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78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或lte-advanced(lte的后续演进)等的移动体通信。此外,正在研究使用免授权波段(unlicensedband)等的共享波段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23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8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03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120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情况,在共享波段中例如终端使用由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而发送无线信号时,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有时会使用该无线资源。因此,无法发送无线信号,通信量可能会变低。

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通信量的提高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使用在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共享的规定波段而由第1通信装置从第2通信装置接收无线信号,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第1通信装置将所述规定波段上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分配给所述第2通信装置,所述第2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1通信装置对所述第1候选和所述第2候选的分配结果进行无线资源的空闲的检测,在所述第1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候选向所述第1通信装置发送无线信号,在所述第1候选非空闲而所述第2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2候选向所述第1通信装置发送无线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获得能够实现通信量的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1b是表示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3a是表示基站的一例的图。

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的基站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

图3c是表示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a是表示终端的一例的图。

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终端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

图4c是表示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对各终端设定的各资源的回退值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a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之1)。

图16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之2)。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9a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之1)。

图19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之2)。

图2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b是表示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如图1a、图1b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第1通信装置110和第2通信装置120。

作为第1通信装置和第2通信装置的示例,可举出蜂窝通信中的基站和终端。此外,作为第1通信装置和第2通信装置的另一例,可举出终端间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通信)中的第1终端和第2终端。本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以第1通信装置110是基站(以下,称作“基站110”),第2通信装置120是终端(以下,称作“终端120”)的情况的示例进行说明。

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无线通信系统100使用在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共享的规定波段,进行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作为一例,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进行基于lte或lte-a等的无线通信。

规定波段例如是免授权波段(不需要授权波段)。作为免授权波段的一例是ism(industry-science-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波段(2.4[ghz]波段)或5[ghz]波段等。作为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是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系统。此外,其他的通信系统还可以是不同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lte或lte-a等的无线通信系统。

基站110是具有分配部111和接收部112的第1通信装置。分配部111将规定波段上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分配给终端120。使用资源是在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时使用的无线资源。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是在规定波段中包含的各无线资源,并且是互不相同的各无线资源。

无线资源例如是时间资源、频率资源或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的组合。作为一例,无线资源可以是cc(componentcarrier:载波单元)、rb(resourceblock:资源块)或子帧。

分配部111将对于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结果通知给接收部112。此外,分配部111将对于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结果通知给终端120。例如,分配部111向终端120发送控制信息,由此将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结果通知给终端120。

在分配部111进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时,例如可使用无线通信系统100专有的波段。作为无线通信系统100专有的波段的一例,可举出被分配给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操作者的授权波段。或者,在分配部111进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时可以使用免授权波段。

作为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的一例,可以使用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e-pdcch(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例如,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是直接表示被分配给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信息。由此,分配部111能够分别灵活地分配第1候选和第2候选。

或者,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是表示第1候选和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的信息。由此,能够抑制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的开销的增加。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例如可以是第1候选与第2候选之间的差分。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差分例如可以是时间的差分、频率的差分或时间和频率的各差分。这种情况下,终端120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所示的第1候选和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所示的差分,能够确定第2候选。

或者,可以在基站110与终端120之间共享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例如,由基站110将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通知给终端120,由此能够在基站110与终端120之间共享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在将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由基站110通知给终端120时,例如可以使用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等的控制信号。

这种情况下,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是通过直接表示第1候选而间接表示第2候选的信息。由此,能够抑制分配部111发送的控制信息的开销的增加。终端120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所示的第1候选和在与基站110之间已共享的第1候选与第2候选的关系,能够确定第2候选。

接收部112根据由分配部111通知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结果,进行对于被分配给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各无线资源的接收处理。由此,无论终端120使用第1候选和第2候选中的任意一方发送无线信号,都能够接收终端120发送的信号。

此外,接收部112可以首先进行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仅在通过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未能接收到来本终端120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进行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接收部112的接收处理。这种情况下,例如,接收部112对于第2候选预先缓存接收信号,在通过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未能接收到来本终端120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对已缓存的第2候选的接收信号进行解密等的接收处理。

或者,分配部111可以将第2候选设定给相比于第1候选在时间上靠后的无线资源。由此,接收部112未对关于第2候选的接收信号进行缓存的情况下,在通过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未能接收到来本终端120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

此外,接收部112例如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基于对终端120指定的加密或调制的方式的解调和解密,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接收到来本终端120的无线信号。这种情况下的解密例如可使用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检查)等。

终端120是具有检测部121和发送部122的第2通信装置。检测部121根据由基站110通知的规定波段上的使用资源向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终端120的分配结果,进行无线资源的空闲的检测。例如,检测部121通过接收由基站110发送的控制信息而能够确定第1候选和第2候选。

此外,检测部121例如检测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空闲。或者,检测部121可以首先检测第1候选的空闲,仅在第1候选非空闲的情况下检测第2候选的空闲。检测部121将检测结果通知给发送部122。

发送部122根据由检测部121通知的检测结果,在第1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使用第1候选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此外,发送部122在第1候选非空闲而第2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使用第2候选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此外,发送部122在第1候选和第2候选都非空闲的情况下,例如不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

此外,发送部122在第1候选和第2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例如仅使用第1候选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或者,发送部122在第1候选和第2候选都空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两方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

这样,根据无线通信系统100,基站110能够将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共享的规定波段的无线资源的多个候选分配给终端120。此外,终端120进行无线资源的空闲的检测,通过由基站110分配的多个候选中的空闲的无线资源能够发送上行信号。由此,能够提高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共享的规定波段上的从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在图1a、图1b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基站110对终端120分配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然而基站110也可以对终端120分配使用资源的第3及以后的候选。例如,终端120在第1候选和第2候选非空闲而第3候选空闲的情况下使用第3候选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

