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366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中具备了短距离无线通讯功能,用户也随之期望利用智能手机的短距离无线通讯功能与其他终端中进行交互。比如商场中通常会设置有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显示屏,用户可通过触控操作获得该商场中的商户信息,以及商户所发布的优惠券信息等等。则在这种场景下,用户更期望能够利用短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将某个商户的优惠券下载至智能手机上。在显示屏较大且显示的内容较多(例如显示多张优惠券)的情况下,可通过对智能手机进行定位,从而将智能手机最靠近的显示内容(如某一优惠券)作为用户想要下载的内容。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屏下方设置天线阵列,在启动短距离无线通讯功能时,通过逐一扫描天线阵列中的每一根天线以确定智能手机的位置,在天线数量较多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定位与智能手机最接近的天线,这样不利于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在逐一扫描天线阵列中的天线以对智能手机定位过程中,减少轮询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 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内容;

天线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处理器,用于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如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策略减少了使能的天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天线的轮询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目标天线的确定时间,从而加快了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定位速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 子集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天线集合;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可以理解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为能够被感知到显示内容的一侧,则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内侧,使用户不能观察到所述天线集合,并且所述显示屏不影响所述天线集合中天线的通讯。当然,所述天线集合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即当用户观察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时,所述天线集合相比所述显示屏更接近用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内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模组,用户检测到触控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触控模组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 则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天线集合的设置不影响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可以是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即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对应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电子设备,则本步骤中,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为:所述电子设备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包括: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策略,依据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这里,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

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图2a和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的场景示意图。在图2a和图2b中,天线1.1至天线1.n和天线m.1至天线m.n组成了天线集合N,在本示意中,所述天线集合N为2*n的天线阵列。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中选择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a,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为2*3的天线阵列;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策略下,选择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对应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有多种内容,如优惠券、文字信息等等,优惠券和文字信息在所述显示屏中的不同区域显示,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以本示意中所述功能区域的数量为1为例,如图2a所示,以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显 示优惠券,而其他显示区域显示文字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功能区域(如优惠券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需要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进行定位,而非功能区域(如文字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无需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不需要进行定位。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2b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2*n组成的天线集合N中选择2*N/2的天线组成第一天线子集b,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所在区域与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相同;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二策略下,第一天线子集覆盖的区域范围与天线集合覆盖的区域范围相同,仅仅是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阵列密度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阵列的密度不同,例如在图2b中,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相当于在本示意中,将处于奇数位的天线作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多个优惠券,各个优惠券所占据的显示区域较大或间隔较大,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每个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由于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因此对天线集合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天线子集的精度需求不高。如图2b所示,以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为例,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每根天线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可预先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依据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策略也可以是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生成所述第一策略;其中,所述属性参数可以是模板参数,所述模板参数中包括显示子区域及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待显示内容的格式;所述电子设备可依据所述模板参数生成第一策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可预先设置多个第一策略,如第一策略1为如图2a所示的策略,第一策略2为如图2b所示的策略,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选择与之匹配的第一策略,依据选择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 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讯,所述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即通信距离低于预设阈值的无线通讯。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20厘米,则所述天线集合中相邻两根天线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厘米,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电子设备可采用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以便于后续通过某一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目标天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还可以设定的更低,即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区域中可覆盖多根天线,以便于后续通过多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最大的通信参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确定为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可优选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天线。

步骤102: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所述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从天线1.1开始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分别从天线1.1和天线m.1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即同时使天线1.1和天线m.1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和所述天线m.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和天线m.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从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

步骤103: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 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

这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可以理解为,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强;相应的,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远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弱。基于此,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确定通信参数最大的天线,即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离最近的天线,则所述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确定通信参数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根天线,则所述至少一根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在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过程中,依次接收到天线的反馈信息;当确定有天线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天线为目标天线;这种实施方式适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为一的情况,即仅有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策略减少了使能的天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天线的轮询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目标天线的确定时间,从而加快了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定位速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天线集合;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可以理解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为能够被 感知到显示内容的一侧,则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内侧,使用户不能观察到所述天线集合,并且所述显示屏不影响所述天线集合中天线的通讯。当然,所述天线集合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即当用户观察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时,所述天线集合相比所述显示屏更接近用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内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模组,用户检测到触控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触控模组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则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天线集合的设置不影响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可以是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即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对应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电子设备,则本步骤中,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为:所述电子设备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包括: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策略,依据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这里,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

