适配器例如可包括3个或者更多的偏置弹簧。
[0257] 下面,说明包括3个偏置弹簧的适配器3A(参见图38)。另外,下面说明的适配器 3A是其中可利用3个或者更多的偏置弹簧,形成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适配器的例子,下 面概念地说明其结构等。
[0258] 适配器3A包括都可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23、第二滑块31和第三滑块46。 第二偏置弹簧37支承在第一滑块23和第二滑块31之间;第一偏置弹簧30支承在第一滑 块23和第三滑块46之间;第三偏置弹簧47支承在第三滑块46和盖体16之间。
[0259] 于是,在适配器3A中,第二偏置弹簧37、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三偏置弹簧47通过 第一滑块23和第三滑块46,被相互串联连接。
[0260] 第一偏置弹簧30的弹簧弹力小于第二偏置弹簧37的弹簧弹力,而第三偏置弹簧 47的弹簧弹力小于第一偏置弹簧30的弹簧弹力。
[0261] 在适配器3A中,如果第二滑块31因第一附接体38的移动而被移动,那么第二偏 置弹簧37被压缩,以致第二偏置弹簧37的弹簧弹力被施加于第一滑块23,从而使第一滑 块23沿着与第二滑块31相同的方向移动(参见图39)。另外,如果第一滑块23被移动, 那么第一偏置弹簧30被压缩,以致第一偏置弹簧30的弹簧弹力被施加于第三滑块46,从而 使第三滑块46沿着与第一滑块23相同的方向移动。此外,如果第三滑块46被移动,那么 第三偏置弹簧47被压缩。
[0262] 如上所述,在适配器3A中,第二偏置弹簧37、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三偏置弹簧47 通过第一滑块23和第三滑块46,被相互串联连接,从而归因于第一滑块23的滑动操作,第 二偏置弹簧37、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三偏置弹簧47同时被压缩。于是,当第一附接体38 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变化时,对于第一附接体38的偏置力的变化较小。
[0263] 另外,在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适配器中,可借助滑块,彼此串联地连接4个或者 更多的偏置弹簧。
[0264] 成像单元的一个实施例
[0265] 下面,说明按照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单元的方框图(参见图45)。
[0266] 成像单元1包括成像装置2 (2A)和适配器3 (3A)。
[0267] 成像装置2 (2A)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透镜组52 ;对经透镜组获得的光进行光电 变换的成像元件53 ;进行利用成像元件53捕捉的图像数据的诸如模-数转换之类信号处 理的照相机信号处理部分54 ;和进行图像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处理的图像数据处理部分55。 另外,成像装置包括往来于存储卡100读取和写入图像数据的读/写器(R/W) 56 ;控制整个 成像装置2(2A)的中央处理器(CPU)57;诸如允许用户进行必要操作的各种开关之类的输 入操作部分58、58、…(变焦开关2g、快门按钮2h等);和NFC部件59。在图45中,附图 标记510表示无线通信。
[0268] 照相机信号处理部分54对来自成像兀件53的输出信号进行各种信号处理,比如 转换成数字信号,噪声消除,图像质量校正,和转换成亮度/色差信号。
[0269] 图像数据处理部分55进行基于预定图像数据格式的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处理或 解压缩解码处理,或者诸如分辨率之类的数据标准的转换处理。
[0270] R/W56把利用图像数据处理部分55编码的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卡100,并读取记录 在存储卡1〇〇中的图像数据。
[0271] CPU57起控制设置在成像装置2(2A)中的各个部分的控制处理部分的作用,根据 来自输入操作部分58、58、…的指令输入信号,控制所述各个部分。
[0272] 另外,CPU57可通过利用通信部件59进行的无线通信,往来于显示装置4 一侧传 送和接收各种数据和控制信息,通信部件59具有上面说明的NFC部件或WIFI通信部件。
[0273] 操作部分58、58、…把与用户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指令输入信号输出给CPU57。
[0274] 存储卡100例如是可附接到与R/W56相连的存储卡槽,和从所述存储卡槽取下的 半导体存储器。
[0275] 下面,说明成像装置2 (2A)的操作。
[0276] 如果响应来自操作部分58、58、…的指令输入信号,操作快门(未例示),那么捕 捉图像数据从照相机信号处理部分54被输出给图像数据处理部分55,以便进行压缩编码 处理,并被转换成具有预定数据格式的数字数据。转换后的数据被输出给R/W56,以便写入 存储卡100中。另外,转换后的数据可通过无线通信被传送给显示装置4,以便输出给显示 面板6,或者以便写入显示装置4的记录部分中。
[0277] 在再现记录在存储卡100中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响应对输入操作部分58、58^·· 的操作,R/W56从存储卡100读取预定图像数据,以便在图像数据处理部分55中进行解压 缩解码处理,随后再现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被传送给显示装置4,以便输出给显示面 板6,从而显示再现的图像。
[0278] 电池安装结构
[0279] 下面参考图40-44,说明上述成像装置2中的电池安装结构。
[0280] 图40图解说明电池盖2b的背面,和通过打开电池盖2b而向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 分7c侧露出的电池安装部分70。
[0281] 在电池盖2b的背面,设置4个滑动爪61。另外,处于被插入圆形凸起63、63、...... 中的状态下的柔性连接件62被附接到电池盖2b的背面。通过紧固到圆形凸起63,或者粘 附到电池盖2b的背面,柔性连接件62被固定到电池2b的背面。柔性连接件62的前端62a 伸长,以便从电池盖2b的平面突出,前端62a被插入设置在电池安装部分70的上侧的插孔 72中。
[0282] 为了便于说明,图40举例说明从外镜筒7中取下电池盖2b的状态,不过通常,在 使电池盖2b脱离原来位置的情况下,柔性连接件62的前端62a在被插入插孔72中的状态 下被锁定,如图41中所示。换句话说,柔性连接件62构成外镜筒7和电池盖2b之间的铰链 机构。因而,即使在电池盖2b被打开的状态下,电池盖2b也不会从外镜筒7脱落。另外,由 于前端62a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能够相对于外镜筒7,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移动电池盖2b。
[0283] 电池安装部分70是能够装入图41中图解所示的扁平方形电池的凹进空间。在电 池安装部件70的上部,形成与电池90的电极端子91、91和91接触的电极端子71、71和 71。图42图解说明电池90被装入电池安装部分70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极端子91、 91和91接触电极端子71、71和71。
[0284] 在作为电池安装部分70的空间的后侧,在左右两边形成用于附接电池盖2b的锁 定轨74和74,在两个锁定轨74和74每一个中,形成两个缺口部分73和73。
[0285] 在对应于电池盖2b的背面的4个滑动爪61的位置,形成总共4个缺口部分73。
[0286] 如果要关闭电池盖2b,那么把电池盖2b的背面放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上, 如图43中图解所示,把4个滑动爪61分别放入4个缺口部分73中。另外,在这种状态下, 滑动电池盖2b,从而导致图44的状态。因而,滑动爪61被锁定在锁定轨74和74中,从而 电池盖2b处于关闭状态。