在图1a、图1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第1通信装置110和第2通信装置120而分别示出了蜂窝通信中的基站110和终端120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而作为第1通信装置110和第2通信装置120分别使用终端间直接通信中的第1终端和第2终端的情况下,分配部111可以具备将由未图示的上位装置(例如蜂窝通信中的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信息通知(转发)给第2终端的功能。

(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纵轴的下行授权波段是授权波段中的由基站110向终端120进行无线发送时使用的波段。纵轴的上行免授权波段是免授权波段中的由终端120向基站110进行无线发送时使用的波段。

控制ch(信道)210是由基站110向终端120通过下行授权波段进行发送的控制ch(控制信道)。控制ch210包含指定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的信息。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分别是被包含在上行免授权波段中的波段。第1候选221是相比于第2候选222优先级更高的使用资源。作为一例,控制ch210可使用pdcch或e-pdcch。

终端120根据接收到的控制ch210,进行包括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的波段的载波侦听230(cs:carriersense)。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终端120在紧邻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的时间区域之前进行上行免授权波段的全域的载波侦听230。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终端120进行载波侦听230的结果是,对于第1候选221判定为由于其他系统干扰240而处于繁忙(busy),对于第2候选222判定为空闲(idle:空闲状态)。其他系统干扰240是由不同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的无线信号对无线通信系统100产生的干扰。这种情况下,终端120不通过第1候选221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而通过第2候选222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

此外,作为与图2所示的例子不同的示例,终端120在对于第1候选221判定为空闲,而对于第2候选222判定为繁忙的情况下,通过第1候选221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此外,终端120在对于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的两方判定为空闲的情况下,通过相比于第2候选222优先级更高的第1候选221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此外,在对于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的两方判定为繁忙的情况下,终端120不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对在由基站110向终端120的控制ch210的发送时使用授权波段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控制ch210的发送时使用免授权波段。

(基站)

图3a是表示基站的一例的图。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的基站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如图3a、图3b所示,基站110例如具有天线301、接收处理部302、数据信号处理部303、控制部304、调度器305、控制ch(信道)生成部306、发送处理部307和天线308。

天线301接收由终端(例如终端120)无线发送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接收处理部302。接收处理部302进行由天线301输出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处理部302的接收处理例如包括放大、由rf(radiofrequency:高频)波段向基带的频率变换、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变换等。接收处理部302将进行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数据信号处理部303。

数据信号处理部303根据由调度器3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调度结果,进行由接收处理部302输出的信号的数据信号处理。数据信号处理部303的数据信号处理例如包括解调或解密。例如,数据信号处理部303进行数据信号处理,该数据信号处理对于在上行链路被分配给1个终端的免授权波段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尝试解密。数据信号处理部303将通过数据信号处理得到的数据输出给控制部304。

控制部304进行与基站110的通信有关的各种控制。例如,控制部304对调度器305和控制ch生成部306进行控制。控制部304对调度器305和控制ch生成部306的控制例如可以根据由数据信号处理部303输出的数据中包含的控制信息来进行。

调度器305根据控制部304做出的控制,进行由基站110向终端(例如终端120)的下行链路的调度、以及由终端(例如终端120)向基站11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调度器305对上行链路的调度包括对1个终端分配免授权波段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的调度。调度器305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各调度结果输出给控制ch生成部306。此外,调度器305将上行链路的调度结果输出给数据信号处理部303。

控制ch生成部306根据控制部304做出的控制以及由调度器305输出的调度结果而生成下行链路的控制ch。控制ch生成部306所生成的控制ch包含指定对终端分配的免授权波段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的信息。控制ch生成部306将所生成的控制ch输出给发送处理部307。

发送处理部307进行由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的控制ch的发送处理。发送处理部307的发送处理例如包括由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变换、由基带向rf波段的频率变换、放大等。发送处理部307将进行发送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天线308。天线308将由发送处理部307输出的信号无线发送给终端(例如终端120)。

图1a、图1b所示的基站110的分配部111例如可通过调度器305、控制ch生成部306、发送处理部307和天线308实现。图1a、图1b所示的基站110的接收部112例如可通过天线301、接收处理部302和数据信号处理部303实现。

图3c是表示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a、图3b所示的基站110例如可通过图3c所示的通信装置330实现。通信装置330具有cpu331、存储器332、无线通信接口333和有线通信接口334。cpu331、存储器332、无线通信接口333和有线通信接口334通过总线339连接起来。

cpu331(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负责通信装置330的整体的控制。存储器332例如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例如是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主存储器被用作cpu331的工作区。辅助存储器例如是磁盘、光盘、闪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中存储有使通信装置330进行动作的各种程序。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中的程序被读取到主存储器而由cpu331执行。

无线通信接口333是通过无线在与通信装置330的外部(例如终端12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333由cpu331进行控制。

有线通信接口334是通过有线在与通信装置330的外部(例如基站110的上位的核心网)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有线通信接口334由cpu331进行控制。

图3a、图3b所示的天线301、接收处理部302、发送处理部307和天线308例如可通过无线通信接口333实现。图3a、图3b所示的数据信号处理部303、控制部304、调度器305和控制ch生成部306例如可通过cpu331实现。

(终端)

图4a是表示终端的一例的图。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终端的信号流的一例的图。如图4a、图4b所示,终端120例如具有天线401、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控制ch处理部403、天线404、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和空闲状况检测部406。此外,终端120具有控制部407、数据信号生成部408、发送处理部409和天线410。

天线401接收由其他的通信装置(例如基站110)无线发送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进行由天线401输出的信号中包含的来自基站110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处理。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的接收处理例如包括放大、由rf波段向基带的频率变换、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变换等。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将进行接收处理后的下行信号输出给控制ch处理部403。