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在图2a和图2b中,天线1.1至天线1.n和天线m.1至天线m.n组成了天线集合N,在本示意中,所述天线集合N为2*n的天线阵列。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中选择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a,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为2*3的天线阵列;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策略下,选择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 域中的部分区域对应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有多种内容,如优惠券、文字信息等等,优惠券和文字信息在所述显示屏中的不同区域显示,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以本示意中所述功能区域的数量为1为例,如图2a所示,以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显示优惠券,而其他显示区域显示文字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功能区域(如优惠券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需要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进行定位,而非功能区域(如文字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无需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不需要进行定位。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2b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2*n组成的天线集合N中选择2*N/2的天线组成第一天线子集b,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所在区域与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相同;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二策略下,第一天线子集覆盖的区域范围与天线集合覆盖的区域范围相同,仅仅是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阵列密度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阵列的密度不同,例如在图2b中,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相当于在本示意中,将处于奇数位的天线作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多个优惠券,各个优惠券所占据的显示区域较大或间隔较大,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每个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由于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因此对天线集合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天线子集的精度需求不高。如图2b所示,以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为例,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每根天线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可预先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依据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策略也可以是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生成所述第 一策略;其中,所述属性参数可以是模板参数,所述模板参数中包括显示子区域及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待显示内容的格式;所述电子设备可依据所述模板参数生成第一策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可预先设置多个第一策略,如第一策略1为如图2a所示的策略,第一策略2为如图2b所示的策略,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选择与之匹配的第一策略,依据选择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讯,所述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即通信距离低于预设阈值的无线通讯。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20厘米,则所述天线集合中相邻两根天线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厘米,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电子设备可采用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以便于后续通过某一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目标天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还可以设定的更低,即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区域中可覆盖多根天线,以便于后续通过多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最大的通信参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确定为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可优选为NFC天线。

步骤202: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所述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从天线1.1开始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分别从天线1.1和天线m.1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即同时使天线1.1和天线m.1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和所述天线m.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和天线m.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 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从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

步骤203: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

这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可以理解为,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强;相应的,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远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弱。基于此,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确定通信参数最大的天线,即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离最近的天线,则所述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确定通信参数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至少一根天线,则所述至少一根天线为所述目标天线。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在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过程中,依次接收到天线的反馈信息;当确定有天线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天线为目标天线;这种实施方式适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为一的情况,即仅有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

步骤204:依据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有如图2a或图2b所示的天线集合中的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阵列集合,所述阵列集合中包括每根天线的标识;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中同样存储有第一天线子集中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阵列子集,所述阵列子集中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的标识。则以图2a为例,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所述阵列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确定所 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也可以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存储的阵列集合中直接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可通过基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表征。

步骤205:基于所述天线集合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位置,控制在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这里,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对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无论是上述哪种实施方式,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具有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对应关系可通过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点坐标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点坐标的对应关系实现,例如,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1,Y1)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1,y1),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2,Y2)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2,y2),其他以此类推。则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获得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则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为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控制在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其中,以下载优惠券为例,当所述电子设备上显示多个优惠券时,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上的优惠券需要下载,下载所述优惠券并在下载完成时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显示如“下载完成”。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策略减少了使能的天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天线的轮询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目标天线的确定时间,从而加快了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定位速度,进一步实现了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最接近的位置(即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便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 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如NFC)下载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301: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天线集合;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可以理解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为能够被感知到显示内容的一侧,则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内侧,使用户不能观察到所述天线集合,并且所述显示屏不影响所述天线集合中天线的通讯。当然,所述天线集合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即当用户观察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时,所述天线集合相比所述显示屏更接近用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内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模组,用户检测到触控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触控模组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则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天线集合的设置不影响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可以是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即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对应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电子设备,则本步骤中,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为:所述电子设备依 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包括: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策略,依据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这里,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

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在图2a和图2b中,天线1.1至天线1.n和天线m.1至天线m.n组成了天线集合N,在本示意中,所述天线集合N为2*n的天线阵列。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中选择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a,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为2*3的天线阵列;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策略下,选择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对应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有多种内容,如优惠券、文字信息等等,优惠券和文字信息在所述显示屏中的不同区域显示,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以本示意中所述功能区域的数量为1为例,如图2a所示,以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显示优惠券,而其他显示区域显示文字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功能区域(如优惠券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需要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进行定位,而非功能区域(如文字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无需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不需要进行定位。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2b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2*n组成的天线集合N中选择2*N/2的天线组成第一天线子集b,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所在区域与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相同;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二策略下,第一天线子集覆盖的区域范围与天线集合覆盖的区域范围相同,仅仅是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阵列密度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阵列的密度不同,例如在图2b 中,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相当于在本示意中,将处于奇数位的天线作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多个优惠券,各个优惠券所占据的显示区域较大或间隔较大,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每个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由于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因此对天线集合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天线子集的精度需求不高。如图2b所示,以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为例,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每根天线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可预先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依据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策略也可以是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生成所述第一策略;其中,所述属性参数可以是模板参数,所述模板参数中包括显示子区域及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待显示内容的格式;所述电子设备可依据所述模板参数生成第一策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可预先设置多个第一策略,如第一策略1为如图2a所示的策略,第一策略2为如图2b所示的策略,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选择与之匹配的第一策略,依据选择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讯,所述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即通信距离低于预设阈值的无线通讯。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20厘米,则所述天线集合中相邻两根天线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厘米,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电子设备可采用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以便于后续通过某一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目标天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还可以设定的更低,即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区域中可覆盖多根天线,以便于后续通过多根天线接收到的反 馈信息中最大的通信参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确定为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可优选为NFC天线。