[0287] 在打开电池盖2b的情况下,相反地向下滑动电池盖2b。另外,对这个操作来说,如 图44中图解所示,最好在电池盖2b的正面一侧,形成用于挂住手指的微小突起65或者指 示滑动方向的标记66。
[0288] 如果用户向下滑动电池盖2b,那么如图43中图解所示,4个滑动爪61分别被移动 到4个缺口部分73的位置。当在这种状态下抬起电池盖2b时,电池盖2b被打开,如图41 中图解所示。
[0289] 如上所述,电池90被装入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 -侧中形成的电池安装部 分70中。这种情况下,以电池的平面垂直于成像装置2的成像光轴的姿势,装入扁平电池 90。在平行于成像光轴地装入电池90的情况下,必须在外镜筒7的大体呈圆柱形的形状中, 形成用于收纳剩余电池的成形部分,不过如果顺着后表面部分7c以垂直姿势收纳电池90, 那么不会影响外镜筒的形状。因而,成像装置2的设计自由度增大。
[0290] 另外,如上所述,电池安装部分70被设置在后表面部分7c,从而适合于涉及外镜 筒7内的基板(未例示)的整个成像装置2的小型化。例如,上面布置成像元件的基板被 配置成垂直于光轴,但是平行于基板地形成电池收纳空间,从而适合于减小光轴方向的外 壳大小。
[0291] 电池90可以装卸,从而能够更换成预备的电池,从而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0292] 另外,在打开电池盖2b的情况下,由于电池盖2b只需要被向下滑动和抬起,从而 操作简单,在电池盖因柔性连接件62而不会掉落的状态下,位置的自由度较高。因此,在更 换电池等的情况下,电池盖2b不会受到阻碍,并且可防止电池盖2b丢失。
[0293] 由于电池盖2b的上侧通过柔性连接件62连接到外镜筒7,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电池 盖2b处于自然地盖住电池安装部分70的位置。因此,用户更易把滑动爪61放在缺口部分 73的位置,通过按照原状向上滑动电池盖的极简单操作,就能够关闭电池盖2b。
[0294] 设置电池盖2b,从而后表面部分7c看起来美观。另外,能够防止电池掉落。
[0295] 另外,沿着锁定轨74和74进行电池盖2b的打开和关闭期间的滑动,不过这是在 避开耦接部件12和12的状态下进行的。于是,不会妨碍耦接部件12和12的功能。当然, 耦接部件12和12具有不被滑动的固定结构,因此,耦接部件12和12的功能被维持,而与 电池盖2b的滑动无关。
[0296] 另外,电池盖2b具有向下滑动的结构,从而不会向外镜筒7的上方露出电池盖的 形状。例如,如图8中图解所示,向下方露出电池盖2b,从而在外镜筒7的周面上看到与电 池盖2b的界线。如果在上方看到该界线,那么这会有损外观。换句话说,通过利用向下滑 动结构,能够改善上方的外观,从而外观看起来美观。
[0297] 其他
[0298] 尽管在上面的说明中,说明了其中第一偏置弹簧30、第二偏置弹簧37和第三偏置 弹簧47都是压缩螺旋弹簧的例子,不过,这些偏置弹簧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弹簧,例如可以 是拉伸螺旋弹簧。
[0299] 另外,尽管在上面的说明中,说明了其中在沿接近于第二附接体43的方向偏置第 一附接体38的状态下,沿着垂直方向移动第一附接体38的例子,不过,可以在沿相互接近 的方向,偏置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的状态下,沿着垂直方向分别移动第一附接体 38和第二附接体43。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允许第二附接体43沿垂直方向被移动的滑动 机构,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弹簧的偏置力可被施加于第二附接体43。
[0300] 成像装置2被描述成大体具有圆柱形,不过,成像装置2的形状不受限制。例如, 如图46中所示,成像装置2的外镜筒形状可以大体为长方体形状。
[0301] 结论
[0302]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像单元1包括成像装置2和适配器3。
[0303] 由于成像单元由成像装置和安装部分构成,因此成像装置可被附接到外部显示装 置,以便使用。
[0304] 成像装置2包括向外部装置传送图像数据的通信部件59,其中至少布置镜头的外 镜筒7,成像元件53,摄像按钮(快门按钮2h)和电源按钮2d。另外,包括变焦开关2g。此 夕卜,包括防止装置外壳在放置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防滚突起2f和2f)。
[0305] 另外,在外镜筒7上设置周面部分7a ;快门按钮2h被布置在例如周面部分7a的 右侧;电源按钮2d被布置在周面部分7a的上部;变焦开关2g被布置在周面部分7a上。
[0306] 如上所述,成像装置2适于用作与外部显示装置协同地进行成像操作和/或显示 操作的装置。特别地,由于成像元件53、快门按钮2h、电源按钮2d和变焦开关2g被设置在 周面部分7a上,因此后表面侧能够附接到显示装置,从而更易于实现具有适合于与显示装 置协作的形状的成像装置2。
[0307] 另外,成像装置2不具备用于显示利用成像元件53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 分。因而,更易于实现与外部显示装置协作的成像装置的小型化,更易于实现具有适合于附 接到外部显示装置的形状的成像装置。
[0308] 周面部分7a由多个构件形成。换句话说,周面部分7a不仅由作为外镜筒7的一 体式组件形成,而且由与其它组件,比如构件2k等的组合形成。因而,可以在设置多个功能 部件的状态下,形成周面部分。不过,周面部分7a可以仅仅由作为外镜筒7的一体式组件 形成。
[0309] 在整个或者部分的周面部分7a弯曲的情况下,防滚突起2f和2f有用。
[0310] 附接到向外部显示装置4传送图像数据的成像装置2,并且使成像装置2可以附接 到显示装置4和从显示装置4分离的适配器3包括可相对于成像装置2的外镜筒7滑动的 滑块(23和31);连接到滑块(23和31)的第一附接体38 ;可改变其与第一附接体38的间 隔的第二附接体43 ;和沿着使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向,偏 置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的偏置构件(第一和第二偏置弹簧30和37)。显示装置 4由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把持。
[0311] 如果适配器3被附接到成像装置2,那么成像装置2可被附接到外部显示装置4, 以便使用。
[0312] 当作为整体观察成像单元时,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被布置在其后表面 侦牝从而实现在成像单元的后表面侧附接到显示装置的结构。
[0313] 成像单元2包括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可 耦接到作为安装装置的适配器3 ;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被布置在外镜筒7的后表 面部分7c ;在外镜筒7的后表面部分7c中,在第一耦接部件12和第二耦接部件12之间, 设置存放电池的存放部分(电池安装部分70)。
[0314] 于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其中设置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的后表面部分,S卩,与适 配器3的安装面一侧的空间,设置电池安装部分70。特别地,由于电池安装部分70被设置 在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之间,因此能够在不妨碍适配器的安装的状态下,设置电池 安装部分70。
[0315] 通过借助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12和12,相对旋转成像装置2主体和适配器3,相 互耦接成像装置2和适配器3。因而,能够容易地相互耦接成像装置和安装装置。