控制ch处理部403进行由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输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控制ch的处理。控制ch处理部403的控制ch的处理例如包括控制ch的解调或解密。控制ch处理部403将通过控制ch的处理得到的控制ch输出给控制部407。

此外,控制ch处理部403将通过控制ch的处理得到的控制ch中包含的表示被分配给终端120的上行发送的免授权波段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的信息输出给空闲状况检测部406。

天线404接收由其他的通信装置(例如其他的终端)无线发送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进行由天线404输出的信号中包含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处理。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的接收处理例如包括放大、由rf波段向基带的频率变换、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变换等。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将进行接收处理后的上行信号输出给空闲状况检测部406。

空闲状况检测部406根据由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输出的上行信号,进行对上行链路的波段的空闲状况进行检测的载波侦听。此外,空闲状况检测部406根据由控制ch处理部403输出的信息,将包含被分配给终端120的上行发送的免授权波段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的波段作为对象检测空闲状况。空闲状况检测部406将上行链路的波段的空闲状况的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部407和数据信号生成部408。

例如,空闲状况检测部406检测对象波段上的无线信号。对象波段上的无线信号的检测例如是如下处理,检测对象波段上的电波的接收功率(接收能量),通过比较检测出的接收功率和规定功率来检测无线信号。或者,对象波段上的无线信号的检测可以是如下处理,根据对象波段的电波检测无线信号的规定模式(例如前导码),从而检测无线信号。

作为一例,空闲状况检测部406的检测可使用csma/ca(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avoidance:载波侦听多址接入/避免冲撞协议)的载波侦听。

控制部407进行与终端120的通信有关的各种控制。例如,控制部407对数据信号生成部408进行控制。控制部407对数据信号生成部408的控制例如可以根据由控制ch处理部403输出的控制ch或由空闲状况检测部406向控制部407输出的检测结果来进行。

数据信号生成部408根据控制部407做出的控制和由空闲状况检测部406输出的检测结果而生成上行的数据信号。例如,数据信号生成部408对于免授权波段的上行发送,以通过被分配给终端120的上行发送的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中的由空闲状况检测部406判断为处于空闲的候选进行发送的方式生成上行的数据信号。数据信号生成部408将所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给发送处理部409。

发送处理部409进行由数据信号生成部408输出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处理。发送处理部409的发送处理例如包括由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变换、由基带向rf波段的频率变换、放大等。发送处理部409将进行发送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天线410。天线410将由发送处理部409输出的信号无线发送给基站(例如基站110)。

图1a、图1b所示的终端120的检测部121例如可通过天线401、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控制ch处理部403、天线404、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和空闲状况检测部406实现。图1a、图1b所示的终端120的发送部122例如可通过数据信号生成部408、发送处理部409和天线410实现。

图4c是表示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a、图4b所示的终端120例如可通过图4c所示的通信装置430实现。通信装置430具有cpu431、存储器432、用户接口433和无线通信接口434。cpu431、存储器432、用户接口433和无线通信接口434被总线439连接起来。

cpu431负责通信装置430的整体的控制。存储器432例如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例如是ram。主存储器被用作cpu431的工作区。辅助存储器例如是磁盘、闪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中存储有使通信装置430进行动作的各种程序。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中的程序被读取到主存储器而由cpu431执行。

用户接口433例如包括受理用户做出的操作输入的输入设备或向用户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等。输入设备例如可通过按键(例如键盘)或遥控器等实现。输出设备例如可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等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触摸面板等实现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用户接口433由cpu431进行控制。

无线通信接口434是通过无线在与通信装置430的外部(例如基站110或其他的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434由cpu431进行控制。

图4a、图4b所示的天线401、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2、天线404、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405、发送处理部409和天线410例如可通过无线通信接口434实现。图4a、图4b所示的控制ch处理部403、空闲状况检测部406、控制部407和数据信号生成部408例如可通过cpu431实现。

(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5所示的各步骤。首先,基站110根据对终端120的调度结果生成控制ch(步骤s501)。通过步骤s501而生成的控制ch是指定用于发送由终端120发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控制ch。

接着,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501生成的控制ch发送给终端120(步骤s502)。接下来,基站110进行由通过步骤s502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503)。例如,基站110尝试进行与第1候选对应的无线资源的无线信号的解密。接着,基站110判断在步骤s503的接收处理中利用第1候选是否成功进行了来本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解密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504:yes),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ack(肯定应答)(步骤s505),返回步骤s501。在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504:no),基站110进行由通过步骤s502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506)。例如,基站110尝试进行与第2候选对应的无线资源的无线信号的解密。

接着,基站110判断在步骤s506的接收处理中利用第2候选是否成功进行了来本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步骤s507)。在解密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507:yes),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ack(步骤s508),返回步骤s501。在解密不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507:no),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nack(否定应答)(步骤s509),返回步骤s501。

此外,基站110在一并进行了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和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之后,可以判断利用第1候选是否成功进行了来本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例如,基站110可以在步骤s503与步骤s504之间进行步骤s506。另外,还可以采用省略了步骤s505、s508的ack的发送或步骤s509的nack的发送的处理。

(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6所示的各步骤。首先,终端120进行来自基站110的控制ch的接收处理(步骤s601)。接着,终端120根据步骤s601的接收处理的结果,判断是否检测出来自基站110的发往本终端的控制ch(步骤s602)。

在步骤s602中未检测出发往本终端的控制ch的情况下(步骤s602:no),终端120返回步骤s601。在检测出发往本终端的控制ch的情况下(步骤s602:yes),终端120对关于由检测出的发往本终端的控制ch指定的使用资源的各候选的信道的空闲状况(步骤s603)。

接着,终端120根据步骤s603的检测结果,判断第1候选是否为空闲(步骤s604)。在第1候选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604:yes),终端120利用第1候选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605),返回步骤s601。

