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扬声器及包含该扬声器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06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包含该扬声器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终端上的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及包含该扬声器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上常用的微型扬声器,如图1所示,留有一组端子,包含端子1和端子2,具体接触方式为弹片或引线等。这组端子内部连接扬声器的线圈,外部通过走线连接在手机功放上,用于手机驱动扬声器发声。

手机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厂家出于保障供货、降低成本等考虑,一般都会为正在使用的主料器件添加替代料,主料器件来自A厂商,替代料则来自B厂商或者C厂商。如触摸屏、摄像头、显示屏等器件,它们本身都有预留端口或芯片,可以被手机软硬件识别,进而同一个手机软件版本即可兼容多家厂商的组件,避免了一个器件只能使用一个软件版本的弊端。但扬声器本体目前在设计上只有一组端子被用于手机驱动发声,没有预留额外的装置用于手机软硬件识别,整机组装成品后也就无法确认该器件属于哪个厂家。这就导致主料扬声器和替代料扬声器在一个软件版本中只能共用一套用于控制功放的音频驱动参数,缺乏对应性和适配性。

客观现实也证明,虽然主料扬声器和替代料扬声器在尺寸、功率、频率响应、失真等指标上相近,可以用在同一款手机产品上,但毕竟分属不同的厂商,在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无法做到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两者在一些性能细节上还是存在差异的。为了确保这两种扬声器在同一款手机上均能发挥各自的最佳性能,需要基于两者分别独立建立各自的数据模型,调试出两套不同的外 放驱动参数。但由于两家的扬声器均不支持软硬件厂商识别,于是就产生了矛盾,最终一个软件版本只能让其中一家厂商扬声器的性能达到最优,无法兼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及包含该扬声器的移动终端,使各微型扬声器在移动终端上所使用时均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型扬声器,包括:微型扬声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微型扬声器本体上的被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被识别装置,用于向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提供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被识别装置的信息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被识别装置,包括:电阻分压电路,不同微型扬声器在各自的电阻分压电路的信息输出端中提供相应的分压电位,该分压电位即作为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或者,

芯片电路,不同微型扬声器在各自的芯片电路的信息输出端中提供相应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即作为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被识别装置依靠移动终端主板供电。

进一步的,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包括:

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在预存的微型扬声器身份信息与功放模块所需的音频驱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相匹配的音频驱动参数,输出给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功放模块和上述微型扬声器,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从移动终端的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被识别装置处采集到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采集端与所述被识别装置的信息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在预存的微型扬声器身份信息与功放模块所需的音频驱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相匹配的音频驱动参数,输出给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向所述被识别装置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带有被识别装置的微型扬声器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时,该被识别装置用于供移动终端识别微型扬声器的厂商,进而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提供与该微型扬声器匹配的输出给功放的音频驱动参数,使该微型扬声器工作在最佳状态,解决了移动终端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微型扬声器因性能细节差异而无法完全共用一套音频驱动参数的问题,并且使各微型扬声器在移动终端上所使用时均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微型扬声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被识别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上的电阻分压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微型扬声器,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微型扬声器本体200、以及设置在微型扬声器本体200上的被识别装置201,其中,

被识别装置201,用于向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提供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

具体的,被识别装置201的信息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被识别装置201,包括:电阻分压电路,不同微型扬声器在各自的电阻分压电路的信息输出端中提供相应的分压电位,该分压电位即作为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或者,

芯片电路,不同微型扬声器在各自的芯片电路的信息输出端中提供相应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即作为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被识别装置201依靠移动终端主板供电。

前述的,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包括:

供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在预存的微型扬声器身份信息与功放模块所需的音频驱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相匹配的音频驱动参数,输出给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微处理器300、功放模块301和第一实施例中的微型扬声器,其中,

微处理器300,用于从移动终端的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被识别装置201处采集到所述微型扬声器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向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301 输出相应的音频驱动参数。

具体的,微处理器300的信号采集端与被识别装置201的信息输出端相连接。

微处理器30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在预存的微型扬声器身份信息与功放模块301所需的音频驱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相匹配的音频驱动参数,输出给移动终端的功放模块301。

在本实施例中,由移动终端的主板向被识别装置201供电。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电阻分压电路作为微型扬声器上的被识别装置为例,结合附图4~6介绍一个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总体设计为,在现有微型扬声器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被识别装置,为了配合该被识别装置的使用,在手机一侧的微处理器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软硬件改进。该装置设计在扬声器本体上。如图4所示,微型扬声器的所采用的被识别装置的电路连接情况如下,端子1、端子2用于供手机通过功放模块驱动该微型扬声器发声,新增端子3、端子4,中间串一个第一分压电阻Rx,端子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0连接到手机主板的供电电压上,图5为电阻分压电路的原理图。每个微型扬声器厂商所用的第一分压电阻Rx的阻值均不同。

如图6所示,手机的微处理器一端具备采集信号端口Vout(x),用于采集电阻分压电路中第一分压电阻Rx的电压高低。

手机的微处理器的处理流程,如下:

当手机开机后,手机中的微处理器本身的硬件检测电路就可以通过判断被识别装置两端不同的采样电压判断是哪家的扬声器,进而手机软件就可以提供与之匹配的音频驱动参数,用于控制功放,从而使微型扬声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上的被识别装置不限于分压电阻电路,也可是 扩充为一个微型芯片,内含更多可被手机软硬件识别读取得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被识别装置的微型扬声器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时,该被识别装置用于供移动终端识别微型扬声器的厂商,进而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提供与该微型扬声器匹配的输出给功放的音频驱动参数,使该微型扬声器工作在最佳状态,解决了移动终端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微型扬声器因性能细节差异而无法完全共用一套音频驱动参数的问题,并且使各微型扬声器在移动终端上所使用时均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