[0316] 如上所述,在成像单元1 (51)和适配器3或3A中,第一附接体38被连接到其中一 直到座体15插入的偏置弹簧的数目为最大的第二滑块31 ;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 之间的间隔变化,以便附接到具有不同尺寸的显示装置4 ;偏置弹簧的弹簧弹力按照从第 一附接体38侧到座体15侧的顺序被降低。
[0317] 于是,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间隔变化时,弹簧弹力几乎不变,而 与偏置弹簧的伸长量无关,在第一附接体38的接近于第二附接体43的方向上的偏置弹力 的变化较小。从而,能够确保不管显示装置4的尺寸,稳定地把适配器3附接到显示装置4 的状态。
[0318] 另外,由于多个偏置弹簧被相互串联连接,能够成比例地确保偏置弹簧的较大伸 长量,从而能够确保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足够间隔,以便对应于具有不同 尺寸的显示装置4。
[0319] 此外在适配器3中,作为多个滑块,设置第一滑块23和第二滑块31 ;作为多个偏 置弹簧,设置第一偏置弹簧30和第二偏置弹簧37 ;并且第一偏置弹簧30的弹簧弹力小于 第二偏置弹簧37的弹簧弹力。
[0320] 于是,利用最低限度必需的结构,能够根据第一附接体38和第二附接体43之间的 间隔,减小弹簧弹力之间的差异,从而能够减小组件的数目和简化机构。从而,能够确保不 管显示装置4的尺寸,稳定地把适配器3附接到显示装置4的状态。
[0321] 此外,由于沿着与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多个偏置弹簧,因此能够在滑 动方向上,使适配器3和3A小型化。
[0322] 本技术
[0323]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效果仅仅是例子,并不是限制的,可以获得其它效果。
[0324] 本技术可具有以下结构。
[0325] (1)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 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按钮;电源按钮;和变焦开关,其中在外 镜筒上设置周面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左侧,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 分的上侧,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
[0326] (2)按照上述(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外镜筒的周 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0327] (3)按照上述(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周面部分上,布置输入 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0328] (4)按照上述(1)-(3)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外 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0329] (5)按照上述(1)-(4)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置三 脚架螺孔。
[0330] (6)按照上述(1)-(5)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接 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
[0331] (7)按照上述(1)-(6)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外 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0332] (8)按照上述(1)-(7)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面 部分的上侧。
[0333] (9)按照上述(1)-(8)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形成防 滚部分。
[0334] (10)按照上述(1)-(9)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显 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35] (11)按照上述(1)-(10)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不设置用于显示由成像 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36] (12)按照上述(1)-(11)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 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
[0337] (13)按照上述(1)-(12)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 成。
[0338] (14)按照上述(1)-(13)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 成,其中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相同构件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
[0339] (15)按照上述(1)-(14)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 部分。
[0340] (16)按照上述(1)-(15)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成 变焦开关。
[0341] (17)按照上述(1)-(16)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被布置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并被配置成耦接到安装装置,所 述安装装置可附接到显示装置和从显示装置分离;和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中设置在第一 耦接部件和第二耦接部件之间、并存放电池的存放部分。
[0342] (18)按照上述(17)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存放部分允许从大体垂 直于成像光轴的方向存放电池。
[0343] (19)按照上述(17)或(1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存放部分具备封闭存放的电池 的电池盖,其中电池盖包括与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连接电池盖 的上部和后表面部分,其中以连接件作为支点,可以向上打开电池盖。
[0344] (20)按照上述(17)-(19)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从 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向后突出,并被布置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的外周上。