在步骤s604中第1候选并非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604:no),终端120根据步骤s603的检测结果,判断第2候选是否处于空闲(步骤s606)。在第2候选为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606:yes),终端120利用第2候选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607),返回步骤s601。在第2候选并非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606:no),终端120不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而是返回步骤s601。

(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变形例)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在图5中对于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在图7中对于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情况进行说明。n例如是3以上的整数。

首先,基站110根据对终端120的调度结果生成控制ch(步骤s701)。通过步骤s701而生成的控制ch是指定用于发送由终端120发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使用资源的第1~第n候选的控制ch。

接着,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701生成的控制ch发送给终端120(步骤s702)。接下来,基站110对n进行初始化(n=1)(步骤s703)。n是由通过步骤s702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使用资源的各候选的索引(1~n)。

接着,基站110进行由通过步骤s702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n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704)。例如,基站110尝试进行与第n候选对应的无线资源的无线信号的解密。接着,基站110判断在步骤s704的接收处理中,利用第n候选是否成功进行了来本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步骤s705)。

在步骤s705中解密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705:yes),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ack(步骤s706),返回步骤s701。在解密未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705:no),基站110判断n是否小于n(步骤s707)。n是n的最大值。

在步骤s707中n小于n的情况下(步骤s707:yes),基站110使n递增1(n=n+1)(步骤s708),返回步骤s704。n在n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707:no),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nack(步骤s709),返回步骤s701。

此外,基站110在一并进行了第1候选~第n候选的各接收处理之后,可以按照从第1候选的顺序判断是否成功进行了来本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另外,还可以采取省略了步骤s706的ack的发送或步骤s709的nack的发送的处理。

(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变形例)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图6中对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在图8中对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情况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步骤s801~s803与图6所示的步骤s601~s603同样。

接在步骤s803之后,终端120对n进行初始化(n=1)(步骤s804)。n是由通过步骤s801接收的控制ch而指定的各候选的索引(1~n)。接着,终端120根据步骤s803的检测结果,判断由通过步骤s801接收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n候选是否处于空闲(步骤s805)。在第n候选处于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805:yes),终端120利用第n候选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806),返回步骤s801。

在步骤s805中第n候选并非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805:no),终端120判断n是否小于n(步骤s807)。n是n的最大值。在n小于n的情况下(步骤s807:yes),终端120使n递增1(n=n+1)(步骤s808),返回步骤s805。n在n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807:no),终端120不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而是返回步骤s801。

这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基站110可以将免授权波段的无线资源的多个候选分配给终端120。此外,终端120可以根据来自基站110的分配结果进行载波侦听,通过被分配的多个候选中的处于空闲的无线资源发送上行信号。

由此,在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共享的免授权波段内,由于来自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而无法发送基于基站110分配的无线资源的由终端120发往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可能性变低。因此,可以提高由终端120发往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第2实施方式)

关于第2实施方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基站110对多个终端120(例如用户1~3)分配使用资源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图9中,横轴表示时间(子帧),纵轴表示频率。纵轴的下行授权波段是授权波段上的用于由基站110向终端120的无线发送的波段。纵轴的上行免授权波段的资源1~4是在免授权波段中包含的无线资源。

各个用户1~3例如可以使用图4a、图4b所示的终端120。资源1~3分别是作为用于用户1~3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而设定了基站110的无线资源。资源4是作为用于用户1~3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2候选而设定了基站110的无线资源。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站110将用于多个终端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2候选设定为同一个无线资源。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10将免授权波段的4个资源(资源1~4)中的3个资源(资源1~3)分别设定为用户1~3的第1候选,并将剩余的资源4设定为在用户1~3之间共同的第2候选。

在对用户1~3各自的终端设定的第1候选并非空闲的情况下,通过第2候选发送上行数据。此外,用户1~3在通过第2候选(资源4)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回退处理,在回退时间期满的时刻仅在资源4的信道处于空闲的情况下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1~3的各回退时间被基站110设定为彼此不同并且被通知给用户1~3。或者,用户1~3的各回退时间可分别由用户1~3根据随机数对本终端设定。

控制ch911~913是由基站110向多个终端(用户1~3)通过下行授权波段进行发送的控制ch。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控制ch911~913在子帧sf1的起始处被发送。

控制ch911包含指定由用户1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1)和第2候选(资源4)的信息。控制ch912包含指定由用户2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2)和第2候选(资源4)的信息。控制ch913包含指定由用户3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3)和第2候选(资源4)的信息。

资源1~4的时间区域例如是被发送了控制ch911~913的子帧sf1的4个子帧后的子帧sf5。

用户1根据控制ch911,在紧邻子帧sf5之前的子帧sf4进行包含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1)的波段的载波侦听。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用户1判定为第1候选(资源1)由于其他系统干扰921而处于繁忙。

这种情况下,用户1等待与用户1对应的回退期间931,在回退期间931内进行资源4的载波侦听。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回退期间931内资源4处于空闲,因此用户1通过资源4发送伪信号941(伪)直至子帧sf5的起始处。并且,用户1在子帧sf5通过资源4发送用户1的上行数据951(用户1数据)。

用户2根据控制ch912,在紧邻子帧sf5之前的子帧sf4进行包含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2)的波段的载波侦听。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用户2判定为第1候选(资源2)由于其他系统干扰922而处于繁忙。这种情况下,用户2等待与用户2对应的回退期间932,在回退期间932内进行资源4的载波侦听。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回退期间932内资源4由于来自用户1的伪信号941而成为繁忙,因此用户2不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3根据控制ch913,在紧邻子帧sf5之前的子帧sf4,进行包含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资源3)的波段的载波侦听。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用户3判定为第1候选(资源3)处于空闲。这种情况下,用户3通过资源3发送伪信号942(伪)直至子帧sf5的起始处。并且,用户3在子帧sf5通过资源3发送用户3的上行数据952(用户3数据)。