步骤302: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所述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从天线1.1开始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分别从天线1.1和天线m.1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即同时使天线1.1和天线m.1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和所述天线m.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和天线m.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从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

步骤303:依次获得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通信参数按照第二策略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

这里,所述基于所述通信参数按照第二策略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天线,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的通信参数,选择所述通信参数中最大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或者,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的通信参数,选择所述通信参数中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其中,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可以理解为,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强; 相应的,当天线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远时,所述天线接收到的通信参数表征的无线通信的强度越弱。

基于此,上述第一种第二策略所应用的场景是:仅有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进行无线通信。则在依次获得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的反馈信息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获得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选择通信参数最大的天线确定为目标天线。

上述第二种第二策略所应用的场景是:有至少两个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进行无线通信。则在依次获得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的反馈信息后,选择通信参数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步骤304:依据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有如图2a或图2b所示的天线集合中的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阵列集合,所述阵列集合中包括每根天线的标识;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中同样存储有第一天线子集中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阵列子集,所述阵列子集中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的标识。则以图2a为例,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所述阵列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也可以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存储的阵列集合中直接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可通过基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表征。

步骤305:基于所述天线集合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这里,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对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无论是上述哪种实施方式,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具有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对应关系可通过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点坐标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点坐标的对应关系实现,例如,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1,Y1)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1,y1),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2,Y2)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2,y2),其他以此类推。则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获得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则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为所述第二位置。

步骤306: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二位置的显示内容,生成并执行针对所述显示内容的特定指令。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的显示内容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的至少部分原始显示内容。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当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显示通讯录时,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二位置的显示内容后,触发生成特定指令,如呈现“同步”功能按键,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同步”功能按键后,执行所述特定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通讯录同步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策略减少了使能的天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天线的轮询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目标天线的确定时间,从而加快了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定位速度,进一步实现了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最接近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触发生成功能按键,从而便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如NFC)使能所述功能按键对应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 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401: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天线集合;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不影响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被感知;可以理解为,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为能够被感知到显示内容的一侧,则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天线集合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内侧,使用户不能观察到所述天线集合,并且所述显示屏不影响所述天线集合中天线的通讯。当然,所述天线集合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即当用户观察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时,所述天线集合相比所述显示屏更接近用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内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控模组,用户检测到触控操作,通常情况下所述触控模组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则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覆盖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天线集合的设置不影响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可以是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即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对应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电子设备,则本步骤中,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为:所述电子设备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包括: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策略,依据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这里,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 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

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在图2a和图2b中,天线1.1至天线1.n和天线m.1至天线m.n组成了天线集合N,在本示意中,所述天线集合N为2*n的天线阵列。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中选择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a,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为2*3的天线阵列;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策略下,选择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对应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有多种内容,如优惠券、文字信息等等,优惠券和文字信息在所述显示屏中的不同区域显示,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以本示意中所述功能区域的数量为1为例,如图2a所示,以天线1.1至天线1.3和天线m.1至天线m.3所在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显示优惠券,而其他显示区域显示文字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功能区域(如优惠券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需要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进行定位,而非功能区域(如文字信息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天线无需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不需要进行定位。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2b所示,所述第一策略为在2*n组成的天线集合N中选择2*N/2的天线组成第一天线子集b,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所在区域与所述天线集合N所在区域相同;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二策略下,第一天线子集覆盖的区域范围与天线集合覆盖的区域范围相同,仅仅是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阵列密度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阵列的密度不同,例如在图2b中,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相当于在本示意中,将处于奇数位的天线作为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本示意可应用于如下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多个优惠券,各个优惠券所占据的显示区域较大或间隔较大,相当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每 个功能区域中显示用户需要的显示内容。由于每个功能区域面积较大或间隔较大,因此对天线集合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天线子集的精度需求不高。如图2b所示,以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天线集合包括:天线1.1、天线1.3……天线1.n,以及天线m.1、天线m.3……天线m.n为例,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每根天线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为功能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可预先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依据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策略也可以是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生成所述第一策略;其中,所述属性参数可以是模板参数,所述模板参数中包括显示子区域及每个显示子区域中的待显示内容的格式;所述电子设备可依据所述模板参数生成第一策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可预先设置多个第一策略,如第一策略1为如图2a所示的策略,第一策略2为如图2b所示的策略,所述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基于所述待显示内容中的属性参数选择与之匹配的第一策略,依据选择的所述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讯,所述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即通信距离低于预设阈值的无线通讯。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20厘米,则所述天线集合中相邻两根天线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0厘米,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电子设备可采用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以便于后续通过某一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目标天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还可以设定的更低,即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区域中可覆盖多根天线,以便于后续通过多根天线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最大的通信参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确定为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可优选为NFC天线。