[0345] (21) -种成像装置,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 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按钮;电源按钮;变焦开关;和防止装置 外壳在放置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至少部分具有弯曲表面的周面部 分,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位置,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部分, 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其中防滚部分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下侧。
[0346] (22)按照上述(2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外镜筒的 周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0347] (23)按照上述(21)或(2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周面部分上,布置输 入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0348] (24)按照上述(21)-(23)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 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0349] (25)按照上述(21)-(24)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 置三脚架螺孔。
[0350] (26)按照上述(21)-(25)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 接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
[0351] (27)按照上述(21)-(26)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 外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0352] (28)按照上述(21)-(27)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 面部分的上侧。
[0353] (29)按照上述(21)-(28)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 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54] (30)按照上述(21)-(29)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不设置用于 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55] (31)按照上述(21)-(30)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沿 圆周方向,被布置在周面部分上的不同位置。
[0356] (32)按照上述(21)-(31)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摄像按钮被布置在周面 部分的横侧位置,电源按钮被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位置。
[0357] (33)按照上述(21)-(32)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 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
[0358] (34)按照上述(21)-(33)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 成。
[0359] (35)按照上述(21)-(34)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 成,其中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相同构件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
[0360] (36)按照上述(21)-(35)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 部分。
[0361] (37)按照上述(21)-(36)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 成变焦开关。
[0362] (38) -种成像装置,包括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 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成像元件;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防止装置外壳在放置 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周面部分,其中摄像按钮和电源按钮被布置 在周面部分上的沿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
[0363] (39)按照上述(38)所述的成像装置,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外镜筒的周面 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0364] (40)按照上述(38)或(3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周面部分上,布置输 入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0365] (41)按照上述(38)-(40)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 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0366] (42)按照上述(38)-(41)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 置三脚架螺孔。
[0367] (43)按照上述(38)-(42)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 接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
[0368] (44)按照上述(38)-(43)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 外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0369] (45)按照上述(38)-(44)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 面部分的上部。
[0370] (46)按照上述(38)-(45)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形成 防滚部分。
[0371] (47)按照上述(38)-(46)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 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72] (48)按照上述(38)-(47)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周面部分不设置用于 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0373] (49)按照上述(38)-(48)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 成。