(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10所示的各步骤。在图10中,对在基站110与第1~第m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m例如是2以上的整数。首先,基站110进行第1~第m终端中的各自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的资源和在第1~第m终端中共同的第2候选的资源的选择(步骤s1001)。

接着,基站110对于第1~第m终端生成控制ch(步骤s1002)。通过步骤s1002生成的控制ch是基于步骤s1001的选择结果,指定用于发送由第1~第m终端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控制ch。接着,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1002生成的控制ch发往第1~第m终端(步骤s1003)。

接着,基站110对于第1~第m终端分别执行步骤s1004、s1005。首先,基站110对于第1~第m终端中的对象的终端进行由通过步骤s1003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1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1004)。接下来,基站110对来自步骤s1004的接收处理中的第1候选的对象的终端的上行数据的解密的成功与否进行识别(步骤s1005)。

接下来,基站110根据步骤s1005的识别结果,对于第1候选的上行数据的解密未成功的各个终端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执行步骤s1006、s1007。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例如是所设定的回退值(回退时间)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的顺序。

首先,基站110对于第1~第m终端中的对象的终端进行由通过步骤s1003发送的控制ch而指定的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1006)。接着,基站110对来自步骤s1006的接收处理中的第2候选的对象的终端的上行数据的解密的成功与否进行识别(步骤s1007)。在对于对象的终端分别执行了步骤s1006、s1007时,基站110返回步骤s1001。

在图10中对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构成为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处理。在本例中示出了对第1~第m终端分配共同的第2候选的例子,还可以将多个资源的第2候选分散分配到第1~第m终端。

(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可分别用于上述用户1~3或第1~第m终端中。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11所示的各步骤。图11所示的步骤s1101~s1105与图6所示的步骤s601~s605同样。

在步骤s1104中第1候选并非处于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1104:no),终端120等待本终端的回退时间而执行进行载波侦听的回退处理(步骤s1106),然后转移至步骤s1107。步骤s1107、s1108与图6所示的步骤s606、s607同样。

此外,终端120在通过步骤s1105、s1108发送上行数据时,距离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需要耗费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资源发送伪信号。

图11对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构成为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处理。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既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又能够由基站110对多个终端120分别重复分配同一个第2候选。此外,多个终端120分别对于由基站110分配的第2候选通过互不相同的回退时间而能够进行空闲的检测。

由此,对多个终端120分别分配同一个第2候选而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避免第2候选的多个终端120之间的冲突。

(第3实施方式)

关于第3实施方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基站110对多个终端120(例如用户1~3)分配使用资源的情况。

(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在图12中,对与图9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110对各终端(用户1~3)反复地分配多个资源。并且,各终端按照每个资源进行回退处理,确保较先检测出空闲的资源并发送上行数据。资源的确保例如可通过对象的资源的伪信号的发送来进行。

此外,在各终端对各个资源设定有回退值。此时,在各资源中,对每个终端设定有不同的回退值。此外,在各终端中,对每个资源设定有不同的回退值。各终端的各回退值(回退时间)由基站110设定为彼此不同且被通知给各终端。或者,可以由各终端根据随机数对各终端分别设定各回退值。

控制ch911~913分别包含指定由用户1~3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4个候选的信息。此外,控制ch911~913都包含作为使用资源的4个候选而指定资源1~4的信息。

回退期间1211~1214分别是基于关于资源1~4对用户1设定的回退值的回退期间。用户1对于资源1等待回退期间1211,在回退期间1211内进行载波侦听。同样地,用户1对于资源2~4等待回退期间1212~1214,在回退期间1212~1214内进行载波侦听。

回退期间1221~1224分别是基于关于资源1~4对用户2设定的回退值的回退期间。用户2对于资源1~4等待回退期间1221~1224,在回退期间1221~1224内进行载波侦听。

回退期间1231~1234分别是基于关于资源1~4对用户3设定的回退值的回退期间。用户3对于资源1~4等待回退期间1231~1234,在回退期间1231~1234内进行载波侦听。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1利用资源1在回退期间1211内检测出空闲,因此通过资源1发送伪信号1241(用户1伪)和用户数据1251(用户1数据)。并且,用户1利用资源1检测出空闲,因此如回退期间1212~1214的斜线部所示,可以不进行资源2~4的以后的回退处理。

用户3利用资源4在回退期间1234内检测出空闲,因此通过资源4发送伪信号1243(用户3伪)和用户数据1253(用户3数据)。并且,用户3利用资源4检测出空闲,因此如回退期间1231~1233的斜线部所示,可以不进行资源1~3的以后的回退处理。

用户2关于资源3判定为在回退期间1223内由于其他系统干扰1261而处于繁忙,因此不进行使用资源3的数据发送。此外,用户2关于资源4判定为在回退期间1224内由于来自用户3的伪信号1243而处于繁忙,因此不进行使用资源4的数据发送。此外,用户2关于资源1判定为在回退期间1221内由于来自用户1的伪信号1241而处于繁忙,因此不进行使用资源1的数据发送。

此外,用户2利用资源2在回退期间1222内检测出空闲,因此通过资源2发送伪信号1242(用户2伪)和用户数据1252(用户2数据)。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数据1251~1253在从控制ch911~913被发送的子帧sf1起4个子帧后的子帧sf5被发送。伪信号1241~1243在紧邻子帧sf5之前的子帧sf4被发送。

(对各终端设定的各资源的回退值)