步骤402: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所述从 第一根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从天线1.1开始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如图2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分别从天线1.1和天线m.1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即同时使天线1.1和天线m.1处于工作状态,在接收到所述天线1.1和所述天线m.1的反馈信息后,再使能天线1.2和天线m.2处于工作状态,以此类推,直至依次使所述第一天线子集b中的每根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接收到每根天线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从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天线开始,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表征无线通信的强度。

步骤403:在依次获得天线的反馈信息过程中,当任一天线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天线为目标天线。

本实施例所应用的场景是:仅有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天线进行无线通信。则在这种场景下,例如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包括10根天线,在依次获得天线的反馈信息过程中,天线1、2、3无反馈信息;天线4、5、6接收到反馈信息,且天线6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天线6为目标天线,且天线7、8、9、10不再参加轮询,即接收到天线6的反馈信息后,所述电子设备不在使天线7、8、9、10处于工作状态,轮询结束。

步骤404:依据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有如图2a或图2b所示的天线集合中的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阵列集合,所述阵列集合中包括每根天线的标识;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中同样存储有第一天线子集中每根天线的相对位置 关系的阵列子集,所述阵列子集中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的标识。则以图2a为例,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所述阵列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即第一天线子集a)中的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后,也可以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天线的标识(如天线1.2),在存储的阵列集合中直接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如天线1.2)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可通过基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表征。

步骤405:基于所述天线集合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位置,控制在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这里,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对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对应。无论是上述哪种实施方式,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具有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对应关系可通过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点坐标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点坐标的对应关系实现,例如,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1,Y1)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1,y1),天线集合所在区域的坐标(X2,Y2)对应显示区域的坐标(x2,y2),其他以此类推。则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获得与所述第一位置的坐标值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则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坐标值为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控制在所述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其中,以下载优惠券为例,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上的优惠券需要下载,下载完成时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显示特定内容(如显示“下载完成”)。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策略减少了使能的天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天线的轮询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目标天线的确定时间,从 而加快了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定位速度,进一步实现了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最接近的位置(即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便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如NFC)下载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天线集合62、显示屏61和处理器63;其中,

所述显示屏61,用于显示内容;

所述天线集合6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61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62不影响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62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所述处理器63,用于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62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

具体的,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阵列,所述开关阵列中包括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数量相等的开关,每个开关与一个天线相连接。当处理器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后,依次控制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对应的开关处于连接状态,以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 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天线集合62、显示屏61和处理器63;其中,

所述显示屏61,用于显示内容;

所述天线集合6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61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62不影响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62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所述处理器63,用于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62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后,依据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62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天线集合62中的第一位置;基于所述天线集合62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控制在所述显示屏61的第二位置显示特定内容。

具体的,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阵列,所述开关阵列中包括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数量相等的开关,每个开关与一个天线相连接。当处理器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后,依次控制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对应的开关处于连接状态,以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天线集合62、显示屏61和处理器63;其中,

所述显示屏61,用于显示内容;

所述天线集合6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61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62不影响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62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所述处理器63,用于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62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通信参数;基于所述通信参数按照第二策略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至少部分天线的反馈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目标天线后,依据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子集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天线在所述天线集合中的第一位置;基于所述天线集合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确定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二位置的显示内容,生成并执行针对所述显示内容的特定指令。

具体的,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所述处理器63,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的通信参数,选择所述通信参数中最大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或者,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全部天线的通信参数,选择所述通信参数中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通信参数对应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阵列,所述开关阵列中包括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数量相等的开关,每个开关与一个天线相连接。当处理器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后,依次控制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对应的开关处于连接状态,以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天线集合62、显示屏61和处理器63;其中,

所述显示屏61,用于显示内容;

所述天线集合6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61的一侧;所述天线集合62不影响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内容被感知,且所述天线集合62所在区域与所述显示屏61的显示区域中至少部分对应;

所述处理器63,用于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62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在依次获得天线的反馈信息过程中,当任一天线的反馈信息中的通信参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天线为目标天线。

具体的,所述第一策略,为: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区域的天线集合作为第一天线子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小于所述天线集合所在区域;或者,所述天线集合中处于第一密度的天线子集作为第一天线子集;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天线集合的密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阵列,所述开关阵列中包括与所述天线集合中的天线数量相等的开关,每个开关与一个天线相连接。当处理器依据第一策略在天线集合中确定第一天线子集后,依次控制与所述第一天线子集中的每根天线对应的开关处于连接状态,以依次使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的反馈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