[0374] (50)按照上述(38)-(49)任意之一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 部分。
[037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产生各种修改、组合、 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 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 成像元件; 摄像按钮; 电源按钮;和 变焦开关, 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周面部分, 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左侧, 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 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周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上布置输入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 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置三脚架螺孔。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的 外部连接端子。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外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形成防滚部分。
1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11.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不设置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1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
1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
1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并且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相同构件 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
1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部分。
1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成变焦开关。
1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被布置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并被 配置成耦接到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能附接到显示装置和从显示装置分离;和 在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设置在第一耦接部件和第二耦接部件之间、并存放电池的存放 部分。
18. 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部分允许从垂直于成像光轴的方向存放电池。
1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放部分具备封闭存放的电池的电池盖, 电池盖包括与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连接电池盖的上部和后表面部分, 以连接件作为支点,能向上打开电池盖。
20.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耦接部件从外镜筒的后表面部分向后突出,并被布置在外镜筒 的后表面部分的外周上。
21. -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向外部显示装置传送图像数据; 其中布置至少一个透镜的外镜筒; 成像元件; 摄像按钮; 电源按钮; 变焦开关;和 防止装置外壳在放置状态下滚动的防滚部分, 其中在外镜筒上设置至少部分具有弯曲表面的周面部分, 其中摄像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横侧位置, 其中电源按钮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部分, 其中变焦开关布置在周面部分上,和 其中防滚部分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下侧。
22.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电源按钮被布置成不比形成周面部分的表面更突出。
23.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外镜筒的周面部分上,布置输入外部声音的麦克风。
24.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把外部声音引导到输入外部声音的两个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孔位于周面 部分上彼此水平对称的位置。
25.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的下端布置三脚架螺孔。
26.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的外部连接端子。
27.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外镜筒的除后表面侧外的位置,布置近场通信部件。
28.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近场通信部件布置在周面部分的上侧。
29.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设置不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30.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周面部分不设置用于显示由成像元件获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
31.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成在周面部分上彼此靠近。
32.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
33.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周面部分由多个构件形成,并且摄像按钮和变焦开关被布置在相同构件 上,该构件形成周面部分的一部分。
34.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形成环绕外镜筒的抓握部分。
35.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以变焦推杆的形式形成变焦开关。
【文档编号】H04N5/225GK203896428SQ20142028676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冈部康弘, 水上理, 佐佐木雄志, 丰岛修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