图13是表示对各终端设定的各资源的回退值的一例的图。各终端(用户1~3)例如图13的表1300所示被设定有每个资源的回退值(1~4)。如表1300所示,各资源被设定有按照每个终端不同的回退值。此外,如表1300所示,各终端被设定有按照每个资源不同的回退值。

(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14所示的各步骤。图14对在基站110与第1~第m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m例如是2以上的整数。首先,基站110对各终端(第1~第m终端)设定各资源的回退值(步骤s1401)。

接着,基站110对第1~第m终端生成控制ch(步骤s1402)。通过步骤s1402生成的控制ch例如是作为使用资源的候选而指定资源1~4的控制ch。接下来,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1402生成的控制ch发往第1~第m终端(步骤s1403)。

此外,通过步骤s1401设定的回退值例如可由通过步骤s1403发送的控制ch而被通知给各终端。或者,通过步骤s1401设定的回退值可以由不同于通过步骤s1403发送的控制ch的信号被通知给各终端。

接着,基站110对k进行初始化(k=1)(步骤s1404)。k是回退值可以取的值(例如1~4)的索引。此外,将各回退值作为第1回退值~第k回退值,并且使第1回退值<第2回退值<…<第k回退值。

接着,基站110进行利用各资源设定了第k回退值的终端中的上行数据的解密尚未成功的终端发出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1405)。接下来,基站110根据通过步骤s1405的接收处理接收的信号对上行数据的解密的成功与否进行识别(步骤s1406)。

接着,基站110判断k是否小于k(步骤s1407)。k是索引k的最大值(例如4)。在k小于k的情况下(步骤s1407:yes),基站110使k递增1(k=k+1)(步骤s1408),然后返回步骤s1405。k在k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407:no),基站110返回步骤s1401。

(第3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3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可分别应用于上述用户1~3或第1~第m终端。第3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15所示的各步骤。图15所示的步骤s1501~s1503与图6所示的步骤s601~s603同样。

在步骤s1503之后,终端120根据步骤s1503的检测结果,判断资源1~4中是否存在空闲信道(步骤s1504)。不存在空闲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1504:no),终端120返回步骤s1501。存在空闲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1504:yes),终端120对空闲信道进行回退处理(步骤s1505)。

接着,终端120判断步骤s1505的回退处理的回退期间是否期满(步骤s1506)。在回退期间未期满的情况下(步骤s1506:no),终端120返回步骤s1503。在回退期间已期满的情况下(步骤s1506:yes),终端120判断回退期间期满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步骤s1507)。

在步骤s1507中,回退期间期满的信道并非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1507:no),终端120返回步骤s1503。在回退期间期满的信道处于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1507:yes),终端120通过回退期间期满的信道发送上行数据(步骤s1508),然后返回步骤s1501。

此外,终端120在通过步骤s1508发送上行数据时,距离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需要耗费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资源发送伪信号。

这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基站110能够将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以使得它们在多个终端120之间能够重复的方式分配给各个终端120。

此外,多个终端120分别能够通过第1回退时间检测第1候选的空闲,通过第2回退时间检测第2候选的空闲。第2回退时间是比第1回退时间长的回退时间。此外,第1回退时间和第2回退时间是在多个终端120之间不同的时间。

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1的第1候选是资源1,用户1的第1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11。用户1的第2候选是资源2,用户1的第2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12。另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资源3、4也分别作为第3、第4候选而设定给用户1,与用户1的第3、第4候选对应的第3、第4回退时间分别是回退期间1213、1214。

此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2的第1候选是资源3,用户2的第1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23。用户2的第2候选是资源4,用户2的第2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24。另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资源1、2也分别作为第3、第4候选而设定给用户2,与用户2的第3、第4候选对应的第3、第4回退时间分别是回退期间1221、1222。

此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用户3的第1候选是资源4,用户3的第1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34。用户3的第2候选是资源3,用户3的第2回退时间是回退期间1233。另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资源2、1也分别作为第3、第4候选而设定给用户3,与用户3的第3、第4候选对应的第3、第4回退时间分别是回退期间1232、1231。

由此,向各个终端120可重复地分配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而既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避免多个终端120之间的冲突。

(第4实施方式)

关于第4实施方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基站110对多个终端120(例如用户1、2)分配使用资源的情况。

(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在图16a、图16b中,对与图2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110对于上行的使用资源允许将某终端的第1候选和另一终端的第2候选重复分配给同一资源,由此进行对各终端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各终端使本终端的第2候选相比于第1候选而言基于载波侦听的空闲判定的时机延迟。

由此,各终端在其他终端将本终端的第2候选用作第1候选的情况下,能够对本终端的第2候选检测繁忙。此外,在其他终端不将本终端的第2候选用作第1候选的情况下,可以延迟发送开始时机发送上行数据。因此,能够避免用户间的冲突。

例如,各终端在通过本终端的第2候选进行发送时,将第1候选的第1个码元作为载波侦听区间。并且,各终端仅在根据载波侦听判断为本终端的第2候选未被用作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的情况下,将第1个码元打孔,从第2个码元通过第2候选发送上行数据。基站110例如使用错误订正标号,由此能够对来自终端120的上行数据包括被打孔的部分一并进行解密。

图16a示出对与终端120(例如用户1)的第2候选222重复的资源分配了其他终端(例如用户2)的第1候选1621的情况。图16a所示的控制ch1610是由基站110向其他终端通过下行授权波段进行发送的控制ch。控制ch1610包含指定由其他终端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1621和第2候选(图16a中未图示)的信息。控制ch1610所指定的第1候选1621与控制ch210所指定的终端120的第2候选222重复。

终端120进行载波侦听230的结果是,对第1候选221判定为由于其他系统干扰240而处于繁忙(busy)。此外,终端120对本终端的第2候选222判定为通过使空闲判定的时机延迟,由此使得第2候选222与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1621重复。这种情况下,终端120不发送上行数据。

图16b示出对与终端120(例如用户1)的第2候选222重复的资源未分配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的情况和其他终端进行控制ch的检测失败的情况。在图16b所示的例子中,终端120对第2候选222判定为处于空闲。这种情况下,终端120不通过第1候选221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而通过第2候选222发送前往基站110的上行数据。

(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17所示的各步骤。图17所示的步骤s1701~s1709与图5所示的步骤s501~s509同样。

其中,在步骤s1701中,基站110允许将终端120的第2候选和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重复地分配给同一资源,生成基于进行向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分配后的结果的控制ch。

此外,在步骤s1706中,基站110对规定时间后的信号进行由通过步骤s1702发送的控制ch对终端120指定的第2候选的接收处理(步骤s1706)。例如,基站110在从与第2候选对应的子帧的起始处经过了1个码元的时间的时刻开始尝试进行与第2候选对应的无线资源的无线信号的解密。

图17对于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构成为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处理。

(第4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图1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4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18所示的各步骤。图18所示的步骤s1801~s1808与图11所示的步骤s1101~s1108同样。

其中,在步骤s1808中,终端120通过第2候选将上行数据打孔并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1808)。例如,终端120将上行数据打孔1个码元后发送给基站110。

此外,终端120在通过步骤s1805、s1808发送上行数据时,距离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需要耗费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资源发送伪信号。

图18对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2个候选(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构成为指定上行的使用资源的n个候选的处理。

这里,按照通信量的各种状况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在免授权波段上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不进行动作,无线通信系统100的通信量较多的情况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存在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冲突,因此即使允许重复分配,各终端也能够通过第1候选进行发送。因此,在用户间不会发生冲突,能够效率良好地使用信道。

接着,对在免授权波段上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动作,无线通信系统100的通信量较多的情况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关于第2候选将第1码元作为载波侦听区间,由此各终端在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被使用的情况下不发送无线信号。因此,能够避免冲突。

接着,对在免授权波段上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动作,无线通信系统100的通信量较少的情况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候选无法通过第1码元进行发送,能够抑制由于无法发送无线信号造成的损失。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19a和图19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在图19a、图19b中,对与图16a、图16b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各终端对于第1候选通过从第1候选的前的子帧的最后起第2个以前的码元进行载波侦听。并且,各终端在载波侦听的结果是判断为第1候选处于空闲的情况下,从第1候选前的子帧的最后的部分发送伪信号,然后发送数据信号。

图19a示出对与终端120(例如用户1)的第2候选222重复的资源分配了其他终端(例如用户2)的第1候选1621的情况。图19a所示的伪信号1910是由其他终端在该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1621的子帧前的子帧的最后的部分发送的伪信号。这种情况下,其他终端能够从该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的子帧的起始处不打孔上行数据地进行发送。

在图19a所示的例子中,终端120在终端120的第2候选(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的子帧前的子帧的最后的部分检测出伪信号1910,由此能够判定为终端120的第2候选处于繁忙。这种情况下,终端120不发送上行数据。

图19b示出对与终端120(例如用户1)的第2候选222重复的资源未分配其他终端的第1候选的情况和其他终端进行控制ch的检测失败的情况。

在图19b所示的例子中,终端120在本终端的第2候选222的子帧前的子帧上,对本终端的第2候选222判定为处于空闲。这种情况下,终端120能够发送由第2候选222的子帧的起始处向基站110的上行数据。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基站的处理)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基站110的处理例如与图17所示的处理同样。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终端的处理)

图2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20所示的各步骤。图20所示的步骤s2001~s2008与图11所示的步骤s1101~s1108同样。

其中,在步骤s2003中,终端120对于由检测出的发往本终端的控制ch指定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通过从第1候选前的子帧的最后起第2个以前的码元检测信道的空闲状况(步骤s2003)。

此外,在步骤s2005中,终端120通过第1候选将伪信号和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2005)。例如,终端120从第1候选前的子帧的最后的部分发送伪信号,然后从第1候选的子帧的起始处发送数据信号。

这样,根据第4实施方式,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基站110可以对第1终端120分配与分配给第2终端120的第2候选重复的第1候选、以及与分配给第2终端120的第1候选重复的第2候选。

此外,多个终端120(第一终端120和第二终端120)分别能够在比分配给本装置的第1候选的空闲的检测更迟的时机进行分配给本终端的第2候选的空闲的检测。

由此,对各个终端120可重复地分配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从而既能够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避免多个终端120之间的冲突。

(第5实施方式)

关于第5实施方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2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图21对与图2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5实施方式的基站110在发送控制ch210之前进行上行免授权波段的载波侦听2110,将通过载波侦听2110检测出空闲的各资源作为终端120的使用资源进行分配。载波侦听2110例如是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中分配给上行通信的频率载波的载波侦听。

在第5实施方式中,基站110可以不对终端120设定使用资源的多个候选,而对终端120分配1个使用资源即可。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10利用载波侦听2110检测上行免授权波段上的其他系统干扰2120(其他系统),将上行免授权波段中的不存在其他系统干扰2120的使用资源分配给终端120。

并且,基站110通过控制ch210将分配给终端120的1个使用资源指定给终端120。终端120进行对于由控制ch210指定的使用资源的载波侦听230,在判定为处于空闲的情况下通过该使用资源向基站110发送上行数据2130。

由基站110事先检测出空闲的资源在终端120进行发送时依旧处于空闲的可能性较高。因此,能够抑制分配给终端120的使用资源在终端120的发送时成为繁忙而无法由终端120向基站110发送上行数据2130的情况。

(第5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2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5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22所示的各步骤。首先,基站110对上行免授权波段的信道的空闲状况进行检测(步骤s2201)。

接着,基站110根据步骤s2201的检测结果进行对于终端120的调度,根据调度结果生成控制ch(步骤s2202)。例如,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2201检测出的空闲资源分配给终端120,生成指定所分配的资源的控制ch。

接着,基站110将通过步骤s2202生成的控制ch发送给终端120(步骤s2203)。接下来,基站110进行由通过步骤s2203发送的控制ch指定的使用资源的接收处理(步骤s2204)。例如,基站110尝试进行所指定的使用资源的无线信号的解密。接着,基站110判断在步骤s2204的接收处理中,是否成功进行了来自终端120的上行数据的解密(步骤s2205)。

在步骤s2205中成功进行了解密的情况下(步骤s2205:yes),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ack(肯定应答)(步骤s2206),然后返回步骤s2201。在未成功解密的情况下(步骤s2205:no),基站110向终端120发送nack(否定应答)(步骤s2207),然后返回步骤s2201。

(第5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5实施方式的终端120例如执行图23所示的各步骤。图23所示的步骤s2301~s2303与图6所示的步骤s601~s603同样。

在步骤s2303之后,终端120根据步骤s2303的检测结果,判断分配给终端120的使用资源是否处于空闲(步骤s2304)。在被分配的使用资源处于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2304:yes),终端120通过被分配的使用资源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步骤s2305),然后返回步骤s2301。

在步骤s2304中,被分配的使用资源并非空闲的情况下(步骤s2304:no),终端120不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110即返回步骤s2301。

这样,根据第5实施方式,基站110进行免授权波段上的载波侦听,能够将通过载波侦听检测出空闲的无线资源分配给终端120。由基站110在事先检测出空闲的资源在终端120进行发送时依旧处于空闲的可能性较高,因此能够提高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第6实施方式)

关于第6实施方式,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第6实施方式通过将第1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组合而成。

(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

图24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通信的一例的图。图24对与图2或图21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6实施方式的基站110在发送控制ch210之前进行上行资源的载波侦听2110。并且,基站110从通过载波侦听2110检测出空闲的各资源中设定终端120的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并且,基站110通过控制ch210将对终端120设定的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指定给终端120。终端120通过由控制ch210指定的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向基站110发送上行数据。

由基站110在事先检测出的资源在终端120进行发送时依旧处于空闲的可能性较高。因此,能够抑制对终端120设定的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在终端120进行发送时都成为繁忙而使得终端120无法向基站110发送数据的情况。

此外,在基站110发送控制ch210之前进行免授权波段的载波侦听2110而确认到资源的空闲的情况下,从控制ch210的发送到第1候选221和第2候选222之间存在约4[ms]的期间。在该期间内发生了其他系统干扰240的情况下,只要第2候选222空闲,则可以使用第2候选222由终端120向基站110发送无线信号。

(第6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

图2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第6实施方式的基站110例如执行图25所示的各步骤。首先,基站110对上行免授权波段上的信道的空闲状况进行检测(步骤s2501)。

图25所示的步骤s2502~s2510与图5所示的步骤s501~s509同样。其中,通过步骤s2502生成的控制ch是指定从通过步骤s2501检测出的空闲资源中选择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控制ch。

(第6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

第6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例如与图6所示的处理同样。

这样,根据第6实施方式,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基站110进行免授权波段上的载波侦听,能够将通过载波侦听检测出空闲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分配给终端120。由此,分配给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两方由于来自其他系统的干扰而无法使用的可能性变低。因此,能够提高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作为第6实施方式,对将第1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组合起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构成为将第2至第4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组合起来的结构。即,在第2至第4实施方式中,基站110进行免授权波段上的载波侦听,可以将通过载波侦听检测出空闲的无线资源中包含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分配给终端120。由此,分配给终端120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的两方由于来自其他系统的干扰而无法使用的可能性变低。因此,能够提高由终端120向基站110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处理方法,能够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例如,在现有的lte或lte-a中,基站通过e-pdcch或pdcch等的控制信道指定使用资源(例如cc或资源块),终端通过所指定的使用资源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例如是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此外,针对在lte-unlicensed中通过授权波段发送控制信道,通过免授权波段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例如,基站通过授权波段发送使用控制信道的通知,而基于该控制信道的数据通信则通过免授权波段来进行。

在这种结构中,终端准备发送时,存在通过控制信道分配的使用资源被其他的系统或操作者使用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终端判断为被分配的资源并非空闲(繁忙),无法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由终端向基站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变低,通信量有时会变低。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基站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指定使用资源的第1候选和第2候选。此外,在终端准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如果第1候选处于空闲,则可以通过第1候选发送上行数据,如果第1候选处于繁忙而第2候选处于空闲,则可以通过第2候选发送上行数据。

由此,在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共享的免授权波段中,基于基站分配的使用资源的由终端向基站的无线信号由于来自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而无法被发送的可能性变低。因此,能够提高由终端向基站的无线信号的发送的成功率(能够访问信道的概率),实现通信量的提高。

标号说明

100无线通信系统

110第1通信装置(基站)

111分配部

112接收部

120第2通信装置(终端)

121检测部

122发送部

210、911~913、1610控制ch

221、1621第1候选

222第2候选

230、2110载波侦听

240、921、922、1261、2120其他系统干扰

301、308、401、404、410天线

302接收处理部

303数据信号处理部

304、407控制部

305调度器

306控制ch生成部

307、409发送处理部

330、430通信装置

331、431cpu

332、432存储器

333、434无线通信接口

334有线通信接口

339、439总线

402下行信号接收处理部

403控制ch处理部

405上行信号接收处理部

406空闲状况检测部

408数据信号生成部

433用户接口

931、932、1211~1214、1221~1224、1231~1234回退期间

941、942、1241~1243、1910伪信号

951、952、2130上行数据

1251~1253用户数据

1300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